查看原文
其他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操1-11期

二哥 小颖言税
2024-08-27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操1-11期

一、首先是别被37张表吓到了

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表又变了,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7号公布了最新的修订版本。

1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现在看到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系列表是2017年的版的,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公告54号文对申报表进行了全面更新,2017版较2014版的,表单更精简、结构更优化、填写更方便。
2017版一共有37张表,下图是目前最新的17版的申报表表单(依旧是37张)。
随着每年企业所得税政策的更新,一些优惠政策的发布,汇算清缴的表格也会有修订,从2017年发布新版本表格以来,这几年基本每年都会有调整。
最新的就是刚刚发布的2022年27号公告了。
图片中,A代表表单样式及填报说明进行修订,B代表填报说明进行修订
虽然每年所得税汇算清缴表都有修订,但是目前汇算清缴表格的蓝本还是2017年54号公告的内容,后面每年的修改都是在2017年版的基础上的调整。推荐: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思维导图(20230114更新)
大家在看表格内容和填表说明的时候,如果有修订的就按照最新公告的附件,如果没有修订过的就看最初的54号公告的附件。比如A105020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一直以来就没有修订过,那么我要看这个表的样式和填表说明,就直接去看54号公告的内容。

2

很多朋友说,汇算清缴的表格太多了,有点混乱,其实就说实话,汇算清缴表格体系还是非常清晰的。
除了信息表和主表,其余的部分我们具体把其拆分为三大板块来看,更直观。

信息表和基础表

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主要反映纳税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纳税人基本信息、重组事项、企业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等。这些数据是为后续申报提供指引的,税务局也需要据此对你的企业有个定位。可以说这个就是企业的身份证,是一个名片。
这个表的一些信息也直接关系到后面的表格哪些你需要填写,哪些不需要填写。
A100000是纳税人计算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主表,你所以的汇算数据都要最后集中在这个表上体现,是企业所得税整体情况的汇总体现。可以说后面的明细表的内容最终都会体现到主表上。
你要交多少税,最终就是体现在这个表格上。

板块一

收入费用明细表一共六张表,其实也就是企业财务状态的一个统计,具体就包括收入构成、成本构成、费用构成。
我们都是按照间接法算企业所得税,所谓间接法也就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后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算企业所得税。
这几张表就是如实的填写企业年度报表的内容,这是纯会计核算口径,无任何调整事项。
这部分数据映射到主表也就是主表的第一大部分内容,利润总额的计算部分,如下图,大家可以看到,当你填写了收入成本明细表各项附表后,主表的第一部分基本就自动生成了。

板块二

这一部分其实就是我们申报的核心部分,纳税调整部分。第一部分填写了收入成本明细后我们有了一个会计利润总额。
那我们直接按企业财务报表利润表的数字乘个税率交税行不行?
当然不行。其实为了保证国家税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确认和扣除项规定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定。你企业算出来的利润总额,里面的那个收入确认标准,成本扣除原则,费用扣除凭证等等,我税务上并不是全部认可的哦,我要逐一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规定来分析判断。
比如我们会计上计提的减值准备金,这个是减少了利润总额,但是这部分企业所得税不认,就得加回去(纳税调增),但是我也不可能去动我的账务(我的账是按准则做的没有任何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填写申报表的方式来实现调整了,通过调整保证税金计算符合所得税的规定。
这类似的调整比较多,我们需要根据所得税的政策,一一的排查企业涉及的情况,做到应调尽调,调整的结果就通过这部分的表格体现出来,最后计入主表,实现对利润总额的调整。

板块三

这部分主要就是弥补亏损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其实也有对应纳税所得额的一个调整,这部分和企业核算没啥关系,主要是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有免税、减计收入的;有加计扣除的,还有所得减免和抵扣的;还有直接减免、抵免税额的。
总之这里你要把你能享受的优惠政策应享尽享。
至于表格最后涉及境外的部分,大部分企业其实都不会涉及。

3



汇算清缴软件一打开,很多人看到一堆表格,头巨疼,感觉如此多的表就吓到了,
其实虽然有37张表,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必须全部填写,特别是税收优惠和境外表单部分,很多企业可能都涉及不到,或者仅仅涉及一部分,这部分表格没有就不用填写。
还有第二部分调整部分,也不是这些调整事项企业都涉及,有些不涉及的也不用填写。
具体那些表需要填写,一方面我们要熟悉填表要求,另一方面还是要建立在自己对自己企业情况的熟悉程度上,才能更准确的选择填写的报表。
二哥再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看汇算清缴,我们到底应该填写那些表?
首先必须要注意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以下简称申报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填报。查账征收,所以核定征收的你就不要凑热闹了,这个表都和你无关。

第一部分、基础信息表

所有纳税人都必须填写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和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A类)
为什么这两个表是必填表呢?因为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主要反映纳税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纳税人基本信息、重组事项、企业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等。这些数据是为后续申报提供指引的,税务局也需要据此对你的企业有个定位。
当然,里面“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为小型微利企业免填项目。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A100000)是纳税人计算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主表,你所以的汇算数据都要最后集中在这个表上体现,这个表不填,你的汇算没有总表,看不出来你到底什么情况,所以必须填。

第二部分、收入成本费用明细情况表

一共六张表,其实也就是企业财务状态的一个统计,具体就包括收入构成、成本构成、费用构成。
怎么选?其实还是很清楚的。
我们看到收入明细和成本明细都有3种类型。这个肯定是选其一,不会都填写,因为纳税人的性质就是唯一的。
怎么选?
金融企业收入成本表就适用于金融企业(包括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填报。
而一般企业收入成本表适用于除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外的纳税人填报。
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适用于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填报,反映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等按照有关会计制度规定取得收入,发生支出、费用情况
所以对于这部分的表,假如我是一般企业,大部分都是一般企业。
很简单,我就勾选标黄色的 A101010\A102010\A104000表就行了,其他表我就不用填写了。
这里还要着重强调的是,小型微利企业。
第二部分的这6张表对于小型微利企业来说都是不需要填写的。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8号小型微利企业免于填报《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2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A102010)、《金融企业支出明细表》(A102020)、《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这些数据直接填在主表上去就完事了。

第三部分  税会差异调整表


这部分一共13张表,是由纳税人根据企业的涉税事项选择是否填报。
那如果我一个纳税调整事项都没有,是不是这些表一个都不需要填写呢?
不然!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表虽然都是填报纳税人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以下简称“会计处理”)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下简称“税收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但是企业所得税填表说明明确规定,个别表就算只要发生了税前扣除事项的相关支出,不论是否进行纳税调整,纳税人均需填报此表。所以,纳税人应该注意一下,就算没有纳税调整,如果有数据,这些表也应该注意填写。
1.《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50)纳税人只要发生相关支出,不论是否纳税调整,均需填报。所以基本没有企业不会不发生职工薪酬的,这个表基本也就是都涉及了。
2.《捐赠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70)》纳税人发生相关支出(含捐赠支出结转),无论是否纳税调整,均应填报本表。当然如果纳税人没有捐赠支出,也就不需要填写,但是如果有就算不涉及调整,也需要填写数据。
3.《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80)》本表适用于发生资产折旧、摊销的纳税人,无论是否纳税调整,均须填报。这个表和职工薪酬调整一样,基本每个企业都会有资产吧,所以基本都会涉及填写。哪怕没有调整事项,也需要填写数据。
4.《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0)》适用于本表适用于发生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及纳税调整项目的纳税人填报。
5.《贷款损失准备金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120)》本表适用于发生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金融企业、 小额贷款公司纳税人填报 。纳税人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填报贷款损失准备金会计处理、 税收规定及纳税调整情况。只要会计上发生贷款损失准备金, 不论是否纳税调整, 均需填报 。
以上纳税调整表,如果你发生了数据,无论是否有税会差异都应该填写数据,当然,如果你根本没有数据发生,比如你没有资产损失,那就不用填,正常情况下,一般企业至少都有职工薪酬和资产的,所以至少两张表你肯定是会涉及的。

第四部分 弥补亏损和税收优惠等

这些表当然也是选择填写,很多企业其实基本也不涉及,所以别看着表格多,其实很多都和你无关。
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纳税人,即使在企业亏损年度不享受有,也需要填写A107041。
这里要特别注意小型微利企业会涉及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A107040,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享受减免所得税(包括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其他专项优惠等)的项目和金额。如果你是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了优惠政策,那就需要填写了。
所以其实还是一个选择问题。有就选,没有就不选,就是这么简单。
总的来说,你现在是不是很清楚了呢?
如果你是小型微利企业,其实你涉及的表格其实并不多,如果没有太多调整事项,其实基本主要就是下面这几张表。
▼▼▼
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A106000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
A107040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
如果你不是小型微利,那么在此基础上就无非就是增加收入成本费用明细表。
当然,纳税调整有调整,税收优惠有享受的相应的表你自己去判断勾选就行了。
一般企业涉及的表其实主要就是如下这些
▼▼▼
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A10101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
A10201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
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A106000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
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所以,一般企业必填的报表最多大概就是10张左右,调整事项多,优惠政策多的情况下会多填几张。
大部分业务单一企业的所得税汇算需要填写的申报表并不多。
所以,大家在学习汇算清缴第一步认识上就不要太畏惧它,不要看到有37张表就吓到了。
可能你这个企业真的填不了几张表的!

二、借:管理费用-折旧费,贷:银行存款,这样折旧怎么汇算?

看今天文章的标题,很多人可能觉得很奇怪。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10万
贷:银行存款  10万
这个分录怎么感觉怪怪的,计提折旧不是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么?
怎么还直接贷银行存款了?
其实不仅日常工作中有这样处理的,还有这样处理的,比如当期购进了一台设备,价值10万,会计这样做账
借:固定资产  10万
贷:银行存款 10万
然后
借:管理费用 10万
贷:累计折旧 10万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
包括最近写汇算清缴,也有一个读者发来这样的信息。
大家为什么这么做账?
但凡学过会计的都知道,什么情况要应该确认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确认后后续应该如何计量?
会计准则有规定,购进的有形资产是为了生产等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确认为规定资产。
确认固定资产应该在使用寿命期限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
那么很显然。
文章开头的两种核算方法,实质上都并不符合准则的规定,一个根本不确认为固定资产,一个确认为固定资产,然后一次性计提折旧。
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在购进当期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核算呢?难道大家都没学过会计?
不是,出现这种核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用税法的思维在进行账务处理。
最早,《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64号)规定,2014年1月1日起,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后面,财税〔2018〕54号规定,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所称设备、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6号延期到2023年12月31日。
税法上对于不超过500万的新购进设备、器具允许一次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当然,目前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的政策还不止这些,具体可以参考所得税汇算清缴表的各种情况。
也就是这句话,让很多会计同行开动脑筋,做了上面的分录。
很显然,这样做肯定是不符合准则规范的,做账还是要按照会计规定,不能按税法要求来做账。
但是现在你告诉二哥,我就是这样做了,我也不打算改了,那我有没有税务风险?我汇算应该怎么填表?
好吧,那我也说句实话,你如果真这样干了,说实话,会计核算方面如果你是小公司,真没人管你,你如果是大型公司,特别是上市企业,每年都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你这样做,审计师绝逼让你调账,那是必须严格按照准则,按照企业确定的折旧方法处理的。
不能你说我今天买设备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就直接计入。
那么小企业没人干涉你,你主要考虑的是税务风险,那这样干有税务风险吗?
真没有,为什么呢?
因为你就是按照税务的方式在做账,税法上允许你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一次性扣除,你会计上一次性记账计入了成本费用,并未违反税法规定,自然不存在税务风险。
你的问题其实就是做账不按准则,不符合实际资产价值按适用价值分期影响利润的实际情况,会计利润会失真,但是说实话,这些对一些小公司根本不是问题,会计利润失真?说实话,挣了多少钱老板心里比你清楚,报表利润失真?不存在的,老板只看真金白金,在他心里花出去的就已经是成本了。
所以小企业真没人在意这个,做就做了呗,没税务风险就行了。
那么这样做的话,汇算清缴怎么完成呢?
注意,两种都不涉及调整,你会计核算和税法保持了一致,实际上没有税会差异,还调整个啥。
第一种直接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的。
这种你连A105080资产折旧表都不用填,你根本没计入你的固定资产,账上根本没有固定资产。
第二种,你计入了固定资产,还一次性折旧了,那你填A105080时候也如实反映上。
会计折旧和税收折旧都是10万,也不存在纳税调整。
其实感觉也倒是省事了。
当然,如果税法一次性扣除的政策没有了,你还这样处理,那自然是需要调整的,因为没有了一次性扣除的政策,税法是有个最低折旧年限的。
机器设备是10年,那你会计再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那汇算清缴时候你就需要纳税调增了。
那么,对于其他必须严格按会计准则核算的,那你如果要享受税法一次性扣除的政策,那就有税会差异了。
一般就是折旧前期纳税调减,后期满满纳税调增回来,麻烦相对麻烦一些,毕竟你要享受政策就会产生税会差异!

推荐:专题导图:固定资产折旧(20230315更新)

三、详解A000000《基础信息表》


《基础信息表》(A000000)是纳税人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当向税务机关申报或者报告与确定应纳税额相关的信息。本表包括基本经营情况、有关涉税事项情况、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三部分内容



在电子税务局填报《基础信息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及表间勾稽关系。

1

基本经营情况(必填项目)


“基本经营情况”共10个项目,代码从101到110,是纳税人必填项目。1.“101纳税申报企业类型”:主要区分纳税人是否属于跨地区经营企业及总分机构类型。电子税务局中的本项目为自动调取纳税人在税务系统中已经备案的汇总纳税相关信息,本项不可修改。纳税人如果发现类型信息与实际不符,需要先在电子税务局提交“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信息报告”,变更相关汇总纳税信息。


需要注意:如果您是“210 跨地区经营企业总机构 总机构(跨省)——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和“230 总机构(省内)”,且汇总备案信息中所属分支机构至少有1户“就地缴纳标识”为“是”的,记着填报A109000表、A109010表。

2.“102分支机构就地纳税比例(%)”:当101项的类型为“311分支机构(须进行完整年度申报并按比例纳税)”时,本项自动调取税务系统中的已备案的就地缴纳比例其他类型时默认为空。
3.“103资产总额(填写平均值,单位:万元)”:本项作为判定纳税人是否具备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的相关指标。需要注意:(1)本项单位为万元,保留小数点后2位,且年度申报时不能等于0;(2)本项是计算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3)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实际经营期不足一个季度的,以实际经营月份计算。
(4)年度填报的资产总额的计算结果应与预缴申报的资产总额相关联
4.“104从业人数”:与103项类似,本项作为判定纳税人是否具备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的相关指标。
需要注意:(1)本项应当填报自然数(有小数四舍五入),且年度申报时不能等于0;(2)本项是计算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3)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实际经营期不足一个季度的,以实际经营月份计算。
(4)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人数不仅是工资表上的职工人数,而是企业当年度全部的用工人规模的反映。建筑劳务企业临时用工和劳务派遣用工人数较多,填报此项一定要正确计算填报。
5.“105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填写代码)”:本项是调取税务系统中的税务登记信息“国民经济行业”,纳税人如果发现类型信息与实际不符,需要联系主管税务机关,及时变更相关信息。需要注意:(1)行业代码,严格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7)列示的所属行业明细代码填报;    (2)行业明细代码与纳税调整表、税收优惠表相关联,如果带出信息与实际不符,又没有及时更正信息,会影响上述表单的正确填报。6.“106 从事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本项目的判断应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以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规定的限制类和禁止类产业为参照依据。
错选无法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
7.“108采用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2019年版)”:本项目与主表(A100000)第1到13行存在勾稽关系。本项目选择“是”的情形,仅适用于对于已执行新会计准则以及《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和《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36号)规定格式编制财务报表的纳税人。
由于主表1-13行未设置“研发费用”“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等行次,对于已执行新会计准则,并按新版财务报格式编制财务报表的纳税人,在《利润表》中归集的“研发费用”通过《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第19行“十九、研究费用”的管理费用相应列次填报
在《利润表》中归集的“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信用减值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项目则无需填报,同时第10行“二、营业利润”不执行“第10行=第1-2-3-4-5-6-7+8+9行”的表内关系,按照《利润表》“营业利润”项目直接填报。需要注意:(1)只有执行新会计准则、按新版财务报表规定编制《利润表》的纳税人,该项目才可以选“是”;(2)如果勾选“是”,主表第10行“营业利润”不执行“第10行=第1-2-3-4-5-6-7+8+9行”的表内关系,需要手工按照《利润表》“营业利润”的数据进行填列。(3)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等财务报表类型的纳税人该项目应该选择“否”。否则就要提示出问题!
108项选是,主表第10行需要手工填写8. “109小型微利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选择“是”,同时,填报表单中A101010、A101020、A102010、A102020、A103000、A104000不可勾选。
也就是小微企业不需要填写这些表!!!

2

有关涉税事项情况(存在或者发生下列事项时必填

四、资产、人数任性填,税务核查等着你
填好汇算清缴申报表,提交检查冒出来基础表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的风险提示。
《A000000》1.您单位申报表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104从业人数”为:【125】人,季度预缴申报表中填报的从业人数的季度平均值为:【127】人,请核实。
《A000000》1.您单位申报表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103资产总额”为:【4980】万元,季度预缴申报表中填报的资产总额的季度平均值为:【5001】万元,请核实。
千万不要忽略这个提示,目前享受小型微利所得税优惠政策时无需进行备案,都是通过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相关栏次,即可享受。
换句话说,你在填表时候只要资产、人数、是否受限行业填写的满足条件,就自动享受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政策,如果填写有一项不满足,那就无法享受。
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享受政策而任性的填写相关栏次也带来了不小的税收风险隐患。
我们知道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享受的基本条件是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应纳税所得额,非限、禁行业。
年度汇算清缴表基本信息表103、104就是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它的填写直接关系到你是否达标。
目前,汇算清缴表基础信息表103、104栏次会自动从预缴申报表带出数据,但是纳税人可以修改。
很多纳税人比较任性,为了满足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有在汇算清缴申报时候任性改动数据的情况。
而且不是因为实际年报资产数据确实有变化,仅仅是因为为了满足条件而随意改动,比如文章开头风险提示,系统记录纳税人预缴申报时候季度资产平均值5001超标了,但是为了享受优惠,纳税人自行改动为4980,然后勾选符合小型微利企业。
不是说汇算清缴时候不能改这个数据,只是说不能毫无根据的改动,如果你确实财务报表有变化,预缴时候填写有错误,那你根据这个进行修改有依据也是没问题的。
很多人修改时候其实并不会计算这两个栏次,填写的时候有填年度报表期末数的,也有按(年初+年末)/2的平均数的。更有甚者,为了满足小型微利条件,直接比着标准填写,不顾及财务报表的真实情况。
这样填写申报表自然风险当然很大,也是经不住检查,如果后期检查出来按照正确算法你不符合小型微利的条件,面临的自然就是补税,交滞纳金的风险。

Part.1

那基础信息表这两个栏次到底如何填写?虽然现在汇算清缴报表都是自动带出来季度平均值(根据你预缴申报表的数据),但是我们也应该自己清楚这个数据到底是如何得出的。
汇算清缴申报表填表说明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填表说明已经明确规定了口径,很多人不去看、去学习填表说明,望文生义,想当然的填写。
就比如A000000,企业基础信息表上的103资产总额。
最近至少有几十人通过微信、公众号留言、还有群在问二哥,到底怎么填?口径是什么?
其实,填表说明上已经规定的十分清楚了。
“103资产总额(万元)”:填报纳税人全年资产总额季度平均数,单位为万元,保留小数点后2位。
资产总额季度平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资产总额,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不是有吗?每个月都有资产负债表,左边资产,右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你按照公式来算不就行了嘛。
很多人还问季度初是什么哪个月?1季度初不就是1月初嘛,资产都是时点数,1月初的值不就是12月末嘛。
你看看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期末金额就是编制月份的时点数。
如图,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资产总额都有,取数来源每个月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月末数。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先算每个季度的平均值,一季度初就是12月月末数据,一季度末就是3月月末数。
一季度平均值
=(4400+4845.77)/2=4622.89
其他季度以此类推。
最后来算全年资产总额季度平均数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自然就算出来了。
二哥税税念公司2022年5月1日注册开始生产经营,5月末资产负债表资产总额也是5104.08万。季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 填报开业季度至税款所属季度各季度的季初、 季末资产总额的金额, 其中开业季度“季初” 填报开业时资产总额的金额(这里就直接填5月的数据) 。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3,实际经营3个季度

Part.2


我们在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候,也会填写这个资产总额数据。但是季度填写的时候没有那么复杂,填写很简单,就是按照你资产负债表表填,季度初,季度末,前面已经说了如何填写,比如1季度初不就是2021年12月,1季度末的数据就是2022年3月的期末数据。
只不过系统会根据你每个季度填写的季初和季末数据计算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资产总额的标准。

纳税人填报税款所属季度的季初和季末资产总额。季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季初资产总额”填报开业时资产总额。季度中间停止经营的纳税人,“季末资产总额”填报停止经营时资产总额。填报单位为人民币万元,保留小数点后2位。
不管是预缴申报表的资产还是汇算清缴103的资产总额,它们的填写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直接关系到你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的标准。

注意:2022年汇算清缴依旧是2.5%和5%。
上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除了103资产总额,我们还看到了A000000基础信息上有个从业人数指标,这个也是关系到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的。
“104从业人数”:纳税人填报从业人数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单位为人。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依据和计算方法同“103资产总额”。
如果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那么A107040的第一行会根据本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A100000)第23行计算。
当企业享受小微减免,A100000第23行>0,<=100万时候。
A107040第一行=A100000第23行*22.5%
当企业享受小微减免,A100000第23行>100万,<=300万时候。
A107040第一行=A100000第23行*20%+25000
为什么减免税栏次这么算?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3号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执行期限到2024年12月31日。
再加上依旧在执行的不超过100万,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政策。
小型微利企业2022年汇算的所得税政策就是下面这样。
这是一种超额累进计税办法,也就是分段。
如果你满足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你企业所得税就可以按上述规定减免,实质就是这个意思。

税额的计算

如果应纳税所得额 X 小于等于100万。
其实税额= X *12.5%*20%= X*2.5%
如果应纳税所得额 X 大于100万小于等于300万。
其实税额
=100*2.5%+ (X-100)*25%*20%
=2.5+X*5%-5
=X*5%-2.5
如图所示:
假如二哥税税念公司2022年满足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那么二哥税税念公司要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呢?
第一种算法,分段计算。
不超过100万的部分,100*12.5%*20%=2.5万
超过100万的部分,(200-100)*25%*20%=5万
合计为7.5万。
第二种算法,速算简便算法
应纳税=200*5%-2.5=7.5万。
两种算法结果是一样的。

减免税额的计算


那么同理,我们再来看看减免税的减免算法
如果应纳税所得额 X 小于等于100万。
其实税额
= X *12.5%*20%= X*2.5%
减免额
=X*25%-X*2.5%=X*22.5%
如果应纳税所得额 X 大于100万小于等于300万。
其实税额
=100 *2.5%+ (X-100)*25%*20%
=2.5+X*5%-5
=X*5%-2.5
减免额
=X*25%-(X*5%-2.5)
=X*20%+2.5
所以二哥税税念公司2022应纳税所得额是200万,减免额就是等于200*20%+2.5=42.5万


Part.3


正常情况下,你季度都填写了相关数据,季度平均值自然已经能够算出来了,如果你年度申报表填写的和季度数据有差异,自然就会提示风险。

试想一下,如果你之前季度填写的数据都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年报突然又满足了,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原因?

是你人为调控还是年报经过审计后数据的正常变动?

这里风险提示就是告诉你,你这部分有被检查的可能性,你要对你填写的数据负责!

千万不能为了享受这个政策而不管基础数据如何,强行修改来满足条件。

记住!你可以做事前筹划,但千万别掩耳盗铃,你的财务数据每季度都是报送过的!

五、连公司用的什么会计准则都不清楚?还做啥汇算?

汇算清缴A00000要填写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其中有个107栏次,这个要求纳税人选择自己适用的会计准则或者会计制度。
本来很简单一个事情,但是真的有很多人连自己公司用的什么准则或者制度都搞不清。
其实107填表说明给大家列明了目前有效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但是说实话,很多人看到这些也不明白不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Part.1


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适用于企业的会计制度包括三个序列:《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小企业会计准则》。
1992年公布的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和核算办法,均已明文废止。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针对特定经济组织或特定事项的会计处理规定,如《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及《财政部会计司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读》等。


《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该制度共计十四章一百六十条,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原则、会计记账方法、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记账程序、会计报表格式、报送程序和编制说明、会计档案的保管和处理方法、会计制度的修订、补充权限及其他有关规定、成本核算方法等。
目前该制度尚有效。



《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准则解释以及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组成,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共1项,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令第33号公布,2014年7月23日修改后重新发布。

《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共42项,第1号至第38号由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以财会〔2006〕3号文发布.

其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等5项具体准则于2014年重新修订后发布;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6项具体准则于2017年重新修订后发布;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具体准则于2019年重新修订后发布;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资产交换》等2项具体准则于2019年重新修订后发布;
第39号至41号为2014年新发布具体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第42号为2017年新发布的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共32项,并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由财政部2006年10月30日以财会〔2006〕18号文发布,主要针对2006年发布的38项具体准则,但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等6项具体准则,未发布相应应用指南。

除此之外,财政部还发布了13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和3期《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意见》。



《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以财会〔2011〕17号文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

Part.2


一、适用范围有何规定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
1、 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
2、各行业划型标准为(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1)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16)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
本准则适用于大中型企业或不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当然,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也可以适用企业会计准则。
(三)《企业会计制度》适用范围
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以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公司),执行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有何关联?


1、《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2、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小企业会计准则》未作规范的,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准则与制度有何区别?


(一)适用范围不同1、《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小企业,具体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规模符合国务院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所规定的小企业。但是,有三类小企业除外:(1)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2)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3)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2、《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大中型企业或不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
3、《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
(二)规范目标不同
1、《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属性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
2、《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大前提下,在借鉴《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化处理的核心理念基础上,对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简化处理,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3、《企业会计制度》则侧重于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作可操作性规范,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只是有机地体现在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中。即《企业会计制度》重点规范会计的行为与结果。
(三)规范形式不同
1、《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形式、语言表述比较符合国际通用形式,并已构成国际通用会计惯例的一个组成部分。
2、《企业会计制度》的科目、报表式的规范形式则符合我国广大会计人员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四)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
由于可操作性程度不同,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制度对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

Part.3


其实,目前使用会计制度的已然不多,我们再来重点看看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

固定资产折旧

1.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2.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而不必考虑税法的规定。

资产减值准备


1.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 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应当于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应收及预付款项。会计分录:借  营业外支出贷  应收账款 2.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计提减值准备,但对于非流动性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律不得冲回,允许转回的有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其中对于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会计分录:借  信用减值损失贷  坏账准备

盘盈盘亏





长期股权投资



1.小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会计准则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3.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面
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统一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规定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4.在长期债券投资(或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债券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营业外收支



 (一)营业外收入
1.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2.企业会计准则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所得、罚没所得、捐赠所得、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政府补助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等。
(二)营业外支出1.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等。2.企业会计准则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非货币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等。

财务费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财务费用处理的不同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费用核算的范围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银行相关手续费等。企业会计准则下,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手续费、企业发生及收到的现金折扣。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汇兑损益和企业发生及收到的现金折扣没有明确规范,应该采取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的核算方法。(2)利息支出或利息收入计算标准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通过票面金额及票面利率核算。企业会计准则下,通过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定。(3)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和范围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而不计入财务费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资本化金额的计算需要区分一般借款和专门借款。

所得税费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将计算的应缴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大大简化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在计算应缴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

资本公积


小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公积仅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是指小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细节变化


(一)备用金企业会计准则:应在“其他应收款”科目里核算,但是备用金数额较大或业务较多的企业,可以单独设立“备用金”科目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应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里核算,但也可以单独设置“1004”备用金科目核算。(二)借款利息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按照合同利率和借款本金计算(三)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初始成本计量1、投资者投入存货初始成本计量企业会计准则: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小企业会计准则:应按照评估价值确定2、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初始成本计量企业会计准则: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小企业会计准则:应按照评估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可以看出《小企业会计准则》立足于我国小企业发展现状,做到了简化核算要求、与我国税法尽量保持一致,而会计准则更多的是和国际趋同,是不是都执行会计准则好?当然不是,如果企业规模确实很小,真的就没必要搞那么复杂,一会计提减值,一会确认递延所得税的,麻烦的要死,就上小企业会计准则就行了。当然,你是集团大公司,上市公司,那没办法,必须执行会计准则,这个跑都跑不掉。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盈利机构、专业合作社这种特殊组织形式,那有自己单独的核算制度,这个就不多说了。不同准则的报表格式也不同,我们要清楚自己用的什么准则,然后备案相应的准则,这样做汇算才更清晰。否则有时候你和人交流可能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推荐:小颖言税会计学习手册
六、我是分公司,怎么汇算清缴?

汇算清缴表基础信息表101、102栏次,虽然这个栏次是系统卡死的,你自己无法修改(是根据你税务登记信息自动带出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这个栏次背后的选项代表着什么。
多年前,二哥经过一个分公司的成立和成长,总公司在四川,分公司在吉林,妥妥的跨省分公司,当时我被派过去建账报税。
哪个时候对分公司的建账报税还比较陌生,也没让人指导(说白了大家都没经历,也都不会),没办法边干边学,当时还没有公众号,查询资料基本都是上网百度搜索。
但是网上找的东西你懂的,很多是和实际没啥关联的,基本上就是把税收条文给你搬出来,反正看了也就看了,感觉懂了那么一些,但是实际好像并没有特别清醒的认识(像二哥这样一点点给大家详细分享的那个时候我真没找到过)。
我当时就查询了一下分公司如何报税?结果出来的最多的一个内容就是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57号这个公告,这个文件相信有分公司的朋友都研读过。
我费尽心思研究了好几天,终于摸到一点点门道,总的意思就是你是跨省分公司,你的所得税要执行统一计算,简单的说就是总公司把你的财务数据统一起来,然后做汇算,算出来按给你分配,你呢也不用单独汇算,拿着分配表去分公司所在地申报缴纳即可,至于怎么分配,文件有公式,当时反正觉得挺复杂的(特别是对于我这个数学学渣),其实现在想起来主要是没实操过,看着文字想着复杂罢了。
后面我把57号文的政策理顺了后,实际在去办理分公司申报时候突然发现,咋申报表和总公司的一样,也没让填写什么分摊比例,预缴和汇算清缴申报表不都和总部一样嘛,完全和分摊搭不上边啊,完全就是当成一个独立子公司在弄,自己算自己的。
我当时有点搞不懂,就找到税管员问,她也一种爱搭理不搭理的态度,不管你提出多少疑问,她就一句话,你是独立核算的就是这样,系统自动带出来的。(现在回想起来,我感觉如果专管员对你爱理不理,敷衍了事,其实就是其不学艺不精,心虚,自己都想不透彻然后又不能在你小会计面前丢脸的一种心态反应,不和他一般见识了)。
当时其实我就觉得不对劲,独立核算就单独纳税?这个和企业所得税法以及57号文总分机构汇总纳税规定不搭边呢?
而且税务文件从来没说和独立还是非独立核算有啥关系啊,新企业所得税法下所得税是法人所得税,理论上是不区分是否独立核算,都应该统一由总机构计算所得税,然后按文件有些分公司需就地预缴。
其实到今天我也觉得是这样的,不管是否独立核算,在税务关系上都是一样的,是否独立核算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规范要求而已,并非税务上的规定。
也就是说你企业内部怎么管理,你就在税务登记怎么选择,如下:
至于税务上怎么申报纳税,和这个独立核算或者非独立核算无关,具体我们还是得看具体税务的文件规定。(当然,如果税务系统也有可能选择独立核算就自动带出所得税独立申报,我觉得这个是系统的问题,大家还是要注意,但是不能因为系统这样带就说独立核算=独立纳税,逻辑不是这样的)
但是人家管理员不搭理你,你真没办法,人家就说这样做,那还能咋的,所以当时的分公司直到注销之前都是自行做预缴和汇算清缴,和总公司一模一样,总分公司之间的所得税也无任何关联。
税务系统面对分公司也能给弄成独立纳税?这种又是怎么操作的呢?
其实政策是有这个政策的,你成立了分公司,但是你不去税务系统做汇总纳税备案,你总公司也不提供所得税分配表,一般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局也懒得管你,系统你没有总分机构汇总纳税标识,你分公司自然就被视同独立纳税,和一般的公司一样,自行汇算了。
现在也有很多这种情况,很多跨省分公司都存在这种现象,我相信二哥读者中也有不少读者所在的公司是这样。
其实如果你是真正执行跨省分公司汇总纳税政策的分公司的话,那你是根本不用填写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表的。
你只需要拿着总公司出具的A109010分配表,然后自己再填写预缴申报表就行了,你根本不需要填年度汇算清缴报表A类报表。

而且年度汇算清缴A类报表基础信息表101也没有你选择的地方。
很多人就会说,这101不是有跨地区经营企业分支机构的选项嘛
请注意,这里的跨地区分支机构是特指的,和大部分企业都无关。
分支机构( 须进行完整年度申报并按比例纳税) ,比如国税函[2011]211号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中石油、中石化下属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分支机构(名单附后),按照年度应纳所得税额50%的比例,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这种分支机构按相关规定向主管税务局报送申报表并按50%比例就地预缴。
分支机构( 须进行完整年度申报但不就地缴纳),也是特指,国有邮政企业(包括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和直属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包括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由企业总机构统一汇总计算后,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年终进行汇算清缴。上述企业所属二级分支机构应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使用《A2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 类)》进行纳税申报向其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
上面都是说跨省的分公司。
那省内的分公司呢?这个各省有各自的管理办法。
比如四川省的规定,如果你不是文件规定的特定企业(主要指的一些大国企,什么电力公司等),管理办法都是省分公司不做所得税的申报,也就不就地预缴,都有总公司申报,因为都是同一个省,也不存在像跨省那种税源分配的麻烦(也是方便纳税人)。
但是实际上,也有很多分公司还是在独立纳税申报。
这是咋回事呢?
虽然我们说税源不跨省了,但很多地区税务局还是希望你在当地纳税,比如成都总公司,西昌设立分公司,也不是文件规定的比照57号文执行的总分机构,文件就是规定所得税总公司统一申报缴纳,分公司不就地预缴。
但是实际上很多这种分公司还是在独立做申报,汇算清缴。其实就是管理的问题,一方面是税务局不会主动去让你纠正,你分公司把税交我这边我还让你纠正,这个都不会主动去干这个事,还有一个确实很多纳税人根本不会去提出疑问,甚至根本不知道,更不会去做总分汇总纳税备案。
你不做这个备案,系统自然不会给你标识你是汇总纳税企业。
到时候系统给你弹出来的申报表还是按独立纳税给你弹出来预缴申报表和汇算清缴报表。如图:
反正都是稀里糊涂的,就这样先干着呗,有些纳税人分公司多,如果要分配,每年做汇算麻烦的很,各种分配,还要联系分公司提供大量调整资料信息,索性也懒得管了,你们自己当地自己申报吧。
所以现状据我了解基本就是这样。
如果你有分公司,你首先要知道你是跨省的还是省内,如果你希望汇总纳税,那你首先肯定是要主动去备案总分机构的,否则最后稀里糊涂的分公司也给你整成自行做汇算清缴了。

总结

分公司做不做汇算清缴得看情况,肯定不是以财务是否独立核算为标准,主要还是看你分公司在税务上维护的是什么性质。
总的来说,分公司所得税缴纳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01#
跨省分公司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类分公司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57号文的规定执行的,57号文的总体原则就是“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算清缴、财政调库”。

通俗的说,就是分公司的数据汇总到总公司计算,然后按比例再分配给分公司,分公司在当地做申报。

如果你的分公司是跨省的,那么就要注意这个57号文了,认真学习一下57号文,了解一下怎么分配,怎么汇总申报。

我们从所得税申报表来看看这个政策在所得税实操中是如何落地的。

预缴申报表,对于执行第一种缴纳方式的分公司来说,预缴申报和汇算情况都是填写这个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的。


一般初创分公司都是亏损状态,合并到总公司可以抵减总公司的盈利,所以建议是合并纳税。

02#
跨省分公司视同独立纳税人

视同独立纳税人,简单的说就是你按照税法规定本身不是独立纳税人,因为我们所得税法规定了,企业所得税是法人所得税,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不单独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是在实操中,可以视同独立纳税人纳税。

具体怎么操作?实际上视同独立纳税人就是完全比照正常的独立纳税的法人机构申报。

预缴时候就填写预缴申报表,汇算清缴时候就填写汇算清缴申报表。


汇算清缴时候,101纳税企业类型也要视同独立纳税人,现在非跨地区经营企业。


03#
非跨省分公司

非跨省分公司可以参考国家57号公告执行,也可以直接汇总申报,这个具体由各省的具体征管办法决定。

所以你如果是非跨省的分公司,你要先找一下本省的文件。

比如二哥所在的四川省,就有类似的文件规定。

文件:关于印发《四川省省内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

1、如果是参考国家的57号文执行,那方法就和跨省分公司管理办法一样。

2、如果不参考国家税务总局57号公告,就完全可以不申报,不预缴,直接汇总到总机构申报纳税。

比如四川省的文件的非列明企业,第二十四条 非列名企业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当期应纳企业所得税,就地缴入对应级次国库,分支机构不进行纳税申报、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3、当然,也存在分公司视同独立纳税人纳税的情况。

所以,你们的分公司是上述哪种情况呢?

案例

二哥税税念公司总公司在成都,在其他省有三个分公司,公司备案了总分机构汇总纳税。

2021年各分公司资产、收入、职工薪酬如下:


如何汇总计算所得税,2022年总分公司汇总的应纳税所得额是5000万

计算


计算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各自分摊的税额
总机构分摊税额=5000*50%*25%=625万
河南分公司分摊比例
=0.35*1000/8500+0.35*50/500+0.3*500/1700=16%
北京分公司分摊比例
=0.35*3000/8500+0.35*150/500+0.3*1000/1700=41%
吉林分公司分摊比例
=0.35*4500/8500+0.35*300/500+0.3*200/1700=43%
河南分公司分摊税额=5000*0.5*25%*16%=102.75
北京分公司分摊税额=5000*0.5*25%*41%=253.12
吉林分公司分摊税额=5000*0.5*25%*43%=269.12

申报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A109000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
A109010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

推荐:总分机构的税务处理(20230220更新)

七、其他收益没法填,汇算清缴遇卡点

其他收益,这个科目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很陌生,其实这是这个科目首次出现是在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之中。
当然,其他收益也不仅仅是用在政府补助这种情况下,还有其他情况我们也会用到这个科目。

所以说,目前在会计准则下,我们是要用其他收益这个科目的,同时呢,其他收益也是报表项目,体现在利润表上。
目前最新格式的财务报表是财会〔2019〕6号发布的。
这个6号文规定的财务报表长啥样?我们主要以利润表格式来看看,就是下面这样。
对于适用于尚未执行新金融准则、新收入准则、新租赁准则的企业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对于已执行执行新金融准则、新收入准则、新租赁准则,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二哥税税念公司采取会计准则记账,2022年的年报利润表数据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利润表有1000的其他收益(假设就是政府补助)。
我们在做企业所得税汇算的时候,整体的思路就是间接法,就是在我们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后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以这个计算应交所得税。
所以,我们看到申报表主表A100000第一部分,就是直接反应我们财务报表的数据,填写规则就是如实照搬财务数据即可。
好了,我们开始填写财务数据,但是填着填着就发现不对劲了。
当我们把所有的数据原封不动填上去后,发现其他收益没地方填了,关键是其他收益没地方填直接影响了利润总额的数据,这个时候申报表利润总额数据直接是按照前面的数据计算而来且不得更改。
如图所示,其他收益没地方填,利润总额数据比财务报表刚好少了1000。
不填行不行?当然不行,利润总额都不对,那在此基础上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还能对嘛?
如何解决呢?申报表格式是固定了,我们不能自己增加一项,但是确实格式就和我们财务报表不一致。
其实这里所得税申报表是有解决方法的。
玄机就在A000000表108栏次上。
108,A000000表企业基本情况的一个栏次。
这个A000000表是企业必填表(小型微利企业免填此表的第三部分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这个表是一个企业的门面,是大家初步了解的你的一张名片,你什么类型,多少资产、多少人,用啥会计制度等等,所以必填。
A000000表有三大板块,108在基本经营情况里面
108这个勾选与否,就直接影响了那你主表的填写公式。采用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2019年版)那你必须的勾选上,否则就可能出现前面的问题。
把108勾选上后呢。系统就会自动取消A100000营业利润的自动计算公式,也就是说不会按照前面栏次的数据自动生成。
营业利润第10行就不会按照这个(1-2-3-4-5-6-7+8+9)公式,由前面的项目自动加总得出,而是可以手动填写了。
第10行营业利润栏次变成可以可手动输入后,我们直接按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填写,这样就避免了申报表上的营业利润和财务报表营业利润不一致的问题,保持了其勾稽关系。
所有,这就是108栏次的底层逻辑,如果你是企业会计准则,按照新报表格式编制的报表,而且刚好其他收益有数据,那么你一定要勾选上108,选择是,否则你利润表部分填写就会出问题。
看到这里可能还有朋友说,二哥,那你这个勾选了是,其他收益也没地方填啊,也没增加这个栏次啊。
无妨哈,手动更改营业利润,申报表格式改不了,变的就是填写方式,目的是为了利润总额和报表一致,实质上只是其他收益没在申报表单独体现为一栏而已,实质上通过手动填写,营业利润就已经涵盖了其他收益的影响,
当然,对于小企业会计准则,本身不用其他收益,也不按2019版本格式编制报表,那自然不存在这种问题,108选择否即可。

八、期间费用明细表分分钟填

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这个表填写不难,这个表是个纯财务口径的表
也就是说,你会计核算怎么做的,这个表就如实填,利润表不是有个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的合计数嘛。
这个表就是那个合计数的明细,表格最下面有个合计,合计和利润表的期间费用总数必须是一致的。
其次,我不知道大家在做汇算时候是如何填这个表的?
我的方法是根据科目余额表做底稿,做好底稿自动生成这个表格,底稿做好,出这个表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往下看。
我们日常在核算费用时候也会设置很多明细科目,比如管理费用-工资,管理费用-办公费等等,其实汇算清缴填写期间费用明细表的思路很简单,就是对应这把会计核算科目相应填写到对应费用栏次即可。
管理费用-办公费当期发生数你就填到第9行次办公费,其他栏次同理。
但是这样搞还是太慢,你得登录财务系统一个个去查,而更影响速度是你核算的费用口径和所得税汇算表中的费用口径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你会计核算更细致一些,你有设置了会议费这个科目,而期间费用明细里面没有这个,那么你只能把这个科目的发生填到其它。
你想一下,如果你每个费用科目都去核对一些期间费用明细有没有对应的栏次,没有的再加总到其它去,这效率它能高起来吗?
怎么提高效率呢?
二哥的办法就是利用Excel工作底稿来自动生成这张期间费用明细表。
把科目明细和期间费用明细表中的栏次做个对照表
就像二哥前面说的,会计核算科目和明细表的栏次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那么我们得先给他做个关联表,如下图。
第1、2栏次是财务软件中科目的代码和名称,这部分你可以直接更换称你自己财务软件里面的数据,表格第3栏次就是根据A104000表中的项目一一对应上的。
举个典型的例子,期间费用表中的职工薪酬它对应财务核算中多个科目,比如工资、奖金、福利费等等,那么相应的这些科目对应的都是期间费用表中的工资薪金这个名称,我们都给他填这个名称。
表格第4列是对于的大类费用,因为期间费用表同样的名称,比如职工薪酬,它又分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所以我们还的再加上一个辅助列,把从财务软件导出的科目也给对应上大类。
上述表格整理完整后就是一个基础表,它是我们后面自动生成报表的一个基础信息表。
把当期实际发生数导出来,然后用基础表做个匹配。
有个第一张对照表,那么我就可以给每个科目的发生数做个匹配了。如上图,这里其实就是用了一个excel的函数公式,vlookup。
我们把财务软件中每个费用科目的发生明细导出来,然后在后面给他匹配上它在汇算清缴期间费用明细表中的位置。
=IFERROR(VLOOKUP(A3,过录表!A:C,3,0),0)
Excel中的vlookup函数公式,目的就是在对照表中查找科目对应汇算表中的表格栏次名称。
最后把数据全部汇总到正式表格中去。
有个发生数,也有了对应关系,那么我们只需要把对应关系的发生数汇总自动填入固定格式的汇算清缴A104000表中去就行了
当然这里不是自己一个个加上去,而是利用sumifs函数自动汇总过去的。如上图。
=SUMIFS(发生额!C:C,发生额!D:D,B6,发生额!E:E,$C$3)
所以,一张表,我做好一个底稿,要做的时候直接把财务软件中的明细导出来粘贴进去,正式的期间费用明细表就自动完成了,如果不算做底稿的时间,实际做这张表真的只要分分钟。
当然,做这个底稿你得能用几个基本的函数,vlookup、sumifs,二哥这里不教大家这个公式的用法,我只是给大家理一个思路,说明掌握一门工具的重要性,它真的可以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1
期间费用表A104000的填报规则
纳税人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分行业会计制度规定,核算“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会计科目。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是根据“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个会计科目的明细账填列,不考虑税会差异。
但客观上表中一些项目与所设明细账不尽一致,而且部分企业存在着明细账户设置不规范、核算内容不统一等问题,故要正确完整填列本表必须重新分类统计
注意
如果为小型微利企业,免于填报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相关费用应当在主表A100000中直接填写。

2
常见费用归集要点解析


职工薪酬

1.A104000表第1行“职工薪酬”填写计入费用的职工薪酬,包括以下内容:
(1)工资薪金支出: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
(3)五险一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
(4)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
(5)其他与职工提供服务的相关支出以及企业对职工股权激励。
注意
(1)A104000表只体现计入费用的职工薪酬,不体现归集到生产成本(填写A102010表)的职工薪酬。
(2)期间费用中的职工薪酬与年度财务报告中资产负债表的应付职工薪酬不一定一致期间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只是记入费用的部分,而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同时还可能包括计入生产成本或者资本化的部分。
(3)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中发生的“职工薪酬”支出填写在A104000表第19行第3列管理费用-研究费用,不填写“职工薪酬”行次。



劳务费

劳务费是指企业接受个人独立提供从事非雇佣的劳务所支付的费用,与职工薪酬的区别在于企业与劳务的提供者是否存在雇佣与非雇佣关系。
对于接受劳务派遣用工,如果单位是直接把工资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由劳务派遣公司代为发放的话,需要作为劳务费支出;如果是直接支付给员工个人,可以作为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其中工资薪金支出的费用准予作为工会经费等其他相关费用的扣除依据。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第三条。



佣金和手续费

这里佣金指企业在销售业务中支付给中间人(指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的报酬。比如电信企业委托代理商销售电话充值卡支付的费用。
手续费包括两部分:①与佣金相关的手续费;②其他具有手续费性质的支出,比如银行转账手续费、贷款手续费、过户手续费。
注意
银行账户管理费、银行卡和网银证书年费等不具有手续费性质,不属于佣金和手续费支出。


资产折旧摊销费
该栏次主要填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按资产额和折旧年限,计算出的每年应分摊计入期间费用的金额,不包括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部分。另外,计入当期损益的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填写在此栏次。
注意
A105080表账载“本年折旧、摊销额”:包括计入期间费用和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部分,所以A104000表资产折旧摊销费和A105080表账载本年折旧、摊销额不一定相等。



办公费
此栏次主要填写办公室的办公用品支出,以及水、电等办公相关支出。
注意
(1)对于低值易耗品,如果是车间领用的低值易耗品,记入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并对外出售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填写A10201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如果是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填写A104000表第9行第3列管理费用-办公费。
(2)办公室的电话费填写在A104000表第9行第3列管理费用-办公费。
防伪税控设备费和技术维护费填写在A104000表第9行第3列“管理费用-办公费”,实际抵减增值税时冲减管理费用,A104000表第9行第3列填写抵减后的金额。会计处理参考:
缴纳时,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实际抵减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应交税费-简易计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管理费用。
政策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第二部分第九条。


保险费
这里的保险费主要指商业保险,如车辆保险、交强险、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以及财产保险等。不包括五险一金。
注意
为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需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收益对象分别填写:
1.生产车间人员:直接计入生产成本或通过制造费用归集到生产成本并对外出售已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填写在A102010表;
2.销售或管理部门人员:填写A104000表第1行“职工薪酬”对应的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研究费用
对于已执行《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的纳税人,在《利润表》中归集的“研发费用”,填写在此栏次。
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中核算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填写在A104000表第19行第3列管理费用-研究费用,不填写“职工薪酬”行次,同时需要填写A105050表对应各行次。


各项税费
本行填写企业会计处理时计入到管理费用中的各项税费。不过,《企业会计准则》之前计入管理费用的车船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根据财会[2016]22号的规定改为计入“税金及附加”,因此目前本行核算的项目比较少,比如残保金等。
注意
如果企业将“四小税”计入了管理费用,可以按会计处理填写A104000表第20行。以后年度应当按正确的科目核算。
记住:原则还是就是按账填表



利息收支
该栏此主要填写借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的票据贴现利息等。
注意
A104000表“利息收支”填写的是会计上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相抵之后的余额;
收到银行存款利息时,会计上直接冲减财务费用(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填写在该栏次第5列财务费用-利息收支,如果利息支出余额在贷方,以负数形式填写;如果余额在借方,则以正数的形式填写。



党组织工作经费
如果企业有发生党组织工作经费,并纳入管理费用核算的,填写本栏次。党组织工作经费的税前扣除规定,可参考《中共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的通知》(组通字〔2014〕42号)、《中共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的通知》(组通字〔2017〕38号)。

注意
填写此栏次需关注是否需要在A105000表第29行“(十六)党组织工作经费”中进行纳税调整。

3
常见问题
1.104000表里管理费用列填表说明提示:如果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应填报负数,如何理解?
期间费用表A104000里填写(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的差额,计算为负数填写负数,计算结果为正数,正数填列。
2.劳保费填写在A104000表哪一行?
劳保费一般计入管理费用,填写在A104000期间费用表第25行“其他”。
3.加油费在哪里填写?
如果企业自己运输发生的加油费,可以填写在A104000表第15行“运输、仓储费”;如果是与办公相关的可以填写在第9行“办公费”,具体行次以会计上处理为准,没有对应行次的填写25行“其他”。
4.银行账户管理费、转账汇款手续费在哪里填写?
银行账户管理费填写在A104000表第25行“其他”。转账汇款手续费填写在A104000表第6行“佣金和手续费”。
5.企业费用明细科目太多,在填报该表时没有对应的项目该怎么办?
可以根据明细科目的性质和核算的内容分析填报在对应的项目中,确实无对应项目的,填到25行“其他”。
4
风险监控
1. “其他”栏次费用比例较高
在填写期间费用明细表时,如果填写到第25行“其他”栏次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比例过高,可能存在申报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形况进行合理归集,能归集到相关费用的,尽量不要填报到“其他”栏次
2. 期间费用中有财产损失但未申报
如果填写期间费用明细表第8行“财产损耗、盘亏及毁损损失”,需要按规定进行资产损失申报并填报附表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如未填报将可能产生申报风险。

3. 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佣金与手续费表间不一致
正常情形下:
(1)A104000表中的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中的第4行“业务招待费”合计数应与A105000表第15行第1列“业务招待费”账载金额一致。
(2)A104000表中的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中的第5行“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合计数,应与A105060表《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行第1列“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致。
(3)A104000表中的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中的第6行“佣金与手续费”合计数应与A105000表第23行第1列“佣金与手续费”账载金额一致。
如果上述数据存在表间不一致,可能存在申报风险。
这下你清楚么有?

九、政府补助是计入营业外收入还是其他收益?

企业所得税汇算申报表的填写套路完全是和我们目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思路保持一致的。
什么计算思路?你请移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的主表A100000看看。
第一步、先把账做对,把年度财务报表出了,然后按照财务报表把申报表主表的相应栏次填上。
这一步是基础,是所得税汇算的基础数据来源。
第二步、在财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简单的说就是把会计利润调整成我们企业所得税法认可的应纳税所得额。
这个步骤是所得税计算的关键,也是所得税汇算申报表填写的重要部分。
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那就是计算所得税额了。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按所得税税率计税了,我们的最终目的也就是算出来企业当期需要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所以这步就是最后一步。
所以,你看主表体现了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体现了所得税申报的套路,主表在手,思路我有。
如果把主表当成所得税申报的树干,那么其他的表格就都是围绕这这个树干的树枝,我们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通过梳理账务,研究所得税政策,分析整理好这棵大树的枝丫,最后大树它不就成了嘛。
其实第一步就是填写主要指的下面这些表格
对应到主表实际上就是前面二哥说的第一部分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可以说就是照搬,就是按照你的财务数据按部就班的对应填进去就是了,不需要你做任何的调整和修改。
也就是说你利润表上是什么数据,你就原封不动对应填写上就行了,然后具体一些项目,比如收入成本、期间费用,申报系统还要求你具体拆分一下明细,按明细填列。
这个也是根据你账务来的,你账务上是主营业务收入,那你就填写主营业务收入,你账务上计入的是营业外收支,那你就填写到营业外收支。
这就是原则,既然我们在做汇算清缴,那我们对财务报表也要相当熟悉,利润表上主营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数据明细怎么来的,我们肯定要清楚,这样我们才能具体去账上找相应的数据填写申报表上的具体明细。
所以,账上是什么样这里申报表就怎么填,真的没啥说的。。
但是二哥通过看公众号留言,发现了很多读者对这一部分的一些表格填写还是有疑问。
比如:
那么二哥也就一些重点的内容再和大家分享一下,当然,更多的还是大家一起留言交流,留言展示出来,其他读者看到了,集众家之长,自然这些问题就清晰了。
1、小型微利企业不用填写这部分的表格。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58号文规定, 如果你满足小型微利企业政策,那么这一部分表格是不需要填写的。
系统会根据你的条件自动设置这些表格是灰色不可选择,你想填也填不了。
那像前面读者问的,手续费填哪里?手续费计入财务费用,既然这里不需要填写期间费用明细表,那自然是直接在主表的财务费用体现了。
那么你按照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直接填总数在主表上即可,当你是小型微利企业的时候,主表的栏次自动放开,可以手动输入填写,不用先填写附表在生成。
2、期间明细表的职工薪酬是否包括计入生产成本,或者说计入研发费用等的工资数据?
这个自然是不包括的哈,记住,账按照准则做的,表按照账填写的。
归集到管理费用或者销售费用的工资数据在利润表上就在管理费用里面或者销售费用体现了,明细也就填写在期末费用明细表里面,而你计入成本或者其他项目的工资自然不用填写在这里了。
否则不要画蛇添足,否则主表也会和明细表勾稽不上。申报表让你分解那些项目的明细你就分解那些项目。
3、政府补助都填到营业外收入吗?
政府补助,按照新政府补助准则相关规定。
我们收到的政府补助可能计入其他收益也可能计入营业外收入。
当然,你说你说小企业会计准则,你没启用其他收益,那自然不存在这种区分。
如果你是会计准则,你计入了其他收益,那记住,这里营业外收入你不要填写了。
很多人会问,这里不体现,那我填在哪里?记住,如果申报表明细没让你填写,那你不填写,至于体现在哪里?那其他收益带来的结果自然是最终体现在主表你填写的利润总额里面了。
同理,还有一些纳税人使用了资产处置损益,表格也没有,那和其他收益的处理原则是一样的。
4、服务类收入填写在哪里?感觉没地方填写?
很多服务业的纳税人有疑问,我提供的是咨询服务,我提供是交通运输服务,我提供旅游服务,这些我填明细填写在哪里?
我看了半天,感觉销售商品不是,建造合同不是,让渡资产使用权更不是,劳务吗?劳务不是修理修配吗?
请注意,不要以增值税修理修配劳务来定义这里的劳务,这里的劳务收入就是填报纳税人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活动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所以,如果你是服务类的企业,你主营收入基本就是填写劳务收入。
5、为什么营业外收入又有汇兑收益,那我的汇算损益到底是填财务费用还是填营业外收入?
正常我们都觉得汇兑收益是计入财务费用的,但是那是你站在会计准则角度看的,但是我们还有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呢?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汇兑收益就是计入营业外收入的。
所以,汇算清缴之前,请搞清楚自己用的什么会计准则。
汇算第五弹!连公司用的什么会计准则都不清楚?还做啥汇算?
同理,还包括营业外支出里面的坏账损失。
6、什么是主营业务收入,什么是其他业务收入?怎么区分?
主营+其他=营业收入,很多人还会问,什么是主营?是不是营业执照上第一项目就是主营?不能简单这样判断。
通俗的讲,主营就是做正事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就是搞副业的收入,比如你是商贸公司,销售货物为主,销售货物就是你的主营业务,填写到销售商品收入栏次,那你把你包装物拿去卖废品这就是你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就是偶然遇到的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比如有政府补助等。
那如果你专门就是买卖包装物品的公司,比如你是纸箱厂,那你卖包装纸箱就是你的主营了,这个都是根据你企业的业务性质来判断的。
基本我们财务做账就会判断,计入那个科目,账上做的没问题,这里照抄作业就行了。
7、职工社保是填写在保险费吗?
期末费用明细有个保险费,也要一些读者问,员工的社保是不是也填写在保险费?
那肯定不是哈,员工的社保计入职工薪酬。
8、各项税费在期间费用主要包括哪些?
计入管理费用的各项税费,现在真的很少了,如图:
残疾人保障金可以计入到这里。
9、佣金及手续费不包括财务费用里面的银行的账户管理费、网银年费等
这里的佣金及手续费主要指的下面这些
以及银行转账的手续费支出,这部分填这里,申报表是放开的。
只有开户、账户管理、网银等费用,填其他去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填写问题。
最后二哥在总结提醒一下。
1、首先你要清楚你是用的什么准则,你要严格按准则做账。
2、账做对了,填写申报表直接照搬账务就行了,你计入的什么科目,申报表上就分类填写到对应的地方去,别再调来调去的,比如你本身企业准则,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了,那你就别再去填营业外收入。
如果账没对,那应该去调整账务再申报,而不是直接在申报表改。
3、每个表的其他栏次尽量少用,能不用尽量不用,尽量分明细填到对应栏次,其他越大,后期税务局“咨询”你的机会越大。
4、注意表间关系,期间费用明细表的数据比如业务招待费、佣金及手续费支出、广告和宣传费会、盘亏损失等和后面的调整明细表有一定勾稽关系。

十、填表过程中发现费用没入全怎么办?

二哥,去年有一费用报销未入账,汇算清缴还能做吗?怎么操作?填写在哪里啊?
每到汇算时候,很多人就有这种问题出现。
然后我就思考,我们在说企业所得税汇算之前,大家一个整体思路感觉都还没理顺,有时候闷着头就开始干表了,结果真干的热火朝天,发现基础的东西都还没弄对。
所得税汇算,什么意思?简单的时候就是税务局要求你按年打个总结,把你一年的生产经营状态规整规整,然后算一个所得出来,然后按比例给国家交税。
然后我们想,你要个总结,我财务上年度结账出具了年度财务报表,这就不是总结嘛,税务局直接拿去用,我直接按照我报表利润给你交税就行了嘛,何必多次一举还要报所得税的年报(汇算清缴报表)。
实际上这样是不行的,因为口径不同,所得税有所得税的口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罚款支出,我们财务上作为营业外支出列支,减少了利润总额,但是所得税法说这个不能列支为成本(不得扣除),不能从所得税上面的所得(应纳税所得额)里面减去。
那是不是意味这我还要重新按照所得税的规定编制一套财务报表呢?所得税的收入减去所得税的成本费用,按照这个思路做个所得税的利润表?
当然不是,这样搞人都要搞死,我们目前所得税计算是采用间接法,所谓间接法就是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按照税会的差异进行调整最终得出所得税认可的数据来算税。
所以你看汇算清缴报表的设置架构,他就是清晰了体现了这个过程。
那我们任何人做汇算的思路就是你首先得有账吧,你得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先把一年的账结完整,然后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后你才能开始做汇算吧?
只有你的账都是完整准确的,你后续在这个基础上调整后的申报表才是准确的,是吧?
这个逻辑没问题吧?
但是,我们发现,特别一些中小企业(本身年度不会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审计报告,出审计报告过程就是会计师帮你梳理年度账务的过程,把错账进行调整的过程),自己把账草草一结就开始稀里糊涂的填申报表,然后填着填着突然发现,这个费用没入账,那个科目又做错了。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就有点不知所措了,不知道怎么办了。
那如果出现正在汇算时候,突然发现账有问题,特别是这个账影响了利润了,这个时候到底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呢?
当然是再去调账,调账后调整财务报表,调整财务报表后再按正确的财务报表继续做汇算嘛。
请过审计的同学都知道,每年你的年度财务报表出来后,我们审计就进场开始干了,按照他们的审计流程,在会计准则的指引下,就是看你的账有没有做对,收入有没有少计啊,成本有没有多计啊等等。
然后他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会干一个事情,那就是调整啊。
给你搞一堆调整分录,然后调整你的财务报表。
比如审计发现你有一笔利息少计入了,在审计底稿直接补提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然后按照这个分录对应把你的财务报表相应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给修改了,最后出了一稿审计后的财务报表。
那其实就是我们下一步进行汇算的填报的基础了。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肯定脑袋里就很多圈圈了。
审计给我做个调整分录,但是我的账已经结了,期间已经关闭了,我没法去动我的账务了,不动我的账务,那我财务系统的财务报表还是老样子啊,和审计给我的财务报表也不一样啊。
理解非常正确,我们很多朋友,每年找审计给自己审报表,然后审计做了底稿,调了一堆分录,出了一张报表,一份审计报告。
然后这些朋友呢的原则就是,你审你的,出你的调整分录,我呢,我干我的报表,做我的账,反正你干的和我无关,审计也很无奈啊,次年再来审计的时候就还得看看去年的调整,看看去年的报表,然后继续滚调(苦逼)。
其实,你认可审计的调整,那我们就应该相应的把调整分录做到财务系统去,账期关了怎么办?人不是给你了一个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嘛。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就是为次年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而设置的科目嘛。
就像前面那个分录,2022年审计补的,但是2022年账期关闭了,我们只能补在2023年,但是又不能影响2023年的利润。
所以我们做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付利息
这样不就搞定了嘛。
然后根据分录调整一下2022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的应付利息期末数据和利润表的当期数据(其实就是审计出的财务报表),拿着这个报表再去做汇算就行了。
其实如果你没有请审计,是自己在结账后发现账务有错误,其实也是这个调整思路。
当然,二哥这里说的说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思路。
实际中的做法多样,我也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审计调整的分录不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来处理,也不入在2023年期间,直接反结账到2022年12月,把分录补入,然后再从财务系统生产一版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和审计定稿的报表保持了一致)
2、也不反结账,有些软件有13期间(正常都是1-12月期间),比如之前我用过oracle就能设置一个13期间,我们叫做调整期间,把审计的调整分录都做到这个期间,然后再结账,重新出报表(财务报表和审计定稿的报表保持了一致)。
这两种做法的唯一目的就是不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保证财务系统导出的报表就和审定的报表一致,避免在财务系统出具报表基础上在手工调整报表数据的麻烦。
说实话,这两种做法还是很普遍的。
3、还有就是直接不管了,也不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直接把分录做在2023年期间了,所得税申报也不管这部分了(就当没看见)。这种也是有的,但是个人建议如果金额特别小,没有重大影响,也不是不行,特别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本来就是未来适用法,但是所得税多多少少也是有风险的,这个自行把握了吧。
总之,我们在结账后,汇算过程中发现账务有问题,如何做账,如何调整报表,大体的思路就是这样。
所得税汇算是在会计报表基础上做纳税调整,调整的是税法和会计的口径差异,但是不是在错误的报表基础上调整,如果发现错账,还是要先把错账调整了再进行汇算调整。

十一、第4季度财报可以与年报的财报数据不一致吗?

最近,有读者在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了,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自然也是需要同时报送企业年度财务报表数据的。
在报送数据的过程中,有读者就问二哥了。
读者:二哥,我现在在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我现在年度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是不是必须和第4季度当时季度申报报的财务报表保持一致?
二哥:如果这两个数据必须要求一致,那你觉得还有必要报送年度财务报表吗?税务系统直接取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不就行了?
读者:好像是这个道理,但是我听老会计说必须保持一致,否则就税务局就要稽查。
二哥:哪有那么严重,不一致就要稽查,可能最多问你一下为什么不一致而已,解释一下不就行了。
不过呢,你听老会计说的第四季度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不一致容易引起税务局稽查这个“传说”也是有一定来由的。
读者:什么来由呢?
二哥:平时实际工作中,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非国有企业,非上市公司的私人小企业,他们本身业务非常简单,每年年底结账出报表后也不会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专门对自己的报表进行检查审计。
所以,他们自己出了报表是什么结果也就是什么结果了,哪怕有错误(不满足准则收入确认等问题)也不会被自己轻易发现,自然也没有改动!所以基本上他们报第四季度的报表数据和年度财务报表的数据是一致的。
你想啊,你每年都是一致的,突然不一致了,是不是就有点异常了,或者说让人家其他中小企业这两个表都是一致的,就你不一致,是不是特别突兀,有时候专管员看到这种情况,就可能会问问原因。
但是小企业的会计都怕被税务局各种询问(甚至税务局会要求这些企业如果有变化就要去更正4季度财务报表),所以慢慢的就在这些中小企业中流传着第四季度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不一致容易引起税务局稽查这个“传说”了,老会计带小会计,口口相传,慢慢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实操经验,就是让你保持一致。
其实人家哪些大企业,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就根本没把这个当回事,因为他们都非常清楚,这个第四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一致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再怎么都会调整。
读者:为什么呢?为什么大公司一致的可能性小呢?
二哥:这个原因也不难理解。
1、大公司业务复杂繁多,特别是年度结算,结账周期都比较长,可能会持续整个次年一月,这个过程中会把各种单据处理完毕,收入结转完毕,成本费用归集完整,往来核销“干净”,银行余额调节完成,还要进行年度存货,资产盘点,做相应的账务处理。所有这些都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为了出一稿相对准确的报表,需要的是时间,而第4季度财务报表有报送时限,基本都是1月15日之前,所以很多大型企业都会按照快报(相对准确的预估数据)的数据进行报送。
2、其次,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这些基本都是会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自己的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当企业正式完成年底结账,出具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就进入了审计环节,会计师事务所会对企业财务报表做全面审计检查,这个过程中,你的财务报表背后的会计处理基本上不可能完全没问题,多多少少是有些瑕疵的,那么事务所会对你的报表做出调整。
比如你坏账提的不完整,负数没有重分类,这些都是调整的范围。
只有通过审计调整完成,出具了正式审计报告后的报表才是最终的年度财务报表准确的数据,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对外报送了,投资者看到你的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才会认可你的数据,而这个时候一般都是次年3-4月了。
而你的年度汇算自然是必须在审定的财务报表基础上做的,年度报送的财务报表也是年度审计后的财务报表。那你说这种情况下可能一致吗?如果真一致那就反而有问题。
读者:原来如此,我就是二哥说的小公司,我们公司是没有审计的,平时自己的报表出了就出了,没审计,而且我们公司业务确实不复杂,基本年度财务报表我次年1月初就能完成,完成后也不好有啥变化了。
二哥:所以,情况是不同的,大企业如果税务局问起为什么不一致,别人给解释一下,也就行了,也不会因为税务局一问就自己强行保持一致,这个本身不是迎合的事情,要尊重实际事实,至于小企业,你长期实践过程中模式形成的一套税务生存之道也不是说绝对就是错的,相反,往往这种一致反而是维持征管双方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
有些东西意会不言传,大家在各自的工作环境中把工作顺利干起走,能做到既懂会计税务原理又能好好运用必给不给企业和自己添加太多麻烦,其实就算是合格了。

十一、第4季度财报可以与年报的财报数据不一致吗?


读者:二哥,我现在在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我现在年度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是不是必须和第4季度当时季度申报报的财务报表保持一致?
二哥:如果这两个数据必须要求一致,那你觉得还有必要报送年度财务报表吗?税务系统直接取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不就行了?
读者:好像是这个道理,但是我听老会计说必须保持一致,否则就税务局就要稽查。
二哥:哪有那么严重,不一致就要稽查,可能最多问你一下为什么不一致而已,解释一下不就行了。
不过呢,你听老会计说的第四季度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不一致容易引起税务局稽查这个“传说”也是有一定来由的。
读者:什么来由呢?
二哥:平时实际工作中,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非国有企业,非上市公司的私人小企业,他们本身业务非常简单,每年年底结账出报表后也不会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专门对自己的报表进行检查审计。
所以,他们自己出了报表是什么结果也就是什么结果了,哪怕有错误(不满足准则收入确认等问题)也不会被自己轻易发现,自然也没有改动!所以基本上他们报第四季度的报表数据和年度财务报表的数据是一致的。
你想啊,你每年都是一致的,突然不一致了,是不是就有点异常了,或者说让人家其他中小企业这两个表都是一致的,就你不一致,是不是特别突兀,有时候专管员看到这种情况,就可能会问问原因。
但是小企业的会计都怕被税务局各种询问(甚至税务局会要求这些企业如果有变化就要去更正4季度财务报表),所以慢慢的就在这些中小企业中流传着第四季度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不一致容易引起税务局稽查这个“传说”了,老会计带小会计,口口相传,慢慢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实操经验,就是让你保持一致。
其实人家哪些大企业,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就根本没把这个当回事,因为他们都非常清楚,这个第四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一致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再怎么都会调整。
读者:为什么呢?为什么大公司一致的可能性小呢?
二哥:这个原因也不难理解。
1、大公司业务复杂繁多,特别是年度结算,结账周期都比较长,可能会持续整个次年一月,这个过程中会把各种单据处理完毕,收入结转完毕,成本费用归集完整,往来核销“干净”,银行余额调节完成,还要进行年度存货,资产盘点,做相应的账务处理。所有这些都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为了出一稿相对准确的报表,需要的是时间,而第4季度财务报表有报送时限,基本都是1月15日之前,所以很多大型企业都会按照快报(相对准确的预估数据)的数据进行报送。
2、其次,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这些基本都是会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自己的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当企业正式完成年底结账,出具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就进入了审计环节,会计师事务所会对企业财务报表做全面审计检查,这个过程中,你的财务报表背后的会计处理基本上不可能完全没问题,多多少少是有些瑕疵的,那么事务所会对你的报表做出调整。
比如你坏账提的不完整,负数没有重分类,这些都是调整的范围。
只有通过审计调整完成,出具了正式审计报告后的报表才是最终的年度财务报表准确的数据,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对外报送了,投资者看到你的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才会认可你的数据,而这个时候一般都是次年3-4月了。
而你的年度汇算自然是必须在审定的财务报表基础上做的,年度报送的财务报表也是年度审计后的财务报表。那你说这种情况下可能一致吗?如果真一致那就反而有问题。

来源:二哥税税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颖言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