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预设还是后期调色?“影像概念”才是电影的关键!
什么是“影像概念”
在给影像概念下定义的同时,我先就它与风格、灵感的差异进行辨析。
首先,影像概念不是影像风格。风格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在某些情况下,风格是不自觉的,甚至是被动形成的。有时候,它是后人根据作品艺术特点总结出的、相对稳定的美学特征。
影像概念则是摄影师与导演在电影筹备之初,就自觉地对影像预先设定的一整套创作依据与规则。
影像概念也不同于创作灵感。灵感是灵光乍现的念头,它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点状的,不具有系统性。
影像概念可能起源于星星点点的灵感,但它是完整的、独立的系统,是经过实验检测后可行的创作体系,在实际拍摄中得到遵循,以期在成片中获得与设想相近的整体风格。
《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圆形构图的影像概念是导演冯小刚与摄影师罗攀在开拍之前就达成的共识,罗攀将此片的风格自定义为“中国风情画”,意指在圆形遮罩中,既要表现中国社会的民生风情,又要将其处理得像中国画。
并且,“拍个圆的”的灵感向影像概念的转化,经历了严谨的测试和实验,从而梳理出一套拍摄准则,对镜头的使用、景别,甚至演员的表演都做了规定。
比如在拍摄过《我不是潘金莲》的实验片之后,主创人员明确了圆形构图的适用范围:只在农村部分使用圆形构图,影片的北京部分用圆形构图并不合适,于是决定使用方形构图。
而圆形构图时不适合拍摄人物特写,因为那看起来有用望远镜窥视的感觉,于是圆形部分全部中焦镜头;摄影机推拉及人物的纵深运动也会产生钻洞的感觉,于是这部分的摄影机和演员都只采用水平运动……
《我不是潘金莲》
在创作前预设“影像概念”,并以之为准则进行创作—在中国影像创作中,这还是个不多见的手段。但综观全球电影,国外影像创作者已经做出不少成熟的示范。
案例分析
《雨果》的“奥托克罗姆”LUT系统
影片《雨果》改编自布莱恩·瑟兹尼克的小说《雨果·卡布里特的发明创造》,小说以梅里爱的生平为基础,讲述了12岁男孩雨果的奇幻故事。
小说的情节类型为影片的影像风格提供了基本的叙事依据,即这是一个儿童视角的、带有奇幻色彩的浪漫故事。
此外,摄影师罗伯特·理查森从同名绘本的插图以及历史照片中寻找视觉参考。原作书中有一幅真实历史摄影照片—1895年的蒙帕纳斯火车站,一列火车失控地撞进了火车大厅。影片通过部分绿幕重建、微缩模型以及数字场景的方式还原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场景。
《雨果·卡布里特的发明创造》
《雨果》
《雨果》影像背后的美学依据来自对“奥托克罗姆”技术的复古效仿。该技术由卢米埃尔兄弟于1903 年发明并申请专利,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主要的彩色摄影技术。
“奥托克罗姆”是一种加色合成的微粒彩屏干版,其构成原理为在玻璃板上涂布被染为橘色、绿色、蓝紫色(当时卢米埃尔兄弟选定这三种颜色为三原色)的淀粉颗粒,并在淀粉颗粒的空隙中加入炭粉,再涂一层全色性乳剂在上层。
染色淀粉颗粒层与乳剂层融合充分,在显微镜下可显示,每一个染色淀粉颗粒都包裹着卤化银乳剂。感光时,每一个颗粒相当于一个个小滤镜,吸收并透过相应颜色的光,因而限定了成像时色彩的种类,形成较为突出的色彩倾向。
“奥托克罗姆”技术原理及效果
放大状态下的染色淀粉颗粒 / 运用该技术拍摄出的泰姬陵
“奥托克罗姆”因为当时的色彩工艺尚不完美,而形成了特殊的时代风格,《雨果》效仿的正是这种色彩倾向明显、过渡色被削弱的成像效果,设定出符合时代记忆的影像概念。
摄影师自制了一套“奥托克罗姆”LUT系统(LookupTable,简单地说是一个视觉转换模型),并且将之贯穿于整部电影。
“我们限定特选区域的色调范围,所以它们呈现出来就更像单色色块。”摄影师说。绿和品红被抑制,橘黄与青被凸显,因而整个画面呈现出强烈的冷暖调对比,创造出了如梦般的氛围。
它同时也带来了间离的效果,观众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不是对现实的观照,更像是坐上了重回梅里爱时代的时光机。
Alexa Log C素材成像
机内预设LUT成像
自制的“奥托克罗姆”LUT成像效果
本文摘编自后浪电影学院
《故事片创作六讲》
· 这是一门关于创作思维的课
将剧作、表演、摄影、剪接等具体技法凝结为创作原则
· 这是一本针对实际问题的解惑之书
帮助读者找到构建故事、塑造人物、确立风格、设计影像的思路
即将上架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