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筑梦深蓝 浙江锻造海港力量
航运评论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集装箱卡车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路面上平稳行驶的集卡内却空无一人。原先在港区开集卡的司机王启明,坐在位于办公楼里的远程驾驶舱里,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监控画面。“我的工作主要是在必要时进行车辆的远程人工接管,确保集卡平稳安全运行。”他说。
数字应用、数字经济与港口全要素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推动着宁波舟山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锻基础,是强化港口“硬核”力量的根本,在打好“地基”这一重要环节上,除了打造智慧绿色安全港口,浙江还在打造世界级集装箱泊位群、打造亿吨级大宗散货泊位群、统筹推进深水航道锚地建设上多方发力。
连接嘉兴港和宁波舟山港最便捷的海上通道——鱼腥脑航道通航后,打通了杭州湾海上“断头路”;另外,宁波舟山港六横千万级集装箱泊位群建设实质启动;条帚门30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批复;温州核心港区、台州头门港区进港航道也基本建成……“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开工或建成,是对标世界‘一流设施’的内在要求,更是‘硬核’力量的根本保障。”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
20年来,从宁波-舟山港管委会正式挂牌,到宁波舟山港集团正式成立,再到接续完成嘉兴、温州、台州、金华、义乌等各港口签约整合。期间,近10条30万吨级航道通航、50余个锚地建成、70余处集装箱堆场落成。随着航运业务拓展,浙江立足巩固硬件优势,大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做足“强港”支撑。
巴西的铁矿石、澳洲的小麦、阿根廷的玉米和义乌的小商品、宁波的机电产品,在宁波舟山港交汇,如今这里是全球唯一一个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2亿吨的港口。
但在20年前,宁波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只排全国第九,舟山港陆域腹地小、群岛也孤悬海外。两港虽处同一海域,使用同一航道,而港口的规划、建设、营运、管理却相互分割,岸线资源难以优化配置。浙江沿海的其他港口各自为政,低价揽货时有发生。
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是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面对如此景象,浙江如何破题?
“把宁波港和舟山港两个地方港联起来,一群港口变成一个港口群,让资金、技术、人才、资源不断优化、融合、盘活是关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20年来,浙江充分利用港口物流优势,形成以宁波-舟山深水港为枢纽,温州、嘉兴、台州港为骨干,各类中小港口为基础的沿海港口体系、现代物流系统和与港口物流密切相关的产业体系。
同时,历经30年开发调度推进的京杭运河二通道正式通航;全国首条双层高集装箱示范线——金甬铁路双高示范线路,45座隧道全线贯通;连通宁波到舟山六横岛的唯一通道——六横公路大桥也已开工建设;杭州机场引进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首开两条洲际全货航线,成为马士基首次在中国投入定期货班的机场……以宁波舟山港为枢纽和支点,浙江正打通集疏运体系上的海、江、河、铁、公、空各条“毛细血管”。
目前,宁波舟山港的海铁联运、海河联运、江海联运标箱数分别同比去年增长7.7%、24%、25%。已开通海铁联运班列24条,业务辐射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64个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