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国际发展合作的“活化石”——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这是国际发展时报第 241 篇文章
作者 | 国际发展时报 IDT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组建意味着2015年以来喷薄而出的“国际发展”话语和倡议有了机制性的支撑。自此之后,我国对外国际发展合作的战略性、系统性和组织性将走上新阶段。不管是其宏观规划,还是中观管理,亦或是微观实践都应升级到更高版本。尽管其具体职能设置、治理结构、伙伴关系等仍有待观察,但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远目标,其未来发展态势不容小觑。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国际发展合作署的组建倡议也不是突然出现在大众面前的。事实上,在此之前,国内众多研究、教学和实践部门都在该领域深耕多年,不同主体以不同方式、通过不同渠道、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摸索。前行者们踩出的脚印并非完美,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因而道路也时见曲折,但这些零碎的努力对我国的内政外交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周年,也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支持和实施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决议(首个推动南南合作的全球框架)40周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两个40年的背景下,国家组建新型的国际发展合作机构,既是对过往发展道路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格局的开拓,意义深远。
作为众多先行机构中的一员,中国农业大学的“发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可以说是承载国际发展合作的“活化石”,充分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引进来”、“与国际接轨”的峥嵘图景,同时也延续性地呈现了近10年来参与中国“走出去”,贡献“一带一路”建设、南南合作与国际发展领域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诸多努力。自1988年的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国际农村发展中心(CIAD)、到如今的人文与发展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南南农业合作学院(BRICA/CISSCA)等,机构上不断生发、视野上不断开拓、学科上不断推进,几代的“发展人”也在探索中成长起来,逐渐从一个单纯的发展咨询、培训团队到如今汇发展研究、发展教学和社会服务为一身、集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一体的多元群体,日常工作中,各个模块互相促进,基础理论深究和政策应用探索互相滋养。
下面展现了近10年“走出去”国际发展研究、教学和国际发展合作实践中的部分成果,借以梳理过去,展望未来,更多的工作还在前方。愿同仁们携手前进,砥砺前行。
推荐阅读:
在国家相关部委和国际发展机构的支持下,学院作为高校国际化业务平台,旨在利用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和学科优势,基于其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长期工作基础之上,在农业领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南南合作的落实。新学院四大业务板块为:新型发展知识生产、政策对话、人才培养和海外示范。该学院是开放性平台,希望汇聚该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南南农业合作的研究、政策和实践提供智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