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DT】观点发布:一带一路沿线的社会发展现状

国际发展合作研究 IDT 2020-09-17

这是第 326 篇文章



IDT注

    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第六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底在北京举行,值此契机,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将携手合作伙伴,推出系列活动,首先,让我们关注将要发布的四份研究成果。


    迄今为止,国际上有关“一带一路”的学术争辩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吸引了大批前沿学者对此进行话语建构与重塑,从而大大拓宽了传统研究的边界和视域,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主要侧重经济视角,比如最近兰德公司和世界银行运用实证数据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区域内贸易交通线、贸易成本,以及经济中心连接方式等方面的影响;第二,主要关注外部视角,比如西方话语,或是中方叙事,但尚缺乏对于“一带一路”国家内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尤其是其文化习俗、历史传承、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的状况。走入他者的发展世界,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脉络和社会生活理念惘然无知,则易陷入先入为主的误判。


    鉴于此,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南南农业合作学院携手众多合作伙伴,从农业、减贫、社会文化、民间组织四个方面共同发布一带一路沿线社会发展研究现状,借此打开更多的对话可能性,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欢迎大家参加!


时间4月16日(周二)下午2:00-4:00

地点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民主楼104(北京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主持人徐秀丽 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副院长/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嘉宾简介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贫困研究


唐丽霞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2.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农业发展研究




齐顾波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吕慧琴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宗教与文化研究



梁振华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4.一带一路沿线民间组织发展研究




董强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报告内容




南南合作/国际发展合作洞见

南南合作/国际发展合作洞见是2018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发起的一个对话栏目,针对南南合作和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前沿和焦点问题展开,尤其关注农业和农村发展、减贫和社会转型等领域,期待通过对话和交流,展现该领域前沿观点、实践探知和经典议题。



相关阅读


【IDT】我们去联合国南南合作高级别会议做什么?

【IDT】BAPA+40 :倡导南南团结还是南北融合?

【IDT】一张图看懂印度尼西亚的减贫历程

【IDT】看完流浪地球,再来了解全球事务与发展

【IDT】坦桑归来话坦桑(一):央地关系

【IDT】对于一带一路,西方国际发展界关心什么?

【IDT】中国对非洲的影响力超过美国了吗?

【IDT】2018年中国参与全球农业南南合作十大事件盘点

【IDT】2018年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十大事件盘点

【IDT】2018年国际发展合作领域值得关注的十大事件

【IDT】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十大事件盘点


在国家相关部委和国际发展机构的支持下,学院作为高校国际化业务平台,旨在利用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和学科优势,基于其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长期工作基础之上,在农业领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南南合作的落实。新学院四大业务板块为:新型发展知识生产、政策对话、人才培养和海外示范。该学院是开放性平台,希望汇聚该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南南农业合作的研究、政策和实践提供智识支撑。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