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DT】2018年国际发展合作领域值得关注的十大事件

中国发展合作研究 IDT 2020-09-17
这是第 311 篇文章



前言

即将过去的2018年,尽管国际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竞争和矛盾加剧,民粹主义不断抬头,但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为国际发展合作带来新的活力。中国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引领作用逐渐显现,传统援助国也在不断创新其原有的合作方式。支持私营部门参与、以援助促贸易、以援助促投资逐渐成为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主流话语和行动。发展合作的概念已经从传统的对外援助拓展到经济、投资、贸易、技术、安全以及移民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合作伙伴国的主导作用也逐渐得到认可和加强。总之,无论从话语还是行动上,国际发展合作都展示出来前所未有的活力。本文整理了2018年国际发展合作领域十个值得关注的事件,与关注本领域的朋友们分享。

整理人:张传红,博士,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


1

中国成立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图片来源:中新社 

 4月18日,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正式成立,将涉及对外援助的十多个中央部委和机构等统筹起来,提高了援外工作的管理层级,避免了“条块分割”,推进形成“一盘棋”的思维,提升对外援助综合效益和效率。该机构的成立,不仅将有效提升中国对外援助管理的一致性,而且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助推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事业迈上新台阶,是中国愿意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重要表现。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发展合作机构,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将会为实践“平等、互利、共赢”及更具有持续性的国际发展合作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

第六届高级别发展合作论坛召开,强调发展合作在实现2030议程中的战略作用

5月21-22日,第六届两年一度高级别发展合作论坛(DCF)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今年的会议主题为:“发展合作在实现2030议程中的战略作用:建设具有可持续性和反弹力的社会”。兑现发展援助承诺、增强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吸纳民间社会组织与私营部门参与、在合作方式上追求不断创新等逐渐成为新时期国际发展合作的主流话语。该次论坛坚决肯定了官方发展援助在促进发展合作,尤其是针对最贫穷脆弱国家的援助与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呼吁与会各方保证兑现发展援助承诺,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处于特殊情况的国家增加投入,并加强援助的有效分配。同时,有效的发展合作需考虑各国实际情况,与伙伴国发展重点相一致,与现有能力和发展计划相协调,同时进一步让发展合作计划成为伙伴国公共部门整体改革的一部分。发展合作论坛每两年举行一次,汇集各国的政策决策者、议员、民间组织、地方政府和私人基金会,审查国际发展合作最新趋势,协调各方合作进程,是发展合作领域全球政策对话的主要平台。



3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三届年会召开,探讨基础设施融资并关注环境问题


6月25-2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三届年会在印度孟买举行。会议的主题为:“助力基础设施融资:创新与合作”,包括印度总理莫迪在内的86个成员国政府代表和国际组织代表等3000余人参会。会议除了讨论基础设施融资问题外,环境、低碳排放及跨国界铁路互联互通等也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截止到4月11日,亚投行总贷款额已高达44亿美元,2017年净利润率为2.52亿美元,投资10多个国家共26个基础设施项目。2019年亚投行年会将于7月12-13日首次在亚洲以外的国家卢森堡举行。


4

欧盟外部投资计划第一批融资保证项目获批准


图片来源:欧洲委员会官网


7月,欧盟批准了欧盟外部投资计划(EU External Investment Plan)第一批融资保证项目,项目总额为8亿欧元,用来撬动80-90亿欧元的投资,用于非洲和欧盟周边国家的公共和私营部门。 欧盟外部投资计划于2017年成立,其目标是吸引更多投资,尤其是商业和私人部门投资,用于促进欧盟周边国家及非洲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就业。该计划的初始资金为41亿欧元,预计到2020年可以撬动440亿欧元总投资额。其中来自公共部门的投资主要用来减少某些主要部门(如可持续能源和面向小企业贷款)的投资风险。


5

第31届非盟首脑峰会召开,深入讨论非洲反腐败问题


 7月2日,非洲联盟第31届首脑峰会在毛里塔尼亚举行。该大会为非盟的最高权力机构,大会成员由非洲55个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构成。大会主要职责包括:1)接收来自非盟下属机构的报告和建议,商讨并做出决策;2)监控联盟的政策和决议执行过程,确保各成员国的服从;3)对执行委员会授权处理冲突、战争及其他紧急事务等。非盟主席卡加梅在开幕式报告中指出,2019年非盟预算将会比2018年减少12%。峰会同时围绕2018年主题“赢得反腐败之战:非洲转型的可持续之路”展开讨论。联合国副秘书长Amina J. Mohammed到会致辞,强调联合国将会在非洲方面主导的前提下继续加强与非盟的合作。


6

美国调整国际发展政策,将成立国际发展融资公司


10月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更好利用投资促进发展”法案(BUILD Act)。在此法案下,美国将会成立国际发展融资公司(IDFC),此融资机构将会在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的基础上,联合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的开发信贷管理局(Development Credit Authority),大大增强美国发展方面的融资能力,也提高了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高贷款限额的能力。这一举措,被美国国内很多发展专家称为过去15年以来美国在发展政策方面做出的最大调整。


7

欧洲委员会发布《援助促贸易2018执行进展报告》


12月,欧洲委员会发布《欧盟援助促贸易(Aid for Trade)2018执行进展报告》。该报告为2017年欧盟援助促贸易战略的第一次审查报告。报告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定性数据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欧盟及成员国在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处和援助办公室,定量数据则来自于OECD DAC债权国报告系统(Creditor Reporting System)。

     

     该报告指出,2016年欧盟援助促贸易额度达到135亿欧元,较前一年增长2.7%,占全球援助促贸易总额的32%,处于世界第一。非洲是最大的受惠地区,占总援助额的42%,其次是亚洲(22%)、美洲(12%)和欧洲(11%)。其中最不发达国家(LDC)获得的额度为30亿欧元,占总额度的22%。在援助促贸易类别之外,欧盟与贸易相关的援助额(Trade Related Assistance)在2006至2016年十年间翻了一番,达到38亿欧元,贸易促援助额(Trade facilitation assistance)也得到大幅度增长。报告强调了将援助、贸易与投资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作用,并倡导积极采取具体措施将援助促贸易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欧盟外部投资计划结合起来。


8

美国全球发展中心公布全球27个最富有国家的发展贡献力指数排名

     12月,美国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公布全球27个最富有国家(均为OECD DAC成员国)的发展贡献力指数(Commitment to Development Index)排名。该指数自2003年开始公布,是美国全球发展中心的主打产品,它围绕为发展做出贡献的7项政策内容(援助、发展融资、技术、环境、贸易、安全和移民),设计了100个指数进行打分。2018年的报告显示,在援助和发展融资方面,美国均排名倒数第一,有最大的提升空间。单从援助方面来看,卢森堡排名第一,援助数额达到其国民总收入(GNI)的1%;比利时因投资承诺和金融部门透明度水平较高而在发展融资方面排名第一。瑞典、丹麦分获综合排名前两名,芬兰和德国并列第三。


图片来源:美国全球发展中心官网


9

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投资减少了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


  

12月,非洲基础设施联盟(Infrastructure Consortium for Africa)发布的《2017非洲基础设施融资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非洲吸引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额达到816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22%。其中最大的贡献来自中国的投资,中国对非基础设施投资由2016年的64亿美元,增长到194亿美元。中国对非基础设施贡献资金达到总资金额的23.8%。据俄罗斯通讯社报道,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极大好处。这些投资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能源短缺,确保通往偏远地区的交通走廊。中国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减少了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


10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通过《巴黎协定》实施细则


图片来源:路透社

12月2日-14日,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该会议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国会议(UNFCC,COP24),也称为卡托维兹气候变化会议。会议通过了就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并将在2020年正式实施协定中的温室气体国际减排框架。在会议召开前的几周内,中国主持举办了多次准备沟通会议,为实施细则的顺利通过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相关阅读

【IDT】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十大事件盘点

【IDT】2018南南合作博览会:南南合作历史进程回顾

【IDT】从“陆锁国”到“陆联国” —转型中的老挝

【IDT】越南的转型与减贫——与中国相似的路径

【IDT】援外需关注我们的援外人

【IDT】郑永年:中国能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什么

【IDT】社会性别视角对于国际发展合作和南南合作的三重贡献

【IDT】洞见高端对话: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什么?

【IDT】有关南南合作,11位专家在联合国怎么说?


在国家相关部委和国际发展机构的支持下,学院作为高校国际化业务平台,旨在利用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和学科优势,基于其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长期工作基础之上,在农业领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南南合作的落实。新学院四大业务板块为:新型发展知识生产、政策对话、人才培养和海外示范。该学院是开放性平台,希望汇聚该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南南农业合作的研究、政策和实践提供智识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