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刊发校长吴明红院士署名文章!
12月20日
《科技日报》学习贯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刊
刊发福州大学校长吴明红院士署名文章
《探索校地共赢模式
创造“顶天立地”成果》
全文如下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核心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统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这对于营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具有深远意义。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支撑与重要载体,科技成果转化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形式。作为福建省属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州大学牢记嘱托,努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将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通过“扭住目标不放松”的一招一式的“工笔画”,绘就了一幅“顶天立地”、校地共赢的新时代发展蓝图。
在“顶天”方面,学校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科研团队优势特色,合理布局创新版图。2024年,福州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参与完成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4年新增生物医学工程等8个博士点,获批数量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三,提升了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在“立地”方面,学校通过实施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做强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字头平台,强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成立省内高校首个概念验证中心和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实施“服务八闽工程”,助力区域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以科技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福州大学将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对标对表“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的重要要求,既聚焦科技前沿,又布局区域重点急需领域,全力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汇。
一是进一步做实“广深温”的合作新工程。校地合作协同创新是推动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是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优选模式。学校自1995年与福州市建立共建关系以来,开创了全国校地合作为先导的科技服务模式。学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践行“城校双向奔赴同发展”的精神,在加强引领区域产业发展、技术转型升级的同时,提升社会贡献度。新福建建设10年来,校地合作全面开花,学校与南平、邵武、德化、松溪等市、县(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地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企业难题等,学校将启动新一轮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校地合作工程,形成城校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新局面。
二是进一步探索“多圈层”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有组织的科研和有组织的社会服务并驾齐驱,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科转新模式的重要举措。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双组长的校地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推动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对接—产业化应用”科技成果转化链,探索建设“一院一行N企”“一院一厅局”“一地一精品”等科转模式,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厅校、校企合作“朋友圈”。依托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一体化协同工作体系,创新“筑巢引凤”合作模式,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激发企业开展技术革新的活力,实现了科技、人才与企业无缝对接。学校将依托近百个共建产学研创新平台、专家工作站,进一步构建“技术研发在福大、成果转化在企业、产业集群在地方”的产学研合作新范式,将高水平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
三是进一步打造“学科+”的共建新范式。要增强高等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就要高质量发展出题目,科技创新做文章,人才培养给答案,做到发展有所呼,学科有所应。学校围绕“转化”“人才”“创新”三大高地,加强学科对接产业力度,提升人才支撑强度,拓展科技赋能广度。瞄准国家、区域社会经济重大需求,学校围绕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等领域布局学科建设,共建大平台、开展大合作、促成大转化。在“学科+新能源产业”方面,创建国内首家“氨—氢能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成功实现了首座“氨—氢”燃料发电站、首个“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示范项目落成。为应对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学校将积极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医学院,构建新型研究机构和高等研究院,进一步加强前瞻性、战略性基础研究,强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攻关,以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福州大学官方微信团队
编辑:姜曼婷
来源:《科技日报》
责编:王忆希 陈金秀
审核:包玉兰
近期热门文章
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