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碧波:纹明,从旧地图与中国古文献研究大秦(8.0版)
摘要:本文以旧地图与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国古称大秦之地,并籍此重新界定人类纹明。
关键词:纹明;大秦;吐火罗道;山海经
按:本文核心内容已在杂志上发表,受非学术因素制约,杂志上内容较为保守。现已于2019年11月20日将全文公布。8.0版在第六部分最后增加拂菻、波斯和安息等与中国距离的解释。学术不易,尊重版权,转引请注。
一 引言
大秦常见于中国史书。学界多将其定为以意大利半岛为本部的罗马,德国夏德认为其为叙利亚、埃及及小亚细亚在内的罗马东部[i]。本文将旧地图与中国古文献结合,得出全新结论。本文研究方法是将旧地图和中国古文献中的标志性大地理特征、方位距离特征和局部地名考证三者交验。本文多次引用三幅地图,一是Map of the Turkish Empire,地图上有“TURCICIIMPER II”(土耳其君主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西元1432-1481)的半身像[ii]。其年代应为西元1432-1450年之间(参见《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的演化》一文),以下简称甲地图。
图1 甲地图
二是Representation ofthe Turkish Empire,出自Flemish地理学家和学者Abraham Ortelius(1527-1598)于1570年出版的第一版《Theatrum orbis terrarum》。[3]以下简称乙地图。
三是约西元1635年Willem JanszoonBlaeu(1571‒1638)在阿姆斯特丹绘制的奥斯曼土耳其地图[4]。以下简称丙地图。
图3 丙地图
以下地图中方位,若无特别说明,皆指划红线处的方位。
二 旧地图与文献分析
中国叙事史书所载里程,常为实际行走的里程;中国天文科技类古籍所载里程,常为直线里程。故前者里程常远大于后者里程。
本文所据中国历史文献主要为《山海经》、司马迁于西元前108年开始撰写的《史记》、班固于西元58年-82年期间编著的《汉书》、南朝刘宋时范晔于西元432年私人撰写的《后汉书》、北齐魏收于西元551年受命撰写的《魏书》、唐李延寿独立成书于西元659年的《北史》、唐杜佑(西元801年刊印)的《通典》、西元940年石敬塘命令编修的《旧唐书》、西元1044年宋仁宗下令编修的《新唐书》。
西域历史,较详实的是甘英西行路线(西元97年)。范晔(西元398-445年)《后汉书.西域传》说:“自皮山西南经乌秅,涉悬度,历罽宾,六十余日行至乌弋山离国,地方数千里,时改名排持。复西南马行百余日至条支。条支国城在山上,周回四十余里。临西海,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三面路绝,唯西北隅通陆道。土地暑湿,出师子、犀牛、封牛、孔雀、大雀。大雀其卵如甕。转北而东,复马行六十余日至安息。后役属条支,为置大将,临领诸小城焉。”
皮山,即新疆皮山县。乌秅在皮山西南,现不详,应是今巴基斯坦Batura一带。悬度为今巴基斯坦Shandur。罽宾国为今巴基斯坦Haji abad。以黄线标示路径,如下图4。
图4 2019年10月卫星地图,皮山至罽宾路线
《汉书.西域传》:“至乌弋山离,南道极矣”,说明乌弋山离是南方极限,濒临大海。
西元1885年图5(A Map of the Countries betweenConstantinople and Calcutta: Including Turkey in Asia, Persia, Afghanistan and Turkestan,Edward Stanford Ltd.)[5]。
图5 西元1885年地图,(罽宾)至乌弋山离
图5中,Vashak,Wushutee即乌弋山离。左下角Teez即条支。再见西元1744年图6(NewMap of Persia,IsaakTirion)[6]
图6 西元1744年地图,(罽宾)至乌弋山离
图6中,Woesteine、Woe∫t即乌弋山离。Wonen应是乌难离。由以上两图可知其南方区域为Vashak,Wushutee、Woe∫t、Woesteine,后改名为今天的Balochistan(俾路支省),音近“排特”。《汉书.西域传》又说“罽宾国,王治循鲜城,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乌弋山离国,王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可见罽宾距离乌弋山离国不远,汉朝时乌弋山离的北境比图5、6更靠北得多。此乌弋山离以南是沙漠,再兼人烟荒芜、给养缺乏、缺乏地图,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以有诸多行路障碍。
甘英从乌弋山离往西南行到海边的条支。今Pozm Tiyab(即恰巴哈尔海湾西部半岛),东部半岛称为Tis。Pozm意为港口,条支即Tiyab港之音。此西部半岛临波斯湾出口,今海拔70-80米,周回四十余里,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三面路绝,唯西北隅通陆道,与《后汉书》描述一致。且此港处于波斯湾出口开阔处,距阿拉伯半岛最短海路345公里。与《后汉书.西域传》“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吻合。转北而东,复马行六十余日至安息,亦与地理吻合。见西元2019年10月卫星地图7。
图7 西元2019年10月卫星地图,条支
图8是西元1881年Rand McNally and Company, Chicago出版的地图。图中条支港标注为“Teez”。
图8 西元1881年地图,条支(Teez)
从乌弋山离到条支的路线为图9:
图9 西元2019年地图,从乌弋山离到条支的路线
“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常被解释为抄袭古希腊的海妖歌声的故事,这不对。从条支横渡波斯湾,船只远离陆地,定位困难,可能遇上海市辰楼而迷失方向。所以“思土恋慕”,而非“思女恋慕”或“思歌恋慕”。
《后汉书.西域传》“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从阿蛮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宾国。从斯宾南行度河,又西南至于罗国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极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其土多海西珍奇异物焉……有松柏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注,此蚕与中国蚕不同。《魏略.西戎传》:“(大秦)名曰海西布……或云非独用羊毛也,亦用木皮或野茧丝作”)。此乃从安息东界到安息西界,并非指从条支到安息西界。这是安息到大秦的北路。西域为封建体制,同一国名,有时指本国都城,有时指本土,有时指包含属国的本国控制区。本段中,第一个“安息”指本土,第二个“安息”指包含属国的安息控制区。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10。
图10 甲地图,南乘海通大秦
由图10,阿蛮国即Ormus,斯宾国即Zebet,斯宾国南度的河即幼发拉底河,于罗国即Orcho,从Orcho往南渡海到大秦疆域。汉朝时波斯湾比图10更加北上,上游河床更低,故Zebet与Orcho间只有注入波斯湾的一条河。图10过分往西北倾斜,故从Orcho往南渡海的路线看起来是往东南走。“乃通大秦”,故汉时大秦国都应在Orcho的南面。见图11(NortheastAfrica and Arabia,Stieler)。
图11 西元1875年,大秦(Dschailan、Dschenabi)
图11中Dschailan和Dschenabi均为大秦拼音,应是大秦的两城市。最上标注为G.Akhdar(阿卡德),此即阿卡德人来源。
图12(西元1478年地图。这是有史以来第二张阿拉伯半岛地图)阿拉伯半岛南部。
图12西元1478年地图,大秦(Dacharemoeze)
及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13的阿拉伯半岛南部。
图13 甲地图,大秦(Be∫charin)
图13中Be∫charin下面是城镇De∫me,发音亦近“大秦”。参考图11、12、13,可知“Be∫charin”应发音为“De∫charin”。“B”与“D”的相互走音,在本文古文献中较常见。De∫me应是大秦都城所在。汉时大秦的政治经济中心在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原因后述。“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故波斯湾正是中国古称“西海”。
《魏书.列传》(载西元386年到西元550年史实):“大秦国一名黎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其海傍出,犹渤海也,而东西与渤海相望,盖自然之理。地方六千里,居两海之间……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四万余里”。
由《魏书》知,在甘英300年后,大秦首都已改为安都城。安都城在图17中塞浦路斯岛以东的Aliduli。从条支往西渡过波斯湾后(见图16红色路径),再曲向北到Aliduli,路程有一万里(见图17红色路径)。亦可从安息西界往北沿海到Aliduli,路程有四万余里。这是从条支到大秦的两条南路。可知中国史书是全方位描述去大秦的各路径。文行先生认为“四万余里”不合理。本文作者在《北史.西域》中发现记录:“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回万余里”。《北史》的史料来源主要是《魏书》。关于“大秦”的词条解释,除了《魏书》为“四万”,《北史》为“回万”之外,其余俱同。《北史》仅比《魏书》晚70多年。故《魏书》“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四万余里”,应为后世抄写错误,《北史》“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回万余里”才为正确。《魏书》时,安息已裂为波斯和安息,《北史》说:“安息国,在葱领西都蔚搜城。北与康居,西与波斯相接……条支国在安息西。”故“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回万余里”,系为从条支港东边的安息西界,沿海岸进入波斯湾东岸北上,再到大秦,路程为一万余里。(见图15黄色路径)。但《魏书》《北史》的测量数据比起汉朝和唐朝仍有较大误差,本文后述。
Aliduli左边“其海傍出,犹渤海也”,即地中海。Aliduli扼守地中海与波斯湾之间的咽喉要道,实为建都之地。此时大秦开始面对外敌压力,实行“天子守国门”策略。换言之,在汉时,大秦北方应较荒凉落后,尚无外敌威胁,是以其政治经济中心集中于南方鱼米桑蚕之乡。
“从条支西渡海”和“从安息西界循海曲”到安谷城的路径图14。
图14 西元2019年10月地图,从条支西渡海路径(红线)
再见西元1432-1450年间的甲地图15的后续路线。
图15 甲地图,从波斯湾两边分别到安都城路径
《魏略.西戎传》(记载西元220-254年史实)载大秦内部信息。“泽散王属大秦,其治在海中央,北至驴分,水行半岁,风疾时一月到。最与安息安谷城相近。西南诣大秦都,不知里数。驴分王属大秦,其治去大秦都二千里。从驴分城西之大秦,渡海飞桥长二百三十里,渡海道西南行,绕海直西行。且兰王属大秦,从思陶国直南,渡河,乃直西行之且兰三千里,道出河南,乃西行,从且兰复直西河之汜复国六百里,南道会汜复,乃西南之贤督国。且兰汜复直南乃有积石,积石南乃有大海,出珊瑚、真珠。且兰、汜复、斯宾、阿蛮北有一山东西行,大秦,海西东各有一山皆南北行。贤督王属大秦,其治东北去汜复六百里。汜复王属大秦,其治东北去于罗三百四十里渡海也。于罗属大秦,其治在汜复东北。渡河,从于罗东北又渡河。斯罗东北又渡河,斯罗国属安息,与大秦接也。大秦西有海水,海水西有河水,河水西南北行有大山,西有赤水,赤水西有白玉山,白玉山有西王母,西王母西有修流沙,流沙西有大夏国、坚沙国、属繇国、月氏国。四国西有黑水,所传闻西之极矣。”
西元1432-1450年间甲地图16,泽散为“Cor∫can”,在今天迪拜所在的半岛(阿拉伯半岛的半岛),故“其治在海中央”。其正对波斯湾东面的Alocheshtan(安谷城),故“最与安息安谷城相近”。(从)西南到大秦都不知里数。泽散其北为Arabia Felix(驴分,此即被学界称为“腓尼基人”,希腊语为“Phoenicia”,实为Felix,即大秦的封国)。
图18甲地图,大秦内部区域
图16中即从安息西界的Alocheshtan(安谷城)最与“其治在海中央”的“泽散王”相近(见黄线)。
“从驴分城西之大秦,有渡海飞桥长二百三十里,渡海道西南行,绕海直西行”。从卫星地图上看,卡塔尔半岛即驴分城。从泽散王到其疆域之北的驴分城,海路需要半年,有较大顺风时一月可到。见西元2019年10月卫星地图17。
图17 西元2019年10月地图,驴分城与泽散王
图17中水平黄色路径即为二百三十里渡海飞桥,然后西南行。红色路径即绕海后直西行。从卡塔尔半岛往西到大陆本部今约170里(中有巴林岛),今其海深约1-2米,此地久无河流冲积,且2000年前海平面比现在约低1米。故当时海深应介于沼泽和1米之间,可能架200来里的渡海飞桥(例如四川跳墩)。驴分疆域离大秦都安都城直线2000里。
图17中的橙线即泽散王到驴分城的海路,卫星地图上距离约900里。无风时半年可到,日均行5里(直线距离)。风疾时一月到,日均行30里(与目的地的直线距离)。当时的航速是合理的,海船远陆定位困难(甘英作为陆上将军,对于航海导航未必熟悉,必定要多绕圈子,不可能船头对准目的地直线航行)、波涌浪急(西元8世纪阿拉伯人苏莱曼《东游记》中说:“从波斯湾运货出去,都要装在中国大船里,因为[波斯海湾里的]风浪很凶险。”[7])、人力划桨精力有限、物资装载、做饭吃饭、洗衣、打鱼、收集雨水、睡觉、乃至每工作几天就需要休息一两天等因素加总,有效工作时间并不多。这也为衡量当时此区域的航海水平提供了一个参考。
《新唐书.西域下》载:“(拂菻)臣役小国数十,以名通者曰泽散,曰驴分。泽散直东北,不得其道里。东度海二千里至驴分国”,似乎从泽散朝东度海2000里至驴分国。但《新唐书》为宋代欧阳修等编纂,其参考了《魏略.西戎传》。《魏略》说:“泽散王西南诣大秦都,不知里数”,《新唐书》就写为“泽散在东北,不得其道里”。《魏略》说:“驴分王属大秦,其治去大秦都二千里。从驴分城西之大秦,渡海飞桥长二百三十里”,《新唐书》就写为:“驴分王属大秦。从其(泽散王)治之东部度海去驴分国二千里。”《新唐书》与《魏略》大意未变,但却有了歧义,且把大秦都与驴分国视为只差230里的渡海飞桥,故泽散王离驴分城2000里。实际上《魏略》说的是驴分国边界距离大秦都2000里。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20中,卡塔尔半岛西南为QuBelh(且兰)。图20中黄色路线,即从Cde(思陶国)往南渡河,再西行亦到且兰。且兰再往西为Amansirifdin(汜复国),其西南为Aden Regn(贤督国)。且兰汜复直南有积石山,积石山南是大海。且兰、汜复、Alibinlali(疑为斯宾Asibinlali,l和s在草写时易混淆,参考本文后Casdar转化为Caldar的过程),Aman(阿蛮,即今阿曼)北部的山为东西走向,整个大秦(阿拉伯半岛)的东面和西面各有一山为南北走向。汜复国处于阿拉伯半岛南北走向的中部。地图与文献吻合。
图18 甲地图,黄色路线为从思陶渡河到且兰再西到汜复的路径
图18中且兰右下是Dolfar,可能是“东方”之意。见后文分析。
Orcho(于罗)在汜复国边界东北,黄色路线为由南往北向Orcho行进。距于罗340里的地方需渡海(由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19,波斯湾在此位置的南北宽度(图19中南北向的黄线间隔)可达300里)。从于罗渡河,在于罗东北又渡河(幼发拉底河),到C.Nouo(斯罗)。从斯罗东北又渡河(底格里斯河,即到安息)。可知西元220-254年间,由于波斯湾北上,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河床较低,波斯湾以北只有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无图19中幼发拉底河所分流的另三条河流。斯罗国属安息,与于罗接壤,因此“与大秦接也”。此即从大秦连接安息的陆路(《汉书》载“有飞桥数百里,可度海北诸国”,应是汉时于罗和斯罗间被波斯湾隔浅水隔离,故有数百里飞桥以度)。
图19 甲地图,于罗与斯罗
以Samara为标志,看西元2019年10月卫星地图20。
图20 2019年10月卫星地图,Samarra
图19和图20的Samarra地址仍存,可作古今地图比较。图20中Samarra以南朝波斯湾的方向上,陆地海拔不超过70米,地势较平缓。除非有水,否则不足以形成行路障碍。图19中大海已经接近Samara,《汉书》又载“有飞桥数百里,可度海北诸国”,故在汉武帝之前,图19中Orcho和C.Nouo之间的路径亦被波斯湾隔离,需数百里飞桥才能过,说明波斯湾浅水区北与图20中Tharthar湖连接,否则直接走Tharthar湖与波斯湾之间的陆路即可。Tharthar湖较深,且南北长达160里,绕行Tharthar湖的代价高昂,故在Tharthar湖之南浅水区架设数百里飞桥。后世史书渐无“有飞桥数百里,可度海北诸国”的记录,应是波斯湾随着时间逐渐南退,Orcho和C.Nouo之间的路径不再有水相隔,无需飞桥。图19的波斯湾方向比图20中波斯湾的真实方向要往西倾斜得多,故Orcho、C.Nouo和Samarra真实位置并不如图20中倾斜。正如Felix即腓尼基人,Samarra亦应是Sumerian(苏美尔人)。
《魏书》(载西元386年到西元550年史实):“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遇风利二月到,风迟或一岁,无风或三岁。其国在海西,故俗谓之海西。有河出其国,西又有大海。海西有迟散城,从国下直北至乌丹城,西南又渡一河,乘船一日乃过,西南又渡一河,一日乃过。凡有大都三:从安谷城陆道直北行之海北,复直西行之海西,复直南行经之乌迟散城,渡一河,乘船一日乃过,周回绕海,凡当渡大海六日乃到其国”。
《魏书》说“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然后往北到迟散城和乌丹城。安谷城虽距泽散王“其治在海中央”最近,但由安谷城到泽散王再沿陆路往北是不经济的路线,且从安谷城到海中央的泽散王是往南行,而非“直截海西”。从安谷城“直”西到驴分城附近,然后北上,是更优路径。“直截”二字强调正西航线。见图21。
图21 西元2019年10月卫星地图,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
图21中黄线为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的航线,直线约1340里。随着距离增远,航海定位、物资准备、人员精力等问题愈突出,再兼安谷城附近海峡收窄,波浪更急,是以耗时更多。若有风浪迷航,三岁到达亦不为奇。
其国在海西,故俗谓之海西。有幼发拉底河出其国,其西有红海(或红海分支)和地中海。
乌丹城和迟散城的方位是,从波斯湾东岸(安谷城)往北到斯罗和于罗,进入大秦疆域(海西),直往南行到Vmbar(乌丹城,Vmbar应系Vmdar的走音),再南行到Casdar(迟散城),此为绕海路径(见黄色路线),西南方需要途径两条河,每条河乘船一天才能过。若要直渡大海,则需六天才能过(见前“距离于罗340里的地方需要渡海”,红色路线)。安谷城、乌丹城和迟散城是从条支到大秦途中最大的城市,可见西元386年到西元550年左右沿途其它城市尚未兴起。从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22可知,此时波斯湾已拦在于罗和大秦南部通路之间,这再次证实笔者《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的演化》一文中波斯湾北上并有向西南伸出的判断。如图22。
图22 甲地图,乌丹城与迟散城
《旧唐书.列传》:“拂菻国一名大秦……至于盛暑之节,人厌嚣热,乃引水潜流,上偏于屋宇,机制巧密,人莫之知。”
大秦国土东西狭长,纵跨多纬度,是以其国土南部偏热。前已述及,汉朝时大秦国都应在南方。
《新唐书.列传》:“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在苫西,北直突厥可萨部,西濒海,有迟散城,东南接波斯。地方万里,城四百,胜兵百万……自拂菻西南度碛二千里,有国曰磨邻,曰老勃萨。其人黑而性悍。”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23。
图23 甲地图,拂菻方位
见图23,Aliduli西南邻侧有Barin和Belinas(即拂菻,古音Balim或Balam),Aliduli下方是Ra∫len(其中文音为“麻啰弗理”,或“麻林”)。唐《慧超往五天竺传》记有大、小拂临:“小拂临国傍海西,北,即是大拂临国”,Belinas应为小拂临,Barin为大拂临。其北是土耳其(突厥可萨部)。波斯湾的C.Nouo(斯罗)东部是Sem,“苫”即Sem。拂菻正在苫西方。拂菻的东南(通过于罗和斯罗)连接波斯。其西南约2000里碛(Desert,沙漠)有国M.oreb(磨邻)。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24。
图24 甲地图,自拂菻西南度碛二千里,有国曰磨邻(M.oreb)
《宋史.列传》:“拂菻国东南至灭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三十程,东自西大食及于阗(Khoten)、回纥、青唐乃抵中国……元丰四年十月,其王灭力伊灵改撒始遣大首领你厮都令厮孟判来献鞍马、刀剑、真珠,言其国地甚寒,土屋无瓦”。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25。
图25 甲地图,拂菻四方
由图25,Barin、Belinas或Ra∫len东南至M.Lion(灭力)沙、北至黑海均为四十程;西至地中海三十程。东则连西大食及于阗(Khoten)、回纥、青唐乃抵中国(无须渡海)。其纬度与北京相近,故其国地甚寒。
《魏略.西戎传》(载西元220-254年史实):“大秦西有海水,海水西有河水,河水西南,北行有大山,西有赤水,赤水西有白玉山,白玉山有西王母,西王母西有修流沙,流沙西有大夏国、坚沙国、属繇国、月氏国。四国西有黑水,所传闻西之极矣”。《后汉书.西域传》:“或云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见图26(The Excursion of the One Who Yearns to Penetrate the Horizons,Muhammad al-Idrisi (西元1100–1166),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标记为Arabe2221)[8]。
图26西元1154年,The Excursion of the One WhoYearns to Penetrate the Horizons
由图26,红海东分支在西元1154年之前连死海,直抵大马士革。后因流沙及河沙阻塞而断。而红海西分支亦应直上北非海岸,甚至连地中海。西奈半岛可能只有极北端与大秦或埃及相连。见图27。
图27 西元2019年9月谷歌地形图
故大秦西的海水,应指红海东部分支。此分支以西即今西奈半岛。见图30。
图28 西元2019年的西奈半岛,河水西南,北行有大山
西奈半岛上费兰绿洲的河水在西奈半岛西南,往北有提赫高原,海拔500-1600米。山的西面即红海西部分支,称为赤水(也即红海)。
赤水之西即为今埃及。黑水,亦称弱水。其力不能胜芥,鸿毛不能浮,故名弱水。弱水不应是海水,因为海水的浮力大。弱水也不是小河,因为小河能浮物,而应该是浩渺汹涌、鸿毛难浮的淡水大江。当时的尼罗河恰好满足此条件。从拿破仑三维地图及今天三维卫星地图可知,尼罗河曾覆盖的区域远大于今天的尼罗河流域,其甚至将大片陆地冲进了红海,称得上“弱水”二字。故西奈半岛在《坤舆万国全图》上又称“黑入多”。见图29[9]。
图29 西元1798-1801年,埃及记述.尼罗河三角洲3D地图
红海之为红海,可能是当初尼罗河冲刷进红海之中,导致红海浑浊所致(亦可能来自南方为赤的中国五行学说)。白玉山是被尼罗河冲刷出裸露石头而成。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30。
图30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红海西岸
图30中,坚沙国因被尼罗河冲刷,迁移到Gaza,此外有Zues(属繇国)、Azirut(月氏国)、Dacatli(大夏国)。西王母,则有《新唐书》第221卷《列传》云:“拂菻西南际海岛有西女国,皆女子,多珍货,附拂菻。拂菻君长岁遣男子配焉。俗产男不举”,可能是西女国风俗要对男孩动手术,以致影响生殖能力。故某些种族系与大秦杂交而成,带有大秦人种的生理特征。此四国之西有尼罗河弱水天堑,当时地中海西部原始荒芜,与大秦舟楫相通较少,致使尼罗河西部区域为不可知,也妨碍了大秦向西发展,惟知日所入。是以称埃及为“日所入”(后来埃及又称厄日多)。
大秦又称黎轩,或黎靬,应来自“Alexamlrovskaia”一词(见后文)。西元1375年地图33(CatalanAtlas(加泰罗尼亚地图集)和西元1321年地图34(英国图书馆所藏的Pietro Vescont Portolano海图)上,在尼罗河出海口本无Alexandria,后用红色字体补注。但在大秦临近土耳其的西北海边却一直有Alexandreta的原注。这说明真正的亚历山大港是大秦的西北海港。见图31、32、33[10]、34[11]。
图31 西元1570年乙地图,大秦的Alexandreta
图32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大秦的Alexandreta
图33 西元1375年,尼罗河出海口处的红色补注Alexandria与大秦的原版Alaxandreta
图34 西元1321年,尼罗河出海口处的红色补注Allexandria与大秦的原版Allexandrerete
图31最下方有“Gibelleto”,西元1178年《岭外代答》载“大食国西有巨海。海之西,有国不可胜计,大食巨舰所可至者,木兰皮国尔。盖自大食之阯盘地发舟,正西涉海一百日而至之”,此“阯盘地”正是“Gibelleto”。另有版本《岭外代答》记作“陁盘地”,见图31最左边、图32最下方有“Tripoli”,此即“陁盘地”。夏德等人误将“阯盘地”或“陁盘地”认为是尼罗河三角洲的Damietta港。大秦西北角Alexandreta的水较浅,不能适应大船,故大船后来转移到Gibelleto。“Gibelleto”是真正的直布罗陀,实为“及埠里头”。今直布罗陀的拼音有“Betoto”、“Gibraltar”、“Gib”、“Gibrceremony”等写法,但无“Tr”开头。故若有“陁盘地”称谓,则必为大秦西北部“Tripoli”。
Muhammad al-Idrisi在MS Arabe 2221(法国国家图书馆藏,约1250-1325年)中除了圆形世界地图外,还有一尼罗河三角洲地图,其上描绘亚历山大城、亚历山大灯塔、马留提斯湖、廷尼斯湖、拉希德、杜姆亚特等诸多城镇[12]。此图中尼罗河出海口凸向大海(至少不是海湾),与敝文“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的演化”中说此地图时代尼罗河出海口为海湾的判断矛盾。如图35。
图35 Al-Idrisi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图
以下Konrad Miller的现代摹本能看得更清:
图36 Al-Idrisi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图的Konrad Miller现代摹本
图35中几无文字信息,现代摹本标注众多文字且把尼罗河出海口画得更凸出,此摹本应称为改写本。但此非关键。以亚历山大灯塔塔尖为北方,图35、36中,亚历山大灯塔的西边(图35、36的正上方为西南方向,塔尖指北)不远处的海岸陡然朝北几乎呈直角状转折,并且朝北延伸的海岸线极长。rasid(拉希德)、damiat(杜姆亚特)等在亚历山大灯塔右边,故亚历山大灯塔右边是东方,其左边是西方。因地图倒置,故灯塔为参照物的左边就是地图右边。这与尼罗河出海口的真实地理位置冲突。见图37。
图37 Al-Idrisi的圆形世界地图
在同是Al-Idrisi所画的圆形世界地图(地图上方为南方)中,尼罗河出海口的西边(也就是地图的右边)没有任何呈直角向北转折的巨大海岸。实际上尼罗河出海口的西边也没有大幅向北转折的海岸。图35作为局部细节地图,Al-Idrisi对此基本地理形态还是清楚的。所以图35、36不是尼罗河出海口。此灯塔也不是尼罗河出海口的亚历山大灯塔。那么图35原版绘制的是什么地方呢?看下图38。
上图38是将地图上东南下西北方向放置时,大秦西海岸,即地中海东海岸的地理图。与图34相同。由图31和32,图38中最下方红字为“Alexandreta”,“Alexandreta”上方红字为“Torto∫a”,“Torto∫a”上方红圈即灯塔。灯塔左边为“Tripoli”,红圈上方为“Gibelleto”。故图35是大秦在地中海东岸上的Alexandreta和Gibelleto一带。图38中右下边是塞浦路斯岛屿,再看图35,在塞浦路斯岛屿处直接被粗鲁地涂掉。而图36则干脆全部画成海洋,并标上尼罗河出海口处的各个地址。可见对相关原始文献的篡改也是有意的、系统性的。
图35指出灯塔在Tripoli附近。故本文用卫星地图在大秦的地中海岸Tripoli位置寻找,得下图39。
图39 西元2019年11月卫星地图,大秦地中海岸边Gibelleto或Tripoli的灯塔
地图39中找到灯塔。虽然这是西元2019年11月的地图,并不能笃定其在几百年以前就有灯塔,但当把它放入证据链后,证明力就很强。
图31、32中的“Triboli”、“Torto∫a”、“Gibelleto”等发音,就对应着中文的“塔”、“堡”、“里”、“里头”等含义。
在大秦东海岸也有一城市名为Alaxa,这是“阿荔散”的名称来源之一,其更容易到达东方。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40。
图40 甲地图,Alaxa
故《那先比丘经》等文献说阿荔散(Alexandreta)在大秦国,这是正确的。但此时大秦国和阿荔散均不在埃及。埃及此时尚被无边弱水覆盖。
大秦所在地又被称为黎凡特(Levant),为“东方”之意,此“东方”并非指地中海的东方,而指大秦的东方,即中国。“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其俗人长大平正,似中国人而胡服,自云本中国一别也”。中国史书对此相貌描述并非轻率为之。《史记.大宛列传》:“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珣,善市贾,争分铢。俗贵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乃决正。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铁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 (先前1.0、2.0版写为“不知铸钱器”,范蠡舟指出《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的是“其地无丝漆,不知铸铁器”,经查范蠡舟为正确,特此更正)。中国史书亦分得清楚“似中国人”和“不似中国人”。此信息亦确证,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原不知铸铁器和兵器,亦无货币经济,是汉朝教会了他们铸铁器和兵器。秦朝赵佗(西元前240-137年)建南越国,往西发展占大秦。当时大秦气候适中、土地肥沃,是西方弱水以东唯一的平原地带,堪称西方之中原。称Levant应为心怀故土之意。大秦与南亚、东南亚,原本一体扩张,呈东西犄角之势,所以南亚亦有称为大秦之地。最早提到印度大秦的是《那先比丘经》(也称《弥兰王问经》)。《那先比丘经》说:“今在北方大秦国,国名舍竭……其国王,字弥兰,以正法治国。”南传《弥兰王问经》中记载印度萨竭那城的国王弥林达(即弥兰)的问答:“譬如长老马哈摩嘎喇那子帝须曾为我佛世尊所见,他们也为佛所见过,他授记说:‘于我般涅槃五百年后,他们将出现于世。凡我所说的微妙法与律,他们将以质问、譬喻使之清晰明白而得分别’。于他们中沙马内拉变作印度萨竭那城的国王名弥林达”。故弥林达应是佛陀去世(西元前544年)500年后(西元前44年后)出生。《弥兰王问经》记载的问答事情应在西元元年前后,其写作完成应更在此之后。此时秦始皇的秦朝早已灭亡(中国秦朝灭于西元前207年)。《弥兰王问经》中,印度长老问弥林达王:“大王,何处是你的出生地?”“尊者,有一岛名亚历山大,我即出生该处。”“大王,从此去亚历山大有多远?”“尊者,有两百由旬。” “大王,从此去迦湿弥罗有多远?”“尊者,十二由旬。” 一由旬约四十里;迦湿弥罗,即罽宾。印度萨竭那城距离罽宾为十二由旬即480里,萨竭那城距离亚历山大为两百由旬即约8000里(汉译本《那先比丘经》写为“两千由旬”,即80000里,应系当时翻译错误)。而这8000里与《北史》“回万余里”相合。故秦朝灭亡后,从南亚到阿拉伯半岛沿线,一路均是大秦火种,以及彼此尚有隶属关系。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四》至那仆底国(至那,即支那,China,也即秦)条中记述:“昔迦腻色迦王之御宇也,声振邻国,威被殊俗,河西蕃维畏威送质。迦腻色迦王既得质子,赏遇隆厚,三时易馆,四兵警卫。此国则质子冬所居也,故曰至那仆底。质子所居,因为国号。此境已往,洎诸印度,土无梨、桃,质子所植,因谓桃曰至那你,梨曰至那罗阇弗呾逻。故此国人深敬东土,更相指语:‘是我先王本国人也’”。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一》中记载:“昔健驮逻国迦腻色迦王威被邻国,化洽远方,治兵广地,至葱岭东,河西蕃维畏威送质。迦腻色迦王既得质子,特加礼命,寒暑改馆,冬居印度诸国,夏还迦毕试国,春、秋止健驮逻国。故质子三时住处,各建伽蓝,今此伽蓝即夏居之所建也。故诸屋壁,图画质子,容貌服饰,颇同中夏”。因此不能说南亚有个大秦,其它地方就不能有大秦。阿拉伯半岛的大秦地理位置是明确的,《北史》明确定位于波斯和条支国东部、以葱领西都蔚搜城为都城的安息国之西界为起点,“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回万余里”,此大秦就绝不可能还是在南亚。《后汉书.西域传》说“天竺国一名身毒……西与大秦通”,但这只是说“相通”,并不是说“相连、相邻”,《后汉书.西域传》还说:“(大秦)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大秦)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汉朝时安息尚未如《北史》所描述的分裂,其西界直达波斯湾,天竺只能在安息之东。若此大秦与天竺相邻,则安息就不可能遮阂大秦与汉,大秦可以经天竺到汉。
本文重点阐述阿拉伯半岛的大秦。《宋书.列传》:“若夫大秦、天竺,迥出西溟”。西溟,即《坤舆万国全图》中的小西洋,也即今阿拉伯海。大秦虽陆路被安息阻隔,但海路与印度、安南等相通。《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永宁元年(西元120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明年元会,安帝(西元107—126年)作乐于庭,封雍由调为汉大都尉,赐印绶、金银、彩绘各有差也。”文中说掸国西南通大秦,则应是Sem。Sem为波斯湾之北,处于大秦与安息陆地连接处,故使者说自己为海西人。Sem国王被封为汉大都尉。大秦在西方属于相对发达的文明,但仍属于中华的次生文明。由此亦可解释,在汉朝时大秦的国都为何在阿拉伯半岛的东南,因为此地正是秦人从中国海路首先到达阿拉伯半岛的地方。本文再推测:Levant或由“黎明”(“黎明”一词已知最早见于《史记.高祖本纪》“黎明,围宛城三匝”)而来。而阿拉伯(大食)兴起之时臣属于大秦,故又称黎明时代。
“东方”应在图18的“Dolfar”,“东方”和“大秦”的地名,均靠近从海路东来登陆之地。西奈半岛的“Sinai”即指大秦西部。大秦后期,部分大秦民众迁移埃及,Sina(西那人)逐渐成为中国人的称谓之一,这应是以sina称呼中国人的渊源(但支那则是来自China)。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41。
图41 甲地图,大秦西部地名
图41中,大秦西部有众多发音前缀为“西”的地名。“The’ama”、“siangar”近似“西安”,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安宁的渴望。
大秦之北,地名多以“Be”为前缀。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42。
图42 甲地图,大秦北部地名
图42中,大秦北部众多发音前缀为“北”的地名。“Bech”近似“北京”。“Bech”的地位还真可与“北京”在中国的地位相比。《耶经.创世纪》中说“And Resen between Nineveh and Calah:the same is a great city”,译成中文为“和尼尼微,迦拉中间的利鲜,这就是那大城。”图44黄线标注中,Mo∫ul河岸的东岸就是Nineveh城(见后文图75、76),Canrau即Calah,Ni∫ibin即在Nineveh和Calah之间的Resen。几大城所聚之地,的确可称“Bech”。
三 历史发展:大秦、罗马和希腊
大秦“置诸小王甚多……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这正是秦朝初建,其将领沿袭春秋战国的封建制度和协商议事制度,以及加上移民文化的特征。这为欧洲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其它天文、耕种、刺绣、蚕桑、钱币、祭天、不信鬼神等各知识体系和习俗,亦几乎为中国翻版。汉朝时安息亦极强盛,幅员辽阔。《史记》第123卷《大宛列传》第63记载汉武帝时(西元前140-86年)“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
再看诸国关系。《后汉书.西域传》说:“(安息)后役属条支,为置大将,临领诸小城焉”,《魏略.西戎传》(西元220-254年):“前世又谬以为强于安息,今更役属之,号为安息西界。”《诸蕃志》(西元1170-1231年):“大秦国(一名犁靬),西天诸国之都会,大食番商所萃之地也。其王号麻啰弗理安都城……递年大食国王有号素丹者,遣人进贡。如国内有警,即令大食措置兵甲抚定……天竺国,隶大秦国;所立国主,悉由大秦选择……唐贞观天授中……(大食国)其国本波斯之别种,隋大业中,有波斯之桀黠者探穴得文石以为瑞,乃纠合其众,剽略资货,聚徒浸盛,遂自立为王,据有波斯国之西境……称其国与大秦国为邻。”《新唐书.西域下》载“永徽二年(西元656年),大食王豃密莫末〈腻〉始遣使者朝贡,自言王大食氏,有国三十四年,传二世”。可知“伊斯兰”之“伊斯”实为“食(yi)氏”。《唐会要》载:“显庆二年(西元657年)十一月。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置蒙池昆陵二都护府……以摄舍提啖部为双河都督府……皆置州府,西尽于波斯,并隶安西护府”。河南洛阳出土石碑《陶斋藏石记》记载“大唐故波斯国大酋长、右屯卫将军、上柱国、金城郡开国公、波斯君丘之铭。君译阿罗憾,族望,波斯国人也。显庆年中,高宗天皇大帝以功绩有称,名闻[西域],出使召至来此,即授将军北门[右]领使,侍卫驱驰。又充拂林国诸蕃招慰大使,并于拂林西界立碑,峨峨尚在。宣传圣教,实称蕃心。诸国肃清,于今无事。岂不由将军善导者,为功之大矣。又为则天大皇后招蕃王,建造天枢,及诸军立功,非其一也”。《新唐书.志第七十七》:“龙朔元年(西元661年),以陇州南由令王名远为吐火罗道置州县使,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凡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军、府百二十六。月支都督府,以吐火罗叶护阿缓城置。大汗都督府,以嚈哒部落活路城置。条支都督府,以诃达罗支国伏宝瑟颠城置。领州九:细柳州以护闻城置。虞泉州以赞候瑟颠城置。犁蕲州以据瑟部落置。崦嵫州以遏忽部落置。巨雀州以乌离难城置。遗州以遗兰部落置。西海州以郝萨大城置。镇西州以活恨部落置。乾陀州以缚狼部落置。天马都督府,以解苏国数瞒城置。高附都督府,以骨咄施沃沙城置。脩鲜都督府,以罽宾国遏纥城置。写凤都督府,以帆延国罗烂城置。悦般州都督府,以石汗那国艳城置。奇沙州都督府,以护时犍国遏蜜城置。领州二:沛隶州以漫山城置。大秦州以睿蜜城置。姑墨州都督府,以怛没国怛没城置。旅獒州都督府,以乌拉喝国摩竭城置。昆墟州都督府,以多勒建国低宝那城置。至拔州都督府,以俱蜜国褚瑟城置。鸟飞州都督府,以护蜜多国摸逵城置。王庭州都督府,以久越得犍国步师城置。波斯都督府,以波斯国疾陵城置。右隶安西都护府。”《旧唐书.列传》(西元643-667年):“自大食(阿拉伯)强盛……遂臣属大食焉(西元643-667年)。”《梁书》(西元502-557年):“波斯国,其先有波斯匿王者,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因为国号。”
现看《新唐书》中十六个都督府。《汉书.姑墨国传》载:“姑墨国……东通龟兹六百七十里”,姑墨州都督府在今新疆。不在本文分析之内。下图43来自西元1897年出版地图“Persia (Iran), Afghanistan and Baluchistan”[13]。
图43 西元1897年地图,唐朝吐火罗道十六都督府
图43中,最西北角是阿富汗(AFGHAN)。其右边是月支都督府吐火罗(Khulm)。吐火罗右上是叶护阿缓城(Khwajaghar)。叶护阿缓城右边是至拔州都督府(Falzabad),其下是俱蜜国(Jirm)。至拔州都督府右上为悦般州都督府的石汗那国(Shighanan),石汗那国下方为艳城(Yumkhana)。俱蜜国下方为写凤都督府的帆延国(Firgamu),帆延国下方为罗烂城(Lapis Lazuli)。罗烂城下方为高附都督府的骨咄施沃沙城(Khawak Pass,在图44上写为Girdshakpass)。骨咄施沃沙城左下方为鸟飞州都督府的护蜜多国(Hindu)。护蜜多国正下方为波斯都督府的疾陵城(Ghazni)。护蜜多国正左方是大汗都督府(Dahan-i)。大汗都督府左下方是嚈哒部落活路城(Aokhorak)。下图46是高附都督府的骨咄施沃沙城拼写(西元1885年,A Map of the Countries between Constantinople and Calcutta:Including Turkey in Asia, Persia, Afghanistan and Turkestan,Edward Stanford Ltd.)[14]。
图44 西元1885年地图,高附都督府的骨咄施沃沙城
图44中左边为吐火罗(Khulm),右边为骨咄施沃沙城(Girdshak Pass,之前地图37上写为Khawak Pass)。
图43所在的地图虽详细,但其最北只到天马都督府。因此换成图44所在的西元1885年地图来看更北的都督府。见图45。
图45 西元1885年地图,唐朝吐火罗道十六都督府
为方便定位,上图45最下方为吐火罗。最左上为天马都督府的数瞒城(Samareand),数瞒城正右边是束离州的达利薄纥城(Karateghin)。地图最上方为王庭州都督府(Chinas),王庭州都督府右下为久越得犍国(Khojend,同样此语音有失,在后面地图46中为Khodjend),久越得犍国下方为步师城(Kostaka)。久越得犍国的发音见下图46(西元1831年,Map of Asiatic Turkey, Persia,Afghanistan, and Arabia)[15]。
图46 西元1831年地图,王庭州都督府的久越得犍国
往西北见图47(西元1835年,Persia, Arabia, Tartary, Afghanistan,ThomasGamaliel Bradford)[16]。
图47 西元1835年地图,旅獒州都督府的乌拉喝国
图47最上为旅獒州都督府的乌拉喝国(N.Urghenzo),其右下方为摩竭城(Amoo Gihon)。最左边为天马都督府的数瞒城,以作位置参考。上图最左边的海为里海。
脩鲜都督府以罽宾国为基准,不再阐述。再看条支都督府。见图43所在的西元1897年地图图48。
图48 西元1897年地图,条支都督府东部
图48右下角为条支港定位。图左边为崦嵫州的遏忽部(Kuh-i Birg),遏忽部右边为犁蕲州的据瑟部(Dizak),据瑟部下方为诃达罗支国的伏宝瑟颠城(Koh-i Bampusht)。据瑟部右上为遗州的遗兰部(Kharan),遗兰部右边的为虞泉州的赞候瑟颠城(Khozdar),赞候瑟颠城左边为细柳州的护闻城(Jhalawan),最长的横向红线处为诃达罗支国(Baluchistan),诃达罗支国下方为乌离难城(Urnach)。但这仅是条支都督府的东部。下面看条支都督府的西部图。见与图48同一张地图的西元1879年地图49、50。
图49 西元1879年地图,条支都督府郝萨大城和活恨部
西海州最右下为条支港定位。条支港左上为郝萨大城(Hechan),其在安谷城以南。上图左边为镇西州的活恨部(Hormuz),其在安谷城以北。
图50 西元1879年地图,条支都督府缚狼部
图50即条支都督府缚狼部(Ferashband)。
现看奇沙州都督府。见西元1721年地图51(Map of Turkey,Arabiaand Persia)[17]。
图51 西元1721年地图,奇沙州都督府护时犍国
《新唐书》说“奇沙州都督府,以护时犍国遏蜜城置”。图51中,左边为“Ahuaz or Haruize Keu∫c”,音近为“护时犍”,右下为“Farsistan”,音更近为“护时犍(音qian)”。右上为“Amebad”,此为“遏蜜城”。再见西元1654年地图52(New Persia,Armenia, Anatolia and Arabia,Frederick de Wit)[18]。
图52 西元1654年地图,奇沙州都督府护时犍国
图52中上方“Chusjstan”即“护时犍国”,下方“Neeramez”即“遏蜜城”。再看西元1570年乙地图53。
图53 西元1570年乙地图,奇沙州都督府护时犍国
图53中上方“Su∫tra”即“护时犍”,而下方“Mecrumes”应为“遏蜜”。再看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54。
图54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奇沙州都督府护时犍国
图54中上方“Su∫tra”即“护时犍”,而下方“Mecrumes”应为“遏蜜”。
《新唐书》说:“领州二:沛隶州以漫山城置。大秦州以睿蜜城置。”见西元1570年乙地图55。
图55 西元1570年乙地图,奇沙州都督府沛隶州与漫山城
图55是两河流域北部亚美尼亚。上方为“Bereps”,即为“沛隶”(又有记为“沛簿”,则是取Bereps重音),下为“Mar∫angiu”,此即为“漫山城”。再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56。
图56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奇沙州都督府沛隶州与漫山城
图56,上为“Bereps”,即为“沛隶”,下为“Mar∫angiu”,此即为“漫山城”。沛隶州即亚述地区(见后文)。再看大秦州。由西元1570年乙地图57。
图57 西元1570年乙地图,大秦州的睿蜜城
图57中,“Irmin”即“睿蜜”城。再看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58。
图58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大秦州的睿蜜城
之后,大食与吐蕃兴起,屡有反叛,但在安史之乱前均被平息。《新唐书.西域下》载:“为吐蕃阴诱,妻以女,故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贡献不入。安西都护三讨之无功。天宝六载(西元747年,唐玄宗年号)……诏副都护高仙芝伐之……遂平其国。于是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恐,咸归附……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在苫西,北直突厥可萨部,西濒海,有迟散城,东南接波斯。”故天宝六载,再次归附于唐的拂菻的确是阿拉伯半岛的拂菻。
再看昆墟州都督府,以多勒建国低宝那城置。见西元1570年乙地图59。
图59 西元1570年乙地图,昆墟州都督府
图59的最上为多勒建国(Georgianl),多勒建国右下为低宝那城(Derbent),最下为昆墟(Cabuchnu∫a),其正是昆仑墟(Cabuchnu∫a)。昆墟处于高加索山旁边,高加索山的拼音Caucasus实为昆墟的另一重音:Cabuchnu∫a。故高加索山名字来自“昆仑墟”。中国传说的昆仑墟是不是这里呢?本文会后述。再看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60。
图60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昆墟州都督府
图60中,上方Georguria、Giorgia,都音近多勒建,因距离相近,都在多勒建国内。Giorgia下方为昆墟,昆墟右边为低宝那城。
两河流域的西文为“Mesopotamia”,来自希腊文,意为“在两河之间的土地”。本文研判,“Mesopotamia”乃中文拼音。由“希伯来”实为中文“逾泊(幼发拉底河与约旦河)来的”一词,在两河流域,“泊”与“河”混用。前文所引《唐会要》说苏定方“西尽于波斯”设置双河都督府,“双河”又可称“双泊”。而“Me”为“Media(中文:媒介)”词头“媒”之意,故“Mesopo”即为中文“媒双泊”,即“在两河之间的土地”。“Sopo”的确又被称为“Sche(双河)”,见西元1855年地图63(Map of the Near East, Heinrich Kiepert)[19]
图61 西元1855年地图,两河流域:双河(Meschhed)
图61中划红线处均为双河(Sche)称呼。最上为Scherkat(双河坎),双河坎左下为Sachneh(双河里),双河里右下为Hebheb(河北),河北右边为Scheraban(双河坝),双河坝右下为Schatt(双河沱或双河头),双河沱正左是Hilleh(希腊,实为河南之意),河南左上为Meschhed(媒双河的,也即“在双河之间的”),可知“Mesopotamia”原本应为“Mesopoedamia”,“ed”即汉语“的”,表被动语态。
西元661年唐朝吐火罗道十六个都督府定位完毕。如图62。
上图62中的罗马、希腊等标注,本文后述。
黄忠平认为唐朝疆域正西到黑海一带。但唐朝疆域远不止此。从图62,奇沙州都督府控制护时犍国、沛隶州和大秦州,昆墟都督府控制高加索山脉,扼守黑海和里海咽喉。由于唐朝已经控制亚述,故大秦视为咽喉的安都不再重要,唐朝在大秦设置的控制点为阿拉伯半岛西南角的Irmin(睿蜜)城,以控制红海出口,与条支都督府呼应。唐朝未对地中海和埃及方向设防,说明此时地中海和埃及方向较荒芜,对大秦未构成威胁。唐朝重点防御北部陆地来敌。其宏大格局已非大秦自身的实力所能比拟。而奇沙州的命名,也能体现大秦的特点。《旧唐书.地理三》载:“右西域诸国,分置羁縻州军府,皆属安西都护统摄。自天宝十四载(西元755年)已前,朝贡不绝”。但安史之乱终止了唐朝的脚步。
现梳理出安史之乱前历史。
由图23,大秦其王号Raflen(地图23的原文为Ra∫len,疑为地图语音有转)Aliduli(麻啰弗理安都城)。甘英时(西元97年左右)条支统治安息;安息科技孱弱,对大秦不构成威胁,大秦北方无忧,是以大秦国都在南方繁华之地。及汉使亡卒降,教授安息铸作兵器等技术,安息遂强,至西元220-254年之前反吞条支,威胁大秦。大秦遂迁都北方安都,扼守地中海与波斯湾相夹的交通要道,“天子守国门”。有波斯人于隋大业(西元605-618年)在安息西部一石洞中拿出刻着文字的石头作为神物(此可能为耶经渊源),自立为王,遂有大食,与大秦相邻,听从大秦号令。大秦还以海路与天竺联系,乃至统治天竺部分地区。但大秦沙漠化日趋恶劣,人民流失,大食日强而大秦日弱,安都被毁而拂菻兴。唐朝疆域延伸至大秦,唐令波斯王阿罗憾充拂林国诸蕃招慰大使,平息拂林战乱,并于拂林西界立碑,令阿罗憾宣传中华教化,诸国肃清。史书所记西元643-667年大秦臣属大食,实际上是大秦臣属唐朝,但直接领导者为波斯王阿罗憾,而大食与波斯同出一脉,且奇沙州都督府设在后来的大食所在地,故而被记为“大秦臣属大食”。武则天时继续平息西域叛乱,建造以帕米尔高原为枢纽的天枢上国体系。武则天自命弥勒佛转世,对西域宗教演化起关键作用(弥赛亚Messia与弥勒佛Maitreya同源)。西元755年安史之乱,唐朝力量朝东部退缩,吐蕃和阿拉伯兴起。波斯来源于安息(Asia,为古条支国)的君王姓名。甘英之时,尚为安息,未改名为波斯。
综上,大秦文明与东方血脉相连。除了与东方联系外,均是完整自生,为“西天诸国之都会”。罗马正是“西天诸国之都会”的大秦的一部分。见西元1570年乙地图65。
图65 乙地图,西元1570年地中海东岸,罗马(Rama)
图65中最左为地中海,地中海东岸耶路撒冷(Ierusale)附近有Rama(罗马)。右边Pietrade∫ti即拜占庭(Byzantine)。上方为Co∫air即凯撒(Caesar)。
意大利半岛的Roma参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66。
图66 甲地图,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
再看更古老的西元1375年地图(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加泰罗尼亚地图集》)。见图67[20]。
图67 西元1375年加泰罗尼亚地图,Rama
图67中意大利半岛的Rama为红色补注(注,写为Rama),其原版地图上并无Rama。再看英国图书馆所藏西元1321年Pietro Vescont Portolano海图。图68[21]。
图68 西元1321年Pietro VescontPortolano海图,Roma
图68中右上方的Roma写了两次,一是红色补注Roma,一是重墨Roma。重墨有一黑线指向红色批注Roma位置,而红色补注Roma的空间并不紧张。此组合很奇怪。唯一解释是:红色补注Roma处原有其它地名文字,故有后来者在旁边用重墨写了Roma文字,并用线条指向此位置。再有后来者直接擦除此位置上的其它地名文字,再填上红色补注Roma。换言之,图68的原版地图中亦无Roma。图68左下有Larma,此即西元1225年中国典籍《诸蕃志》中记载的“芦眉国”:“斯加里野国,近芦眉国界,海屿阔一千里,衣服、风俗、语音与芦眉同。本国有山穴至深,四季出火”。“斯加里野”即西西里岛。图68中,Larma就在西西里岛旁,与今罗马相隔甚远。因此不要把《诸蕃志》的芦眉国误认为罗马。西元1178年中国古籍《岭外代答》记载“有眉路骨惇国。居七重之城,自上古用黑光大石叠就,每城相去千步”,有人也解释为罗马,这就更错了,文中无地理位置交待,发音亦不同,大食诸国与罗马亦无关。再看西元1258-1291年Carte Pisane地图69。
图69 西元1258-1291年CartePisane海图,Roma
图69是已知现存最古老的波特兰海图,因发现于比萨而被叫做“比萨海图”。其真实年代可能在图70之后。图71上的Roma(图中红色标线处)亦是红色补注。
图67、68、69均是精细地图。其原版均无Roma或Rama,说明在西元1375年之前,罗马在意大利半岛上存在的可能性极小。考虑到地图测绘与出版的时差,保守估计,至早在西元1275年前,意大利半岛上不存在罗马。历史上真正的罗马就是大秦的罗马(Rama)。
再看拜占庭(Byzantine)。见西元1570年乙地图70。
图70 西元1570年乙地图,君士坦丁堡
图70的君士坦丁堡(Con∫tantinopolis),在此地图上不叫拜占庭(Byzantine)。再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71。
图71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君士坦丁堡
由图71,君士坦丁堡(Con∫tantinopolis)在此地图上也不叫拜占庭(Byzantine)。再看西元1375年加泰罗地图72(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22]。
图72 西元1375年加泰罗地图,君士坦丁堡
由图72,君士坦丁堡(Con∫tantinopolli,本地图为南上北下)本身都是红色补注。图中正上画出两个建筑以标示当地城市,君士坦丁堡的位置无建筑标示,说明西元1375年君士坦丁堡不存在,或不足以形成城镇。再见西元1321年Pietro Vescont Portolano海图73[23]。
图73 西元1321年Pietro Vescont Portolano海图,君士坦丁堡
由图73,君士坦丁堡(Con∫tantinopoli)仍是红色补注,故西元1321年君士坦丁堡存在的可能性的确很小。再看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74。
图74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拜占庭
承接西元1570年乙地图65,西元1432年-1450年甲地图74上右边Pietrade∫ti即拜占庭。左边为Hebron,也即Hebrew(希伯来),上方为Ca∫air即凯撒(Caesar)。
君士坦丁堡为何被学界说成是拜占庭?学界解释说是因为希腊人这样称呼君士坦丁堡。现来看希腊又在哪里。
图67、68、69的希腊半岛上无希腊“Hellas”或其变体地名。按学界观点,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泛泛的地域概念,直到西元1832年,希腊才独立建国。故图67、68、69的希腊半岛上无“Hellas”地名。但在大秦地图上却标了Hella或Halla。见西元1790年地图75(Chartoftheworld,Arrowsmith,Aaron)[24]。
图75 西元1790年地图,大秦的希腊(Hella)
再看西元1719年地图76(Map of theEmpire of the Turksin Asia and Africa,Henri Abraham Chatelain)[25]。
图76 西元1719年地图,大秦的希腊(Hella)
图76中标注希腊(Hella)、罗马(Rama)和亚历山大港(Alexandretta)。学界认为尼尼微(Ninive)早已在西元前612年被迦勒底联军攻陷后化为废墟,不知所在,事实是西元1719年其仍然存在。尼尼微城在西元1654-1666年间亦存在。见图77(New Persia, Armenia, Anatolia and Arabia,Frederickde Wit)[26]。
图77 西元1654-1666年地图,尼尼微城
再见西元1570年地图78(Ortelius Atlas,Abraham Ortelius,1570年)[27]。
图78 西元1570年地图,大秦的希腊(Halla)
罗马与希腊均在大秦北方,在大秦定都南方时,不是大秦的政治经济中心。罗马与希腊的发展,是大秦迁都到北方安都之后开始的,可断代为远在甘英(西元97年)之后。安都在记载西元386年以后历史的《魏书》中出现,因此罗马与希腊的发展,极大可能在西元386年之后。
综上,大秦、罗马、希腊和黎轩,均在大秦疆域之内,为大秦的城市或封国。这可解释中国史书对大秦、罗马、希腊和黎轩的记载。
四 历史发展:伊甸、亚述、迦勒底和迦南
据目前学界研究,亚述帝国(英语:Assyria empire,公元前935年—前612年)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西元前626年,巴比伦尼亚宣告独立,由亚述派去驻守该地的迦勒底贵族那波帕拉沙尔自立为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西北、同受亚述统治的米底人结成同盟,于公元前612年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帝国覆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瓜分。
《耶经.列王记下》记载亚述王攻击以色列。杨氏直译本《耶经》将“亚述”写为“Asshur”(这是希伯来语的发音,读作“ashúr”。希伯来,见图76,其希伯来语为“עברית”,实际发音为“yubreite”,现英文为“Hebrew”,原意是“渡过河而来的人”。根据《耶经》和其他史料记载,犹太人的族长亚伯拉罕率领其族人从两河流域的乌尔城(Ur)渡过幼发拉底河和约旦河来到当时被称为“迦南”的地方。因此“希伯来”实为“逾泊来的”。希伯来文与古汉语一样亦是从右向左书写),其它版本《耶经》将“亚述”写为“Assyria”。《耶经.创世纪》记载“耶和华又对他(亚伯兰)说,我是耶和华,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乌尔,为要将这地(迦南)赐你为业”。各版本的《耶经》将“迦勒底”写为“Chaldeans”或“Chaldees”或“Chalde'ans”。Chaldeans的音标为“‘kældiən”,其余两个单词的发音类似。“乌尔”则均写为“Ur”。《耶经.创世纪》记载“他们又带着迦南地所得的牲畜,货财来到埃及。”各版本的《耶经》均将“迦南”写为“Canaan”。《耶经.列王记下》:“以利亚对以利沙说,耶和华差遣我往耶利哥去。”各版本的《耶经》均将“耶利哥”写为“Jericho”
根据以上信息,先来确认伊甸、亚述和迦勒底所在。见西元1635年丙地图82。
图79 西元1635年丙地图,伊甸、亚述与迦勒底
在西元1635年丙地图79中,在上方找到了亚述的具体信息“Asyria”,其与“Assyria”发音完全相同。在下方找到了迦勒底的具体信息“Caldea”,其与“Chaldean”发音基本相同。
图82中左边所标“edir”就是“伊甸”。《耶经.创世纪》中“伊甸”写作“eden”,其音标为“iːdən”,与“edir”发音“i:diə”极近。再看《耶经.创世纪》中说:“And the LORD God planted a garden eastward in Eden; and there he putthe man whom he had formed……And a river went out of Eden to water the garden;and from thence it was parted, and became into four heads……The name of thefirst is the Pishon; it winds through the entire land of Havilah, where thereis gold……The name of the second river is the Gihon; it winds through the entireland of Cush……The name of the third river is the Tigris; it runs along the eastside of Asshur. And the fourth river is the Euphrates。”翻译为中文为:“神在伊甸的东边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第一道名叫Pishon,就是环绕Havilah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第二道河名叫Gihon,就是环绕Cush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Tigris,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Euphrates。”从此描述可知,在Edir的东边有一个园子,有河从Edir流出,滋润那园子。第一道河为最北边的支流,流经Elbet和Imamushen(故称Be+shen=Pishon,类似“京广铁路”的组合称呼),环绕Herin(即Havilah)全地;第二条河为流经Gianbet和Sem(故称Gi+Sem=Gihon),环绕Cushe(即Cush)全地;第三条河就是Tigris河,在亚述的东边(虽然底格里斯河的源头并不在Edir,但因为从Edir流出的河流与底格里斯河在东北方向汇合,因此亦可称底格里斯河为Edir流出的河流的分支);第四道河就是Euphrates。由此可见,图79与《耶经.创世纪》的描述吻合。有文章认为伊甸园应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共同源头,这是不对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没有共同源头。其次各个版本的《耶经》中都写的是“a river”从“Eden”流出,然后在园子里分为四道,若伊甸在两河源头,则不会是“a river”流出,也不会是“a river”在园子里分为四道。
《耶经.创世纪》记述“Andthe ark rested in the seventh month, on the seventeenth day of the month, uponthe mountains of Ararat”,中文译为“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现常认为Ararat山在土耳其东部,海拔5000多米,具体位于塞凡湖之南。但土耳其东部这座山被称呼为Ararat已经是很晚的事。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80中这座山称为“Cochias M.”,见甲地图83。
图80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Cochias M.
图80中,上方“Chocivan”即“塞凡湖”,其南方的山当时被称为Cochias山,即高加索山的兄弟山,音近高加索。后来才被改为Ararat山。而之前的Ararat山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81。
图81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亚拉腊山
图81中,M.Anna即Ararat山,也即亚拉腊山。两河流域四面环山,只有波斯湾一个出口。在下特大暴雨时易爆发大洪水。故若真有方舟,则其一定是在Anna山上,而不可能在土耳其东部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且应是区域性洪水,不大可能是全球性大洪水。
继续看西元1570年乙地图82。
图82 西元1570年乙地图,迦勒底
图82中并无迦勒底(Caldea),但有Caldar。故图79中的Caldea应是从Caldar所衍生的区域名称。此外,图82中没有图79中Edir的标识及其建筑。而Caldar这个词的意义将在后文显现出来。再看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83。
图83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Casdar
图83中的Caldar在图86中成为Casdar。字母只有“l”和“s”的区别,但读音绝然不同。推测应是书写转抄错误,然后类似汉语中的通假字而保留下来。从图83中可知,“s”的草写与“l”的确可能混淆。换言之,迦勒底的真正发音正是来自中国文献记录的“迟散”。因此,包括《耶经》在内的西方文献中,凡出现“Caldar”,以及“迦勒底”为“Caldea”、“Chaldeans”、“Chaldees”或“Chalde'ans”的内容,均应断代为根据西元1432-1450年以后的史料所创作。图83中亦无图79中Edir的标注及其建筑,因此西元1432时伊甸建筑尚未建立。
现再看迦南所在。见西元1570年乙地图84。
图84 西元1570年乙地图,迦南与耶利哥
图84中,上方Caron或Caren应为迦南,而下方Ierico即为耶利哥。再见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85。
图85 西元1432-1450年甲地图,迦南与耶利哥
图85中,上方Cran或Caren应为迦南,而下方Ierico即为耶利哥。
《耶经.列王记下》中说:“何细亚第九年亚述王攻取了撒马利亚,将以色列人掳到亚述……这是因以色列人得罪那领他们出埃及地,脱离埃及王法老手的耶和华他们的神,去敬畏别神。”可见亚述王在以色列出埃及之后仍存在。而出埃及在鄙作《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的演化》一文中已证为远在西元1219-1319年之后。而从本文证据来看,汉朝及其之前,埃及被辽阔的尼罗河弱水所覆盖,为大秦所未知之地(日所入也)。在西元643-667年之前,大秦掌控中东(包括大食),之后中东进入唐朝疆域,一直到安史之乱的西元755年。出埃及与被亚述王攻击,均应发生在西元755年之后。汉朝及其之前波斯湾北上直达Samara,迦勒底地区的乌尔(Ur)、乌鲁克(Uruk)等地区极可能被波斯海湾覆盖,所以亚述驻军在乌尔、乌鲁克等迦勒底地区的时间应在汉朝之后。但此时大秦掌控相关区域,后又并入唐朝疆域,所以亚述驻军在乌尔、乌鲁克等迦勒底地区的时间应在西元755年之后。见图86。
图86 两河流域上Nippur、Schuruppak、Uruk等位置
而《耶经》中关于迦勒底的文字均表述为“Chaldeans”或“Chaldees”或“Chalde'ans”,而不是Casdar(迟散),故其所述的迦勒底亚述驻军及攻占尼尼微等事件均应在西元1432-1450年以后。《耶经.创世纪》中记载伊甸中流出一条河流,在园子里分为四道,在地图上只有西元1570年乙地图和西元1635年丙地图吻合。但乙地图中Caldar的发音与迦勒底差异尚存,丙地图中进化出了Caldea的区域名字,且乙地图中尚无edir及其建筑,而丙地图中出现了edir及其建筑,所以《耶经.创世纪》应写于西元1432-1450年之后,更可能在西元1635年前后。
《耶经》中说“Thou shalt not take the name of the LORD thy God in vain”,译为中文为:“不可妄称主人你God的名”。而《耶经》处处都称呼“God”,这说明“God”并非人名。“God”应是一个身份称呼。
见西元1721年图87(Map of Turkey, Arabia and Persia,John Senex)[28]。
图87 西元1721年地图,Countryof Gad
图87中,上方为“Country of Gad”,说明这里有个封国或领地名称为“Gad”。则Lord Gad就是Gad领地领主。《耶经》中Lord God就是Gad领地领主。
见图88(Arabia Agreeableto Modern History,Herman Moll)[29]。
图88 西元1715年地图,Gad领地
《耶经.以斯拉记》中,出现“Now in the first year of Cyrusking of Persia”。“Persia”即“波斯”。这是讲迦勒底王将以色列人掳到巴比伦后,又被波斯征服,波斯王决定让以色列人重修耶路撒冷。由前述分析,“波斯”一名应在甘英(西元97年)之后出现。《耶经.历代志》说“Andall the kings of Arabia and governors of the country brought gold and silver toSolomon”,即所罗门时代有“阿拉伯诸王”,而大食(阿拉伯)应是西元600年后才从波斯分离出来独立建国。前述“迦勒底”而不是“迟散”、以及“Edir”和四条河流信息,都指向《耶经》主要故事内容写于西元1432-1450年之后,更可能在西元1635年前后。
《耶经.以斯帖记》在讲述波斯王帮助以色列人时说:“Now it came topass in the days of Ahasuerus”。中文译为“现在是亚哈随鲁作(波斯)王的时候”。学界认为“亚哈随鲁(Ahasuerus)”是西元前485-465年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国王泽克西斯一世。问题在于,niv版(新国际版(NewInternational Version),是目前最普遍的英文版本,用的人也最多)《耶经.以斯帖记》中将波斯王的名字写为“Xerxes”,其第一个字母发音为“eks”,比“Ahasuerus”的发音多了一个区分度极大的“k”。“Xerxes”与“Ahasuerus”发音出现了“k”和“h”的差别。希伯来文中,“k”对应于“כ”,“h”对应于“ה”,“b”对应于“ב”。在希伯来人工抄写的文献中,若一个希伯来字母被一种译本认为是“כ”,同时被另一种译本认为是“ה”,那么它实际上就应该是“ב”。而《耶经.以斯帖记》的波斯王希伯来文为“אֲחַשְׁוֵרוֹשׁ”,若将此单词中的“ה”恢复为“ב”,即“אֲבַשְׁוֵרוֹש”,则其英文发音将为“Abshurosch”,中文发音为“阿巴斯(或塞)鲁士”。这正是波斯萨非王朝中兴的君主阿巴斯一世(西元1587—1629年在位)。
《耶经》中记载了多个波斯王。《耶经.以斯拉记》中记载“In the first year of Cyrus king ofPersia”,“Cyrus king of Persia”允许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重建Gad的神殿。在“Cyrus king of Persia”到“Darius king of Persia”统治期间,当地人贿买谋士,要败坏他们的谋算(“hired counsellors against them, to frustrate their purpose”)。在“Ahasuerus”登基开始(“And in the reign ofAhasuerus, in the beginning of his reign”),当地人上本控告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wrote they unto him an accusation against the inhabitants of Judahand Jerusalem”)。在“Artaxerxes”统治期间,比施兰、米特利达、他别,和他们的同党,用亚兰文字、亚兰方言上本向“Artaxerxes”奏告以色列人筑城反叛。“King Artaxerxes”下令耶路撒冷停工。直到“Darius king of Persia”第二年(“So it ceased untothe second year of the reign of Darius king of Persia”),“King Darius”找到了“In the first year of KingCyrus”所签发的允许耶路撒冷筑城的圣旨,允许耶路撒冷继续重修完成Gad的神殿。从《耶经.以斯拉记》来看,Gad神殿的修建经历了“Cyrus”、“Ahasuerus”、“Artaxerxes”、“Darius”四个波斯王。
《耶经.以斯拉记》的叙述存在矛盾。从Cyrus元年允许重建耶路撒冷殿开始,历经Ahasuerus统治,直到第三位波斯王Artaxerxes才下令中止耶路撒冷殿修建,在如此漫长的时间,耶路撒冷殿为何还不能完工?再对比《耶经.尼希米记》所记述。“in the twentieth year of Artaxerxes the king”,以色列人“Nehemiah”向“Artaxerxes”说“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荒凉,耶路撒冷城门被火焚烧”,“求王差遣我往犹大,到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于是“Artaxerxes”同意了,还给“Nehemiah”派了军队和马兵,以及诏书。重建之时当地人很不满,同谋要来攻击耶路撒冷,使城内扰乱。但“Nehemiah”下令“修造城墙的,扛抬材料的,都一手做工一手拿兵器”,确保城墙完工。并且“Nehemiah”说:“Moreover from the time that Iwas appointed to be their governor in the land of Judah, from the twentiethyear even unto the two and thirtieth year of Artaxerxes the king, that is,twelve years”。因此“Nehemiah”当时被委任为耶路撒冷的省长,从“Artaxerxes”20年到32年,一共任职12年省长。以禄月二十五日,城墙修完了,共修了五十二天(“So the wall wasfinished in the twenty and fifth day of the month Elul, in fifty and two days”)。因此在《耶经.尼希米记》中,耶路撒冷殿从“荒凉、被火焚烧”的状态到请求重修、获得波斯王许可、重修受当地人阻挠、一手做工一手拿兵器、神殿完成的整个过程,是在“Artaxerxes”统治时完成的,且前后只用了五十二天。并且本件事情的叙述者自身是主持此事且任职12年之久的耶路撒冷省长“Nehemiah”,其权威远超《耶经.以斯拉记》的未知名作者(《耶经.以斯拉记》中关于“以斯拉”的描述为第三人称,因此本部分内容不是“以斯拉”亲作。“This Ezra went up from Babylon; and he was a ready scribe in the lawof Moses, which the LORD God of Israel had given: and the king granted him allhis request, according to the hand of the LORD his God upon him”)。
对《耶经.以斯拉记》和《耶经.尼希米记》还有另一理解,就是认为《耶经.以斯拉记》的内容发生在《耶经.尼希米记》之前。这样就有几个问题:(1)《耶经.尼希米记》中的波斯王Artaxerxes最晚,就轮不到《耶经.以斯拉记》中波斯王Darius来下令废止Artaxerxes的停工命令,以继续重修耶路撒冷城;(2)Darius下令重建完成耶路撒冷殿之后,耶路撒冷殿将在《耶经.尼希米记》中再次“荒凉、被火焚烧”,而《耶经.以斯拉记》中列出了包括《耶经.尼希米记》中Artaxerxes在内的四位波斯王的连续统治期间,从未说过耶路撒冷殿“再次”“荒凉、被火焚烧”;(3)《耶经.尼希米记》中Nehemiah说:“那时,有我一个弟兄哈拿尼,同着几个人从犹大来。我问他们那些被掳归回,剩下逃脱的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说明此时耶路撒冷城的“荒凉、被火焚烧”与犹大人被掳是同一事件。而《耶经.以斯拉记》中四位波斯王统治期间,乃至整部《耶经》中都并没有记载犹大人再次被掳的事件。所以“被掳归回”就是犹大人被迦勒底军队掳到巴比伦,然后被波斯释放归回耶路撒冷这一事件。此时“耶路撒冷的光景”不是重修之后的光景。
再有一理解是,认为有Artaxerxes一世和二世、Darius一世和二世等。这种理解就更荒谬,《耶经》中对于父系血缘非常看重,不可能不交待清楚一世和二世的区别,不可能把父子的名字完全写为一样。《耶经》中对连续四个波斯王的名字之间有何血缘等关系没有任何交待,这是很蹊跷的。这种理解也不能解释《耶经》没有记载犹大人再次被掳的问题。
事实上,仔细观察“Abshurosch”这个名字,可以发现其重音位置不同,就将发出不同声音。重音在“Abshurosch”,则为“阿巴斯”;重音在“Abshurosch”,则为“Cyrus(塞鲁士)”,“Cyrus”的“C”又可发音为“K”,故可转音为“居鲁士”;重音在“Abshurosch”,则走音为“Darius(大流士)”;重音在“Abshurosch”,则为“Artaxerxes(亚达薛西)”。此外,“Xerxes”亦可把第一个“X”发音为“Sh”,也即“Abshurosch”,则为“薛西斯”。而“Ahasuerus”则为“亚哈随鲁”。波斯王冈比西斯(不是《耶经》中人物)发音为“Cambyses”,亦应是“King Abshurosch”。因此《耶经.以斯拉记》中的多个波斯王,其实都是同一人:Abshurosch。这就能解释《耶经.以斯拉记》与《耶经.尼希米记》的相关矛盾。由于《耶经.以斯拉记》的作者身份不够,其所听说的波斯王在不同人说来,重音不同,就会听成不同名字,其记入文献就会出现问题。波斯王阿巴斯、塞鲁士、冈比西斯、薛西斯、亚哈随鲁、居鲁士、大流士、亚达薛西都是同一人,这吻合从前述安息到西元97年之后的波斯,再到后面发展历程的整个历史。
西元1623年,阿巴斯一世趁伊拉克人民反对土耳其苏丹穆斯塔法一世统治举行起义之机,兴兵攻占巴格达,经过5年时间收复了包括巴格达、巴士拉在内的整个两河流域。至此,阿巴斯一世已经统治着一个西至底格里斯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帝国。这也吻合《耶经.以斯帖记》所说“this Ahasuerus who reigned fromIndia even to Cush, a hundred and seven and twenty provinces”。Cush是两河流域中的一个地名,见图79中的黄色标注“Cu∫e”。
《耶经》所记述的历史开始清晰起来。
背景:西元755年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力量渐微,大食反噬大秦,大秦臣属大食,进入阿拉伯时代。推测系因其气候恶化、土地沙漠化,兼尼罗河水量降低,沃土出现,故大秦有部分民众分散至埃及和今欧洲(因此明朝时传教士将埃及称为大秦,亦不算错),而另一部分循海路回归南亚大秦。大秦国力分散,又有大食以及后来突厥攻打,处于分裂之中。西元9世纪后半叶起,阿拉伯进入分裂和衰落时期。西元1258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被蒙古托雷之子旭烈兀攻陷,阿拉伯帝国灭亡。蒙古人向西扩张,迫使土耳其人向西迁移。最初土耳其人依附于罗姆苏丹国,西元1299年,土耳其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此即奥斯曼土耳其。土耳其在西元1396年的尼科堡战役中,一举打败了匈牙利、法国、德国等国联军,占领巴尔干大部土地。但此时,中亚西察合台蒙古后裔帖木儿帝国开始向小亚细亚扩张。西元1402年,在安卡拉战役中,奥斯曼军惨败于帖木儿军,君主巴耶塞特被俘。但同年朱棣靖难成功,在南京称帝,帖木儿放弃奥斯曼土耳其,回师大明。奥斯曼土耳其得以向两河流域扩张。
《耶经》所记载的事件,正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征服两河流域的时期。
当时阿拉伯半岛上Gad领主势力曾达迦勒底。Gad就是图85的Caldar,即《后汉书》记载的“迟散”。见西元1800-1884年地图89(Kingdoms of the Successors of Alexander: After the Battle of Ipsus, B.C. 301, Edward Weller)[30]
图89 西元1800-1884年地图,迦勒底的Mygdonia
Mygdonia今译为今希腊城邦“迈多尼亚”,学界认为灭亡于西元前22年,而两河流域的Mygdonia是希腊半岛向两河流域的希腊文化输出。问题是,Mygdonia恰好是“My god adonai”的合写,意即“我的god领主”,无论从宗教还是god领主意义上,都应先有迦勒底的Mygdonia,后有希腊半岛的Mygdonia。
Gad(Caldar,下称Gad)将迦南分封给希伯来人,让希伯来人扼守住进入阿拉伯半岛的大门(即原大秦的安都西边)。但Gad内部出现分裂,同时天气干旱,迫使希伯来人南入埃及求生,受到埃及奴役。视希伯来人为自己力量的某Gad领主指令希伯来人再回迦南,并令希伯来人只忠于此Gad领主自己,不得忠于Gad中的其他任何人(《耶经.出埃及记》:“Thou shalt have no other gods before me”,句子中说“other gods”,说明god不止一个)。当时迦南已有其他人居住,故发生了与希伯来人的战争,在此Gad领主的帮助下希伯来人赢得战争。希伯来人建国以色列,羽翼渐丰,而Gad领主力量渐弱,以色列试图从Gad独立(《耶经.创世纪》“Andhe said, Thy name shall be called no more Jacob, but Israel: for as a princehast thou power with God and with men, and hast prevailed”,中文译为“那人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因此Israel实为“与神力”,这在反映以色列独立于Gad乃至试图对Gad不利的意愿)。所罗门死后以色列即分裂,土耳其控制的亚述攻击以色列,Gad领主袖手旁观。以色列无奈向Gad领主表达效忠以求援。Gad令迦勒底军队攻击亚述,取胜后Gad指令迦勒底军队继续攻击以色列。以色列向迦勒底军队投降,以色列人被迦勒底军队从耶路撒冷掳到巴比伦作奴隶。但迦勒底军队在战争中壮大成藩镇割据,毁灭了Gad有关的耶路撒冷殿。Gad领主无奈,与波斯联合。西元1623年,波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攻占巴比伦,然后将部分以色列人送回耶路撒冷重修Gad殿,并继续作奴隶。Gad领主不得不往南退却,直到西元1721年左右,Gad领地已经南退到阿拉伯半岛最南部(见图87、88)。
以色列的独立,对已处于内忧外患的Gad领主来说是致命的,它引来了亚述强敌,造成迦勒底的藩镇割据,最后把巴比伦拱手送给波斯,使Gad领地失去迦南和巴比伦两大屏障。所以《耶经.以斯拉记》中的波斯王Artaxerxes说“this city(耶路撒冷城)of old time hath made insurrection(起义、反叛、暴乱)against kings, and that rebellion(叛乱) and sedition(煽动叛乱的言论/行动) have been made therein”,这说明以色列被当时的人们视为在之前反叛了kings。并且这个kings是人,不是虚无缥缈的其他事物,否则波斯王Artaxerxes等人不会认定其为反叛行为。此kings即kings of Gad。
Gad领主禁止子民直呼其领主名字,与中国习俗类似。现学界通过把西方古文献中重复性大的词语认定为当时君王名字,从而破译西方古文献的方向是错误的,因为避君王名讳的原因,君王名字除了在宗庙家谱等场合,在其它地方是不可能出现的。而西方普遍存在的原罪记忆,则与流放有关。见《尚书.舜典》“大罪四裔,次九州之外,次千里之外。”“四裔”,在四海之外。
《耶经.新约》的内容几乎没有历史背景,因此其历史价值远不及《耶经.旧约》。但仍可探寻到蛛丝马迹。《耶经.使徒行传》中记载:“And found a certain Jew namedAquila, born in Pontus, lately come from Italy, with his wife Priscilla;(because that Claudius had commanded all Jews to depart from Rome and came untothem”,中文译为:“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他生在本都。因为Claudius命令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所以新近带着妻子百基拉从意大利来。保罗就投奔了他们。”可见此时意大利已有罗马。按本文前述意大利开始有罗马的时间,此事若真,则应发生在西元1275年之后。《耶经.使徒行传》记载了保罗传道过程:“And there the centurion found a ship of Alexandria sailing intoItaly”,中文译为“在那里百夫长遇见一只亚力山大港的船,要往意大利去”。根据鄙作《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的演化》一文,西元1400年前,埃及亚历山大港应不存在。大秦的亚历山大港全名为“Alexandrete”或“Alexandreta”,而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全名为“Alexandria”。故《耶经.使徒行传》中的“Alexandria”应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故《耶经.使徒行传》所载应为西元1400年以后。保罗亲见了司提反(十二使徒之一)的被害,因此与耶稣为同一时代人。由此推知,《耶经.新约》不但写于西元1400年之后,其反映的内容亦是在西元1400年之后。而《耶经.使徒行传》中司提反说:“Then came he out of the land of the Chaldaeans”,中文译为:“他就离开迦勒底人之地”。而本文前述,凡出现“迦勒底”为“Chaldeans”的内容,均应断代为西元1432-1450年以后的史料所创作。而司提反讲“Chaldeans”,说明司提反本人应为西元1432-1450年以后。事实上,《耶经.约翰福音》(其作者为十二门徒之一约翰)明显借鉴了《道德经》。《耶经.约翰福音》开篇即说:“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Word was God”,中文译为“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Jesus saith untohim, I am the way”,中文译为“耶稣说,我就是道(路)。”再分析《耶经.约翰福音》中的“We have found the Messias, which is, being interpreted, the Christ”,中文译为:“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译出来,就是基督)”。问题是,同为拼音文字,Messias与Christ的发音完全不同,互译的证据不足。本文认为《耶经》中“Christ”是一个身份,其实应为“祭司”(《周礼.春官》“若军将有事,则与祭有司将事于四望”,译为现代文:“若军队将交战,就同掌管祭祀的官吏祭祀四方名山大川”。“祭司”一般也用为礼部司官的通称)。因此Christ正是Gad领主派出的祭司。故《耶经.希伯来书》又说“consider the Apostle andHigh Priest(祭司) of our profession, Christ Jesus”,中文译为(Christ未译):“你们应细心想想,我们公认的钦使和大祭司,Christ耶稣”。因此《耶经.希伯来书》明确给耶稣赋予的职位就是大祭司。这事实上是用当时通行语言对“Christ”汉语发音的解释。“Christmas”应为“祭墓”(《周礼.春官》“成葬而祭墓”、“凡祭墓为尸”)。《耶经.尼西米记》说:“why should not my countenance be sad,when the city, the place of my fathers' sepulchres, lieth waste……that thouwouldest send me unto Judah, unto the city of my fathers' sepulchres, that Imay build it”,中文译为:“我(尼西米)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荒凉,我岂能面无愁容……求王差遣我往犹大,到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本句话说明三点,一是尼西米给出重建耶路撒冷殿的理由是其“列祖坟墓”而非Gad,说明这个殿是祠堂而非与列祖无关的神的场所,换言之,Gad一系是被作为列祖来看待;二是尼西米关心其列祖坟墓,说明此时尚有祭祖习俗;三是尼西米看重列祖坟墓,“祭墓”就是理所当然的;
图87、88中,下方为“Kingdom of Caresen”,此即凯撒王国。西元1623年后,波斯军队进攻阿拉伯伊拉克,引发了1623~1639年战争和3年波土战争。波斯和土耳其在血腥的战争中两败俱伤,日益沦为英法两国的殖民地。因此Caresen王国亦是与Gad并列的两大领地,其在耶稣时代趁波土之争,力量达到迦南一带,并可能与意大利诸国有所合作,以试图对抗土耳其和波斯。因此《新约.马太福音》中法利赛人问耶稣:“Tell us therefore, Whatthinkest thou? Is it lawful to give tribute unto Caesar, or not?”中文译为:“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如何。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耶稣回答:“Render therefore unto Caesar the things which are Caesar's; and untoGod the things that are God's。”中文译为:“Caesar的归Caesar,God的归God”。其实际乃指在Caresen领主与God领主之间作选择。
五 《山海经》与昆仑
本文前述高加索山的名字系来自昆仑山的称呼。有人认为,高加索山高达海拔5642米,其中有火山,西边是黑海(黑水),东边是里海,南边是红海(赤水)、波斯湾以及沙漠,高加索山下又有河流环绕,这符合中国《山海经》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的特征。本文又论证高加索山原名昆仑山,这似乎应该就是高加索山为昆仑山的铁证了。所以现在来研究昆仑山到底在哪里。
昆仑山一词,最早来自《山海经》。《山海经》内容看似零碎杂乱,实则有规律可寻。因时间久远,一些小地名已经变化极大,故对《山海经》应先确定大地标,这就是《山海经》中的四海。
正如尼罗河与两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发展,数千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亦大幅朝西退缩。下图90中红线是黄河和长江流域的40米海拔等高线,红线以东在数千年前处于沼泽和大海地带,也即流沙和大海。山东半岛有高地突出。
图90 华北平原海拔40米等高线
对比下图,上图90中40米海拔等高线所划的沼泽与大海区域尚偏保守。
图91 历年黄泛区
再看西元前6000年华北平原的古海岸线示意图92[31]。
图92 西元前6000年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古海岸线示意图
图92是根据全新世气候变化图、牡蛎礁测年技术和黄淮海平原纵比降及其泥沙堆积速率反推,并根据黄河、海河等河道输沙量和黄渤海大陆架地形等绘制而成的古海岸线示意图。可见本文采取的海拔40米等高线作为海洋和沼泽岸,已极保守。
《山海经》多处提到流沙。一提到流沙,人们就想到西域的沙漠,这是错误认识。流沙,是流动性很强的沙淤,因此指的是沼泽。《山海经》时代,渤海朝西部有较大突进。此突进部分与今天渤海合称北海。渤海古称沧海,又因地处北方,故有北海之称。《海内经》说“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故东海正是今东海,而北海正是今勃海。故北海和东海已经定位。《南山经》载“南山经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汉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然后“凡䧿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南山经》中从招摇之山到箕尾之山一路向东。说明从西海到东海距离约位二千九百五十里。古时一里与现在相差不大。因此西海不可能在西域。《西山经》记载“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是錞于西海……凡西经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西山经》从华山一路西行到西海的騩山,距离为二千九百五十七里。而华山在今陕西省,处于四川东北且靠正北,从华山一路西行到西海旁边的騩山,不可能到达四川。故西海不可能是四川盆地。所以西海应是青海湖为主的水系,古时青海湖远大于现在的规模。考虑到黄河流域在古时亦可能积水,因此西海可能还包括西部的部分黄河流域。见下图93左边红线所画范围,应为西海。
图93《山海经》西海
现确定南海。《山海经》中帝王所葬之地,不会随着地名而变化。所以帝王葬地是重要考证依据。《海内经》说“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大荒南经》说“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故帝尧、帝喾、帝舜均葬于湖南。南海在湖南范围,只能是洞庭湖。见下图94最下红线圈。
图94《山海经》南海
此四海并非国界,并非古时中国人所认识的领土或世界范围,它只是地标。所以才有海外经和大荒经。
《山海经》中有三大中心:黄河三角洲中心、巴蜀中心和湖南中心。《经》中在三个中心之间转换时并无过渡语言,易让人误以为各自中心的两地毗邻。黄河三角洲与巴蜀间有崇山峻岭相隔,交通不便,开发较晚。黄河三角洲与湖南间多系平原,交通方便,因此将四川北边和湖南部分同划入《海外南经》中。部分原因亦应是海外经部分撰写最早,测量技术受限,在四川与黄河三角洲之间测量时,易出方位误差。现看昆仑的描述。
《大荒西经》说:“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西山经》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海外南经》说:“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海内西经》说:“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仭。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栏。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镇之。”《海外北经》说:“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海内北经》说:“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山海经》中赤水、黑水、甘水和流沙等都不唯一,携带泥沙之河常称为赤水。河流三角洲地带常称为流沙。清冽大河常称为黑水。《大荒南经》的南海之外有赤水,《大荒西经》的西北海外亦有赤水。除非在沙漠,有大山必有大河,有大河必有流沙,有河浑浊则被称为赤水,有河深幽则被称为黑水,下有深潭则被称为弱水。单凭昆仑周围布局的描述难以研判昆仑所在。
在西海之南可称为昆仑的,一是岷山。但“其光熊熊”应是红色热烈之光,岷山只可能是青色或白雪覆盖,无“其光熊熊”。岷山也无炎火之山以投物辄燃。高加索山的火山也是死火山,而即使其有活火山,也不吻合“炎火之山”的描述。“其光熊熊”,若是活火山,则其正在喷发,有浓烟毒气,有巨大热量,不适合人靠近投物。“投物辄燃”之意,就是不投物则无明火燃烧,至少火不旺,且即使投一块石头也“辄燃”,或火更旺。“投物辄燃”不是火山的特点。火山喷发有巨大声响,《山海经》也没有讲述。故“火山”说不吻合《山海经》。“虚四方”指昆仑墟上大下小,悬于虚空,刘安《淮南子.地形训》曰:“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悬圃”,也即空中花园。高加索山和岷山均不满足此条件。更不用说从与东海的位置就可排除高加索山。
金荣华、华仁葵等人认为昆仑墟即山西析城山。“炎火之山”即析城山附近十八罗汉山的红石岭,“虚四方”就是苗圃很高。如图95。
图95 析城山十八罗汉峰
此解释是牵强的。没法解释“投物辄燃”。但十八罗汉山如同莲花盛开,上大下小,可称“虚四方”。红石岭与十八罗汉山合在一起,可称“南望昆仑,其光熊熊”。但十八罗汉山还不是悬圃。
山西大同有第四纪火山群,但也是沉寂了约10万年的死火山。成书于约西元220年--266年的《魏土地记》中说“平城西三十里......火山水注之。水发火山东溪,东北流出山。山有石炭,火之,热同樵炭也。”平城即山西大同。《魏土地记》指出山西大同火山系由煤矿燃烧所致。山西煤矿极丰富,常有自燃现象。若无外界干扰,其表面的煤灰会降低氧气供给,明火不旺。若有物投之,砸开煤灰供氧增加,火势就会上腾。煤矿自燃可容人靠近,且煤矿自燃声音远小于火山喷发。故恰是煤矿自燃最吻合《山海经》。
“虚四方”则见卫星三维地图96。
图96 西元2019年10月析城山卫星地图
图96中,析城山顶部呈碗状,可称“宛丘”。其顶部朝外延伸,在底下形成虚空,符合“虚四方”。山顶为苗圃,可称“悬圃”。“虚四方”易坍塌,但到现在已过数千年,“虚四方”的效果仍留存较好,可见当初之胜景。通常将“悬圃”解释为高山上的苗圃,这是不对的。高山草原很多,但这样“悬空”的并不多。西方的空中花园应参考了中国昆仑山的悬圃传说。析城山顶海拔1889.5米。作为对比,湖南雪峰山终年积雪不化,海拔为1934米。可知析城山顶保证不积雪以成悬圃,已达其高度极限。见析城山山顶实图97。
图97 析城山顶的悬圃
山峰有东、西、南、北四门分析,故曰析城。析城山顶另有五处通路与四门合称“九门”。亦与《山海经》相合。人们一直不知“析”为何意。“析”实指“分列离析”。其山下小上大,往外离析,以“虚四方”,形成悬圃,故名析城。见图98。
图98 析城山的九门
此外析城山还有大量洞穴。
从“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燃)”、“虚四方”、“面有九门”、“其光熊熊,其气魂魂”等特征来看,析城山都吻合昆仑条件。高峻如天山,《大荒西经》另有称呼“天枢”。
昆仑已定,再来看《山海经》,就豁然开朗。
图99 800里昆仑墟
图中红线所指处即为析城山所在的山脉(析城山仅在此山脉西南角上一小点,此山脉看起来是个小坷垃,实则包括中条山、王屋山、太岳山、太行山和五台山)。此山脉四周被水冲刷出深沟,称为方圆800里的昆仑是合适的。昆仑北边是汾河冲刷的深沟,昆仑西边是汾河和黄河冲刷的深沟,昆仑南边是汾河和黄河汇合后冲刷的深沟,昆仑东边是黄河河道以及流沙。《海外北经》中说“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禹三仞三沮是指相柳毁坏河堤,河水泛滥,不可种庄稼。禹治河,补筑河堤,补筑三次,又沉陷三次。此地就称为“众帝之台”。见下图100。
100 众帝之台
图100中,众帝之台可能有两处(分别用两条红线标明),一是昆仑中部靠西有一沉陷(析城山以北),可能导致河水漫灌入昆仑,二是昆仑北部有一沉陷,亦可致河水漫灌到昆仑以东的大片平原。大禹最可能在此两地修筑众帝之台。有人认为《山海经》中的众帝之台是埃及金字塔,这是没有弄清众帝之台是河堤。最下方是大禹疏浚河水处,掏空这里,黄河与汾河的水流就泻出,减少在昆仑及其以北、以西和以南泛滥的可能。大禹再疏通昆仑东边的黄河河道(今有大禹黄河故道),减少对昆仑以东平原的泛滥。若昆仑南部的河道没有疏通,则昆仑将被一片汪洋包围,是以“有弱水之渊环之”。众帝之台是河堤,与众帝所葬不能混淆。
《西山经》说:“(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杆。是多怪鸟兽”。相关河水,均可以汾河、黄河(赤水)以及北部的辽河(墨水)等来解释。
昆仑既定,现看《山海经》的整体结构。先看海外经。
海外经最早。经中各地只有方位没有距离。《海外南经》从西南的结匈国开始往东,包括黄河三角洲之西南靠近四川部分(“昆仑虚在其(结匈国)东”)和湖南(“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黄河三角洲西南部多为崇山峻岭,开发困难,作为新开发之地与湖南中心一起放入《海外南经》。《海外西经》从《海外南经》中的结匈国往北经轩辕之国,到长股之国为止。其中不经过岷山或喜马拉雅山等天堑,符合结匈国之前定位。轩辕之国在甘肃天水附近。《海外北经》从《海外西经》的长股之国往东有钟山、众帝之台、禹所积石之山(治水工程)、平丘(有两山夹上谷,二大丘居中,名曰平丘,见图99)、北海。从《海外南经》《海外西经》到《海外北经》是封闭路线。《海外东经》的范围存疑。《海外东经》提到“[长差]丘……在东海……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尧葬东”,但其只能判定嗟丘在尧葬地东边(例如近似为同一纬度),不能确认嗟丘与尧葬地靠近(尧葬地湖南距离中国的东海岸也甚远)。由《海内北经》中“倭属燕……朝鲜在列阳东”,日本、朝鲜都被列入海内,故《海外东经》描述的并非中国东海岸以西的地理。
《海外东经》载“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读者对“步”的单位较陌生,但“步”的单位最稳定,它只与人体相关,不随人为规定而变化。成人一步(左右脚各跨一次为步)约1.5米,300步约450米。古时1里为300步,古时1里与今天1里较近。
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折算为1667032里,远超今天地球周长80152里。再看《周髀算经》“四极径八十一万里,周二百四十三万里”,将“周二百四十三万里”除以2,得北极到南极的半周距离为1215000里。1667032和1215000较近。《周髀算经》中“四极径八十一万里”等问题,在鄙书《国计学国计民生的系统科学》中已讲述:在球极投影坐标系下,八十一万里按照百里一寸的实测数据缩小十倍,即地球周长八万一千里。“周二百四十三万里”是指将地球按球极投影方法,一个极点不动,另一极点撕开平铺到不动极点所在的平面上,另一极点就被拉伸为最大圆周,此圆周的直径即地球周长,称为日光四极,此圆周周长即地球周长乘以圆周率。此圆周的一半就易被后人认为是从一极点到另一极点的距离。
现按《周髀算经》计算过程,将《山海经》时代的数据带入计算。
《后汉书.郡国一》载“地有十二分,王侯之所国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分为十二次,一次三十度三十二分度之十四,各以附其七宿闲。距周天积百七万九百一十三里,径三十五万六千九百七十一里……此黄帝创制之大略也。”黄帝正是将大地当作地球来计算。按《周髀算经》将数据缩小十倍,每度293.2里。再乘以圆周365.25度,得大地周长107091.3里,再按450/500的比例折算成今天的里,得大地周长为107091.3*450/500=96382.17(今里),与今天地球实周长80152里相差20%。以《后汉书.郡国一》中周天积(大地实际周长的10倍)1070913里为日光四极,得将极点拉伸所得最大圆周周长为1070913*3=3212739(里)。再取此周长的一半得3212739/2=1606359.5(里),约等于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所折算的1667032里。
《后汉书.郡国一》又载“《帝王世记》曰:‘自天地设辟,未有经界之制。三皇尚矣。诸子称神农之王天下也,地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五万里’”。按《周髀算经》将数据缩小十倍,神农时代测得地东西90000里,南北85000里。此即地球东西周长和南北周长。
《中山经》载“禹曰: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它如《后汉书.郡国一》《淮南子.地形训》载为“四海之内,则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系为记载错误。“天地”是全球,“四海之内”仅是一区域。由黄帝已知全球数据来看,《中山经》载的“天地”是全球数据。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正是地球的东西直径和南北直径,地球东西周长为28000*3=84000(里),地球南北周长为26000*3=78000(里)。此数据与神农及黄帝测量的数据有异,且未用十倍来表达,并比黄帝的数据精确。《后汉书.郡国一》又说:“是以《山海经》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又使竖亥步自南极,尽于北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后汉书》说大章测量东西极距离,而《山海经》说竖亥测量东西极距离。且《后汉书》的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由《五经算术》:按黄帝为法,亿可指十万或万万。此“亿”应解读为“十万”)与《山海经》的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此“亿”应解读为“万万”)差距太大。《后汉书》实际记载了日光四极的大圆周长,则日光四极为233500/3=77833.33(里),此即以南北二万六千里为直径来计算的地球南北周长78000(里)。
黄帝创制将大地划为365.25度,每度对应地面距离2932里,实际每度对应地面距离293.2里,则距周天积(以观测点对应地心为圆心的地球周长)1070913里,实际107091.3里,折算为今长度单位为96382.17里,并用28星宿将地面分区。这是规范的地球测量和分区法。这证明了本文对《山海经》中全球地理数据的解释。后世《后汉书》《淮南子.天文训》等只记载上古流传的数据,未搞清楚其计算方法,故对数据常望文生义。但这些书籍所载数据,为不同次测量结果下的各方面数据,数据虽在一定精度内咬合,却很少能一点不差。这说明的确是上古数据的记录,而非后世伪纂。后世伪纂可能记录下同一计算过程的各个数据,导致各个数据精确咬合。
本文以上天文解释,不像其它近现代研究一样,通过改变“亿”、“1里为300步”的含义来凑数。本文以“步长”为上古与现代的联系纽带,规避了上古与现代长度计量的标准差异。
计算地球东西周长的难度远高于计算南北周长。将两根竿在同一经线上相隔100来里(保证时钟一致),测量日中时的日影,就可计算南北周长(若有一根竿处于日中无影,则更好计算)。计算东西周长就难得多。先要按照计算南北周长的方法,确定自己所在纬度,再在东西方向上隔相当长距离设置观测点,在两个观测点调整时钟为一致,这需要极精密的授时技术,根据东西两个观测点的日影及地面距离来计算所在纬圈周长。最后还要在大地为圆球的粗略假设下,将纬圈周长通过纬度变换为赤道周长。若说测量地球南北周长可凭几人之力完成,测量东西周长则须依靠国家体系来完成。《大荒西经》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同一纬度观测到的日月星辰相同。故黎邛要在在不同经度建立天文观测点,配合授时系统计算地球东西周长等与经度相关数据。《山海经》中有很多山是“日之所入”、“日之所出”,其即国家设置的天文观测站,汉朝及后世将其理解为太阳升降的地方了。
“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说明竖亥是算出来的,不是实地测量。若把大地当作平面,不可能计算出从东极到西极的距离。只有把大地当球形,才可能“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计算东西极距离。这充分说明了《周髀算经》与伏羲黄帝天文的传承性。中华天文的地球建模、地球数据以及球极投影方法,的确应追溯到黄帝乃至伏羲时代。
大荒经相对海外经就更准确。
《大荒南经》的地理坐标是“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均在讲湖南为中心的地理。
《大荒西经》说“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有轩辕之国”,应是甘肃天水一带。“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下地”后为“西极”,故西可能在帕米尔高原以西。黎邛,音“li qiong”,可能是“黎靬(li qian)”“黎轩”的来源。见图101(西元1885年,Palestine,or, the Holy Land; Persia, Afghanistan and Beluchistan,Rand McNally出版)[32]。
101 西元1885年地图,黎邛:吴姖天门
图101是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交界附近。最左是日月山(R.Yar Yakehi),日月山右上是黎邛(Alexamlrovskaia,又名黎靬),黎邛上方是生噎(Semiavsk),左下是天山(Tien shan),天山右是天枢(Oksu),天枢上方是天门(L.Temurlu),天门右是吴姖(Hwuiyuen)。甘肃现有黎靬县,传说其人为西方黎靬移民,若此传说为真,则应为哈萨克斯坦的黎靬人。哈萨克斯坦的海拔从帕米尔高原的海拔4000多米迅速下降到海拔400来米,可称“下地”。阿富汗吐火罗一带的海拔仍在2000-3000米之间,可称上天。故黎邛下地是指黎邛往西北方向走,重献上天是指重献往西南方向走。
“西海之南……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即为昆仑墟。“西南海之外……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应是今新疆。《山海经》中言极高是用“天”字,而非“昆仑”二字。
《大荒北经》中有“东北海之外……帝颛顼与九嫔葬焉(应在朝鲜与中国接壤附近)”、“北齐之国”、“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应为贝尔加湖)”、“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大荒东经》中有“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吴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大荒东经》基本覆盖(但不限于)《海外东经》中的区域。而《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中的地名均为现中国本土陌生的地名,应描述的是美洲。《北山经》中“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从太行山往北一万两千三百五十里,已经到达白令海峡。《大荒北经》中说“东北海之外……帝颛顼与九嫔葬焉”,这说明古时东北海外经白令海峡到美洲一带被视为颛顼的势力范围。如图102。
图102 西元2019年10月,《北山经》
图102中南北红线为太行山到白令海峡的距离,现距离为12800里。与《北山经》中的12350里吻合。度过白令海峡后,《山海经》就认为属于海外东方,说明《山海经》的确把大地当作地球来认识。
现在看北美洲。见北美地图103(西元1630年,Nova Totius Terrarum Orbis Geographicaac Hydrographica Tabula. Willem Blaeu的第一本世界地图集,所有地图都显示了早期状态)[33]。
图103 西元1630年地图,北美地图
图103最左为明星山(C.Mendocine),其右为司幽之国(Sierra),司幽右上为青丘之国(Chichuco),青丘国右下为合虚山(Ahacas),合虚山正下为甘水(Granadab),甘水下为波谷山(C.Boxa),波谷山下为皮母地丘(Puri∫icatio),合虚山右为孽摇頵羝(Naguater),孽摇頵羝下为凶犁土丘(Xualatino),凶犁土丘下为长差丘(又名嗟丘)(Tochrepio),长差丘右为玄股国(Xagues),长差丘正下为汤谷(Guatulco,其它地图上又有写为Guatuco)。青丘国、汤谷、玄股国在《海外东经》《大荒东经》中均有记述。长差丘在《海外东经》中记述。明星山、司幽之国、合虚山、甘水、波谷山、皮母地丘、孽摇頵羝、凶犁土丘在《大荒东经》中记述。
与图103同幅地图的北美最东边,见图104中“Ioavaz”,从发音和位置来看,均与《大荒东经》所记载的“有女和月母之国……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吻合。
图104 西元1630年地图,北美东部地图
再看北美地图105(西元1662年,Nova Et Accvratissima Totius Terrarvm Orbis Tabvla)[34]。
图105 西元1662年地图,北美地图
图105中,最上为鞠陵于天(Quigata),鞠陵于天下方为黑齿国(Honduras),黑齿国下为扶桑(B.de Fouseca)。右上为流波山(La Bermuda)。黑齿国在《海外东经》《大荒东经》中均有记述,扶桑在《海外东经》中有记述。鞠陵于天、流波山在《大荒东经》中有记述。
扶桑、汤谷、玄股、黑齿即今玛雅所在。流波山即今百慕大。
再看海内经。
《海内南经》覆盖从福建、湖南到四川弱水的区域,地名均为我们所熟悉。
《海内西经》包括四川为中心的区域(“后稷之葬”)和黄河三角洲西北区域(“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海内北经》说“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姑射在海河州中”“明组邑居海中。逢莱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均为熟悉的地名和方位。
《海内东经》包括西北东部和湖南东部。“钜燕在东北陬。国在流沙中者埻端、玺㬇,在昆仑虚东南”、“琅邪台在渤海间,琅邪之东。其北有山,一曰在海间”、“会稽山在大楚南”。
《海内经》讲述黄河三角洲、四川和湖南三大中心。“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均为熟悉的地名和方位。
山经是《山海经》中有方位和距离数据的内容,且山经出现异常。
《南山经》由东往西。“南山经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汉水出焉”、“凡䧿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见图106。
图106 西元2019年11月卫星地图,东海岸到西海距离
图106从数千年前的东海岸线到西海,现测红线距离约为2256里。与《山海经》二千九百五十里相合。
《南山经》“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处于东海,望丘山”、“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七千二百里”。不能确定柜山在哪,只能确定漆吴之山在东海边。但从东海到柜山可达七千二百里,说明柜山可越过青海湖到达帕米尔高原。
《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泛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勃海”、“凡南次三山之首……六千五百三十里”,可辨识的地理标志是渤海。其余地名均较陌生。其应在辽宁往西穿越蒙古抵达哈莎克斯坦附近。可见《南山经》的“南部”已抵达渤海以北。
《西山经》由东往西。“西山经华山之首……“、”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是錞于西海”、“凡西经之首……二千九百五十七里”。
《西山经》“凡西次二经之首……四千一百四十里”。
《西山经》“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䍃之泽,西望帝之捕兽之丘,东望䗡渊”、“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凡西次三经之首,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
《西山经》“西次四经之首,曰阴山”、“凡西次四经自阴山以下,至于崦嵫之山……三千六百八十里”。
西次三经从东到西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已近帕米尔高原。天山即今天山,英水即印(度河)水,汤谷即天竺。
《北山经》由南往北。“凡北山经之首……五千四百九十里”、“凡北次二经之首……五千六百九十里”、“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前两条南北线应止步于贝尔加湖东北边的贝加尔山脉。北次三经则往东北行进,沿海边走向白令海峡。
《东山经》由东北往东南。其众多地名亦为陌生,东次一经中唯有“泰山”熟悉。东次二经中唯有“姑射”前文述及,东次三经中唯有“岐山”熟悉,东次四经中唯有“北海”前文述及。移民常会为陌生地点命名为故乡名字,因此孤证不立。只有多个毗连地点的名字及其方位均吻合、或有重大人文事件发生地(例如某帝王所葬),才可断定为同一地点。《东山经》中几条经线均为陌生,推定为美洲地形。
《东山经》“东次三经”载“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又南水行七百里,曰诸钅句之山……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之山……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本段一共六千九百里都是“水行”,其中八百里为流沙(沼泽)。这是山经,不是海经,不可能在讲大航海。前图的测量红线才长2256里,故中国本土不可能如此广阔的水行地理,更别说这还仅是“东”山经。来看美洲地形图107。
图107 西元2019年11月卫星地图,《东山经》与加拿大地形
图107为今加拿大一带。从左到右的红线依次为按《东山经》所画的东次一经(三千六百里)、东次二经(六千六百四十里)、东次三经(六千九百里)和东次四经(一千七百二十里)。图中东次一经可不经过水域。东次二经经过一次500里水行(今大熊湖)和连续两次300里水行(今大奴湖或阿萨巴斯卡湖)。东次三经六千九百里则全程在山地的湖泊沼泽中(平均海拔达250-300米),直抵今天的苏必利尔湖。东次四经难以朝南舒展,是以绕今天的詹姆斯湾绕行半周,只有一千七百二十里。放眼全球,能有东次三经所述的辽阔内陆山地沼泽的,只有加拿大(见图中今天仍旧密布的水网)。且此内陆山地沼泽正是《东山经》描述的东南走向。《海外东经》和《东山经》正是描述美洲地理。
《中山经》中有“阴山”、“昆吾”、“东流注于洛”、“虢水”、“箕尾之山”、“北流注于洛”、“西流注于洛”、“雒水”等前文述及地名,应为黄河三角洲、四川和湖南之间的地形。
回顾山经,唯有《西山经》与《大荒西经》的地理位置较吻合。《南山经》和《北山经》的地理位置均往北方大幅移动,《东山经》已在美洲。有一个细思极恐的现象:《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的绝大多数山均“无草木”。这与山海经其它部分所描述的“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截然不同。此时可能发生了重大天文灾难。《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尧的时代十日同出,天下大旱,连树木也枯死了。天气炎热迫使人类活动中心往东北大幅移动。此时应有不少人群经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山经可能是对人类北迁的记载。但这不是人们第一次到达美洲。《海外东经》中美洲已是颛顼的领地,人们的活动范围是今天美国和墨西哥一带,《东山经》的范围是加拿大一带,说明《东山经》中的确描述了全球高温现象。
从《山海经》来看,人类最初的迁移路线应是从四川伏羲开始,往北到甘肃天水,因此有轩辕台。再由甘肃向西到帕米尔高原,向东到山西昆仑,抵达黄河三角洲,并南向湖南发展,北向白令海峡,到达美洲。
《山海经》中的传说随人群迁移而流传四方,高加索山的昆仑墟来源,正是黄河三角洲的昆仑墟。昆仑墟、赤水、黑水、西王母、坚沙、大夏、月氏、属繇、甘水等名字被比附到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上,盛开为灿烂的人类文明。
六 汉朝西域主要国家定位与演变
现从西元前104年开始写作的《史记》开始,定位汉朝西域主要国家。
《史记.大宛列传》载“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鰛、于窴。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馀万。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黎轩。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而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国善眩。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东南有身毒国……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於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
见西元1885年图108(与图5为同一地图)[35]。
图108 西元1885年地图,妫水、大夏与大月氏
妫(音gui)水即图108中左边Oxus河流。大夏在妫水南,即图108的中间Badakshan;大月氏在大夏和妫水北,即图111的右边Darwaz。又由“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可知大宛在大月氏正东。见西元1885年图109(与图108为同一地图):
图109 西元1885年地图,大月氏、大宛和康居
图109中左下为已定位的大月氏,右边即大宛(Dawan),其的确亦正在一大弯处。可知现注音“Da Yuan”是错误的。大宛现在中国境内,图109最右大写字母“C”即为“China”的首字母。“大月氏……北则康居”、“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故图112最上即康居(Kokand)。再见西元1885年图110(与图109为同一地图):
图110 西元1885年地图,康居、亚历山大(黎靬或黎轩)和奄蔡
“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安息……北有奄蔡、黎轩”,故图110右下为已定位的康居(Kokand),康居正上为黎轩(Alexandrian),最左为奄蔡(Niyaz)。奄蔡左为咸海,故《史记》说“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咸海与里海相邻,应被汉朝称为“北海”。可见那些认为里海是汉朝所说西海的判断是错误。再见西元1885年图111(与图110为同一张地图):
图111 西元1885年地图,大宛、扜鰛、于窴和乌孙
图111最左为大宛(Dawan),大宛右为扜鰛(音“wu wen”,即Oshokwas),扜鰛右为于窴(Khotan)。最上为乌孙(Ustin)。再见西元1885年图112(与图111为同一张地图):
图112 西元1885年地图,大夏、印度和身毒
图112左上为已定位的大夏,最下为身毒(Sinde),身毒上为天竺(Jetch),天竺上为印度(Indus)。而大夏正下Hindoo仅供参考。由本图知,印度、天竺和身毒各有其地。今天的India,在“坤舆万国全图”上称为“应帝亚”,并非印度、天竺或身毒。见《坤舆万国全图》113:
图113 坤舆万国全图,应帝亚(India)
图113中,坤舆万国全图之时,India仍为原始部落状态。图113左有说明:“应帝亚……人生黑色弱质,其南方少穿衣,无纸以树叶为书,用铁锥当笔。其国王及其各处言语不一。”这与处于今巴基斯坦的天竺、印度和身毒不在同一个文明层次。故从应帝亚传播什么文明到西方是不可能的事。巴基斯坦没有种姓制度而今印度有,有其历史原因。正如何新说,India与印度、天竺不是一个概念。郦道元《水经注.卷一》说:“释法显(西元334-420年)又言……自河以西,天竺诸国,自是以南,皆为中国,人民殷富。中国者,服食与中国同,故名之为中国也。”中国与印度、天竺关系极密切。《旧唐书》载“(王玄策)走至吐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玄策……俘(中天竺王)阿罗那顺以归……开元八年……南天竺国王尸利那罗僧伽请以战象及兵马讨大食及吐蕃等,仍求有及名其军。玄宗甚嘉之,名军为怀德军。九月,南天竺王尸利那罗僧伽宝多枝摩为国造寺,上表乞寺额,敕以归化为名赐之。十一月,遣使册利那罗伽宝多为南天竺国王”。
释氏《西域记》记载:“恒曲次东有瞻婆国城,南有卜佉兰池,恒水在北,佛下说戒处也。恒水又径波丽国。即是佛外祖国也,恒水又东到多摩梨轩国,即是海口也……大秦一名梨靬。”此多摩梨轩国在恒河的东海出口,为Palmyras。见图114(与图112为同一地图)。
图114 多摩梨轩国
下面是西元1721年地图115(Map of Turkey, Arabia and Persia,作者John Senex曾担任安妮王后的地理学者,1728 年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36]
图115 西元1721年地图,托勒密(波罗蜜)王朝
图115左上为罗马(Rama),罗马左下为The Holy Land(神圣地),与罗马合称即“神圣罗马帝国”。罗马右下为Palmira遗址(ruins)。Palmyra现被译为“巴尔米拉”,学界认为这是希腊语“棕榈树”,但它也是梵语“棕榈树”。印度将佛教等经书用棕榈树的叶子来记载,即贝叶经。“Pa”的梵语发音为“Bə”,Palmira即“波罗蜜”。Ptolemy(托勒密)即Palmira(波罗蜜)。因此托勒密王朝即有佛教基因的波罗蜜王朝。见西元1683年地图116(Syrie Ancienne,Manesson-Mallet, Allain)[37]
图116 西元1683年地图,波罗蜜(托勒密)王朝
图116左是凯撒帝国(Cassiottide),右边Palmyrene以一个领地的地位用大字体标示,大字体下方为具体的Palmyra城市。此时Palmyrene王国尚未成为遗迹。再见西元1555年地图117(La sphere des deux mondes, conposée infrançois, par Darinel pasteur des Amadis, Boileau de Bouillon, Gilles)[38]
图117 西元1555年地图,波罗蜜(托勒密)王朝
图117左下即Ptolemais(托勒密),Ptolemais右上为Cæ∫area(凯撒),将Ptolemais与凯撒右上的Palmyra隔开,说明托勒密正受凯撒攻击,被隔离成两个托勒密(波罗蜜)。Ptolemais与Palmyra距离之近、被凯撒隔离,证明了Palmyra正是托勒密。Palmyra左上亦为凯撒(Casiotis),为罗马所在。最右上为Europus(欧罗巴),本文推测“欧罗巴”实是“幼(发)拉(底河)坝”,然后被移植成为欧洲名字。学界认为西元前30年罗马的凯撒灭掉托勒密王朝,地图116、117表明凯撒灭掉托勒密王朝的时间是西元1683年左右。托勒密王朝一共十三世,享国275年,则托勒密一世应在西元1408年左右(1683-275=1408)。埃及金字塔“Pyramid”的名称已说明其建造者和年代:“Pyramid”也即“Ptolemy ta”或“Palmyra ta”,中文即“托勒密(波罗蜜)塔”,后又引申为“棱锥体”。托勒密修建吉萨大金字塔,再次验证鄙作“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演化”中的结论“吉萨大金字塔的修建亦应在西元1400年以后,再早误差不超过一百年”,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托勒密、欧几里得等人均为西元1400年左右。1623年传教士艾儒略在《职方外纪》中载“昔国王尝凿数石台如浮屠状”、下埃及的莎草纸原型为贝叶经、上埃及的象征是莲花,均体现了波罗蜜王朝的佛教基因。但Palmyra不是现中文所指婆罗门,中文婆罗门乃指Brahman。其史实为:西元1241年蒙古第二次西征攻占威尼斯,随窝阔台去世而部分撤回。西元1260年蒙古旭烈兀(托雷之子)第三次西征攻陷叙利亚,蒙哥大汗去世,旭烈兀命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自率部东归。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灭亡,明朝对中亚的西察合台蒙古后裔帖木儿汗国要求按元例进贡。1387年起,帖木儿多次遣使向明朝进贡。《明史》载:“(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帖木儿贡马二百。其表曰:‘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统一四海……为亿兆之主……臣无以报恩,惟仰天祝颂圣寿福禄,如天地永永无极’”。1396年,帖木儿扣押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使节,对外宣战。西元1401年帖木儿占领叙利亚。西元1402年,在安卡拉战役中帖木儿军大胜奥斯曼军,俘获其君主巴耶塞特。同年朱棣靖难成功,在南京称帝,帖木儿回师与大明交战,死于途中。此后帖木儿帝国分裂,对明彻底称臣纳贡,其一即莫卧儿帝国。托勒密(波罗蜜)王朝应是帖木儿留在大秦的军队所建,其建的波罗蜜塔(Pyramid),是集中国皇陵、佛教石浮屠与蒙古帝国雄心于一身的宣示。比萨斜塔(Torre di Pisa)似与蒙古托雷(Torre)有关,应是蒙古人建在托雷之后。
蒙古西征亦是东方科技西传。黄忠平引《史集.合赞汗传》:“(1300年)9月15日星期六[6月4日],王旗停驻于篾刺合。第二天,[蒙古伊儿汗国合赞汗]前去参观天文台……他降旨在地的高大拱顶建筑和阿卜瓦卜--必儿附近建造一座预定为某些功效的天文台。他清楚地叙述了这些功效,以致在场的学者们都对他的卓越的论断感到惊讶,因为过去从未做过这样的事。学者们说:‘建造这样的天文台很难。’[合赞汗]教导他们,让他们仔细地着手建造天文台,并按照他的指教建成它。他们[学者们]和所有精巧的建筑师们一致认为,类似这样的天文台,[以往]从来没有人建造和知道过。”亚历山大图书馆是西方对波罗蜜王朝图书汇集的记忆,其原型是的黎波里(Tripoli)图书馆。帖木儿信奉伊斯兰教,但其时伊斯兰尚为多学说交汇之时,天文台等兴建体现了当时伊斯兰的开放精神。波土战争后,中近东沦为欧洲的殖民地,伊斯兰经被修改,例如伊斯兰经开篇就引用年代更晚的《耶经》,包括出埃及记、基督教、以色列被征服等波土战争前后的内容,使《耶经》比伊斯兰经更悠久和权威,全无当初伊斯兰“收集全世界的书”、“实现世界知识总汇”的气象。中近东人民的中兴,取决于他们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能恢复历史记忆。这是文艺复兴的真相。
现确定安息位置。《史记》载“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於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汉书.西域传》:“乌弋山离国……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至乌弋山离,南道极矣。转北而东得安息……安息国,王治番兜城……临妫水。”《后汉书》:“安息国,居和椟城,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与康居接,南与乌弋山离接。”
《汉书》时安息都城为番兜城,从乌弋山离转北而东得安息;《后汉书》时安息都城为和椟城,从条支港转北而东复马行六十余日至安息。故安息部分国土(可能就是都城)在条支港东北方向。见西元1744年地图118(New Mapof Persia,Isaak Tirion)[39]。
图118 西元1744年地图,番兜城、和椟城
图118左为蕃兜城(Fasado Kobin),右为和椟河(Hindment),故和椟城可能是对蕃兜城的另一称呼(若考虑b与d的走音,Kobin亦为Khodin)。见西元1881年地图119(Persia, Afghanistan and Baluchistan,Chicago-based Rand McNally)[40]
图119 西元1881年地图,番兜城、和椟城
图119中即番兜城、和椟城(Ft.Koh Khvadja),从Khvadja可知,将Kobin研判为Khodin是有根据的。看图120中蕃兜城与条支港位置。
图120 西元2019年11月卫星地图,条支港与蕃兜城位置
由图120,从条支港到安息都城蕃兜城(蕃兜城左上方的湖水,即Mear zara湖),即东北方向。从唐朝吐火罗道十六都督府来看,亦正处于波斯都督府所辖位置。安息与条支在条支东有边界,但在条支西部分界不明确。《汉书》《后汉书》均说安息隶属条支,此后则条支隶属安息,实际俱为一体,其中还有阿蛮等诸国。直到安息改名波斯,而后大食从波斯分裂。本文不划分安息与条支在条支西的边界。
《北史.西域》载:“汉氏初开西域,有三十六国。其后,分立五十五王,置校尉、都护以抚之……西域自汉武时五十余国,后稍相并,至太延中为十六国。分其地为四域:自葱岭以东,流沙以西为一域;葱岭以西,海曲以东为一域;者舌以南,月氏以北为一域;两海之间,水泽以南为一域。内诸小渠长,盖以百数……大秦国,一名黎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居两海之间”。可知西域分四域,置校尉、都护以抚之,两海(红海河波斯湾)之间、水泽(当时两河流域为海湾和沼泽)以南的大秦即为其中一域。前述两河流域的掸(Sem)国王雍由调即汉大都尉。综合如图121。
图121 汉朝西部四域
汉朝灭后,波斯从安息分裂。《魏书.西域》载“波斯国,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条支国也……河经其城中南流……其王姓波氏,名斯”。唐(西元801年刊印)《通典》载“波斯,后魏时通焉。在达曷水之西,都宿利城。有河经其城中南流,即条支之故地也。大月氏之别种……西去海数百里,东南去穆国四千馀里,西北去拂菻四千五百里……大食,大唐永徽中,遣使朝贡云。其国在波斯之西……遂灭波斯,又破拂菻及婆罗门城……有国以来三十四年矣。初王已死,次传第一摩首者,今王即是第三,其王姓大食……杜环经行记云:‘一名亚俱罗。其大食王号暮门……苫国在大食西界,周回数千里……有大川东流入亚俱罗……天竺……或云婆罗门……从月氏、高附国以西,南至西海,东至盘起,皆身毒之地……有别国数十,国置王。虽各小异,而俱名身毒’”。
由唐《通典》知,波斯在古条支国内,其西边距海只有几百里,西北距离拂菻(大秦)有四千五百里,且在达曷水之西。见西元1744年地图122(New Mapof Persia,Isaak Tirion)[41]
图122 西元1744年地图,波斯宿利城与大食亚俱罗城
图122的最右为达曷(Kehement)水,达曷水左下为地图时代所标示的波斯堡里(Persepolis),波斯堡右下为宿利城(Shiras)。有河经宿利城中南流。宿利城离西海数百里,唐时波斯湾南上,故距拂菻四千五百里。所有描述一致。这说明中国古籍所说的波斯即为波斯主体,而非波斯边缘部落。永徽二年(西元656年)大食遣使到唐朝时,其国成立34年,故大食于西元622年建立。但其灭亡波斯则在永徽二年之后,故《通典》语序有乱。图122左上为大食都城亚俱罗(Iarjaria),亚俱罗接近巴格达。这说明中国古籍所说的大食亦为阿拉伯主体,而非阿拉伯的边缘部落。波斯王阿罗憾所说“又充拂林国诸蕃招慰大使,并于拂林西界立碑,峨峨尚在。宣传圣教,实称蕃心。诸国肃清,于今无事”,此拂菻正是阿拉伯半岛之拂菻。
波斯王子多次向唐朝求援,正是请求唐军维护两河流域。史书载高宗不允,其实高宗一直在出兵,当时唐朝所患者不是阿拉伯而是吐蕃,吐蕃地处高原生命禁区,占之无益,不占又为患。吐蕃拦截中国本土与西域要道。《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载“至羊年(西元659年)......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东如与唐廷苏定方交战,达延战死,且以八万败于一千。一年”,唐高宗得以于西元661年置西域十六都督府,置大秦州。《旧唐书》载“(吐蕃)后与吐谷浑不和,龙朔(西元661年)、麟德中递相表奏,各论曲直,国家依违,未为与夺。吐蕃怨怒,遂率兵以击吐谷浑。吐谷浑大败。”《西藏王臣记》等西藏史料记载西元667年“伦布噶(即吐蕃大相禄东赞)为报此恨,又率领藏军十万,大袭唐军,噶尔卒于军中。此后又盛传唐军(苏定方)入藏,急将觉阿释加像迎至神变寺,藏于南镜门内,以泥封门,别绘一文殊像以掩之。未几,唐军果至,纵火烧布达拉宫”。唐高宗咸亨元年(西元670年)四月诏薛仁贵率众十余万以讨伐吐蕃,薛仁贵兵败。唐高宗仪凤三年(西元679年)唐军与吐蕃再战于青海,先胜后败。吐蕃疆土扩张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武则天临朝后,多次发兵征讨吐蕃,互有胜败,武则天长寿元年(西元692年),王孝杰大破吐蕃之众,克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四镇,乃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长安二年(西元702年)吐蕃请和。此后吐蕃时降时叛,天宝六载(西元747年,唐玄宗年号)诏副都护高仙芝讨伐并击败吐蕃,于是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恐,咸归附。安史之乱后唐朝自顾不暇,被吐蕃截断西域通道,西域各都护府仍孤军奋战数十年。唐朝的确已竭中央政府之力来保障西域安定。
唐时波斯既灭,波斯遗民往东回归乌弋山离的安息旧地。随着阿拉伯的分裂和明朝壮大,波斯从乌弋山离的安息基地再次壮大,遂有阿巴斯一世从印度河流域到两河流域的扩张。从战史上看,中国与波斯向来唇齿相依。中国强大常就是波斯强大之时,中国内乱常就是波斯衰弱之时。此一格局至今未变。随着欧洲崛起,大秦作为西部前线的地位日益加强。西藏作为西域天枢,于今完全回归中国,此为中国之幸,亦为世界和平之保障。
现从宏观视角确定中国史书中的西域各地距离数据。
《史记》《汉书》《新唐书》为汉朝、宋朝政府对汉史、唐史的编修,《通典》为唐宰相对黄帝时期至唐朝天宝末年历史的编修,《旧唐书》为后晋政府对唐史的编修,其测量技术较高,大尺度上的测量数据较为精准。而《后汉书》为南北朝分裂时的私人修史,《魏书》是反映北魏历史,《北史》则是私人对北魏到隋的修史,其局部描述更为丰富,但在大尺度上的测量数据相差较大(亦可能因当时规定的一里长度变短所致)。
安息距离:《史记.大宛列传》“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於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汉书.西域上》“安息国,王治番兜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大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东至都护治所四千七百四十里,西至安息四十九日行, 南与罽宾接”;《后汉书.西域传》“安息国,居和椟城,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与康居接,南与乌弋山离接。地方数千里,小城数百,户口胜兵最为殷盛。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大月氏国,居蓝氏城,西接安息,四十九日行……去洛阳万六千三百七十里……其后甘英乃抵条支而历安息,临西海以望大秦,拒玉门、阳关者四万余里”;《魏书.西域》“安息国,在葱领西都蔚搜城。北与康居,西与波斯相接,在大月氏西北,去代二万一千五百里”;《北史》列传卷85《西域》“安息国,在葱岭西,都蔚搜城。北与康居,西与波斯相接,在大月氏西北,去代二万一千五百里”。
从以上记录,《汉书》记录安息距长安为11600里,大月氏距长安亦11600里,安息与大月氏相隔不远。但《后汉书》《魏书》《北史》将安息到洛阳距离提高到25000里(这里的“代”不是山西代县,而是北魏前身代国,在洛阳以西,故距安息更近),安息东界离洛阳亦有20000里。大月氏与洛阳距离亦提高到16370里。
波斯距离:《旧唐书》卷198《西戎传》“波斯国,在京师西一万五千三百里,东与吐火罗、康国接,北邻突厥之可萨部,西北拒拂菻,正西及南俱临大海”;《通典.西戎》“波斯,后魏时通焉。在达曷水之西,都宿利城。有河经其城中南流,即条支之故地也……东去中国万馀里,西去海数百里,东南去穆国四千馀里,西北去拂菻四千五百里”;《新唐书》列传147《西域下》“波斯,居达遏水西,距京师万五千里而赢。东与吐火罗、康接,北邻突厥可萨部,西南皆濒海,西北赢四千里,拂菻也”;《魏书.西域》“波斯国,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条支国也。去代二万四千二百二十八里”;《北史》列传卷85《西域》“波斯国,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条支国也。去代二万四千二百二十八里”。
从以上记录,《旧唐书》《通典》《新唐书》均记录波斯(达遏水西)距离京师15000里左右。而《魏书》《北史》将波斯到代国距离提高到24228里,距离京师则更远。
拂菻距离:《旧唐书》卷198《西戎传》“波斯国……西北拒拂菻……拂菻国,一名大秦,在西海之上,东南与波斯接,地方万余里”;《通典.西戎》“大秦,一名犁靬……其王理安都城……从条支西度海曲万里,去长安盖四万里……波斯,后魏时通焉。在达曷水之西,都宿利城……东去中国万馀里,西去海数百里……西北去拂菻四千五百里”;《新唐书》列传147《西域下》“波斯,居达遏水西,距京师万五千里而赢……西北赢四千里,拂菻也……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后汉书.西域传》“其后甘英乃抵条支而历安息,临西海以望大秦,拒玉门、阳关者四万余里”;《魏书.西域》“大秦国,一名黎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北史》列传卷85《西域》“大秦国,一名黎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
以上,《旧唐书》只记拂菻与波斯方位,但《通典》《新唐书》均记录拂菻在波斯(达遏水西)西北4500里左右。与波斯距离京师15000里加总,应得拂菻距离京师19500里左右(北路)。但《通典》《新唐书》却说拂菻离京师40000里,这与《通典》《新唐书》自身的数据就冲突了。应是《通典》《新唐书》受了《后汉书》《魏书》影响,因为《后汉书》说大秦距玉门、阳关40000余里,《魏书》《北史》说大秦离代国39400里(南路)。
南朝刘宋、北齐、北魏时期对对西域测量数据偏大了一倍以上。例如《魏书.西域》“罽宾国,都善见城,在波路西南,去代一万四千二百里……南天竺国,去代三万一千五百里……每使朝贡”;《北史》列传卷85《西域》“罽宾国,都善见城,在波路西南,去代一万四千二百里……南天竺国,去代三万一千五百里……每使朝贡”。按此数据,罽宾到南天竺距离达31500-14200=17300里,数据偏大了一倍以上。如果距代国就真达31500里以上,南天竺国是没法“每使朝贡”的。故或者是测量技术落后而致误差增大,或者是当时一里长度缩短一半有余。从行路时间来看,《汉书》记载大月氏、安息到长安距离均为11600里,大月氏与安息相隔不会太远,但大月氏到安息需四十九日行,这亦说明当时行路艰难。
七 对语言学的启示
本文研究对于语言学有两启示。
一是中国汉字的读音基本上稳定。以前那些大幅改变汉字读音来作为上古音的研究需再次核查。单音节发音只能在象形文字中才可能做到,因为象形文字除了语音,还可以从字形进行区分。拼音文字绝不可能做到单音节发音,否则对同音字不具有区分度。即使是汉语发音,若失去象形文字载体而转为拼音文字,也会很快转变为包含此汉字读音的多音节。若拿此多音节文字来作为上古汉语发音,就是本末倒置。而若出现单词里重音的变化,则此单词的汉字读音就可能消失。语言学的研究,语音仅参考要素之一,语音比对必须与其它历史文献和考古相互印证。
二是西方拼音文字有相当部分的确是对汉字的拼读。《汉书.西域传》说“自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虽然西方不同的拼音文字演化到现在的差异已经较大,但在历史上的确可能经过了《耶经》所说的“天下人都说同一种语言”的时代,因为那时全球中心就是大秦和中国,西方不同的拼音文字都可能以汉字作为相通的共同桥梁。以汉字作为基础词汇,研究西方拼音文字的演变,应是正确方向。从本文看出,西方的拼音文字的粒度很粗,相同汉字组成的不同语句,西方的拼音文字是“拼出来便算”,不会考虑不同语句中是否有相同的汉字粒度,所以有五花八门的拼音文字,但发音仍相近。
本文大胆研判,西方古代字母文献,现代西方人可能已经难以辨识,但现代中国人则可能读懂。
八 总结
本文:
明确给出汉朝、唐朝等时代的西域大秦路线及地名位置。
明确给出罗马、希腊、亚历山大、托勒密等西方古经济文化中心的地理位置。
明确给出《山海经》中各个部分的地理位置及其数据含义。
中国古代文献全面支持了鄙作“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的演化”关于尼罗河出海口和两河流域地质变迁的所有结论。
本文指出:西方历史中的有不少人名和地名具有一定真实性,但其均以大秦为蓝本,进行系统放大。西方对史料的修改是轻率的。
中国古代文献与历史地图精确吻合。这也证明黄忠平所说的,中国文献资料的可靠性,有能力作为世界历史的校准器。
大秦作为中华文明在西方的次生文明,在那之后一直到现在,始终发挥着深远影响。
从本文可知,秦汉之争并未随着咸阳的攻破而落幕,它的余烬从中原扩展到整个亚欧大陆。它分化为延续周朝的封建国家文明和秦后成型的统一国家文明,从几千年前一直燃烧到今天,并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熊熊燃烧。
西元755年之前,若问大秦(黎轩、黎靬、拂菻、罗马和希腊)何在,则安息以东,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秦(黎轩、黎靬、拂菻、罗马和希腊)。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李白
[1][德]夏德著,朱杰勤译,《大秦国全录》自序,2008年
[2]Hondius Jodocus. Map of the Turkish Empire ,around 1600-1625
[3]Ortelius Abraham, Representation of the Turkish Empire, around 1570
[4]Blaeu.Willem Janszoon,Turkish Empire,around 1635
[5]Edward Stanford Ltd., A Map of the Countries between Constantinople and Calcutta: Including Turkey in Asia, Persia, Afghanistan and Turkestan, 1885
[6]Isaak Tirion,New Map of Persia,1744
[7]苏莱曼著,刘半农、刘小蕙译,《苏莱曼东游记》,民国二十五年六月
[8]al-Idrisi, The Excursion of the One Who Yearns to Penetrate the Horizons , around 1154.
[9]Commission des sciences et arts d’Egypte, Atlas of Egypt and Parts of Bordering Lands (Plates),1818
[10]Abraham Cresques, Catalan Atlas,1375.
[11]Pietro Vesconte,Liber secretorum fidelium crucis,1321.
[12]al-Idrisi, The Excursion of the One Who Yearns to Penetrate the Horizons , around 1154.
[13]Century Company, Persia (Iran), Afghanistan and Baluchistan,1897
[14]Edward Stanford Ltd., A Map of the Countries between Constantinople and Calcutta: Including Turkey in Asia, Persia, Afghanistan and Turkestan, 1885
[15]Pierre M.Lapie,Map of Asiatic Turkey, Persia, Afghanistan, and Arabia,1831
[16]Thomas Gamaliel Bradford,Persia, Arabia, Tartary, Afghanistan,Thomas Gamaliel Bradford,1835
[17]John Senex,Map of Turkey, Arabia and Persia,1721
[18]Frederick de Wit,New Persia, Armenia, Anatolia and Arabia,1666
[19]Heinrich Kiepert,Map of the Near East,1855
[20]Abraham Cresques, Catalan Atlas,1375.
[21]Pietro Vesconte,Liber secretorum fidelium crucis,1321.
[22]AbrahamCresques, Catalan Atlas,1375
[23]PietroVesconte,Libersecretorum fideliumcrucis,1321.
[24]Arrowsmith, Aaron,Chart of the world,1790.
[25]Henri Abraham Chatelain,Map of the Empire of the Turks in Asia and Africa,1719
[26]Frederick de Wit,New Persia, Armenia, Anatolia and Arabia,1666
[27]Ortelius, Abraham,1570.
[28]John Senex,Map of Turkey, Arabia and Persia,1721
[29]Herman Moll,Arabia Agreeable to Modern History,1715
[30]Edward Weller,Kingdoms of the Successors of Alexander: After the Battle of Ipsus, B.C. 301,1800-1884
[31]华仁葵、李立政、宋泽霞,《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2018年11月
[32]Rand McNally,Palestine, or, the Holy Land; Persia, Afghanistan and Beluchistan,1885
[33]Willem Blaeu,Nova Totius Terrarum Orbis Geographica ac Hydrographica Tabula,1630
[34]Joan Blaeu,Nova Et Accvratissima Totius Terrarvm Orbis Tabvla,1665
[35]Edward Stanford Ltd., A Map of the Countries between Constantinople and Calcutta: Including Turkey in Asia, Persia, Afghanistan and Turkestan, 1885
[36]John Senex, Map of Turkey, Arabia and Persia,1721
[37]Manesson-Mallet, Allain,Syrie Ancienne,1683
[38]Boileau de Bouillon, Gilles ,La sphere des deux mondes, conposée in fran?ois, par Darinel pasteur des Amadis,1555
[39]Isaak Tirion,New Map of Persia,1744
[40]Chicago-based Rand McNally,Persia, Afghanistan and Baluchistan,1881
[41]Isaak Tirion,New Map of Persia,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