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嘉书单||2019年3月 第2期
每期书单推荐我们当月所读过的好书,不分新旧,无论古今。(本书单由静嘉书院支持)
本期推荐人:chanter fleur Fish 静嘉张 赖不一 兰台万卷 牟山道人 若水冰 逍遥子 野云 王广勇 羊菓
三月书单
方北辰 《袁绍:庶出的盟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
推荐理由
袁绍早期的政治道路,一直很顺利,很成功。这里,有时势的原因,也有背景的原因。可惜,或许是成功来得太轻易了,导致了他牛气冲天,目空一切,听不得正确意见。最后,官渡一战,他输掉了一切,最终郁郁而死。几个儿子,也没有好下场,自相残杀,又被他人杀掉了。他曾经辉煌过,但到底是一个失败者。
方北辰用文学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袁绍短暂的一生。东汉末年的混乱,袁绍是亲历者。可以说,是他拉开了三国的序幕,推动了历史的进展,最后,他被时代所抛弃。这本小书,写得很全面,又很精彩。史实是扎实的,并没有戏说,故事讲得曲折而扣人心弦,让人欲罢不能。
读历史,就是读人性。要理解今人,有时要读懂古人。
比如,我们生活中,许多行业,难免有一些人,自以为是,仗着有点背景,拉拢一群人,搞联盟,自己当盟主,鸣鸣得意,不可一世,不遣余力地打击他人,妄想垄断市场,实际上,到底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避免不了失败的下场。并且,最终打败他的,是他身边的小兄弟。这样的联盟,许多人往往是屈服,并不甘,在这样松散、利益冲突不断而内部矛盾重重的联盟里当盟主,除了成为靶子,所谓的利益,并不能持久。但是,偏偏很多人看不透这一点。一千多年来,大大小小想当这样的盟主的人,还少吗?
比如,对于眼高手低、心胸狭隘的老板,我们作为员工的,要懂得早早离开。例如荀彧,郭嘉。他们懂得,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做事,没有好结果。有一些人,并不聪明,他们看不懂这样的老板,反而一再献策,例如田丰,的确提出了不少有用的意见,但是,自高自大的老板根本听不进,不仅如此,还往往因为手下处处反对自己的做法,一副比自己高明的姿态,而内心忌刻、厌恶对方。田丰正因为如此,而被投入监狱。但是,一旦事实证明了对方的正确,自己更不能接受,恼羞成怒,觉得对方必然是嘲笑自己,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必然要杀之而后快。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少。别人也许是出于好意,提醒他不要做某事,他不听。后来,果然失败了。你以为他会感激这个劝阻他的人吗?不会!他的心理只会阴暗地觉得,对方有了可以嘲笑自己的把柄。为此,他反而更加厌恶这个当初劝阻他的人,不会把对方的意见当做好意,觉得对方时时、处处在笑自己。如果他有一些力量,他就要痛下杀手,非要把对方搞倒搞臭不可了。
读袁绍的故事,联系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人与事,我有以下体悟:1、行业里自以为可以当盟主,打压他人,抬高自己的人,到底不会有好下场。不怕他现在风光,不久的将来,他会自尝苦果。2、对于内心忌刻、因为自卑而畸变为自傲的人,哪怕大家相识多年,也要尽快远离,更不要对他的做法提出什么具体意见,不然,他一旦失败,你就会成为替罪羊,被他以“听说我失败了,大家都同情我,就这个家伙在拊掌大笑,喜其预料果然成为现实”的借口(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无中生有,是他想象出来的),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赖不一推荐)
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
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
推荐理由
这个也是很早的书,98年出版。沈松勤先生以党争为线索探讨了熙丰至北宋末这一时期内党争、学术、文学间的互动关系。
作者认为熙丰时主要是政见之争,这激发了士人志在当世,舍我其谁的政治参与意识,并由此产生了议论争煌煌的创作倾向。与此同时,畏祸心理和对自我生命的祈取,促使了议论时政向摅写自我生命律动的转化。王安石从“诗语惟其所向,不更复为涵蓄”到“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苏轼从纵笔好骂到寓悲哀于旷达的风格的转变便是典型。
元祐时期的党争主要为意气之争,司马光以母改子的主张、旧党内部的倾轧导致了士人不安其位的畏祸心理,作者指出这一时期士人的题画诗大量出现,是士人为自我营造可供心灵悠游的艺术世界。这一时期的酬唱诗多吟咏身边琐事,也表现了士人对个体主体的祈取。
绍述之政也经历了不断变质。绍圣时期禁锢对象主要是元祐党人,崇宁党禁则扩展到所有异己分子。这一时期士人心理已经增加了对死亡的恐惧和生命的忧虑,遭贬处穷、贬中忧生又因个人性情的差异,对待困境不同的处理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创作倾向。如苏轼玩物之变以自娱,黄庭坚的“若问深明宗旨,风花时度窗欞”;秦观则醉乡广大人间小,苏辙则心终颓然……
先说整体布局, 这本书重点在四、五、六章,前三章分别论述历史背景、士人的党同伐异主体性格和台谏群体及台谏制度。导致进入主题太慢,读至百页仍索然无味,又感觉第三章没有独列的必要。 内容上,说是政治,学术,文学互动,其实更像政治单方面对文学的影响。又作者关注点在王安石,苏门,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对朔党、洛党则少有关注。
最喜欢其中引用的诗词及诗话、词话,可惜我比较愚钝,缺少灵气,不能学习文学。(牟山道人推荐)
[日]森 正夫、岸本美绪 等/著《明清時代史の基本問題》
汲古書院1997年1月
推荐理由
这是由日本一群重量级的明清史研究专家共同执笔完成的著作,可以让我们直观地认识到他们的研究专长与研究成果。
虽然这些内容中的一部分,在今天看来或许已经过时了,但其中仍有一部分内容,对我们来说值得吸收与借鉴。例如「明朝初期的海禁与朝贡」、「清代的政治和政治思想史」、「明清时代的身份感觉」、「出版文化与学术」,就是书中非常精彩的篇章。
关于「徽州文书和徽州研究」这一部分的内容,我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但是今天徽州文书在徽学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经不容忽视。而作者在这方面的敏锐度,确实令人感到惊讶。
从体例上来说,正如书名所讲,谈的是“问题”,也就是一人一主题的论文集。对于这些问题,仅列举两篇文章进行概述。
在这当中,大谷敏夫「清代的政治和政治思想史」一文,认为乡绅是依附于官僚制度,又维持着相对独立性的一个群体。在这一阶段,乡绅承担了一定的政治义务,而官僚制度又回馈于乡绅,一些官僚在退休后,身份也转化成了乡绅。从清初开始,君主专制达到一个顶峰,君权摆脱了官僚体制的束缚,从而在吏治、民生诸方面完成了改革,达到了政局的稳定。
而「明清时代的身份感觉」一文,探讨了明清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关于这个问题,也可以参考何炳棣的《明清社会史论》)。
这一时期,乡绅和官僚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可以用“一降一升”来概括。士大夫地位的提升,增加了乡绅的紧迫感,这一紧迫感又刺激了乡绅通过对士大夫行为规范的模仿来得到身份上的指认。这一模仿行为,也在社会文化层面,导致了士大夫阶层象征的贬值,即过度的模仿,在外部模糊了士大夫和乡绅两个阶层的边界。
这一边界的模糊,使两个阶层的结合度越来越高,也使得两个阶层的社会网络愈加紧密。这种社会的结构性变化,也是之后清朝统治者制定一系列方针的动机所在。(Fish 推荐)
欧立德 《乾隆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
推荐理由
写帝王传记,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写成流水账,各种大事件一泻千里往而不返,一种是写成政治史,条块分割板结硬化石沉大海。有关乾隆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一手、二手史料,汗牛充栋。欧立德这本《乾隆帝》的特点是,并没用什么特别罕见的史料,却通过回应和解决聚焦于乾隆的各种问题来引导谋篇布局,组装而成的,是一叶轻舟,而不是一块石头,所以说,这是本“有问题”的传记。
针对乾隆的问题,不单有关他的国,还有关他的家,如何考察这些问题,以欧立德为代表的“新清史”研究者们,不是以中国传统的自我关照来审视,他们采用的,是把乾隆帝国放到世界史的奔流中的内陆亚洲或曰“内亚”视角,这不是对柯文先生所谓的“中国中心观”的脱离,而是向另外一个层次的跨越。
一个少数族群体要想确保统治,就需要保持其自身的特殊身份认同。乾隆的认同,是满洲。语言,他大力宣传“国语”——满语;宗教,他皈依密宗、崇信萨满,以“转轮王”自居;历史,他建构满洲的帝国传统,强调清朝统治的合法性,甚至不想去隐瞒满洲人的“野蛮”源流;军事,他木兰围猎,兴兵西征,“满洲旧俗,一闻用兵,无不踊跃,以不与为耻”,他要保持满洲尚武的传统;文化,他屡次南巡、编修《四库》,一手去反满化一手在汉人面前塑造自己儒家圣王的形象。他的这些努力,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说他只会用满语说‘ili’(意为‘起来’),这句话是说给跪在他面前的那些官员听的。”
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偶有隔膜与误解。解释郎世宁绘《平安春信图》,欧立德认为“在雍正伸向乾隆的枝杈上看到,它象征着合法统治的延续,将由父亲传递给儿子”,强调这种刻画是“承继关系的预演”。这就有点过度解释之嫌,且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图中的梅枝,并非是雍正伸向乾隆,而是乾隆拿着伸向雍正的。在庆祝母亲五十大寿的宴席上,乾隆“身着缀满羽毛的彩色服装,带着兄弟、妻舅和子孙,给皇太后表演舞蹈以示其孝”,欧立德拿路易十四在宫廷芭蕾舞中饰演亚历山大大帝与此类比,也有不妥,乾隆帝显然是传统路数,效法的是老莱子的“彩衣娱亲”。 (王广勇推荐)
马忠文《荣禄与晚清政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3月
推荐理由
荣禄在晚清历史的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可谓众所皆知:甲午战争,编练新军,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这些事件中,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马文忠先生撰写荣禄,不仅道其详细生平,并历数其经历,尤其是着重廓清对荣禄仕途进退,并间接影响晚清政局的重要人事的一系列来龙去脉。但不只是停留在对历史人物个人经历的微观剖析,而是大力扩大视野,通过对荣禄的研究,对晚清的全局有比较宏观的考察,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成一家之言。“这部书改变了长期以来,除了官修传记和几篇碑传文,没有一部有关荣禄的完整而具有较高水准的传记或专著。(金冲及 序语)”的现状。令人欣喜。
本书分为11章。
从荣禄身世与入仕途为起点,在辛酉政变后参与创办神机营的军事活动,以统率使用洋枪的威远马步队、镇压捻军马贼,获得“知兵”之誉,也由此与醇亲王奕譞结好,搭上政治升迁的顺风车。虽然一度政坛跌磋,又遭外放西安将军,但荣禄还是在甲午战时重回京师,受命为步军统领,“早年治兵资历”成为其“临危受命、担当重责的优势所在。不久奉旨充任督办军务大臣,则意味着荣禄开始进入政治决策圈,并且是非枢臣而秉实权,逐步掌握实际的兵权,从而为推动编练新军打下良好的实际基础。在马先生看来,历经道、咸、同、光四朝,长期身居中枢的荣禄,“关注大局,用人无满汉偏见”,“与满汉、南北、新旧各派政治力量关系微妙,是沟通各派的关键人物”。满洲亲贵如醇亲王奕譞、恭亲王奕訢、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劻、端郡王载漪,与荣禄关系亲疏不一,而尤以醇王对其政治地位的推挽之力最巨。
本书论荣禄,实际上也在多处回应源自康、梁的历史叙述,意在厘清“史实”与“宣传”的界限,其多将荣禄视为“后党”的核心人物,镇压新党的“帮凶”,加以负面评价,反而很少批评康梁一派因决策鲁莽而导致局势恶化的举动,这样自然也不利于全面认识历史。本书的论述有助进一步厘清事实的真相!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荣禄与慈禧太后真实关系及相互作用,却罕见论及。我们当然有所期待。但考虑到本书所要关照的问题实在太繁,落实在写作中势必不能面面俱到,有些问题也只能点到为止。
有趣的是,马文忠先生这部博士论文专著与北京大学王刚博士著有同名学位论文在双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撞车”,可谓雅事一件。他日若能一同对读,可谓美事一桩!读史阅世,探幽阐微,本书值得一观!(逍遥子 推荐)
林少阳《鼎革以文:清季革命与章太炎“复古”的新文化运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
推荐理由
全书分总论和四编。总论概述全书主旨,揭示晚清以章太炎为代表的以“文”为手段的“革命”和以“复古”为表现形式的新文化运动。第一编《章太炎与中国国内的清末革命新青年》主要讨论章太炎的“南方”话语及对晚清新青年革命精神与实践的影响。第二编主要讨论章太炎对“民族”“国家”的看法,尤其讨论了以往较少受到关注的章太炎的“联亚”主张与对印度的认识,揭示了章太炎“民族”观、“国家”观的批判色彩。第三编涉及章太炎思想中的儒家色彩,抉发章太炎对“狂狷”之儒家道德的继承。第四编主要讨论章太炎与鲁迅之间的关系,通过文本细读揭示东京时期鲁迅所受章太炎的影响,以及从晚清复古的新文化运动到“五四”反复古的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全书视野宏阔,不仅对章太炎的思想有独到深入的解读,也对晚清思想史有一番新的认识,同时也涉及“民族”“国家”等现实问题。限于篇幅,这里没办法全面介绍、评析本书的精彩之处,只对本书提出的,重新思考“辛亥革命”的问题,略作阐发。
自李泽厚提出“告别革命”论,到近年来,学界乃至文化界热衷于讨论改良、立宪的历史效应,甚至于产生了不少“翻案”文章。有见于此,本书则重新赋予“革命”以价值和意义。但这里的“革命”,却并不是简单的“武装革命”而已,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作者所意图展现的,是晚清持续数十年的一个“整体”的、“复数”的“革命”。
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是太平天国以来一系列运动的结果。辛亥革命的很多参与者都将太平天国运动视作自己“反清革命”的先声,辛亥革命所依赖的地方力量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逐渐壮大的,而太平天国的暴力性也使得晚清朝野都极力避免再次出现一场“破坏性”的武装运动,从而使得辛亥革命以较小的流血代价取得成功,显示出类似于“和平革命”“文的革命”的色彩。这样,作者从一个相对长时段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换句话说,辛亥革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最后的武装起义,不过是历史所凸显的最后的结果。作者做了一个比喻,数十年来,不同的人都在挖清廷这堵墙,越挖墙越摇晃,而武昌起义,不过是最后把墙踢倒的那一下。
另一方面,作者特别注意到辛亥革命之“文”的一面。所谓“文”,有与“武”相对的色彩,还有包括文字、文学、文化等在内的传统所谓“斯文”的意义。“革命文章不仅可以形塑革命主体,提升革命者的道德,以一新士风,更是拆解专制主义、保守主义、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武器。”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所谓乃师章太炎“战斗的文章”,即不仅是革命所谓的理论根据,意义不仅在于宣扬革命思想,不是为“武装革命”服务的婢女,而实际上即属于“革命”实践本身。这一对章太炎之以笔战斗和“文”的重新估价,既丰富了我们对辛亥革命和晚清思想文化的认识,对于我们思考很多当下的问题也别具意义。(野云推荐)
杨奎松《
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推荐理由
中国现代史距离当下较近,经常成为世人热议和争论的焦点。由于受自身先验的经验所限,加上各种观念的刺激,民族、地域、党派阶层乃至家庭在历史和现实中的感受不同,难免言人人殊。同样的,研究近代史的学人亦未能幸免。本书作者以开卷有疑的态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点评,力图客观的看待和了解相关史实,从而为读者提供多一种认识和思考历史的角度与渠道。
孙中山是爱国者吗?是的,还是伟大的爱国者。但很少人注意到其为借助外力帮助曾不得不向野心的日本军阀和财阀许愿出让中国权益的情况。有人赞其审势度时,有人曲笔为民族意识淡薄。杨奎松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孙中山所处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正是中国刚刚开始接受西方民族国家的观念,其不可能有一以贯之的明确的主权和领土概念”。以今人度古人,难免失真。
平型关战斗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打的第一个胜仗,不同背景的回忆录各说各话,歼敌主力一万、四千等说法流行一时。但经过作者爬梳国、共、日三方史料和研究,得出结论:被歼日军以非战斗部队为主,伤亡人数在四百左右,史实得以重建。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张学良西安事变忏悔录的发表是否表示其真的忏悔,抗战时期中共与莫斯科的关系,黄仁宇回忆录中四平街战役中林彪“人海战术”,斯大林为什么支持朝鲜战争等问题,均围绕着相关著作回忆档案展开,以同情的理解态度剥去政治宣传的外衣,力图呈现历史研究的本真。
本书最重要的启示是:如何在比较和疑问中去探求读书的乐趣和意义。(静嘉张推荐)
【美】托尼·朱特,蒂莫西·斯奈德《思虑20世纪:托尼·朱特思想自传》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2016年1月
推荐理由
所有的思想家大概在临终前,都会渴望一场穷尽一生思想的长谈,把毕生思考留下来,就可以安然离开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幸运,托尼·朱特与蒂莫西·斯奈德的关于20世纪思想、政治、社会与历史的对话,既是托尼·朱特一生智识生活的圆满,也是他留给21世纪的思想财富。
托尼·朱特的家族身份与他的学术兴趣有最为直接的关联,他是英国人、犹太人、美国人,外祖父在沙俄圣彼得堡长大,外祖母是来自摩尔达维亚的罗马尼亚犹太人,祖母来自立陶宛,祖父来自华沙,母亲生于伦敦,父亲生于都柏林,托尼·朱特生于伦敦,在剑桥读书,他身上有典型英国知识分子的博学智慧与幽默刻薄,他在巴黎高师完成博士学位,巴黎高师几乎诞生了所有影响20世纪的思想与大师,他在学术方法上不免受到法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影响,后来又长期在美国执教,为《纽约时报》等撰写政治评论文章,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他生于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犹太家庭,年轻时曾在以色列基布兹生活过,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东欧自由主义、犹太复国主义、纳粹主义等都是他的学术兴趣。
在书中,托尼·朱特与蒂莫西·斯奈德既不脱离这些影响整个20世界的思想体系,又不局限于现有的理论叙事,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试图解释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何发生。他们谈论到最重要的思想家,汉娜·阿伦特、萨特、弗洛伊德、哈耶克、布鲁姆、以赛亚·伯林、马克思、恩格斯、斯宾塞、卡尔·考茨基、阿瑟·库斯勒、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罗尔斯、雷蒙·阿隆、佩里·安德森、哈维尔、米兰·昆德拉、米沃什,托尼·朱特对他们有着尖锐而精彩的评论,比如朱特评价汉娜·阿伦特“我倒是觉得阿伦特在她的许多哲思中过于晦涩和形而上,尤其在那些需要认知上的精确和历史证据的地方,她太过轻率的谴责东欧犹太人的不抵抗甚至事实上的合作:换句话说,对他们自身的苦难横加指责”,或许有些是朱特的偏见,但这些偏见是书中最精彩的片段。
他们漫游的领地包括英国、德国、法国、美国、苏联、捷克、波兰等东欧国家,正如托尼·朱特在他的《论欧洲》的观点,他对欧盟观念是充满怀疑的。事实也是如此,仅仅是英国、法国、德国,就存在完全不同的思想与文化传统,欧洲走向统一,会如何处理这些思想资源。
托尼·朱特与蒂莫西·斯奈德试图对整个20世纪的历史与智识生活做总结,因此书中的内容视野范围广阔理论庞杂,两位学者就专业领域的讨论又有着深入的洞见,一个普通读者所能抓取的只是他们万千见识的鳞光片羽,“ 我的论点本质上是概念性的,甚至是伦理性的:将监管和决定一个秩序良好的公共生活的一切规范和形式的权威与资源,赋予任何一个机构、一种垄断性历史叙事或一个单一的政党和个人,这是智识上的不当和政治上的鲁莽。好社会就像良善本身一样,无法被简化为一个单一的来源,道德多元主义对一个开放的民族社会来说是必要的前提。”(兰台万卷推荐)
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6月
推荐理由
我知道这本书最先缘于某学者推荐的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必读书目。只看题名与封面装帧,太像一本普通的大众读物,因此掩盖了它的价值。实际上这是一本很别致的奇书,流传于坊间有关民国学者的奇闻逸事多囊括于此。
该书分上下两编、七个时期,依时间线索逐一梳理知识分子的时代遭际与人生浮沉。上起北洋时期,中经南京十年,抗战八年,解放战争,以至建国之后三个时期。该书通过详细的史料展现了二十世纪一百年间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实景,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社会地位、情趣癖好一览无余。
综观全书,北洋政府与南京十年知识分子生活状况较优越,抗战中后期物质生活条件下降,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工资待遇较高。以北洋为例,这一时期物价涨幅不大,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水平很高。胡适进入社会之初即拿280元月薪,到北大任教不到一年,稿酬已千字六元。实际上,胡适每月生活花销只需要9元。鲁迅买下北京西直门三进18间的大宅院,加上装修的花费相当于一年的工资。由此可见当时高知生活状况。全书轻松有趣,可很快读完,老舍一节,读之足以使人落泪。美中不足之处,前详实而后简略,重视名人而忽视小众。(羊菓推荐)
石守謙 、何傳馨等《中國古代繪畫名品》
雄獅美术1993年1月
推荐理由
全书在架构上分为「名品篇」和「研究篇」。
「名品篇」大体上可以看作是说明性的鉴赏文字,图录上常见,不是很出彩。
「研究篇」为石守谦撰写的三篇文章组成,深入浅出。大致可以用「史学反思」、「史籍流变及梳理」、「学术史及其研究回顾」的三个板块来梳理。对于初窥门径者,启发很大。
其中第一篇,谈画史研究中的一些陷阱,主要论及的是主观品评和以西方的风格学代入画史研究这两大误区。
在过去,前者一直是中国画史研究的传统,如《古画品录》、《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等,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著作。而后一种情况,则多见于西学东渐以后研究中国艺术史的第一代学者,比如留学德国的滕固,还有依托西方艺术收藏热潮的汉学家喜龙仁、罗樾等人。
此后,在真正意义上摆脱了上述两种误区,奠定了现代中国艺术史的科学研究体系的学者,当属童书业、王逊、郑振铎等人。
到了今天,似乎这些认识上的问题已经不是出现在艺术史界了,反而在艺术家群体和普通的艺术爱好者中时常出现,因此闹出了不少笑话。
相比于语言浅显易懂的第一篇文章,第二、三篇就显得严肃了些,未免不太「科普」。
虽然说是给初学者的科普书籍,但是「名品篇」和「研究篇」在搭配上处理的不是很好。二者的深浅搭配,差距略大,对于一些不熟悉绘画史研究的读者来说,读来会有些吃力。(Fish推荐)
[美]詹姆斯·M.布坎南《为什么我也不是一个保守派》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年9月
古典自由主义作为因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体制而产生的意识形态,对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自我负责及自由市场等以自由为核心的美好愿景有无限期盼。
本书作者布坎南是公共选择学派经济学家,他将经济方法运用于研究过程,该成就填补了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空白。体现布坎南主张恢复政治经济学、主张经济研究上回到古典学派的思想表述的著作,正是这本书。
这本书并不厚,但却体现着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书中所体现的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愿景和期待,建立于伦理学、经济学、博弈论、政治学等基石之上。因此,古典主义的伦理观与道德观也是本书论述自由市场经济的重点。
譬如,布坎南在讲述市场经济之前,花费了大量篇幅讲古典自由主义中对完备的人的期待。“人永远是目的而非手段”,被解救的星期五同时也成为了鲁滨逊的工具(手段),二者并无依存关系。
布坎南用康德的伦理规范举例告诉我们:古典自由主义的市场顺畅运行假设在道德层面存在独立和完备的人。
布坎南用这种康德式的道德感与形而上的伦理,坚定地表达他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期盼:古典自由主义的规范需要人性的启蒙教育。我们梦想着可能的美好世界,并真切地希望即便永远无法实现那样的世界,但至少可以逐渐趋近。(chanter fleur推荐)
杰弗里 韦斯特《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中信出版社 2018年6月
在萧山机场的中信书店买了这本书后,出差过程中一口气看完,又慢慢享用了几天,作为一个文科生,思维受到的冲击和启发很大。
常年生活在纷繁复杂世界中的现代人,理解世界常常是从复杂到复杂,也有不去思考的单纯简单化的理解世界和社会现象,而这本由顶级理论物理学家写的书,用简洁的数学思维告诉我们理解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这本书用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某些常识不等同于直觉,大多数复杂都有一个简单的底层思维逻辑。比如说:为什么“用两个5寸的披萨换一个9寸的披萨”你一定吃亏了;
为什么儿童药物剂量不能按照体重比例直接增加;
为什么城市基础设施不用按照人口数量直接配比;
为什么所有生物体和公司都是要死的,而城市却可以永生。等等
这个复杂世界的运行法则,需要用非线性思维去理解。
这本书和大部分中信版的翻译书类似,翻译不是最好,但它附赠了一个万维钢等人写的解读本,比翻译本身的语句要更顺畅。(若水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