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清朝时取“宜于昌盛”之意改称“宜昌”。
我们通常所说的宜昌古城,一般是指清代的东湖县城。据史书记载,宜昌古城为四周相连的椭圆形,其城初为八门五台,后为七门六台。建城初期,东湖门、南藩门、文昌门、西上门、西塞门、北左门和北望门都建有城门楼。南藩门(大南门)城楼设有关帝庙,宜昌古城始建小东门后,相传有一云游道人观后,大呼修小东门与风水不利,“ 开则多怪"。故后来将其封闭,为了吉利起见,又在城上建起“威风台”。宜昌古城周长为八百三十六丈,高二丈二尺,有垛口三千九百零三个。城墙为红砂石基,青砖墙面,城墙中用黄土填充,城墙东南北三面挖有城壕。壕沟阔四丈五尺,深两丈,壕内引水溢之。西南城墙濒临大江,凭借长江之险予以护城。
自古以来,宜昌依据长江黄金水道,成为鄂西、湘西北和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烟台条约》中规定宜昌正式开埠通商,标志着帝国主义列强对长江航道的控制权从汉口向西延伸到了宜昌,也打开了通向四川、重庆的大门。▲1903年,英国人威尔逊拍摄的宜昌江边雪景,中间弧形的为城墙。
1877年,英国在宜昌设立领事馆,1886年,一位金发碧眼的英国探险家立德乐和他的夫人阿绮波德•立德乐,拍下了《宜昌南城墙一角和磨基山图》,发表在英国伦敦一家报刊,后被多家媒体转载。▲英国人立德乐在宜昌城墙上拍摄的围观人群,远处最高建筑为文星阁
民国十八年( 1929年),宜昌来了一位叫赵铁公的湖北沔阳人当县长。这位新任县官到任不久,对前任县长江楚清1927年提出的“旧有城墙,阻碍交通,亟待克日拆毁"的议案十分赏识。自认为十分聪明能干的赵铁公任期内三年干了三件事:一是拆城修路。即拆四周城墙修四环路:环城东路、环城西路、环城南路和环城北路;二是削岗填湖。即削南湖岗边土,填塞部分南湖;三是修建滨江路。
▲宜昌古城郊外图,中间长条形的湖泊就是南湖
客观地说,赵铁公还是做了一些有益百姓的事,对赵某人来说可谓名利双收。当赵铁公大权在握的时候,有人吹捧赵铁公立官为民、胸中有公。如在修建滨江路时,有人举荐路为大公路,桥为大公桥,大公桥名一直沿袭至今。赵铁公拆城墙修筑环城路,填南湖扩修康庄路等,他也从中捞到不少油水,发了一笔横财。赵铁公授意亲信李春澄的公昌营造厂包揽了拆城、筑路、填南湖、平铁路坝等大部工程。有人替赵铁公记了一笔账,拆除城墙可以卖砖,土可以填平壕沟、填塞南湖,可以增加地皮,地皮卖给商人修房子等,据说赵铁公假公济私至少有六、七十万银元装入他的腰包,赵铁公成了不折不扣的赵铁私。后来,赵铁公三姨太被益丰布店的几个学徒工“冒犯”,专横跋扈的赵铁公不依不饶,令人将三名学徒工抓到拘押所一顿恶打,一个名叫杨善美的十几岁学徒被活活打死。这起人命案,被宜昌《益世报》社长张清夫以《宜昌县长赵铁公打死店员杨善美》为题,在报纸上登载。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不胫而走,武汉、上海等地媒体纷纷转载,并在国民政府《中央日报》上曝光。
为此,赵铁公吃上了官司。为了尽早摆脱缠身官司,他只得倾其所有,将其贪污的巨额钱财用来打通上下各层关节。结果官司不了了之,三姨太也另寻新欢。据说,丢了官职的赵铁公浪迹于汉口街头,最终落得个人财两空、声名狼藉的可耻下场。
来源|宜昌市文史资料
编辑| 孙红亚 编审| 欧红平
万水千山总是情
喜欢就奖励岗岗一个“”和“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