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问05 - 什么是学习中最大的误区?
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查理·芒格
如果说学习是 hack yourself 的主要方式,那么时刻反思「学习」本身就极其重要。
芒格曾经这样总结他的成功经验:
迅速歼灭不该做的事情,接着对该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然后,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只有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就采取果断的行动。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学习中应该「迅速歼灭」的事情。
误区千千万,这个特别坑
学习中可能的误区有哪些?这个列表会很长:
没有开始去做
没有集中精力
学习材料不对
学习方法不对
缺少目标
缺少练习
缺少反馈
遗忘
……
被大家戏称为「学习机器」的 00 曾经有过很多无效的学(zhe)习(teng)经历,这些坑我都踩过。再次反思,发现其中最巨大的一个,我今天仍然会反复地跌进去。
这个误区就是:
我们以为,一本书接一本书地看,就是学习了;我们以为,买了各种各样的课程(甚至能坚持听完),就是学习了;我们以为,有人手把手地教,就是学习了……
买课、看书、做计划,甚至开始动手尝试、反复练习,都只是学习的「动作」,而不是学习本身。
这些都是我们为学习所缴纳的巨额税款,而且可能会一直这么交下去。
反思「学习」这个概念
在重启学习系统,做个知识炼金术士一文中,00 曾经整理过学习的一些概念。一年多以后再次翻出来,发现自己虽然理解,但是并没有内化,也没有持续践行。
快速找出权威教材和一些大师对学习的定义,其中共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改变。
学习是通过经历或练习所带来的行为上相对持久的改变。——「心理学最佳入门」
学习意味着从一种知识状态进入另一种知识状态,学习要使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发生改变。——「变构模型—学习研究的新路径」
学习是在观察行动与结果联系的基础上,改变行动或行动规则。——马奇「经验的疆界」
00 再做了一点简化:
学习是一系列以改变为目的的探索活动
所以,学习的目的,甚至学习的本身,就是:改变。
以这个标准衡量,80% 以上的学习都是徒劳。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花哪怕 1 分钟去仔细想过:
我现在处于什么状态(起点 A)?
想达到什么状态(终点 B)?
如何衡量这一改变?
为了达成这一改变,需要做哪些改变?
于是我们在自己那模糊而远大的雄心之下,开始了漫长的西西弗斯式的「壮举」:开始学习,然后无疾而终。
学习的陷阱
如同「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能够被命名」,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都能被描述和评估,尤其当我们没有去主动思考内隐学习的时候。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指人们对复杂规则知识的无意识获取。
包括内隐学习在内的许多学习主题,都很容易偏离目标,以致于无法形成最终的改变,因为它们:
影响范围很模糊
结果无法标准化/描述
检验周期很长
层级模糊
目标层面的「内隐」
从现状 A 到目标 B,B 永远都像梦境中的理想伴侣——面目模糊。
我说我要学日语。但我不去问,「学会」的标准,是在旅行时能流利交流呢,还是能听懂 80% 日剧的对话呢,还是能通过考试呢,还是能熟练对照五十音图发音……我也没有问,这一改变需要通过哪些以往没有做过的事情来达成。我甚至没有问,为什么学这个的优先级比 xx 高,为什么是现在?
我说我要学编程。但我不去问,「学会」的标准,是能写出简单的脚本处理一些任务呢,还是跟程序员更顺畅地沟通呢,还是找到一份编程的工作呢……我也没有问,这一改变需要通过哪些以往没有做过的事情来达成。我甚至没有问,为什么学这个的优先级比 xx 高,为什么是现在?
我说我要学如何做决策。但我不去问,「学会」的标准,是工作中做出更有理据的决策呢,是提高个人投资的回报率呢,还是了解决策的过程……我也没有问,这一改变需要通过哪些以往没有做过的事情来达成。我甚至没有问,为什么学这个的优先级比 xx 高,为什么是现在?
以上都还只是目标容易识别和描述的学习。如果涉及到关系处理、自我觉察、个人成长、构建知识体系等等话题,提炼目标会更加困难。
行为层面的内隐
假如目标能够清晰描述,接下来有更多难题等着我们:
从 A 到 B,存在哪些路径,是否存在最优路径?
路径可以拆分吗?由哪些部分组成?
每一步拆分的 B 又是什么?
共性/规则/规律是什么?如何描述?
如果难以描述,又怎么判断学习效果和改进步骤呢?
等级层面的内隐
如果本身就在三界和五行中,要怎么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
比如,德雷弗斯模型划分了新手到专家的五个阶段。当我们还处于新手阶段,怎么能想象出成为专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如何做到呢?
因为这种种的「不可描述」,学习其实是一件不确定性蛮高的事情。如果没有充分启动元认知去理解和反思我们的学习行动,就容易用行动替代实质。
所以,学习的尝试和学习是两回事。
所以,看书和学习是两回事。
如果把看书的目的分为:参考资料、获得体验、启发思路、重塑三观/知识体系,我们惯常的读书习惯,其实都是以获得体验为主,尤其是虚构类的书籍。当然,获得体验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目标,只不过这非常奢侈。
如果以学习为侧重而去读书,可能可以这样分配比例:
更新「学习」这个概念
从今天开始,往头脑的概念库中重新写入「学习」这个概念吧!
马奇在「经验的疆界」中提出,学习会在三个层面同时发生:
学习做什么:例如寻找好的技术、战略或合作伙伴
学习如何做:例如精炼并改进在某技术、战略或合作伙伴上的胜任力
学习期盼什么:例如调整绩效目标(经常出问题,开始设定太高或太低后续没有调整)
所以,学习并不是做了哪些代表学习的举动,而是在清醒知道为什么学、如何学、如何评估的前提下,从 A 到 B 的过程。
如果没有(一定程度上可描述的)改变,学习相当于没有发生。
这么看来,学习真是一件远比我们想象要深刻且有用的事情。低效的学习,大都来自于对「学习」概念本身的误解。
既然找出了大坑,下一篇我们来详细讨论,学习中最应该养成的习惯是什么。
Ref
心理学最佳入门(原书第2版)
经验的疆界
穷查理宝典
程序员思维修炼
变构模型-学习研究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