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机会成本”
一、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另一个最容易被人所忽略的问题。什么叫机会成本呢,说白了也就是选择的成本。你做出一个选择,就意味着你可能同时也损失了另一个选项的收益。
在我所辅导的这所大学里,我们几位志愿者们根据同学们的意愿分成了几个小组,我们每人负责帮助一组同学。我的组里正好有两个女同学,她们的例子很有代表性,我借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个人从小酷爱画画,一直学习国画。直到毕业后她因为觉得画家这个职业以后比较难以成名,尤其是画国画,越老越吃香。所以她就立即就转行了。在跟我咨询的过程中,她谈到了自己数次从事不同行业的短暂经历及感受。从她的描述中我听得出来,第一她做过的不同行业数量恐怕比我还多;第二她每次转行换工作都是处于某种自认为必须的原因(个人发展/收入前景/兴趣爱好),但没有一次是综合考虑各因素的。换句话说,她都是被当时的现实压力“所逼迫着”改换职业方向和道路。直至最后,来到我现在所辅导的这所大学读MBA。又是一次注定要发生的职业转型!第三,她给我的印象是人很聪慧。否则一般人也就很难想象,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说转行,就能找得到工作的吧?
我给她做的第一条忠告就是:你的选择太轻率了!我告诉她,“你一定要明白,你做选择是有成本的,千万不要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因为你是冒着损失其他机会的成本来尝试的。”
现在有一句话在我们身边非常流行,叫作“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有的人会说,这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不一样呀?是的,我们的教育体制所倡导的的确不是这样的。中国自古不就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式的教育吗?但要我说,那都是道理的一个方面。
如果有三个人都想过一条河流,第一个人赶紧跑去砍树造桥;第二个人立刻跑回去学习游泳,打算横渡。第三个呢?他不慌不忙,在附近溜达了一圈,看有没有渡船。发现没有后就向当地村民打听,然后走出2里地去,从那里的一座桥上过了河。你能说出最后谁没过了河吗?没准都能过去!但是三个人的付出一样吗?
这个故事说明的,不是执着精神或顽强毅力的问题。它可以告诉我们,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做事情不光要关注结果,更要考虑成本的问题。
前面那位同学的例子,如果她考虑到每次择业转型有机会成本问题的话,相信当初做选择的时侯就会谨慎许多了。而现在也不至于还为工作发愁了。
二、如何做出高质量的选择(决策)?
在领悟到上面这两个道理后(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很多同学就开始思考怎么做才能得到更好的选择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大家最容易认同的,就是信息。
其实,信息的形式有许多种,获得的渠道也远比你想像的多。对于一个想对未来某一职业方向有所了解的人来说,他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上网查。怎么查?百度公司?百度新闻?其实最先做的可以是查一下行业,从历史,背景,重点热点,你可以了解到的都会帮你形成一个思维框架。这个框架越宽,越完整,对你下一步越有意义。
我遇到的第二个印象深刻的例子也是位女同学的。她是来自于一个食品专业的优秀研究生。但她的求职意向非常非常单一,那就是玛氏公司。是她对自己有十足的把握吗?起初我也很好奇,因为不解她为什么不考虑其它的公司。等到见了面,我第一个问题就是各中原因。
她的第一个答案令我非常地吃惊,她说因为她一直非常喜欢吃玛氏的巧克力!马上我就反问她,难道你觉得天下有那么多人喜欢喝可乐,吃汉堡,他们就都会选择去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或者是麦当劳肯德基工作吗?(--喜欢某一品牌可以成为你求职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但也没必要为了它就放弃那么多其它的选择吧?)
于是,她给了我第二个理由。是地理方面的原因。原来她家住嘉兴,那里唯一一个她知道的大型食品外企就是玛氏。她既想回家乡工作又想专业对口找个好公司。这个理由比较靠谱,我也十分理解她的考虑。不过在帮助她做进一步求职规划的时候我们发现,她的成功率并不高。因为一个二线城市里,一家知名外企里符合她的目标岗位也就一两个,很难保证每年都会有招聘的需求。况且即使有,也往往会优先考虑内部员工或者招外部有一两年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对于这位刚毕业没有实践经验的同学来讲,成功的把握似乎很小。她也承认对于自己来说,一旦做出了这个决定,面临的很可能就是回家乡即失业的结局。
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留在选择更多的大城市呢?
在我的一再努力下,她道出了个中的第三个原因,也就是最重要,也是较私人的原因。她的未婚男友决心回到家乡发展,并且已经签了5年的offer 。
这样一来,整个来龙去脉就基本水落石出了。而我们的择业计划也就有了清晰的选择框架,目标,和范围了。
选择的框架是什么呢?不是时间,也不是地理位置,这些是结果中的某些因素。我们所的框架应该是基于核心目标下的基本“需求”。
我帮她分析了一下:
她的核心目标包括两个,我们以此为例来说明如何考虑。1和男朋友回家乡立业,2自己的事业(她十分渴求自己有份独立的工作和职业追求)。但是矛盾是两者不可兼得。
且慢,我们并不确定是否真的两者完全冲突,不可兼得。因为她承认并未对家乡的就业机会做过完整的调查和分析。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个计划。她需要上网搜集本专业相关就业行业的历史资料,再查找家乡有没有相类似的企业。
如果不行,建议她可以稍微扩展下搜寻空间。她的家乡到上海高铁20几分钟而已,因此在上海找到相关职位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这是备选方案二--空间的扩展。
人们在抉择前往往更加注重最佳方案的设计,容易忽视第二第三方案的完善。
最后,我又给她出了一个主意。扩展时间概念。
也就是说,如果她男朋友签订了5年的offer不能动地方,而她又限于自己没用工作经验争取不到大多数家乡的岗位。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再分居两年,等到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再回到家乡应聘理想的公司呢?那时她的成功概率将大大提高!而且,也更容易同时满足两方面的需求。她表示回去会认真考虑多长时间是双方都能接受的。
整体方案规划下来,我帮助她明确了自己:
真实的需要(而不是表面上的期望),
限制选择的边界(实际是扩大了选择空间),以及
创造性的新方案(空间范围,时间范围的扩展)
她也表示获益匪浅,回去后会继续按要求做好调查和分析等步骤。
在此案例中,我帮助她认清了备选方案的重要性。我首先所做的,就是帮助她分析了各种可能的选择,尽可能减少盲目的随机选择,或者是一时的冲动。(其实也有很多人会因一时冲动而导致一不做二不休的择业情况。这些个时候,如果你首先考虑下你的机会成本,很可能就会冷静下来了。这条尤其适用于刚毕业的学生,或是创业的激进分子。)
其次,我们还冷静客观分析了她的真实需要及限制性条件。人们往往凭主观限定自己的选择范围,这时我们需要有打破常规思路的勇气,一旦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本例中是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生活在长期的平衡而不是两者在短期内同时同地实现),那么我们就可以打开思路,创造出更多更新的解决方案了。
在后面的章节,我还会应用一系列心理学知识,结合一些世界500强公司高管们做决策时常用的方法与工具,进一步帮助大家分析和解决自己择业中的困惑和难题。希望继续给予关注。
总结:沉没成本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损失,要及时止损,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轻易做选择。而机会成本则告诉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多思考可能造成的损失,最起码,你不会浪费时间,反而比不断轻易地试错更有效率。比如说你直接就去创业。如果失败了,你损失的不仅仅有金钱,还有时间。这段时间里,其它同学可能早已在某个公司熟悉了业务,或者时小有所成了,而你很可能还得从头开始。这就是你的机会成本,也是需要考虑到的潜在风险。
作者:王硕,美国斯坦福大学专业教育中心进修,先后在西门子、维斯塔斯、大唐等多家欧美世界500强及国内知名公司任职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