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产、批发、零售企业供应链对比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供应链产品笔记 Author scm木笔

正文共:2990字预计阅读时间: 8分钟


最近学习了几本生产制造型供应链的书,对传统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了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本文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横向对生产、批发和零售行业的供应链做了一次梳理,聊一聊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行业差异。



01生产、批发、零售企业的共生共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生产、批发和零售企业的运作模式:

生产企业:将原料采购回来,按照产品工艺设计加工为成品,再销售给下游客户,下游客户一般是经销商。随着互联网的渗透,很多生产厂商也可以直接对终端客户进行产品销售,以高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从中获取利润;

批发企业:从上游供应商采购成品(可以从生产企业直接拿货,也可以从上游经销商提货),再转卖给下游客户,赚取中间的价差;

零售企业:从上游供应商采购成品(可以是批发型企业,也可以直接从生产企业拿货),直接销售给终端用户,赚取中间的价差。


  ▲生产、批发、零售企业供应链三流

从模式上可知,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都是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从原材料到终端客户可购买的最终成品的流转过程中,产生了供应链上的经典三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物流:传统供应链管理流程中,原材料经生产企业采购回来以后,加工为成本/半成本,并通过分销的方式销售给批发企业或者零售企业,此模式我们称为F2B(Factory to Business);批发企业继续分销,将商品销售给零售企业,此模式称为B2B(Business to Business);零售企业再将商品卖给终端客户,构成B2C(Business to Customer)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透明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企业有了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向终端客户进行销售,如此可以省去中间环节的成本,于是又出现了新型的F2C(Factory to Customer)模式。当然,还有一些做回收的C2B,以及二手个人交易的C2C模式,不在本文研讨范围内。

信息流:纵观供应链的发展史,供应链上的信息最初都是源自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为解决企业内部的供应链问题而生,形成了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后面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企业上下游通过供应链协同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受用,于是各自借助一些软硬件技术,将信息流延伸到企业的上下游,逐渐打通了从原产地→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终端客户的正向和逆向的全链路,使整个供应链上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

资金流:资金流和物流是反向的,最终买单方是终端客户,所以资金流是由终端客户向零售企业、批发企业、生产企业的逆向流转过程。在流转过程中,原则上经历的环节越少、牛鞭效应越小,资金的使用价值越高,供应链整体的成本便会越小。否则有很大一部分资金都会被库存成本、作业浪费、物流运输成本所吞噬,无形之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不管是生产企业、批发企业,还是零售企业,都是围绕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展开工作,以降本增效为目标,各自在供应链的上下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完成供应链流通链条上必要的使命,共存共生,缺一不可。

02供应链流程对比

聊完三者在整个供应链上的业务模式和依存关系后,咱们来对比一下三者在供应链流程上的差异。

先说生产企业,因为生产企业负责将原料生产加工为半成品/成品,再售往下一环节,在由原料向成品转换,并最终发往下游客户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如下8个环节,含设计、采购、原料存储、生产加工、成品存储、出库、配送等7项流程:

  1. 对新产品进行工艺设计,样本打磨;
  2. 确认物料清单,编制原材料采购计划;
  3. 按照采购计划进行原材料采购;
  4. 原材料供应商送货、收货入库;
  5. 提取原材料,开始生产加工;
  6. 生产完的成品入库存储;
  7. 接到下游客户订单,按订单发货;
  8. 按照客户收货地址将订单配送并交付给下游客户。

  ▲生产企业供应链流程

反之,批发和零售企业,因为只涉及到成品的进销存,所以流程会简单的多,只包含采购、存储、出库、配送4项。具体流程环节如下:

  1. 按订货点、日常补货计划或者订单量做商品采购计划;
  2. 根据采购计划进行询价、谈判、签订合同,确定采购商品明细;
  3. 供应商送货到指定库房,收货入库;
  4. 接到客户订单,按订单发货;
  5. 按照客户收货地址将订单配送并交付给下游客户。


▲生产与零售企业供应链流程

虽然批发和零售企业的供应链流程类似,但由于客户形态、库存形态、运输形态上差别较大,所以在库存管理、入库和出库作业、配送的流程处理上有很大的差别,下面我们详细说明。

03营销和配送网络对比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保证订单按时按量履约,有条件的企业都会建立自己的配送网络,从成本、服务水准、安全库存等多个维度来决策在哪些地区建立配送网点,网点的数量,以及覆盖的区域。


▲生产、批发、零售企业营销和配送网络对比

生产企业以生产加工中心为中心覆盖区域,将加工完的成品(半成品)向其覆盖区域内的区域仓补货。生产加工中心在全国/全球有一到多个,区域仓的数量会根据业务辐射的范围进行规划,但由于供应商比较固定,商品以大批量的流通为主,所以一般来说,区域仓的数量不会太多,以满足区域范围内客户的配送为主。当然,如果是海尔、格力这种多元化发展、实力雄厚的生产企业,网络和网点的规划就另当别论了。

批发企业一般将全国划分多个片区,每个片区一个设立一个大的中央仓,片区下的多个省市设立区域仓。中央仓负责大批量库存的采购、存储,为其覆盖范围内的区域仓作弹药输送,区域仓负责区域客户的配送。

零售企业一般有一个或多个区域仓,大型企业也会设立中央仓。每个区域仓会覆盖多个门店(当然如果做电商线上业务,就不需要门店了),区域仓负责为门店供货,门店为其所覆盖的社区、街道提供零售服务。如果是新零售模式,每个仓库和门店的辐射范围会从传统的500米扩大到周边的3到5公里,区域仓和门店都可以承接线上订单,直接为C端客户做配送。

04仓储中心布局对比
宏观层面聊完以后,咱们再看看企业内部,三者的仓储中心布局对比。

所有的供应链流通区域都可以抽象为进销存三大片区,不管是生产企业、批发企业,还是零售企业,仓储布局上都会设立收货区、生产存储区和发货区。供应商送货到收货区,经过收货、验收合格后入存储区存储/加工,然后再依据订单从发货区发货出库,进、存、销是一个单向流的过程。


▲生产、批发、零售企业仓储中心布局对比

由于业务流程的差异性和库存形态的不同,三者在存储区的规划布局上,偏重会有所不同:

生产企业包含三种库存:原料库存、半成品库存和成品库存,故存储区需规划出原料库、(半)成品库,以及将原料转换为成品的生产加工中心,在使用面积上,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水平,需保证成品库存的充裕,而囤积过多的原料会造成库存浪费,增加库存成本,所以加工中心和成品库的面积会比原料库略大。

批发企业一般以整件入、整件出为主,所以存储区以整件库存为主。为防止包装的破损、以及售后的处理等,零散库也必不可少,但零散库比整件库面积要小的多。

零售企业以散件零售为主,90%以上的商品都会拆零出售,所以需要足够大的零散库,而整件区一般只作为备货区,以向零散区补货为主,所以使用面积会比零散区少。

05供应链细节特色对比
最后,我们分别从销售模式、供应商数量、需求波动频率、供应链战略、库存形态、商品品种数、收发形态、商品的运输方式、供应链成本构成等方面对三者进行对比,由于篇幅关系,就不一一介绍了,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单起一篇文章详述~


▲生产、批发、零售企业供应链特色对比

作者:木笔作画
来源:供应链产品笔记

END


ERP中BOM的详细解析!

2020-04-30

超经典PPT,这才是真正的供应链管理!

2020-04-23

SCMP是国内具权威性的供应链管理认证项目

2020-04-18

科尔尼的棋盘博弈采购法

2020-04-17



你也“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