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中国经济发展短期内仍然负重前行
李湛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
以下观点整理自李湛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1年10月)(第50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1504字
阅读时间:4分钟
第四季度的滞胀非常明显,并且滞胀会从2021年底持续到2022年第一季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给侧,二是需求侧。就供给侧而言,双控趋严,高能耗原材料产业供给受限将推动PPI走向历史高位。2021年9月份PPI价格是10.7,生产资料环比价格上行1.4。高能耗行业供给受限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是煤炭加工行业和采掘行业,推动了0.5个百分点。本年度PPI高点将在10月出现,整个四季度仍将维持高位。受“猪周期”影响,CPI相对疲弱,需求相对不景气,上游和中游价格无法向下游传导。
此外,仍需持续关注以下三方面: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这决定了滞胀是短期影响因素还是中期影响因素,甚至是长期因素。从大宗商品最近五十年的趋势来看,全球大宗商品在去年之前维持了十年低位。疫情因素导致的供需缺口,再加上全球央行放水,使得今年大宗商品上涨。至于寒冬是否会造成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以及此番上涨是否会维持较长时间,仍需持续跟踪。二是房地产风险。首先,最近的中资美元债中房地产债券金额占到1/4,大概有1.3-1.5万亿元。花样年违约后资本市场对香港地产债风声鹤唳,这会影响高杠杆民营房企,加大四季度或到期续约难度。如果不能借新还旧,反而会影响国内债券和国内其他理财产品导致交叉违约。房地产民营企业违约范围扩大,将引起国内房地产市场规模进一步收缩。这是很重要的关键点。其次,房地产卖地收入及各地政府土地流拍,从之前正常的5%-10%扩大到近30%。房地产和基建是双引擎。如果要控制地产泡沫,严格限制融资,短期内好像没有太大影响,但就怕影响到另外一个更大的泡沫,也就是地方政府债。去年土地出让金有8万亿,各级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占比高达30%,有些地方占比近50%。如果土地收入大幅下降必将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续转。虽然专项债要放量,但今年专项债的发行并不积极,并且其中的50%流向基建。以前地产债、土地出让金大部分往基建走,比如产业园区,这会限制另外一个引擎,也就是基建。如果加强对房地产的管控,可能会引起民营房地产企业的大范围违约,进而影响房地产销售和土地买卖收入,这将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由房地产引发的问题会传递到地方政府债务、基建和城投债务。三是中观产业政策调整。中长期的双碳政策和短期经济压力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长期经济结构性改革和短期经济下滑如何权衡?着眼于长期的经济结构性改革,为了更长期的良性发展,允许短期经济有一两个点的下滑。以2019年为基础,明年GDP增长可能下到4.5%-5%。如果真的下探到4.5%,今年四季度就会有相关迹象。这时就要持续关注政策的转向点。
综合来看,政策转向点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地方财政维系了地方政府的民生支出。二是就业。根据最新公布的就业率和失业情况,可以看到目前就业较为乐观,但这种乐观是否受失业传导时滞和其他因素影响仍待商榷。从监管角度来看,这是两个道路的选择与权衡。一是此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续了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一轮改革主要体现在对金融杠杆的控制上。这期间对理财、表外影子银行的控制以及资管新规的实行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此外,这种延续还体现在地产和地方政府债的管控上。比如2017年是对金融和房地产进行调控,让资金转向实体制造业。在经济有所上行的时候,针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改革会有一个梯度,使得整个经济承压没有那么大。如果这次房地产调控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到地方政府债务,会导致整体实体经济运行压力增大。综合来说,中国现在的改革,从长期来看要轻装简行。中国经济目前不得不负重前行,短期很难毕其功于一役,等待经济增长繁荣后再卸包袱,长期达到轻装简行。阶段性降杠杆,去包袱,从负重前行过渡到轻装上阵。
延伸阅读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所有权和用益权分离促进数据利用,遵循FRAND原则开放数据
【预告】刘元春 杨瑞龙 毛振华 郭磊 李超 李湛 于泽联合解析:回归、成本冲击和跨周期调节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曾宇:互联网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数据确权和大数据反垄断需继续推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经所副所长孙克:数据确权需思维创新,要严格区分数据集聚与垄断
聚焦“建设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挑战与路径”,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及理论与思想研讨会,发布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及理论与思想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