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伟校长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2中期)的致辞

刘伟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2022-08-02


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以下观点整理自刘伟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2年中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2025字

阅读时间:5分钟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媒体界、线上直播间的新老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创立于2006年,经过16年的沿革发展,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论坛邀请政府部门、智库、市场机构的知名经济学家及专家,聚焦中国宏观经济动态研究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共谋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策略,打造了包括年度论坛、季度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热点问题研讨会、理论与思想研讨会、国际研讨会、闭门研讨会等系列学术产品矩阵,形成了定期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专题报告、理论与思想报告、国际专题报告体制机制。16年来,论坛已发布报告近200期,在国内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学术影响,充分发挥了“国家高端智库”咨政启民的先锋作用。


2022年是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一年。从国际来看,“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持续扰动经济修复节奏。地缘政治持续恶化、出口承压不断加强。从国内来看,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经济造成持续影响。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就业压力凸显。


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我们依然要保持信心和决心,我们仍然有足够强的韧性、足够多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冲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面对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顺利实现“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良好开局的必由之路。


在此,我与大家分享三点看法。


一是坚持以扩大消费为战略基点。当前总体消费率不仅长期偏低,而且存在整体下降趋势。随着宏观经济政策调整,2022年下半年消费或将出现回暖,但受疫情防控和未来收入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仍将乏力,其背后相关联的是居民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负担过重。因此,我们未来仍然要牢牢把握住扩大消费的战略基点,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着手做好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从需求角度,要从促进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改善资源配置、完善税收制度、完善社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合理调节房价、合理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等多个角度加强制度安排。从供给角度,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品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市场交易环境、消除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等。


二是坚持以产业转型为主攻方向。当前,我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在发生变化,经济增长引致的鲍莫尔效应和恩格尔效应也在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深化产业改革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可以抓住两个较为突出的产业升级机遇:一是以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二是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导的绿色转型。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要素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技术进步,将催生出新的数字经济产业活动,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另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能源结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等将被重构,把握好绿色转型机遇,将会带来一场全面系统深刻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三是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能。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新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持续加大。然而,我国仍然存在创新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短缺等问题,造成国民经济循环上存在堵点、断点。要破解上述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来推动技术创新。一方面是要全面统筹各方力量,通过市场机制配置优势资源,合理布局各个技术环节,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是要优化上下游经济结构,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如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让下游企业敢创新、能创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让上游企业有市场、有收益等。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要求。今天,我们在线上举办此次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2年中期),正是为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殷切期望,与时俱进回答时代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衷心希望今天与会的各位政产学研各界专家共同分享深度洞见,贡献宝贵智慧。我相信,通过各位嘉宾为中国经济“把脉问诊”,指明未来经济走势方向,积极回应总书记的全新期待,必将为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稳步迈进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能够蒸蒸日上,越办越好,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延伸阅读

于春海:世界经济衰退阴霾下,我国经济具有行稳致远的坚实基础


郑新业等:国有企业引领社会向好、向善、向上


王晋斌:新特里芬“两难”:两种表述、一种含义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打好应对能源价格上涨的综合战


李三希:数字平台反垄断的目标考量


毛振华:全球变局加速演进下需高度重视我国能源安全


秦虹:科学改造让小区旧貌换新颜


王晋斌万字长文最新研判:全球经济治理已进入动荡变革期


林伯强:中国新能源必须加速,能源安全应提升至新高度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震:地缘政治放大短期油价溢价,供需基本面决定未来2-3年油价走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