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伯强:中国新能源必须加速,能源安全应提升至新高度

林伯强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2022-08-02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以下观点整理自林伯强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50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2326字

阅读时间:6分钟


一、若出现市场切换,能源价格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


目前大宗商品价格都在上涨,但这一轮石油价格上涨不光是通货膨胀,主要还是供应链的问题。前面的石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还是蛮温和的,真正上涨比较快的还是经济开始复苏、疫情过后。


通常一旦比较紧的时候过去以后,需求会上来很快,但供给往往跟不上,因为供应链被打乱了,包括没有船、没有搬运工等等,这些都是供应链错乱的表现。因为供应链有一个修复过程,所以过了这段时间价格应该会开始温和向下。石油是大宗商品的领头羊,石油不往下走的话,其他大宗商品是很难往下走的。俄乌冲突对石油市场的影响会更大,对供应链的冲击远远超过疫情,而且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这一段时间,假定目前欧盟和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没有明显变化,而且没有让它明显变化的因素出现的话,目前判断市场切换脱钩的概率还是比较大一点。假定如果真的出现市场的切换,我认为能源价格会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当然这个比较长的时间也不会特别长,大约两到四年。主要原因是市场切换所需要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这段时间,包括寻找合作者开始谈,接下来是建基础设施,跟进需要基础设施支持,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肯定需要时间。


假定出现市场切换,美国是一个比较大的赢家。前几年美国的页岩油被打击的比较厉害,很多公司都破产了,但是现在的油价可以支撑它强势回归。美国高油价对他们的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现在没有专门的研究来支撑这一点,但美国的话语权加大是比较确定的,至少对欧盟的影响会更大,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也会更大。


二、新能源发展将加速,中国应进行相应的能源转型


新能源会加速,而不是减缓。因为新能源具有很强的本土特征,对当地的能源安全会产生好处,同时它是低碳的。另外各国碳中和的套路都差不多,最终要依靠风电光伏,依靠新能源系统。中国需要加强对新能源的布局,加快速度,特别是从产业链技术方面走在国际前列。这是新能源发展的问题。


中国所谓的低碳转型,从目前化石能源84%左右到2060年达到非化石能源80%以上,这个转型的任务还是在国有上。目前化石能源80%以上应该是国有提供的。国有转型是中国低碳转型的核心问题。低碳转型的问题、能源安全的问题,把这些问题都综合在一块,特别是在能源价格比较低的情况下,要投资、要转型,同时又要保障能源,这确实比较难。但假定这一轮比较高的能源价格能够维持三四年的时间,这应该是很好的转型窗口期。例如,中石油今年按照目前的价格能够挣1600亿美元,如果拿走1000亿进行转型,影响会很大。目前市场上的这些新能源企业,其实他们不怎么挣钱。所以,主要还是靠资本市场来支持。如果国有化石能源能够把这几年比较好的盈利投入进行转型的话,中国转型会加快,而且竞争力会提升,资本市场对国有传统能源企业支持力度会更好。从国家的角度讲,能源是基本,我始终比较赞成需要把能源抓在国有企业的手里,从这个角度也必须转型。从自身的角度,中石油是全球500强,需要体量支撑。目前这个体量肯定没有问题,但如果碳中和最终把目前7、8亿吨石油消费变成7000万吨,那时候拿什么东西还待在500强呢?所以从自身来讲,也必须转型。碳中和假设是一个倒逼机制,假定这几年,化石能源国企开始进行大规模转型,通过比较好的盈利进行大规模转型,看得见的是新能源系统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这是如果市场发生切换,后边应该有一些应该做的事情。


三、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应分短期和中长期看待


低碳转型对能源安全必须有一个全新的考虑,真正的能源安全不是简单地增加石油储备,增加上游投入。


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中国大的能源安全不会有问题,煤炭产能够,2021年主要是煤炭价格出问题,所以导致电厂出力不足。从宏观角度讲中国能源安全相对可控,毕竟油气只有30%,至少问题不像欧盟60%以上是油气,美国70%以上是油气,他们受油气波动冲击很大。中国煤炭不出问题,能源供应问题不大,油气价格冲击相对可控。但从结构角度考虑,中国的能源安全应该短中期和中长期分开来讲。


短中期主要是怎样替代石油的问题,只能说增加储能、增加上游投资。怎么以最快的速度替代石油,这是我们需要选择的一条路径。这条路径是电动汽车,把电动汽车和风电挂钩在一起,它就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应对石油天然气的替代。


中长期面临的能源问题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到了中长期特别是长期以后,风电光伏电动汽车已经非常多了,问题变成对于电力安全充足的供应。当风电光伏从目前的5%,到最终65-70%之间,那时候能源以何种方式使得它稳定?那时候我们面临更多的是如何使系统稳定,通过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甚至是加煤电等等都可以考虑,但那个时候的能源问题应该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是中国能源合作的问题。俄罗斯和中国在没有俄乌冲突前互补性就很强,我们有市场,他们有资源。从四个通道来讲,它算是比较安全的通道,因为边界相交,就会减少路途中出现的风险,经过一个国家就会多增加一个风险。所以俄罗斯这条通道对中国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通道。今后假定真的出现市场切换,俄罗斯开始往东亚、往其他国家去卖,跟俄罗斯合作的机会会更多。如何把握进口多元化对一个国家依赖的问题,这应该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地缘政治说不定哪天就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都是必须以多元化作为基础的。但是话说回来,假设我们在新能源系统上有一个比较大的作为,今后特别是中长期,这应该也不会成为一个特别的问题。


总而言之,俄乌冲突对我们引起的影响至少有两点需要肯定,一是新能源必须要加速,需要走在产业链的前沿,不仅仅是以中国市场,而且应该以国际市场作为标的。二是能源安全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在管理层短期、中期、长期都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要进行相应的布局。




延伸阅读

贾根良:MMT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意义


刘尚希:关于MMT的四个观点


美国威拉姆特大学教授Yan Liang:MMT对中国的适用性及其对当前经济政策的启示作用


能源基金会CEO兼中国区总裁邹骥:高能源价格状态短期内不会结束,根本出路在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交通电动化


聚焦“俄乌冲突和地缘政治动荡冲击下的能源价格”,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


杨瑞龙:MMT理论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有借鉴意义,但要关注具体国情


毛振华: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或有助于检验现代货币理论


王晋斌:启动价格限制机制成为欧元区经济体控通胀的补充


聚焦“MMT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CMF经济学家对话MMT创始人之一Randall Wray


MMT创始人之一Randall Wray5000字详解MMT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


邵宇:MMT的成功需要诸多条件配合,特别是供给条件


美国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副教授Yeva Nersisyan:主权货币国家的约束:财政还是真实资源?


刘元春:消费券或产生消费替代效应,通过保就业也能保消费


刘瑞明:只做“行政型分权”,无法构建“统一大市场”


何青:中国应如何应对全球能源危机?


毛振华:政策救助中小企业要增项、增量、增力度


王晋斌:SDR篮子人民币权重上升人民币国际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