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龙:MMT理论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有借鉴意义,但要关注具体国情
杨瑞龙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
以下观点整理自杨瑞龙在CMF宏观经济国际研讨会(第2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2601字
阅读时间:7分钟
一、MMT理论的出现反映了经济学思潮的演变
在上世纪20年代大危机前,大家都相信一个充分有效的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出清市场,只要让市场发挥作用,那个世界是很美好的。上世纪20年代大危机打破了这样一个教条,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不可能自动出清,所以,这时候凯恩斯的《通论》就出现了,随着凯恩斯《通论》的出版,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影响了各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得我们看到大危机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个国家的政策制定,国家干预主义开始大行其道,由此让我们熟知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随着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滞胀问题,我们开始怀疑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后来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一浪高过一浪,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古典综合派、合理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等等这样的一些理论开始影响各个国家的政策制定。新自由主义成为最近二十年非常流行的一种经济思潮。但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出现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特别是近两年来新冠疫情冲击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甚至出现了一些危机。如何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如何刺激经济增长,理论界又开始相信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下,MMT理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新自由主义思想本身存在比较大的缺陷。市场本身未必能解决长期增长问题,政府在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时所具有的作用。所以,国家干预主义的学术思想又开始出现。我们越来越相信,这样一种思潮的出现和当前的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很大关系。MMT理论所体现的正是国家干预主义的思潮。我们重新来阅读以Wray教授为主的MMT思想,对当下无论是中国也好,美国也好,世界也好,在经济政策选择上都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
二、MMT理论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有借鉴意义
MMT理论告诉我们,当经济出现比较严重的萧条时,特别是存在着资源的闲置,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业现象时,财政开支不必量入为出,赤字货币化对于恢复经济有比较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赤字货币化更大程度上促进就业,促进民生,从而推动经济的恢复,推动经济恢复进一步就具有税收基础,通过政府征税回笼货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MMT理论指出,财政开支不必量入为出,这一观点和传统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也引起了学术界很大的争议。其实,该观点是以他对货币的一些特别看法为前提的。MMT理论告诉我们,主权货币由政府发行,政府赤字创造了货币供给,税收相当于收缩货币供给。第二,MMT理论认为储备货币和国债同为主权债务,相当于一种提供不同的流动性、期限和利率的货币工具。第三,该理论认为随着政府消费,国债会转化为储备货币,最后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协助国债和货币转化,来实现所谓的目标利率。基于以上的基本观点,该理论认为财政开支不必量入为出,赤字货币化未必会导致通货膨胀,未必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化。所以,这个理论对当下中国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因为大家知道,中国经济从2011年以来进入了持续的下行过程,经济下行具有结构性因素,即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增长要素发生了衰减,其中包括改革红利、全球化红利、工业化红利、人口红利等等发生了衰减所导致的结构性经济下行,同时又有很强的由投资、消费等需求不足所导致的周期性经济下行,这样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市场主体预期转弱。最近一段时期,又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外生冲击,一是俄乌战争导致国际经济格局演变,传统全球化发生逆转;二是中国目前受到比较强的疫情冲击,所以最近几个月经济下行的速度还是比较严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了33条政策来避免经济过度下滑。对照MMT的理论,不能说接受了MMT理论,但在国务院出台的一些财政和货币政策中,我们看到了MMT理论的影子。在经济出现严重下行的时候,更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由此可以放大赤字来恢复经济。这个理论特别强调了以财政政策为主刺激经济,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结合来刺激需求,保就业,保民生。
三、当借鉴MMT理论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还是要看到: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一回事
MMT理论强调财政开支不必量入为出,它认为赤字财政化未必会导致通货膨胀,未必会导致资产泡沫化。但这一推论创立有很多条件,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其自我约束体现在税收原则中。该原则强调政府应该通过税收来回收一定的货币,来维持主权货币的购买力从而维持物价稳定;税收可以作为再分配的手段,对富人征税来救助穷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与实施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来消除负外部性,鼓励正外部性;用预算作为一种监督政府效率的工具,在政府在制定预算时能自我约束,提高政府开支的效率,以实现既定的宏观政策目标。
如果政府通过税收原则可以实现自我约束,存在闲置资源和失业率比较高的情况下,财政开支不必量入为出,赤字货币化可以有效刺激经济,解决失业与民生问题,未必会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化。但我们看到以上四条原则在实践中做到是很困难的,比如征税原则是否能够刺激效率,是否能够真的向富人征税救助穷人呢?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不是真的能够有效地解决负外部性呢?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会不会存在一系列的寻租行为呢?政府通过赤字货币化进行开支时,财政开支能否直达基层、直达穷人、直达民生呢?比如政府的预算环节,政府能否做到自我约束呢?在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疑问。假定政府不能够自我约束,赤字货币化是有可能导致通胀,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化的。
我们看到,在市场发育不太健全,特别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比较强的情况下,一旦政府自我约束存在问题,政府财政开支不是量入为出时,有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负效果。转型中的国家的市场发育是不够健全的,政府相对来说有更强的干预经济的能力,政府不仅自我约束能力不太强,可能有自我强化的倾向。因此,MMT理论可能比较美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与理论的推导未必一致。因此,还是要考虑其适用性问题,特别是关注具体的国情,否则一旦政府不能够自我约束,政府开支无节制,不是量入为出的政策主张还是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我的看法是,在经济出现比较严重的衰退时,特别是在存在闲置资源、失业率比较高的背景下(这比较符合中国现在的状况),这个理论是可以借鉴的。但如果是持续性使用,政府如果缺乏自我约束,还是要谨慎,否则可能会导致大规模货币投放引起的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化问题,特别是可能会导致寻租行为出现,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
延伸阅读
聚焦“MMT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CMF经济学家对话MMT创始人之一Randall Wray
MMT创始人之一Randall Wray5000字详解MMT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
美国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副教授Yeva Nersisyan:主权货币国家的约束:财政还是真实资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中小微企业将逐步进入企稳回升新阶段,扩大需求应促进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聚焦“疫情冲击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和救助”,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