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石松:打通堵点以推动医养结合工作高质量发展

黄石松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2022-12-17



黄石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本文转载自7月25日人大国发院微信公众号。



本文字数:2475字

阅读时间:7分钟


近年来,我国医养结合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机构数量稳步提升,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监督管理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显著增强。


“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速,老年人口队列更替、常态化疫情防控等诸多因素对医养结合工作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基本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需求如何得到有效满足?如何千方百计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补齐供给不足的短板?如何进一步有效激发医疗卫生、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效率?如何进一步强化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统筹,压实各地区、各部门的责任,形成风险递次共担、工作有效衔接的机制?


日前,国家卫健委会同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在全面总结医养结合工作成绩和地方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适应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指导意见》从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推动机构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优化服务衔接、完善支持政策、多渠道引才育才、强化服务监管等6大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措施,坚持了问题导向,突出了工作重点,旨在破解痛点、打通堵点。


一是贯彻了新发展理念。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正处在新旧体制的转型期,要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需要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医养结合工作要按照重点解决医养结合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要千方百计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多措并举调动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等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多渠道、多方式强化人才培养培训,多层次、多维度实现医养结合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


二是坚持了全面辩证。实现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面努力,既要扩大社会力量办医,充分调动民营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发挥其机制灵活的优势,扩大医养结合服务的增量资源供给;也要给公立医疗机构松绑,充分调动公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盘活存量医养结合资源。二者不可偏废,过于强调任何一方面,比如认为公立医疗机构无法从根本上、从体制上解决激励问题,或者认为民营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难以落实责任、实现有效监管,都有失偏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医养结合服务资源不足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随着大数据的运用,政府对包括民营医疗机构、智慧医养服务等新兴业态的监管能力和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因此,只有全面地理解当前医养结合工作面临的形势,辩证地把握医养结合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才能找到既治本又治标的策略。


三是坚持了改革创新。《指导意见》针对一些长期以来不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提出了实实在在的解决办法。比如,在解决签约公立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单位)提供服务积极性不足、“有签约、无服务”的问题上,着眼于解决“最后一米”的体制机制障碍,既给其压力也给予其动力。完善价格政策,采取“医药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的方式收费,提高居家上门医疗服务水平;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分配时,向完成居家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签约等服务较好的医务人员倾斜等。在人才培养上,坚持长短期结合,既提出支持退休返聘且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下沉一线提供服务,也提出鼓励高等院校增设健康和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等措施,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如何贯彻落实好《指导意见》,我认为需要着力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要坚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医养结合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老年人口队列更替,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将进一步多元化、多样化,一方面需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水平,量力而行将一些共性的基本需求逐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通过政策支持普遍性提高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一些多元化、个性化的医养结合需求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发展健康产业加以解决。各地在政策执行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在全面落实政策基础上,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找准发力点和优先时序,尽快让人民群众能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同时,适度超前、系统谋划,形成层层递进的格局。


二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老年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大,要突出引导创变、激发动能。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时,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在地化的”资源条件转换为发展的有利条件,只有初始动能激活了,才可能实现“上下联动”。要灵活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在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在超大城市的中心城区等,由于老年人支付能力相对较强,医疗资源也相对丰富,可更多采用市场化机制,使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在签约模式下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将医养结合落地、落细、落实。在一些养老服务市场发育不成熟,医疗卫生资源条件较差的地区,要强化地方政府的主导责任,夯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三要坚持试点先行、不断探索。多年来,我国在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中陆续开展了诸多试点示范,形成了以“试点先行——推广应用”为特征的“上下联动”政策实施机制。2022年4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地方在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时,可以结合地方具体情况,以试点示范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比如,鼓励医养结合企业、市场主体的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发挥国有企业在盘活现有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资源整合重组中的作用。再比如,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过程中,探索制定老年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服务目录、定价标准、报销比例等,建立与长期照护需求相适应的医养结合服务制度,并以试点示范为抓手,不断总结经验,为国家层面制定新的政策提供实践基础。




延伸阅读

毛振华:地方债在支持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闫衍:探索金砖国家信用评级合作模式


聂辉华:数字经济时代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刘元春:下半年经济复苏进程中的政策重点与风险辨别


毛振华、王晋斌:欧元或难现往日荣光


北京市政协召开2022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座谈会,刘晓光作专题报告


中期面临多重“灰犀牛”,刘元春深析下半年如何稳经济促就业求发展


袁海霞:新形势下地方债发力稳增长,高质量发展需把握四个方向


秦虹:对当前下行压力加大的房地产行业的几点看法


刘元春:稳增长政策推动三季度反弹,下半年经济增速或在6%以上


王晋斌:对今年以来人民币金融汇率与贸易汇率背离的看法


张杰、代志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重大新风险与新对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