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个无神论者

2017-09-11 李银河 李银河

影影绰绰记得年少时读鲁迅讲到醉虾。当虾子面临死亡时,是清醒地去面对还是醉醺醺地去面对更好呢?引申去想,当人面对死亡时,是清醒地去面对还是醉意朦胧地去面对更好呢?无神论者就是选择清醒面对的人,信教的人就是选择醉意朦胧的人。


时常觉得,无神论者是个头脑清醒到可怕程度的人,所有的事在他心中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他的头脑就像一个大晴天,连一丝云彩都没有。这种感觉平日倒是很清爽的,只是在面对像死亡这类痛苦异常的事情时,那疼痛感觉与信教的人相比,却是更加尖锐的。残酷的事实以一种赤裸裸的方式,没遮没挡,直不笼统地摆在面前,让人痛苦到必须把眼睛闭上不敢直视的程度。但是没有用,因为心中的眼睛还是大睁着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知能否这样说:无神论者就是那个大睁双眼的人,宗教信徒则是那个闭上眼睛的人。


世上的宗教各色各样,教义千差万别,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像一层薄雾,将可怜、枯燥、丑陋、残酷的现实弄得朦胧一些,让它显得不那么真实残忍,不那么质地坚硬,看得见摸得着。如果人们把这丑陋的现实看得太清楚了,神经脆弱的人会经受不住,神经强悍的人虽然能受得住,但是也免不了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所以无神论者必须具备一副强悍的神经,在看清事实之后,还能不崩溃,还能有勇气继续生活下去。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神经都没有如此强悍,所以大多数人都是有信仰的,不是信基督,就是信佛,信安拉,甚至信狐仙,信大树,信泉水,所谓万物有灵,泛神论。1973年,我在山西一个小山村插队,住在姑姑(我父亲的亲姐姐)家,姑父是一位阴阳先生,专司全村的算命看风水,也算是半个神职人员吧。他对我说:这些事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相信他的态度在民间相当有代表性:不信吧,怕真有神灵,给自己带来麻烦,或者耽误了什么好事;信吧,有时候求神拜佛并不总能灵验,也难免让人将信将疑。


做一个无神论者不仅要双眼圆睁,心如明镜,不仅要有一副铁打的神经,还要经受内心狐疑的折磨。因为对这个世界,科学能够解释的只有十分之一,也许只有百分之一,更多的事情科学的解释力达不到,人类的智力也达不到,无法真正了解和解释。比如暗物质,比如灵魂的重量(美国一位科学家的实验证明,人死去的瞬间,体重减轻21克,他认为这是灵魂的重量。但该实验可重复性差,被质疑)。基督教士们对于灵魂有重量的发现欣喜若狂,好像这是神的存在的证据(既然灵魂存在,神就存在),但是即使灵魂以第四种形式(非固体、非液体、非气体的第四种存在形式)存在,也并不能直接成为神的存在的证据,因为人不是神。


总之,作为无神论者,必须冷静地看待自己的存在,不把眼睛闭上,也不把自己灌醉。不管有多少关于天堂地狱的说法,不管有多少关于轮回转世的假说,最有可能的真实状况却是:人像其他有生命的动植物一样,由一些性质和形态略有不同的细胞和身体组织构成,在死后会彻底分解,包括灵魂(如果它确实是一种物质存在的话)在内,彻底消失,重归于无。我相信,熵增趋势是宇宙不可扭转的运行规律,一切终将归于混沌。

 



 

往期精彩阅读在这里~


爱情究竟是什么?

怎样才能看淡一切?

激情的浪漫之爱是一种特权

练就瞬间收放的本领

什么这样的活法才算入了化境?

把存在从手段改变为目的吧!

怠惰是人生之癌

我们应当安于平淡的人生吗?

这世上还有什么不平庸的事情吗?

人为什么一定要建立自我?

知足常乐

人能做成什么事,多半凭天赋,很少凭努力

做个肉身不出家的灵魂出家人

我该怎样消磨自己的时光?

我决定选择快乐和自由

我的交友之道

尽量闭眼不看铺天盖地的丑陋

独自一人在大地上自由行走

爱是人生的一份厚礼

参透的感觉就是天堂的一扇大门徐徐开启

得到美好生活的不二法门

艺术家只是工具

爱你就像爱生命。算了。不胡扯。

如果有来生,还愿像今生

极简:这就是我灵魂的模样

当人类进入虚拟性爱时代

如果一天没有在心中感受到爱和美,这一天就是虚度
       李银河:中国一定要把性教育坚持下去

世俗修行的三项内容

曾国藩是我们的人生楷模吗?

让自己的人生尽早进入自由之境,越早越好

独处使你的生活值得一过

让自己的生命始终处于爱与被爱之中

人可以选择避开丑陋,直取美好

论生存的三种状态

人生就是一场苦中作乐的游戏

让生命被美和爱占满


虐恋中短篇小说集三卷本《黑骑士的王国》李银河著  

插图设计:胡晓江

购买信息:香港各大书店、香港机场五大书店有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