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花“1元”走上致富路!海珠这事干的漂亮!


清晨

在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

黄堂村的田间边,

驻村干部黄毅强一早就来到

他的挂点扶贫村,

这个土生土长的老广州

在粤北的这个村落里

一待就是2年多时间。




起点:日夜轮轴转熟悉村情


黄堂村位于大埔县西河镇的西南部,全村人口共504户,1747人,2015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3.06万元。村民收入主要依靠蜜柚、水稻、外运菜三大作物种植,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低于4000元。





2016年5月,黄毅强代表海珠区江南中街道办事处到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黄堂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任派驻扶贫工作队队长。



“我刚到村时,由于村委大楼不适合居住,所以暂住村书记家。白天,在市、区、县、镇扶贫部门的指导下学习业务,录入系统,晚上,与村书记一起挨家挨户走访,熟悉村民。在街道办事处派员的支援下,最终筛选出需要精准帮扶的贫困户,确定贫困户人数及类别并建档立卡。”黄毅强介绍村里的情况,像介绍自家事一样熟悉。



1元拿下50亩地种植权全村致富

“你看,这一大片田夏季是种植荷花,生产莲子的,我们帮扶村里修了木栈道用于游览,到了冬季就种上了格桑花。经过两年多的种植实践,发现田边不乏慕名而来的游客,于是我们适当地利用资源,增建基础设施,以第一产业转型向第三产业发展。”




黄毅强回忆道

“我刚到村时,曾尝试性地销售当地的农产品,例如:农家鸡、玉米、酸菜等,结果广州人不喜欢,在与村民闲谈中忽然发现,有一家外地旅游公司正在通过土地流转,开发张弼仕故居周边的旅游,有部分涉及到黄堂村,我立马驱车去了汕头找到公司老板,通过沟通最终打动了他,合作社最终以 ‘1元钱’的‘象征价格’拿下了他们手中黄堂村50亩土地的种植权,前提是必须种植观赏性农作物。”



随后,观赏性农作物要产生经济价值这个难题又摆在黄毅强面前,他又驱车去了江西省石城县,与当地农民学习种植荷花,经过多次商讨,敲定种植荷花,生产莲子的种养项目。回村后,他立即与村“两委”发动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组建“大埔县黄堂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30户贫困户100%加入合作社并自主经营,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形式发展“种养+文旅+食宿”的田园综合体产业。



不仅如此,经三年的精准帮扶工作,海珠区江南中街道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约240多万元和引导行业资金3千多万,结合西河镇五村联动、新农村建设,解决了黄堂村的饮水难、出行难、就医难等问题;解决了贫困户就业、医疗、住房入学等问题;改善了村的环境卫生和污水处理状况;打造了新型产业助推地区经济发展;打通了地区旅游发展命脉。




“勇气”“责任”“舍得”

问到扶贫之路的感想时,黄毅强沉默了很久后说:“三年精准扶贫快结束了,我真的有点不舍得,可能与我的军旅生活经历有关,它让我有勇气去面对这项具有挑战的工作,这两年跟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他们都不舍得我离开,也让我有了这份责任心在帮扶之路上坚持下来,不过最对不起的是家里人,这些日子舍弃了天伦之乐和陪伴妻子、小孩的时间。”


后记


像黄毅强这样的驻村干部故事还有很多,近年来,海珠区高度重视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及时选派并增加优秀驻村干部,及时解决驻村队员的工作、生活问题,排除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据初步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海珠区35个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到村指导工作238人次、单位分管领导到村指导工作462人次、干部职工到户开展帮扶工作4899人次。


编辑 | 晓东南摄影 | 晓东南、文森南责编 | 晓东南、田心君、文森南、土土兔来源 | 海珠区驻大埔县工作队、海珠区江南中街

| 推荐阅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