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潮人圣地江南西,海珠还有这些地方值得去!





 
发|现|广|州|不|知|道|的|美



说起海珠区,

大家都会最先想起滨江路的醉人夜景,

或是琶洲的会展雄风,

却很少人发现,

这里其实还隐藏着一条经典的“红色爱国线路”。

广州是一座拥有光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

而海珠区的“红色文化基因”尤其厚重,

这片土地上保留了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遗产。

今天海珠君带大家沿着珠江南岸前行,

重走海珠区红色爱国旅游线路,

一路挖掘广州革命历史的文化内涵与魅力。

 


首站从“一劳大”出发,

沿珠江南岸行至解放大桥西侧,

即可发现一幢古朴的老建筑,

这里就是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

1922年5月1日至5月6日,

第一次全国(工人)劳动大会在这里举行,

当时,173名工人代表克服了重重困难,

带着全国34万工人的希冀来到这里参加了大会,

标志着中国劳动者在广州第一次实现团结和联合,

由此开创了全国工人运动的新纪元。

今天的“一劳大”,

成为了广州市职工技能培训和工会活动的主要阵地,

它依旧矗立在这里,服务着广大的工人群体。

 


从“一劳大”旧址沿江东行至滨江中路,

步入纺织路东沙街18号,

恢弘挺拔的明黄色建筑映入眼帘,

我们来到海珠区红色旅游线路的第二站——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广州是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的主要根据地,

大元帅府见证了孙中山先生在晚年取得的丰功伟绩。



走过孙中山曾经批文、工作的办公室,

仿佛还能看到他呕心沥血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样子,

孙中山与夫人的卧室外有一张藤桌,几把藤椅,

《建国大纲》就在上面手书而成,

馆内还珍藏着宋庆龄和宋美龄两姐妹的合影。

现在大元帅府纪念馆除了藏有一万余件(套)文物,

还会定期举办各种专题性的交流展览,

开展各类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这里绚丽的革命文化色彩并未随时间的流走而褪去。

 


红色爱国旅游线路的下一站,

是位于广州大道南后滘村的潘鹤雕塑艺术园,

园内收藏了潘鹤教授雕塑作品百余件,

重现了中国从鸦片战争至今的百年发展史。

更配套了潘鹤艺术馆、雕塑画廊、艺术家工作室及艺术餐厅等,

园内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种艺术展览,

是广大市民感受文化艺术的好去处。

 


今年55岁的魏智华是一名志愿讲解员,

平日来往于广州七大馆一大园之间,

给游客送上风趣易懂的讲解服务,

在成为志愿讲解员的八年里,

他的义务服务时间已长达六千多小时。

在魏智华看来,躺在博物馆内的文物不能说话,

所以,把文物背后的故事传达给观众,

就是他作为一名讲解员的使命。

“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讲解,

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

去了解那些曾经发生的真实的历史文化故事。”

 


历史从来都不是只存在于教科书里的知识,

与其永远和历史保持着一本书的亲密距离,

何不亲身走进真实的历史文化长廊,

去看历史扬起的尘嚣,

感受历史散发的温度,

聆听历史“说话”的声音。

 

——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来源 | 海珠区科工商信局、更广州鸣谢:二更视频


|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