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老城区新活力,海珠准备这么干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海珠区拥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纪念建筑众多,人文历史底蕴丰富,也是广州市内唯一珠江环绕的岛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明确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
16日,在正在召开的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以文化激发“老城市”的新活力成为焦点话题。市人大代表、海珠区委书记马正勇在参加海珠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畅谈了2019年海珠发展的新思路、新布局。
老城市新活力需着眼文化和经济两大因素
“要突出抓好老城市新活力,主要着眼于文化和经济两大因素。”
——市人大代表、海珠区委书记马正勇
马正勇表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需要两手抓,抓好文化建设的同时,文化本身也要产生价值,文化事业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撑。
黄埔古港(资料图片)
老城市新活力需要保持文化的出新出彩。海珠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马正勇认为,打造好海珠文化名片,需要在重点文化名片打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未来海珠区将重点对纯阳观、十香园等进行空间打造,同时提升周边空间环境予以支撑。
十香园(资料图片)
纯阳观(资料图片)
“一定要在现有的格局里,利用资金要素让空间产生新的效益和价值。”
——市人大代表、海珠区委书记马正勇
马正勇认为,空间再生产需要注重社会资本的持续进入,在老城区注入新的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如滨江、龙凤、南华西等老城区要在现有的空间里面挖掘发展潜力,防止生产力和劳动力的持续老化,强调经济发展,提升空间价值、资本要素的活力,特别是重视年轻人才引入。
TIT创意园(资料图片)
“老城市新活力的关键点在于‘新’和‘活’。”
——市人大代表、海珠区委书记马正勇
马正勇表示,人口结构的背后是产业结构,需通过城市微改造等吸引产业、企业进入老城区发展,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把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业布局起来,充分利用海珠经济、文化优势,让每块空间产生更好的效益。同时需加大政府投入,相关部门要探索新的路径撬动社会资本,更好地引导产业发展,促进海珠创新岛、生态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