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3:结构力量

觉悟者 守夜人总司令 2020-02-20

结构学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认知工具。结构学研究:生命体在其生存结构中的求存之道!它源于“基因延续对能量的无限需求和其载体对能量的有限转化之间的终极矛盾”。结构学并非个人技能,它一直就在那里。我只是碰巧发现了它,并试图将它描述出来,以便应用于生活、商业及投资的判断和取舍!


生命体是一种能够从外部攫取能量维持自生存续的有序结构。它是基因的载体,基因的延续是生命体存在的终极目标。因此,只要有利于基因的传递,生命体这个结构既会自我进化也会接受改造。无论是自我进化还是外力改造都需要摧毁原有结构并完成重构。进化需要内部力量摧毁结构并完成重建,改造则需要外部力量摧毁结构并完成重建。无论摧毁还是重建,起决定作用的都是结构的关键支点。结构的关键支点及其相互之间的约束条件构建起结构内部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的秩序——这种相互制约能够避免结构内部的损耗,从而最大限度的聚集力量作用于结构所导向的目标。


所有的设计和进化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结构为目的而存在——结构力量的聚集和释放都是为了它的终极目标。不管是统治结构还是交易结构都是一种有序的稳定形态——这种有序需要能量来维持,构建这种稳定的秩序同样需要消耗能量。当能量不足时,结构就必然会坍塌和瓦解;如果能量不够,结构就无法搭建起来!


结构力量三要素


科技是将遥远的资源用于解决眼前的冲突,金融是将未来的资源用于解决眼前的冲突。情绪是把不存在的资源用于解决眼前的冲突——这里的“遥远”不仅仅是距离遥远,也包括资源转化的中间环节的长度和转化条件的复杂度。这里的“未来”是一个没有精确刻度的时间概念。这里的“不存在”是以产生情绪的载体为参照!无论是科技、金融还是情绪,三者都能形成递归循环,持续叠加,自我强化的结构力量。释放和阻断结构力量都取决于结构的关键支点——结构力量的关键支点包括以下三要素:


  1. 面对存亡所形成的共识和仲裁机制

  2. 能形成自我强化的内在驱动力机制

  3. 执行生存策略的高性价比传导体系


仲裁和共识


生命体是基因的载体,个体生命按照一定方式构建起更大的生命体是为了控制更多的资源,提高能量转化的能力,降低基因传递断绝的概率,增强基因延续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所以,生命体会最大限度的占据资源以追求多样性和保障自身的存续,生命体处于不同的生存结构中会采用不同的生存策略,生命体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存续!


所有的个体行为都受其内在精神结构的驱使,精神结构中的判断基于自我视角的抽象。这种自我抽象的差异性必然形成各不相同的生存策略,从而驱使各自采取符合自己生存策略的求存行为。作为一个整体,这势必造成混乱和内耗并制约结构力量的形成,继而危及整体求存策略的贯彻。共识必定是超越个体的,同时又有利于个体的终极目标。共识为求存确立目标,仲裁则针对目标做出取舍。仲裁的判断和取舍为个体的行为确立边界和规则,并形成一种结构力量驱使所有个体贯彻执行整体的生存策略。


共识赋予仲裁机制做出判断和取舍的权力,形成一种约束来确保个体遵循规则并做出牺牲。如果说共识是一部宪法,那么仲裁机制就是宪法的执行机构——没有执行机构的宪法就是一纸空文。这个执行机构之所以能够建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所有生命都需要面对死亡的威胁,暴力能够终结生命,造成死亡,所以暴力能够成为仲裁力量。正因为如此,凡是能大量制造死亡的力量都会被生命顶礼膜拜。将生命体置于死亡的威胁之中是迅速形成共识的最佳方式!仲裁其实就是通过死亡来做出抉择。因此,仲裁的最初形式就是暴力对决,其它一切的仲裁力量都是在模拟暴力对决。随着社会结构复杂度的跃升,对仲裁权的需求量成爆炸式增长。原始暴力不足以供给越来越多的需求者,于是,它转变为公共暴力,从而把仲裁权由少数拥有领地和武装的贵族扩展到拥有资产的广大群体——他们通过购买力来获得公共事务的仲裁权。


领主的私人武装演变成国家机器的公共暴力,拥有购买力的群体通过国家机器来控制公共暴力。所有并发的压力都源于共享的规模——社会密度的持续提高,个体对仲裁的需求会更频繁。随着科技和金融的发展,一切都会被加速证券化并交易,资产的波动幅度会持续增加,保值将越来越难,因此,拥有让资产增值能力的认知力将会是继购买力之后的仲裁力量。购买力通过消费来确立护城河,认知力将通过教育来建立门槛!未来让人难以其及的不是奢侈品而是顶级的教育——它不仅仅贵,还逆人性,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后者会是更大的门槛。


仲裁所确立的规则个体虽然会遵从,但任何秩序的维持都需要消耗能量。如果迫使个体遵守规则所消耗的能量大于能从中获得的能量,结构力量就无法聚集起来,更无法形成自我强化的叠加。


内在驱动力


精神结构是内在驱动力的源头,包括三点:


  1. 对自我的判断;

  2. 对自我与外部资源关系的判断;

  3. 基于以上的判断形成求存策略。


生存策略是生命体求存的指引,也是生命体在其生存结构中一切行为的原始驱动力。这个驱动力是如何自我强化,又是如何作用于现实的呢?生命体对自我及自我与外部资源的关系所做出的判断并非基于客观事实,而是基于自我感知的一种筛选和抽象。生存结构既包括所处的生存环境,也包括生命体对所处生存环境的自我抽象!在阐述结构力量三要素的时候,提到过情绪之所以能够循环叠加并自我强化,是因为情绪具备一个特征,那就是可以用“不存在”的资源来解决当下的冲突。这个“不存在”并非指客观不存在,而是相对于生命体而言。既然生命体的精神结构对自我判断及对自我与外部资源关系的判断都是基于一种自我抽象。这里就提供了一种“做假”的可能——自身的状况和资源的匮乏或富足都不再取决于现实,而取决于生命体的自我抽象!


所有能够形成循环叠加自我强化的元素都具备一个显著特征:能突破现有条件的限制并持续的提供能量。情绪是能不断的让“不存在”的资源成为形成生存策略的依据;金融是能不断的透支未来;科技是不断构建更复杂的工具去转化能量。但是,都存在一个边界,那就是能量守恒!


精神结构在依据自我抽象的判断形成生存策略之时,其目的都是围绕在其生存结构中求得存续。越是关乎生死存亡,判断、决策、执行和反馈就会加速运转——生命体不断的根据反馈重新对自我及自我与外部资源的关系进行判断,并以此形成新的生存策略,再驱使生命体执行策略并重复以上的循环。情绪是一种将生存策略转化为行为的指示信号,情绪的叠加其实是上面那个循环在加速运转,这种运转需要消耗能量,只不过常人无法理解,就认为是情绪在持续消耗能量。


鉴于精神结构的特征,如果生命体的自我抽象造成了错误的判断,这个循环叠加就会造成偏离——无论是对生存环境的感知、过滤、判断都将失真,继而会在目标设定、约束条件和检测标准上,越来越偏离事实。欲壑难填其实是一种内在判断的失真,正是这种错误的自我强化在不断的驱动着生命体去采取行动执行错误的生存策略——外部的一切都是它的工具!


激励机制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本质上并非源于外部的奖惩,而是源于个体精神结构的扭曲:所有金融机构在招募人员的时候都会故意挑选野心勃勃的人,并热衷于激发内心的恐惧和欲望,制造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形成相互刺激、彼此驱赶的氛围。


生命体的认知、判断和行为都会延续某种惯性,这惯性有的来自于所处生存环境中的制约,更多的是源于内心的某种缺失——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无论方案多么的完美,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当事人内心的恐惧——人会不惜代价的逃避内心的恐惧,去满足对安全感的需要。


正因为生命体的对外行为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求——不是被恐惧所驱使,就是被贪婪所引诱。情绪的冲突源于生命体的精神结构——正是这种失真持续造成的扭曲产生了驱动力!生命体的所有行为都是由内部驱动的——所有的外交都是内政的延续!


一个国家的内外政策亦是被内部各种结构性扭曲造成的问题所驱动——错误的策略经过传导体系的放大必然造成结构性的扭曲,一旦相互叠加就会形成多米诺骨牌一样的坍塌——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常人畏果,贤者畏因。因为贤者看到了结构力量会自我叠加的内在驱动力。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组织都是由个体构建而成的更大生命体。生命体的结构特征具有普遍适应性。生命体的一切行为都受其精神结构所驱使。在由个体构建而成的更大生命体的生存策略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个体的精神结构会对自我和自我与外部资源的关系进行抽象,再根据这种抽象和判断形成生存策略。无论个体还是整体,形成生存策略的基础都是基于自我视角的抽象而非现实——这既是个体自卑和自负的源头,也是文化具有自我遮蔽特征的源头!文化天然具备自我遮蔽性——因为它不仅仅源自于个体生命体精神结构对所处生存环境的自我抽象,而且是个体自我抽象所形成的共识。不仅会产生一种机制约束所有个体执行这一共识所形成的生存策略,还会衍生出一套机制去清除质疑者,从而实现内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强化。(会有一堆C系列来详细阐述)


传导体系


力量通过结构来聚集也通过结构来释放,结构力量的形成依赖于:一个能够凝聚共识的道义,一套能自我强化的激励机制,一个捆绑了利益的传导体系。所谓的道义其实就是生存策略。任何道义拆开来看,都是关于对自我判断的解释,以及对生存环境和自我与之关系的解释。生命体的精神结构特征决定了外部的奖励无论是对生命体造成正向的循环刺激还是反向的循环刺激都会形成自我强化。所以,奖励的核心是持续的刺激,而最有效的持续刺激就是设计一套规则去制造相互之间的优劣之争。生命体作为基因传递的载体,淘汰就意为着死亡。竞争的胜负会唤醒生命体对死亡的强烈恐惧,从而改变其对生存结构的判断,继而形成自我强化的驱动力,利用外部的一切工具去执行生存策略。


生存策略的执行效果取决于传导体系。传导体系所能控制的资源决定了生存策略能在多大范围内产生影响。传导体系的构建也是一种秩序的构建,任何秩序的建立和维护都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成本决定着所搭建的传导体系的规模和控制力。


共识所形成的生存策略之所以能得以贯彻是因为仲裁力量的作用。然而,仲裁力量不是凭空产生的,无论是原始暴力,还是购买力,或者认知力,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所以,这种依靠外在约束确立规则并维持秩序所构建起来的传导体系,会有一个临界点,那个成本的临界点决定了它的规模和控制力。因此,搭建传导体系需要最大限度的追求性价比。


通过外部约束来避免内耗,源于个体对生存环境和置身其中的自我抽象各不相同。各不相同的判断势必驱使各自执行自己的求存策略,从而造成混乱。因此,除了通过仲裁力量维持秩序之外,还会通过统一各体的自我抽象和判断来避免混乱——所有的教育和训练都是为了统一判断,从而降低成本,搭建性价比更高的传导体系。规模更大和控制力更强的传导体系不仅意味着生存策略能作用于更大的范围,还意味着整个生命体能控制更多的资源去提升转化能量的能力,并有利于终极目的。


在搭建传导结构中,通过对各种工具内在驱动力的洞察和底层逻辑的理解,就能充分利用外部的各种工具,将搭建传导体系的成本转嫁出去,从而达到持续放杠杆的效果,以更低的成本建立更大规模,渗透力更大,控制力更强的传导体系——所有的四两拨千斤都是充分的利用规则去转嫁成本。


备用号:交易成本  进阶:觉悟社

结构学:https://t.zsxq.com/NNNvzVF

E1:精神结构

F2:底层逻辑

F1:见大行远

C1:他们到底怕什么?

C2:宗教是统治工具吗?

C3:梳理流程也没用!


结构学应用去:觉悟社

提问到知识星球:守夜人总司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