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2:库尔斯克大反攻(二)!!
在《S11:库尔斯克大反攻!!》一文中,用最简单的表述,阐述了一个基本的军事常识——只要家族中有人当过排长以上的军官就能轻易的理解这些东西:不管战场多么复杂,都是由一些关键的支撑点和连接支撑点的交通线组成——点和线所形成的面就成了控制区!什么叫拒止战略?就是去抢占一些关键的支点并且维持住这些关键支点之间的相互支撑力,形成正向循环,最终把对方彻底排除在由这些点和线所形成的控制区域之外。
哪些地方会成为关键支点呢?在《这才是布局!!》一文中能看到在非战场领域抢占这种关键支点的案例。其它方面不多说,自己去看,简单的说一下战场上的情况:山脉的隘口、河流的渡口和桥梁、以及作为交通枢纽的城镇都会成为这样的关键点。一个关键的交通枢纽往往会成为一场战役的目标。
阿特木斯克(巴赫穆特)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是北顿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库皮扬斯克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是俄罗斯进入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的铁路运输线的关键枢纽。红军城为什么重要?因为连接整个乌东的北顿涅茨克地区各大城市的公路铁路都交汇于此,从西边运送过来的物资弹药和兵员都需要先抵达红军城,才能依托公路和铁路向乌东防线上的其它城市配送。如果它被攻克,由在北顿河谷中的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斯科这些核心城市构建起来的乌东防御体系就会因为失去补给中转站而无法坚守。
缺乏军事常识的人会说,换条路不就行了?这个嘛…算了,你还是别读下去了!以下内容仅限于具备基本常识的人,喜欢站队的人可以直接不用看了,不管你喜欢站哪一边,你都是最棒的!这篇和上一篇《S11:库尔斯克大反攻!!》都是在阐述战术。实话实说,乌军的战术规划和执行都比俄军要好得多,俄军除了单兵素质有优势——战术方面呈现出来的亮点不多。正因为如此,经验和教训才值得关注、研究和学习。我们派了50个军官去与俄军交流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学习那些战场上有效的新战术并摒弃那些已经不合时宜的战术和训练方法。
在《战术出彩,战役失败!!》中阐述了西尔斯基的一个战术就非常值得学习:通过突击小队快速渗透,然后打卡上传,线上线下联动。这是舆论战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瞬间让人产生一种突入对方防线很远的错觉。先是在地标建筑前拍照,然后录制坦克或装甲车路过地标建筑的视频。此举就算日后被澄清,也会在当时引发恐慌。如果干扰了对方指挥官的判断,为了避免被包围而主动后撤,那就能造成轻松占领的事实,从而进一步在舆论和士气上形成强化效果。在这方面,乌军确实做得比俄军好得多,而且也真的有效!这是值得借鉴的地方。事实上,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我们自己的武装力量给下面各单位就下达了研究舆论战的任务。在这个战争现场都会被直播的时代,舆论战的威力有时候比枪炮更大!
鹰酱最近两年每一次公布的数据都会在随后几个月大幅往下修改,上次的数据下修幅度居然高达50%,再统计误差也不会多出一半!然而,市场的格局在数据公布的那一刻就形成了,即便发现是假的并大幅下修也不影响已经到手的收益。舆论战的威力在于它能驱动行动并形成新的格局,一旦新的局面形成,即便懊悔也不能改变既定事实。这恰恰是它的威力所在!
言归正传,进攻的一方需要快速去抢占关键点并切断防守方关键支撑点背后的交通线。对于攻击的一方而言,突进的速度和攻击的节奏非常重要。所有的防御措施都是为了迟滞对方的突进速度并打乱对方的攻击节奏。譬如说,防御方的地雷阵、反坦克壕、龙牙防线以及防步兵的铁丝网,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让进攻一方的节奏慢下来。除此之外,炸毁桥梁甚至决堤放水也是迟滞手段。防守方主动攻击对方侧翼,威胁其身后的补给线,或者用远程火力破袭对方后续梯队和后勤物资的集结地——同样是迟滞手段,同样是为了迟滞后续梯队的增援,在50年代的那场战争中,我军通常是采用派兵穿插敌后阻击的方式,而在79年的那场战争中,我们采用密集的炮火形成火网来阻隔。这也是经过实践才完成了战术的升级和转变。军级指挥官坚持原有战术,团级指挥官坚持后一种战术。事实证明新思维比老思维更有效!
当下的军事技术更有利于防守方而不是进攻方,尤其是通过修建永备工事将城市堡垒化之后。一座几万人的小城镇就能成为一颗钉子,让数万人马受阻于城下无法越雷池一步。如果周边还有几个拥有工厂和高层建筑的卫星城镇,就能切断交通线并形成犄角之势的城市堡垒群。操作自杀式无人机的步兵只需要躲在隐蔽的工事内,就能轻易精准猎杀正在冲击防御阵地的进攻方坦克和装甲车队。正因为如此,任何行之有效的进攻战术都值得认真研究。
从目前的迹象来看,这次反击确实是俄军准备和策划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今天乌军在西边反攻的俄军背后越境发起了反击,主攻点就是曾经尝试过越境进攻但没攻下的“格卢什科沃”,这个地方在乌军控制区最西边的更西边,在乌军久攻不下的西北角据点‘科雷内沃’的西南方向。乌军只是派遣了连级的装甲部队越境反攻,牵制意图更加明显。然而,这种反攻没有凑效,被提前防备的俄军伞兵部队打了出去,随后俄军的苏34对乌军越境袭扰的出发地和物资中转地进行了密集的空袭。正因为俄军在从西边反攻的时候预先留下了部队防止乌军从背后偷袭。所以,俄军的这场反攻绝对是精心策划的,随后也一定会在这个方向增兵。
当然了,俄军主动策划的也仅限于这场反攻。至于说整个库尔斯克地区被乌军打进去都是有意为之,这就扯淡了!且不说有大量审讯第一批俄军俘虏的口供能够证明完全是疏于防备,而且从最初惊慌失措的应对来看就不是一个布置口袋的应对方式。而且,事情发生之后,普京跑到车臣去给小卡的父亲上坟,甚至亲吻经书,仅仅是为了获得两万车臣预备役士兵去增援库尔斯克!而且被小卡下套要增加每年对车臣的拨款。车臣现在的拨款已经是每年600亿美金,再增加拨款去建设格罗兹尼的新区,每年花在车臣的钱就比军费的总开支还多。这就是有点慌不择路,而不是深思熟虑的故意布局。不管是喜欢还是讨厌,所有的判断都需要基于事实!能不能接受事实是另一回事,但基于事实是前提。
昨天描述过战场的态势和关键点及主要交通线。目前库尔斯克战场,俄军分别从西北角的关键据点‘科雷内沃’和正西边,以及西南方向反攻。在昨天夺取了十几个村子之后又向东推进到‘柳比莫夫卡’村的外围。俄军这一路没有直接进攻‘柳比莫夫卡’村,这里是乌军的一个指挥部所在地,后撤的乌军都聚集在这里。反攻的俄军在向‘柳比莫夫卡’的南边迂回,攻击昨天说的外围阻击点‘奥布霍夫卡’,这个村子在‘柳比莫夫卡’西南方向不远处,与其成犄角之势,需要先攻取,以便保障进攻‘柳比莫夫卡’时侧翼是安全的。这个方向的另一路俄军一路向东追击,试图切断西北角据点‘科雷内沃’到西南角据点’苏贾‘的那条对角线高速公路。数十辆运输车辆从’柳比莫夫卡‘装载人员沿那条对角线公路向东南方向的苏贾撤离。这与昨天预料的一样!从这个操作来看,西尔斯基目前在按照正常的操作主动撤离。包括他安排偏师越境攻击反攻的俄军背后,在战术上是不错的手笔。只不过对方提前防了他这一手,而且他能派出的人不多,故而没有达到效果。但是此举会间接迟滞俄军的反攻进度。因为俄军指挥官会担心他集结更大的力量从俄军反攻部队的背后越境打进去,就算不能占领’格卢什科沃‘,破坏正在反攻的这一路俄军背后的补给线也是致命一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俄军在增援部队抵达之前,会抽调部分正在反攻的部队回防背后保障补给线的安全。如此一来,也就迟滞了正在反攻的俄军的进度,从而为这个区域的乌军撤到苏贾赢得时间!
按照西尔斯基的性格,如果仅仅是派一两个连在反攻的俄军背后越境袭扰一下,做出破坏其背后补给线的威胁,还不能体现出西尔斯基剑走偏锋的战术技巧。我怀疑它部署在北部两条公路交叉形成的夹角区域的1万多乌军在撤退之前反而会主动进攻,做出南北走向的那条支路一路向北占领库尔斯克核电站的意图。如果从E38公路增援的俄军北派到这个方向堵截就不会北派到西边去增援俄军的进攻部队。然后,小部队进攻,大部队沿公路南撤到苏贾——这招当诸葛亮用过,大军要撤退之前先派主力攻击一波。敌人如果忙于防御就不会立刻追击,反而可以乘对角线公路还未北西边的俄军切断之前快速南撤。这一切的关键都是要确保乌军这几天能守住’柳比莫夫卡‘并保障通往’苏贾‘的公路畅通。
如果西尔斯基兵行险招,守住”柳比莫夫卡“之后,乌军是全面南撤,逐渐退出库尔斯克,还是继续增兵,不惜代价沿公路向北突进去抢库尔斯克的核电站。同时,让英美解锁远程导弹的射程,攻击包括莫斯科市、库尔斯克市、以及核电站所在地?按照希尔斯基剑走偏锋的风格,还真的不排除会这样孤注一掷,做最后一搏。当然了,如果”柳比莫夫卡“在接下来的三天内易手,就算想孤注一掷也没办法。那就只能赶紧把北部的乌军全部撤下来,并放弃整个库尔斯克退回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