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70年代,当深圳的大门悄悄打开……

蒋荣耀 西芦葫 2023-03-31


01


1970年代初深港远眺。南兆旭藏

1972年,对中国感到好奇的美国年轻人不少,但没有多少人能像25岁的威廉·约瑟夫这样,幸运进入中国。

威廉·约瑟夫1947年生于芝加哥,1966年9月进入康奈尔大学,开始学习中文并试图了解中国。他加入了“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CCAS)。1972年,威廉·约瑟夫进入斯坦福大学东亚学院学习。3月10日,也就是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到访北京仅仅20天,CCAS访问团就获批进入红色中国内地。

威廉·约瑟夫40年后重访中国。资料图


访华团由香港进入,他们看到的第一眼就是:深圳

后来成为知名经济学家的威廉·约瑟夫,当时更像一名专业摄影师。他拍摄的第一张片就是罗湖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战士正在给出入的旅客检查登记。那时候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深圳特区没有成立,罗湖也不是深圳的中心城区之一。


威廉·约瑟夫拍摄的罗湖口岸

威廉·约瑟夫拍摄的深圳农村

尽管只是短暂路过,威廉·约瑟夫仍然找寻机会拍摄到火车经过深圳罗湖沿途的景像:白墙青瓦的村落,广府的客家的民居,有着高达十几米的炮楼;深圳河谷平原上的成片稻田,春耕时节农民集中在练成片的土地上耕作,也可以看出此时仍是集体经济的印记;暂时歇息的耕牛在深圳河河岸吃草,它完全不知道自己所踩的地方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分界线……

威廉·约瑟夫拍摄

威廉·约瑟夫拍摄

毫无疑问,深圳当时还是一个边陲农业县,目力所及确实多是农田。资料显示,当时深圳城镇人口只有3万人,如果将海关、边防等机构派驻深圳的人员不算入内,深圳的干部工人数量更是少得可怜。一位老深圳说起1970年代,“城区国营工厂大一点也就是国营食品厂、农机一厂、农机二厂和无线电厂,其他的只能算小作坊了。



02

威廉·约瑟夫的中国行,如果不算是中国愿意打开国门的信号,那也一定算是很早的一次尝试。

约瑟夫匆匆“一瞥”的深圳,一派边境农村的田园风光,似乎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这里的生活十分恬静。事实上,这片看似宁静的土地上暗流涌动。

1978 年,一位在台湾学习汉语的年轻美国人葛大为,和父母一道经香港去广州旅行,在踏上深圳土地的那一刻,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拍下了关于罗湖桥的照片。

葛大为拍摄

1973年,新华社记者何云华在《在毗邻香港的边境线上》的新闻稿中列举了一族数字:全(宝安)县31万人口,55万亩耕地,368公里边防海岸线;边防线上有123个农业与渔业队;21000名深圳渔民拥有深港两地户籍;在海外的华侨3万人;居住在香港的深圳人约为7万人。

“毗邻香港”,有漫长“边境线”,还因为历史原因形成人数众多的华侨群体,以及几乎村村都有人居住在香港的特殊人口状况,使得深圳成为一个极为特别的地方。数据统计,当时从深圳口岸进出境的外宾、华侨和港澳同胞每年120万人次,直接目的地为深圳(宝安县)的华侨和港澳同胞20万人次以上。地方志记载,1970年,广东省政府为照顾深圳口岸港澳同胞来往方便,特拨给宝安县"天津牌"20座中巴6部,由宝安汽车站经营。行驶线路为至火车站和侨社两条线。后增加一条线至深圳水库,票价全程每人3角至5角。水库当时算是深圳唯一的旅游景点。

深圳,于是成为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同胞触摸中国内地的第一站,成为中外交流的一个小小窗口。

到 1978 年,经过深圳口岸出入境的人数开始急剧增长。何云华 1978 年的报道说,“华侨旅行社平日接待 1000—2000 名旅客食宿,当年春节期间 20 天接待了11 万多人。最近每天也要接待 1000 多位过境旅客食宿。”



03

中资机构香港中国旅行社,主要任务业务是为华侨、港澳同胞进入中国内地旅行提供服务。从1978年开始,香港中国旅行社开始组织一些到香港旅行的外国人,如果他们对中国有好感又有好奇心,便会组织他们进入深圳做一次半天的短期旅行。到1979年之后,港中旅组织这种来深短期游的旅行团越来越多,有多少人来过已无法统计。

Benicektoo1979 年 11 月 27 日拍摄的深圳。


1979 年 11 月 27 日,深圳天晴,大多数人都穿两件衣服。

这天,有一位名叫 Benicektoo 的美国人—— 不清楚他当年的确切年纪,很可能还是个少年—— 和爷爷奶奶跟随香港一个旅行团来到了深圳。他 们是在香港旅行的时候,被香港中国旅行社的一 则广告吸引过来的。这家具有中资背景的旅行社,组织了“深圳一日游”活动,只需要港币 175 元。

“我以为我穿越了!我看到的好像是历史故 事里的场景!”他后来在一个照片分享网站晒出 了自己当时拍摄的深圳,并用这句话形容他来 到深圳时的心情。

他的照片里有边境线附近的厕所,只用粉笔标注上“GENS 男”;挑粪桶的男子穿过今天罗湖区的解放路大街;透过铁丝网看到的深圳河水是瓦蓝的,远山青翠;修路工经过深圳水库旁的公路下班回家;在深圳财贸幼儿园,孩子们的穿着在当时的内地已经很时尚。

Benicektoo后来将这些照片放到了一个照片网站,没有想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这些关注者有来过深圳的美国人,他们会感慨今日深圳完全看不到昔日的影子;也有很多深圳年轻人,他们会惊讶从来没有见过那么蓝的天和那么透亮的深圳河水。

Benicektoo1979 年 11 月 27 日拍摄的深圳。

笔者联系上了Benicektoo,虽然这是40年前的一次模糊的旅行,他仍然为这些照片在Flickr上引起中国人尤其深圳人的关注表示高兴。他也知道深圳后来的巨变,“如果方便你能分享一些今天深圳的面貌的照片,我很愿意看到!”

为了回应他的要求,记者将他拍摄这些老照片分享给一些老深圳人,请他们辩认这些照片拍摄地是今天什么地方。在他们的帮助下,摄影师在原来位置或附近进行了重拍(点击可看对照照片)。那张许多人斜靠在自行车后座上准备用它当交通工具在这招揽生意的地方,是工人文化宫南面的广场,1979年时就是工人文化宫,它的东面是深圳戏院。

人民北路上的财贸幼儿园曾经是深圳条件最好的幼儿园,因此承担了接待外宾的任务。今天这个幼儿园仍然在人民北路上,内部都已重建,但格局未大变,据说多数树也还在。

打开大门是重要的,不仅要有开放的观念,还必须创造更好的物质的条件。某种程度上,开放政策也是倒逼出来的。何云华描述说,“华侨旅社只有 600 多个 床位,每天供应旅社的猪肉只有 100 多斤,其他副食品也很缺。由于副食品供应紧张,香港中国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参观团到了深圳华侨旅社,经常只能吃碟饭,只有几块咸鱼、几棵青菜,有时甚至吃不上饭。火车站的餐厅接待外宾的任务很重,副食品的供应同样也很紧张。”

不到 10 个月后,深圳就正式成为“经济特区”,接待外宾的物资供应不再紧张,而Benicektoo 所拍摄的老街、农田、碉楼、旧屋,很快就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中。


更多阅读


点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