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国家气候中心召开2016年《中国气候公报》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史上最热夏天、1961年以来最多暴雨日数等纪录引人注目。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介绍2016年我国气候状况
最热夏天
2016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1℃,为历史第三高,较2015年和2007年分别偏低0.13℃和0.09℃;除黑龙江偏低外,全国其余30省(区、市)气温均偏高。
2016年省(区、市)年平均气温距平。(单位:℃)
从季节的角度来看,四季气温均偏高,季节转换春季早、夏秋季晚,其中夏季气温更是达到历史最高,较常年同期偏高0.9℃,且高温日数多,影响范围广,全国出现4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多地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201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距平图。(单位:℃)
最多雨一年
2016年全国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单位:%)
除了史上最热夏天,2016年,全国降水为历史最多,全国平均降水量730.0毫米,较常年偏多16%,较2015年偏多13%;四季降水均偏多,冬季和秋季为1961年以来最多,春季为次多。除陕西、甘肃偏少外,全国其余29省(区、市)降水均偏多;长江中下游沿江、华南中东部及新疆降水偏多明显,长江中下游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同时,全国年降水资源总量达68888亿立方米,比2015年偏多7705亿立方米,为1961年以来最多,属异常丰水年份。
最“暴力”汛期
1961-2016年全国平均年暴雨日数历年变化(单位:日)
2016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多;西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少;梅雨入梅早,出梅晚,梅雨量多;华北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多;华西秋雨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少。暴雨过程多,全国暴雨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南北洪涝并发,26个省(区、市)出现不同程度城市内涝,为暴雨洪涝灾害偏重年份。此外,强对流天气多发重发,全国有2000多县(市)次出现冰雹或龙卷风天气,损失偏重。
强台风登陆比例最高
2016年,登陆我国的初台风偏晚,但整体登陆台风多,平均强度强,登陆强台风比例为历史最高,台风直接经济损失高于近10年平均。
2016年,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暴雨洪涝和台风灾害重,长江中下游出现严重汛情,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大,气候年景差。
2016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1℃,为历史第三高,较2015年和2007年分别偏低0.13℃和0.09℃;除黑龙江偏低外,全国其余30省(区、市)气温均偏高。全国降水为历史最多,全国平均降水量730.0毫米,较常年偏多16%,较2015年偏多13%;四季降水均偏多,冬季和秋季为1961年以来最多,春季为次多。除陕西、甘肃偏少外,全国其余29省(区、市)降水均偏多;长江中下游沿江、华南中东部及新疆降水偏多明显,长江中下游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
2016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多;西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少;梅雨入梅早,出梅晚,梅雨量多;华北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多;华西秋雨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少。暴雨过程多,全国暴雨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南北洪涝并发,26 个省(区、市)出现不同程度城市内涝,为暴雨洪涝灾害偏重年份;登陆台风多,平均强度强,登陆强台风比例为历史最高,台风直接经济损失高于近10年平均;强对流天气多发重发,全国有2000 多县(市)次出现冰雹或龙卷风天气,损失偏重;干旱范围小、影响偏轻,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夏旱和黄淮、江淮及陕西等地夏秋连旱较明显;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高温日数多,影响范围广,全国出现4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多地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全年出现8次大范围、持续性中到重度霾天气过程,较2015年偏少3次,12月16-21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2016年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污染程度最重的霾天气过程。
2016年,主要粮食作物产区气候条件一般,部分地区因暴雨洪涝、高温、低温阴雨、阶段性干旱等造成农作物受灾。2016年,全国年降水资源总量68888亿立方米,比2015年偏多7705亿立方米,为1961年以来最多,属异常丰水年份。2015/2016年采暖季,北方大部气温偏高,采暖耗能较常年减少;夏季,全国大部气温偏高,降温耗能不同程度增加。2016年,全国大部地区交通运营不利天数较常年偏多,中东部地区偏多20天以上。2016冬半年,京津冀地区平均大气环境容量较常年和近十年分别偏低13%和2%,长三角和珠三角大气环境容量低于常年,但较近十年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