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 | 汤国安:中国GIS高等教育任重道远
“地理信息产业出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因其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大作用,因而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即使在整个IT领域,也是闪亮的明星。”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学者、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汤国安讲到。
自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飞速,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由追随到超越,在某些领域甚至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广泛应用到国土、城市、资源环境、公安、应急保障、物流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正逐步由GIS产业大国迈进GIS产业强国。这离不开全体GIS人的拼搏奉献与努力创新,更离不开我国GIS教育界所培养的一大批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中国GIS高等教育的领军人物之一,汤国安教授见证了中国GIS教育的发展历程。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技浪潮汹涌而至,各行业GIS应用单位对GIS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培养GIS人才的高校来说,这是一次严苛的挑战。以满足高速发展的科技对新时代GIS人才的需求,中国GIS教育该从何处着手?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应该如何调整相应的教学措施和教学计划?这值得每一位高校GIS教育人士思考和关注。对此,长期奋战在GIS教育一线的汤国安教授,对中国GIS教育的发展走向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春林初盛:从萌芽到大国
一个新事物的发展壮大,必定要无数人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奋斗,GIS产业如此,GIS教育亦是如此。
我国早期的GIS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十年代。汤国安教授在《中国GIS教育30年》的报告中提到,我国的GIS研究生教育早于本科很多年。197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以及中科院地理所等部分研究所为首批地理学一级学科下“地图学与遥感”的授权硕士学位单位,开启了系统进行我国地理信息方向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而在相关本科教育中,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现代地图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地图学家李海晨先生就创办了南京大学地图学专业,是当时乃至以后相当长时间内国内综合性大学中唯一的地图学专业。直到1988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边馥苓教授才正式创建了我国首个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专业方向的本科专业——GIS专业,开始我国GIS本科教育的率先探索。在这个中国GIS高等教育的早先积淀期,重点高校逐步完善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系统,更新了相应的教材,为后来GIS教育的发展做了重要的人才与资源准备。
汤国安教授把1996—1999年看做是中国GIS教育的初建孕育期。199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教指委全面规范了全国地理学的专业目录,在地理学一级学科下正式设立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正式开启了地理信息系统本科教学的新时代,中国也成为全球最早开设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国家之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地理信息产业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规划,GIS产业随之蓬勃兴起,对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也极大地推动了各高校建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热情。2000—2005年,中国的GIS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期,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全国开设GIS专业的高校增至103所,报考学生数量也急剧增长。
就在大家都为GIS专业的快速发展欢欣鼓舞时,各种矛盾、问题接踵而至。“那段时间,部分高校盲目扩招,教师素质和数量没能跟上,教学资源奇缺,教材建设缺乏规划,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需求脱节,学生培养的质量出现显著下滑,社会对GIS人才的急切需求与所培养人才质量出现突出矛盾。”时隔多年再谈此事,汤国安教授依然很感慨,“中国GIS教育界很多有识之士都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中国GIS教育可能会崩盘。”
在这个阶段,以汤国安为主任委员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组织全国各个开设GIS专业的院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种全国GIS教育研讨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全国GIS大学生软件应用技能大赛、全国GIS博士生论坛等活动,都对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为GIS进入到后来的稳定发展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6年起,全国GIS专业规模扩张态势得以控制;大批新毕业博士生充实到一线教师队伍,教师结构得以优化;行业需求反逼教学改革,部分学校办学特色显现;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高水平的教学资源不断涌现;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学生课外大赛得到充分锻炼;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得以涌现。2014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被评为十大最高就业率本科专业,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明星专业,自此,GIS教育正式进入跨越提升期。
汤国安教授说,经过30年的摸索前进,中国的GIS教育度过了一段最艰难的时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绩。目前从规模上看,全国已经有近180个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地理信息专业也已成为国内最高就业的专业之一。另外,测绘、计算机等相关专业领域,都成立相应的专业,培养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各层次的专业人才,每年毕业的近3万名学生成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中国GIS教育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标准。“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这对于保证我国GIS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汤国安教授认为,目前中国GIS教育已经形成了高水平的教学资源体系,“虽然起步较晚,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无论是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还是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建设,都走在其它地理类专业的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GIS教育还形成了高校和企业联合育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的模式,“例如,国内的超图公司投入大力创办的全国高校GIS大赛、青年教师培训等系列活动,中地公司举办的高校GIS论坛,都极大支持了我国GIS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在国际上已经成为地理信息高等教育的绝对大国,正在向着地理信息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汤国安教授表示。
未来:创新、开放、由大做强
“大国≠强国。”汤国安教授强调指出,诚然,从纵向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我国GIS教育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如果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我们在不少方面还存在差距。
“当前,国家把地理信息产业设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计划,形成了地理、测绘、计算机为背景的,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GIS人才培养体系,我国GIS本科人才培养也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人才培养规范的指导,社会主义制度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这都是中国GIS教育的优势所在。”反观差距,在汤国安教授看来,与国际著名大学相比,国内高校GIS专业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资源都还有相当的差距,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还比较低。此外,国外中小学就开始接触GIS技术和应用,其普及程度非常高,而国内虽然对GIS的认知也在逐步提高,但还远远不够。整体来看,中国GIS教育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
“要想跟上国外GIS教育的发展步伐,就需要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南京师范大学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探索。”谈到在南京师范大学在GIS专业的建设成果,汤国安教授如数家珍。
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去年进入了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长期以来,学科一直将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经过江苏省品牌专业的重点建设,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一批优秀本科生相继涌现,如谢轶群获得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于天星入选2016年测绘地理信息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GIS研究生教学上,南京师范大学构建了海内外研究生工作站,开辟了深造和创业两个方向研究生分类培养的不同途径。与此同时还创新进行企业与高校研究生研究站深度合作,形成了地理信息学科研究生工作站的培养模式。“该成果刚刚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汤国安教授特别展示了一下获奖证书。目前,南京师范大学GIS学科正向着“我国GIS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先进教学模式研究与示范基地、高水平教学资源开发推广应用基地”的目标积极奋进。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如火如荼。汤国安教授强调:“高等教育要跟进先进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但是,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大学本科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架构形成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否则新技术更新换代太快,没有基础就会跟不上。只有夯实基础,才是长远发展的关键。”
“一门学科要想取得较大的发展与繁荣,除了需要高校不停地钻研尝试、培育人才外,还要有相应的产业做支撑。GIS本身就有一个信息产业,对GIS人才的需求明确,高校培养的目标更明确。”汤国安教授认为,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思路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应该进一步深化合作。同时,高校也绝对不能闭门造车,要主动与产业部门衔接,根据自己学生培养的目标定位,确定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模式与方法。
Questions & Answers
对话汤国安
1
采访人:要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学科的教育质量,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GIS人才,我们还需要从哪些层面努力?
汤国安: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GIS教育的质量提上去,需要我们做多方面的努力。除了高校本身的培优计划,社会乃至产业也要对GIS教育给予大力支持。没有产业的支持,GIS也失去了发展的原动力。目前,GIS产业对高校教育做了大量工作,很多大公司组织形式各异的活动来提升学校的实验水平,比如超图与很多高校联合成立的实验室,就为学生搭建开了阔视野的平台。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一起做好中国GIS教育这个大事业。
2
采访人:目前国内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情况如何?
汤国安:目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近几年多次入选全国高就业率专业。对于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对GIS软件的熟练运用与编程开发能力强的学生,用人单位非常欢迎,也会有较高的起薪。除了各类GIS公司仍然是对GIS学生需求主体以外,国土、市政、农业、邮电、水利、环保等从事规划管理、监测监控工作的部门,也对GIS学生有较大的需求。另外,由于GIS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它与空间信息相关领域的企业与管理机构,对GIS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从最新一次全国高校GIS专业调查情况看,80%的GIS专业能够达到90%以上的一次性签约率。但从全国情况看,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3
采访人:请给在校GIS学子一些学习建议、就业建议。
汤国安:首先,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树立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奋发学习的理想与信念。现在不少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习动力锐减而缺乏学习激情,或过早想着挣钱而缺乏远大的发展目标。这些不利于个人的成长。现在一般高层次的单位都希望招收硕士以上的学生作为单位的骨干,希望大家在本科学习期间要有报考高水平大学研究生的强烈意愿,使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大学学习的核心还是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这才是适应现代新技术快速发展变化,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进步的根本。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本科生的大类培养,这看似会弱化GIS的专业学习,其实,夯实基础、拓展视野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的GIS必将是以深层次的地理信息服务为核心内容,而不掌握坚实的数理基础与地理学基础,将难以完成以上目标。
大学是一段非常难得的学习时光,希望大家都好好利用好现代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不断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既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即智商与情商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汤国安教授简介
自1987年任教以来,汤国安教授把青春和与才华全部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地理信息教育事业。从西北大学的自然地理专业、地图学与遥感专业到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他系统地完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专业学习。
自2004年到南京师范大学工作后,作为该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当时地理信息系统系主任,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育的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中,在教学模式改革、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高水平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建设等多方面,为中国GIS高等教育开创了若干先河:在他的领导下,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特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团队获得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首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他主持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均首批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他领导的GIS实验教学基地还获得首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他编写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等多本教材分别被被遴选为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
在2006年出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后,他通过积极参与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指委有关GIS专业培养标准的制定,积极组织全国层面的各种教学活动,为全国GIS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他还先后获得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杰出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在研究领域,他主持了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一项重点),出版研究专著4部,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在数字地形分析研究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资料来源:超图集团
本期编辑:赵益祯 梁龙武 陆海空 孙磊峰
审核人:任宇飞 王冠
会议通知 | 第二期地理数据的挖掘与建模研讨会通知(第一号)
招聘启事 |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招聘博士后
期刊目录 |《地理研究》2018 年第 37 卷第 2 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