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 | 如何将雄安新区建成生态与创新之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系统应用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方法,开展总体方略探索与论证,提出建设性建议,是地理科学界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此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已经开展了雄安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优化与调控提升研究,北京交通大学也主办了两届“雄安绿色创新发展与生态城市群论坛”。《地理研究》2017年第6期推出了孟广文、金凤君等“雄安新区:地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笔谈,2018年第5期再次邀请葛全胜、董晓峰、毛其智等多位专家学者,形成“雄安新区:如何建成生态与创新之都”的笔谈,聚焦如何将雄安建成生态创新之都的相关问题,从各自专业角度建言献策,希望能为雄安新区建设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地理研究》编辑部
主题解析
对于雄安新区建设,地理科学可在如下方面做出贡献:
① 研究新区建设的资源环境条件,评估新区可持续发展基础,提出优化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建议;
② 开展城市发展方向、新城选址、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研究,提出新区产业选择和布局、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议;
③ 进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论证,包括防灾系统、生态环境保护、交通系统、供排水系统、能源保障与绿色发展等方案论证;
④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和模型模拟技术,为新区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⑤ 运用“生态城市”发展理论、模式与方法,提升新区生态建设质量与品质,推动新区成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示范区。
主持人:葛全胜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核心观点
目前,雄安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自然的上限,主要限制因素是水资源短缺、地表水质污染、洪涝灾害风险。为优化提升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多途径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精准规划湿地和林草面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建设白洋淀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选址优先考虑地势较高的西北部地区;建立立体化监测体系,建设资源环境监测评价和预警系统。
特约召集人: 董晓峰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GIS应用与宜居生态城乡规划。
核心观点
雄安千年大计的目标要求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优良人居环境创建,建设宜居生态创新型示范城市与世界重要科技文化增长极,促进京津冀成长为生态型世界城市区域。
毛其智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城市历史与理论、城乡和区域规划设计。
核心观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消除“环京津贫困带”。通过雄安新区建设,促进河北省的经济社会全面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减轻周边地区对首都的压力,以缓解北京超大城市之“困”。
张文忠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宜居城市、资源城市和产业发展。
核心观点
从幸福宜居的角度来看,雄安新区的建设需要改变过去传统新区建设的模式,把生态宜居和居民的幸福放于重要位置。要重视新区人居环境的营建,把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作为新区发展的前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居住、就医、就学和日常生活需求,重视职住平衡,构建生活、工作和休闲相平衡的幸福宜居新区。
杜龙江 高工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地球空间学院博士,荷兰瓦根宁根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区域水资源规划等。
核心观点
雄安新区最大的自然禀赋是水,水系统的治理工作是新区建设的基础,应该走在其它工作的前面。从水生态系统安全、保障与可持续性发展角度提出对雄安新区宜居生态创新的几点策略:流域为先、水陆统筹、制度保障。
张伟 副研究员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地理学博士,中国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绿色发展。
核心观点
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大气环境敏感地带,独特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其大气环流与局地环流特征,大气环境治理面临巨大挑战,需要规划、建设和管理各个实践环节的统筹协调,需要京津冀乃至更广泛的区域开展协同行动,并研判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何春阳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景观可持续性。
核心观点
生态雄安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在维护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尺度的土地系统设计,构建和谐共荣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建议建立雄安地区长期生态定位观测系统,开展区域生态环境与人类福祉状况评估,为促进雄安新区成为生态与创新之都提供第一手观测数据支撑。
吴殿廷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核心观点
雄安新区应该发展什么产业?只能是第三产业,产业定位必须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等。雄安新区发展三大服务业在不同阶段要有重点地发挥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三只手的不同作用。
吕拉昌 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城市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创新地理、城市发展与规划。
核心观点
建设新一代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之都,雄安新区一个重要的定位是创新引领区,科技的引领与创新是至关重要的。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科技城,从时间上,表现为长期与持续的科技创新引领;从空间上,不仅是引领全国,而是影响世界;从源动力上,是集聚全球创新要素的“永动机”,将形成新一代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集群。
陈明星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区域发展。
核心观点
积极、稳妥、创新,将雄安新区逐步建设成为知名的以创新立足的科技新城。
孙进柱 主任
河北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编审;研究方向为地方历史文化。
核心观点
一座有品位、有魅力、有未来的城市一定是有文化浸润、文化支撑,以文化为灵魂的城市。创新是雄安新区发展的灵魂,而文化创新是其重要方面,雄安新区文化建设不是与传统文化一刀两断,而是把当地特色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创新中,使其更具有民族特色与中国气魄。
孙斌栋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区域经济。
核心观点
适度紧凑应当成为雄安新区建设的指导原则。作为未来城市的标杆和典范,雄安新区的宜居城市建设不应简单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紧凑发展理念。对于城市建成区密度已经很高的中国城市来讲,紧凑发展应该具有自己的内涵,适度紧凑更加适合我国国情,过高密度的开发不利于环保、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
赵鹏军 研究员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交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Cities主编;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交通规划。
核心观点
雄安新区要注重标本兼治、绿色智慧与发展可持续交通。
潘竟虎 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遥感与空间经济分析。
核心观点
雄安新区战略是内生型战略,强调改革,注重创新,坚持协调,秉承生态,造福民生。设立雄安新区实际上是在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的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雄安新区的建设在空间上要处理好此消彼长的权衡和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消除“大都市阴影区”。
彭建 副教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与土地利用、生态持续性评估与综合自然地理学。
核心观点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优化京津冀生态空间结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立足区域资源生态本底,基于多功能景观视角,新区发展需高度重视农田景观多功能性,将其建设成为京津冀农田生态网络的核心节点。
强海洋 副研究员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全国国土规划纲要核心专家组成员和咨询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为国土资源战略规划。
核心观点
雄安新区土地政策创新应适应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产城融合的土地政策体系、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改革、注重土地利益分配的公正性和均衡性。
特约召集人总结
本次笔谈突出强调将雄安建设成为生态与创新之都。主要观念为:
1.宜居安全观,走全面宜居安全城市之路。
2.生态城市观,走系统化生态城市之路。
3.创新核心观,突出建设新一代科技创新之都。
4.区域统筹观,走区域深度协同发展之路。
5.文化城市观,走中华文化特色城市发展之路。
6.综合品质观,走综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7.典型示范观,打造生态创新城市示范区和新型城市化样板城市。
原文可以到《地理研究》官网
或中国知网下载阅读。
资料来源:晓说地理人生
本期编辑:毛雅倩 常贵蒋 徐晓凡 芦志霞
审核人:任宇飞 王冠
猜 你 喜 欢
聚焦夏令营 | 各大院校地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知汇编(五)
聚焦夏令营 | 各大院校地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知汇编(六)
新书推荐 | 广州地理研究所发布“一带一路”研究成果《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发展与区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