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 阿瑟·格蒂斯等《地理学与生活》
最近我们找到了一本和地理有关不错的书——《地理学与生活》。
地理知识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领域,从高中地理课学到的暖流寒流大气运动,到国际新闻里出现的国家关系和资源分布,再到中国现在上演的一线赶人二线抢人大战,甚至最近火爆的世界杯,都和地理多多少少有一些关系。
要把这些事情全部讲清楚,可能穷尽人一生的精力也做不到(所以放心,只要我们还写得动,我局就不会停更的。)
同样的,要在一本书里把这些有关于自然、地质、人文、历史、国关的知识全部都交代明白也并不容易。即使只是走马观花地把结合地理的这些知识大致介绍一遍,内容的整合难度也很高。
由地理而自然
由自然而人文
没有多少人有这个认知能力
但是这本《地理学与生活》,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提纲挈领地把地理相关的板块都介绍了一遍。当然要想从中获取更细致的信息,并且将其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还是需要读者有一定的功底和思辨能力。
相信关注我局这么久,你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本书的三位作者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和杰尔姆·菲尔曼是三位美国地理学家,几十年来都一直在从事地理学研究和教学,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久负盛名的专家。他们合作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当时缺乏系统地理学教育的美国高校学生提供一本全方位解读地理知识的教科书。
先别急着慌,虽然这本书的成书目的是教科书,但是它并不枯燥难懂。这本书面向的对象不是地理专业的学生,而是专业和地理无关的其他大学生。因此,每个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人都能看懂。
全书分成这么几个部分:
第零篇 序论和地图
在日常生活中,地图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但实际上,真正会读图的人并不多,就更别提能自己画简要地图的人了。这一篇,就讲清楚了地图是怎么回事这个很要紧的问题。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地形表示方法,都有它的一套专业逻辑,地图甚至还会因为别有用心的设计而产生变形乃至说谎。
办公室古法实拍
看完这一部分,对阅读后面的文字很有帮助,也能让你更好地阅读我局今后的文章。
第一篇 地球科学传统
这一篇的主要内容是高中自然地理部分学过的地形地貌、天气气候和自然资源。这一部分是自然科普,看上去会枯燥一些。但想要了解自然灾害背后的成因,各国各省之间的自然分界,关注环保和气候变化,这一块都是最有用的背景知识。
其实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人类的很多文化差异、种族矛盾,说到头来都会被自然地理所决定。看完这一篇,对全世界的地形、天气、资源分布能有一个概观的了解,对提高姿势水平大有帮助。
第二篇 文化-环境传统
这是我们最喜欢的一篇,从地理分割的角度把和人类有关的人口、语言、宗教、政治融于一炉。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国际争端、宗教冲突、移民矛盾,背后形成的原因都可以部分地追溯到地理上。仅仅去记忆这些事件是没有意义的,了解了它们背后的地理必然性,人认识世界的层次才能上去。
第三篇 区位传统
在搞清楚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可能的影响之后,这本书的下一篇就开始关注各个区域之间的互动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施加什么影响。毕竟现代世界通信和交通如此发达,各个地区早就不是死水一潭,地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明显。
举一个在中国的实例:在中国的城市竞争中,每一座城市似乎都爱强调自己的“区位优势”。但是真的每座城市都有“区位优势”么?他们强调的“区位”究竟是个什么?看完这一篇你就会有自己的想法。
第四篇 区域概念
看完了每一个单点的地理环境和单点之间的互动,这一篇把视野放得更宽,关注一个大区域的变化。其实区域是一个挺虚的概念,它的边界究竟在何处,在不同人的眼中都是不一样的。但区域又很实在,有的区域——比如吴语区、珠三角经济区、东三省、欧洲低地国家、南椎体——内部又有着明确的认同,它们内部的合作与竞争活跃度也远远高于区域外。
看完这一篇,你就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再来看看这本书的局部。
第二篇第9章有一部分讲述了国家的核心区和边界问题,这是我局在文章中经常提到的概念,正好这本书有专门的篇幅讲述,不妨来看一下:
“一国最初的核心或核心区,通常容纳最稠密的人口、最大的城市、高度发达的交通系统,以及最发达的经济基础。所有这些要素都随着远离国家的核心而变弱,城市化率和城镇规模下降,交通网变稀疏,而且边远地区的发展强度也比核心区低。”
我局吉祥物正在认真研读
表示就快要看懂了
但是,“首都和核心区的这种结合常见于所谓的一元化国家中,即这些国家有着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府、相对较小的文化差异、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文化和政治上清晰的边界。”与此同时,“联邦国家,即大体上均等、具有强有力的地区性政府指责的省或州的联盟,其首都城市可能时作为行政中心而新创建的……但它不是该国最大的城市,也没有获得多少附加的职能使其成为最大的城市。”随之,原文还举了一些例子,到时候你可以在书里找到。
转换一下阵地
他们好像找到了这一章
“一国的首都通常都在其核心区,而且常常是在这个核心区的真正中心,其优势地位不仅是由于它是中央权力的所在地,而且还因为人口与经济功能的集中。”
而关于一个国家的边界,这本书则给出了更多定义。
最常见的是自然边界,“那些根据山脉、河流和湖泊等可辨认的地文面貌划分的边界……但事实证明许多自然边界并不令人满意,并不能有效地把两国分开”。争议国境也就由此产生,尤其是以河流作为国界的时候,因为“河流更像一种公产、一种集中使用的资源,而不是相邻国家生活中的障碍”。
但是有点烧脑
河马同学好像睡着了
这一部分论述,在我们的文章中也经常出现,河流具有的上下游统合作用,往往强于它的分隔作用,是国界省界自然边界中最弱的一种。
另外还有人为边界,“常常根据经线或纬线的一部分来划定,主要见于非洲、亚洲和美洲。美国-加拿大的西部边界沿北纬49°划定就是几何边界的例子。许多这样的边界是在殖民地时期对该地区有争议时确定的,那时土地上人口稀少,而且缺乏对边远地区详细的地理认识。”
平直的边界与降水的关系
这样你应该就对非洲大量的直线边境大致有了解了。 此外,还有按照聚落划分的先成边界、后成边界等等,书对边界划分导致的边境冲突也有详细的介绍。
资料来源:地球知识局
本期编辑:王凌志 张英浩 徐红玲 周墨竹
审核人:任宇飞 王冠
好书推荐 | 方创琳教授《城市群地区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提升理论与技术方法》
好书推荐 | 环渤海17 个城市资源环境阻尼效应空间分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