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文欣赏 | 以艺术和创造之名:广州宗祠修复案例

引言

西方文物修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修复古建筑、庙宇和雕塑的传统;在中国,修复旧物的传统也源远流长,植根于节俭的价值观、对建筑环境和物质文化的保护。随着我国的政治转型、经济改革和社会文化现代化,对物质文化的重视程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像宗祠这样的神圣空间功能转变应征着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风貌变化,值得我们关注。


本文以广州宗祠为例,1)总结了在中国现代化背景下宗祠的角色变化;2)探讨艺术家和前建筑师李凤文是如何独立出资修复广州的一座宗庙。3)这些行为不仅体现了技术性的重建,也呈现了情感投资的行为,将个人对过去的记忆与创造性表达相联系从而将对地方精神的追求和使命传递给子孙后代。文章展现了历史、文化和社会记忆是如何深入地植根于个人内心,宗祠建筑结构如何体现近代中国历史层面的相互作用,并通过修复这一行为重新赋予该空间新的意义和共鸣。


To Cite

Ling Ma,Orlando Woods,Hong Zhu(2018).Restoration of an ancestral temple in Guangzhou, China: re-imagining history and traditions through devotion to art and creation.Cultural Geographies in Practice:1-9.


一、宗祠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转变

 宗祠,也被称为“家庙”,出于对已故祖先的崇敬而设立,是与中国传统宗教、儒家文化和价值观(如孝道)密切相关的场所。宗祠起源于周朝贵族(公元前1046-256年),兴盛于明清(公元1368年至1912年)。然而,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族文化的话语被大大削弱了。宗族文化场所和习俗,如祖庙、仪式和族谱等都被视为“封建”残余和“迷信”,被禁止或摧毁。随着政治话语的转变,宗祠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曾经祭拜祖先和维持宗族活动的圣地转变为日常生产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公共集会场所。


1978年改革开放后,宗祠的空间用途和意义再次发生变化,其政治用途逐渐被更务实、更具经济动机的用途所取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大部分宗祠被改造为村庄工厂并陷入了失修状态,宗祠内部和外观受到严重破坏,进入了结构性和美学性的恶化状态。在过去10-20年里,由于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地方政府和村委会为重建和恢复宗族文化做出了各种努力。例如,广东省有超过1万座宗祠,省政府承诺在2020年底前修复1500座宗祠。


二、广州梁公祠的修复

元始梁公祠,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坐落于广州市大学城北亭村。该村位于珠江中游的一个小岛上,是岛上仅剩的四村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000年前,是诸多宗祠的所在地。十二年前,李凤文发现梁公祠时,它已处于失修状态。她说,“两侧建筑都塌落了,村民们把它当作猪牛养殖场所,并不维护宗祠的卫生;地方政府和村委会不愿修复,因为他们认为投入维修所需的时间、资金和资源是不划算的。”当时,李凤文正在寻找堆放工程剩余材料的仓库,因租金便宜而选择了梁公祠。


墙上的毛主席画像激发了她对宗祠的兴趣。第一眼,她就被震惊和吸引,这些画像画于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清晰地描绘了毛主席一生不同阶段的形象。生动的画疯唤起了李凤文对过去及童年的记忆,在她看来,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童年时,李凤文是第一批小红卫兵而且成绩优异,对共产党和中国的热爱是她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之一。不仅如此,宗祠所用的灰砖也让她想起了年轻时与父母、祖父母居住的北方庭院。这些美好的回忆激起了她对过去的怀旧之情,并促使她致力于后来对宗祠的修复和改造。李凤文认为相对完整的毛主席画像是这座宗祠最有价值的部分,觉得有责任保护它们。然而,当她打电话给广州文物局时,被告知北亭村有几座宗祠由于财政原因,政府并没有计划全部进行修整。在成为一名艺术家之前,李凤文一名建筑师,从房地产市场赚到的收益足够独立支撑她的修复工作。


梁公祠墙上的毛主席画像


 刚开始,她寻求村里梁氏家族长辈梁老(Liang Naiheng)的支持来修复宗祠。根据中国传统,宗祠应由同姓氏族维持。李凤文既不是村民,也非梁氏族人,在过去是被禁止进入宗祠的,更不用说修复它了。幸运的是,她得到宗族长辈的支持,其诚意和保护宗族遗产的坚定决心受到长辈们的赞赏。现年九十岁的宗族长辈梁老(Liang Naiheng)说,曾经人想租宗祠作他用,但李凤文是唯一尊重这个地方的人。在修复过程中,李凤文利用她对老建筑修复的专业知识来确保复原的结构坚固,并研究宗祠的历史以呈现其原始特征。此外,还聘请了一支拥有历史建筑保护经验的团队。为了使宗祠更接近原貌,李凤文从北亭村和邻近村庄收集了数千块旧灰砖、石板及一些木雕窗以增强原真性,翻修了院子里的地板,并重建了宗祠的两个侧厅。


梁公祠右侧大厅


石画和雕刻的修复

除建筑结构本身的修复外,李凤文还努力呈现屋顶和瓷砖上雕刻的石头和装饰图案。虽然修复这些雕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他认为这是恢复宗祠原貌的必要条件。但墙上的毛泽东画像依然保持原样,并用长长的红色天鹅绒幕帘遮盖。幕帘具有双重功能:在广州潮湿的天气中保持版画的干燥,同时也表现出对毛主席的崇敬。


三、为现代用途创造新的文化空间和内涵

李凤文对宗祠各方面的修复都予以谨慎对待的态度。通过修复工作,她展现了对过去记忆的情感依附以及对历史美学的理解和欣赏。正如DeLyser和Greenstein所说,一些专业人士以修复为生计,而爱好者则为乐趣。因此,爱好者常常把自己的时间和金钱都投入到修复工作中,以此来表明对被修复对象和复原过程本身的喜爱。对于李凤文来说,这种热情源于父母那一辈的工匠精神。她告诉我们,母亲年轻时曾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裁缝,是在手工而非机器制造的环境中长大的。她也认识到自己深受手工劳动的情感影响。因此,李凤文对梁公祠的修复,不仅是一个具有特定目的和年代感的功能导向计划,而且是一次激情与灵感的精神美学之旅,她将生命、情感注入了一个长期被遗忘忽视的地方。


凤文的艺术作品和艺廊


修复工作不仅反映了李凤文与过去的联系,也使她基于一个艺术家的存在为未来的修复项目提供蓝图。期间,她给宗祠增添了一些新功能,如在主大厅的顶部建造了一个现代化的露天花园,供休闲娱乐之用。花园并不大,但经过精心设计,结合了微观景观,象征着她对物体、自然和文化共生关系的理解。又如,她在花园角落建造了一个小瀑布,以贝壳位背景,当阳光照耀时,贝壳会折射花园周围的光线。李凤文更喜欢用自然的馈赠进行艺术创作,以此反映传统中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不仅如此,她还用贝壳在宗祠右侧建造了一座“山”,原因是宗祠左侧有一座4层高的住房,而这座假山按照风水原则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平衡。


现代园林


 2014年是一个转折点,李凤文决定住在宗祠里,将宗祠从静态文化空间转变为更加灵活使用、并可居住的文化空间。宗祠内设有一个书房、一个会议室、一个接待/茶室和一个艺术作品展厅。祠堂两边的侧厅改为艺术走廊,以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因此,这座宗祠从祭拜、崇敬先祖的地方转变为更现代的文化生产和展示场所。老建筑与新家具、古代雕刻和新艺术品、生动的政治版画和现代微观景观并存,不断提醒着人们这座宗祠曾经是什么,它已经变成什么样。在此过程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调和使李凤文得以呈现她的记忆,并为原本被遗弃的文化空间带来新的生命。


四、结论

随着时间推移,建筑物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些意义并不否定过去,而是通过特有的时间和空间去重新理解、诠释和使用。通过一位艺术家对宗祠修复的实例,我们看到的是她如何诠释和融合宗祠的不同历史时期,并赋予了其不同的意义和用途。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艺术家发起的自下而上的文化修复实例。虽然这类例子在中国越来越普遍,但每个项目在创造新事物时对过去的重新诠释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人出资的艺术修复将他们对过去的理解、现在的创造性表达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联系起来。“旧”和“新”的结合,将修复和艺术创作融为一体的同时又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以及对地方的更深刻和更细致的理解。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这种古老文化空间的创造性和可持续性利用值得学者、规划师以及政策制定者们的密切关注。


-The end -

文字:华南文化地理人 | 整理:毛雅倩

图片:华南文化地理人 | 排版:毛雅倩

责任编辑:徐晓凡

审核:任宇飞 王冠 常贵蒋


猜你喜欢

干货分享 | 不在学校怎么免费使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

干货分享 | 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

佳文推荐 | 一起来关注: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