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欣赏 | “谈粮色变”:河南究竟该何去何从?
01
历史轮回
2019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代表团,就“乡村振兴”做重要讲话,并再次强调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定位。对河南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鼓舞,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关心河南发展的舆论在兴奋之余显现出隐隐地担忧,那就是“既然是粮食主产区,是否就意味着河南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步伐,尤其是中原城市群和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的步伐将会受影响和放缓”?此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确保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道绕不开的话题。
02
“谈粮色变”
谈粮色变,是河南多数主政者和人民内心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对于河南,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犹如戴在头上的一道紧箍咒、压在肩上的一座大山,束缚着河南的发展思维和观念,尤其是看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一座座漂亮的城市、一座座矗立的工厂所带来的现代宜居生活和突飞猛进发展,再回看自身大片的沃野农田、大量的凋敝乡村,作为人口第一大省、农业大省,内心的那份焦躁与不甘可想而知。长期以来,都将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相对滞后、国家战略地位不高、中央政策照顾不多等都归结为该功能定位。
03
"粮食至上论"VS“粮食无用论”
之所以会有如此境况,实则是对“粮食核心区”定位存在认识偏差,甚至说误读。最明显的影响是存在两种极端:要么是“粮食至上论”,全面否决城镇化和工业化,只重视粮食生产,对城镇化和工业化消极应对,错失重大发展战略良机;要么是“粮食无用论”,将粮食和农业抛到一边,将“粮食主产区”政策定位束之高阁,盲目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大肆压占农田,遭遇批评和碰钉子后,马上调转方向,重新拾回“粮食至上论”,从而陷入长时间的逻辑死循环。
04
思路决定出路
诚然,粮食生产会对城镇化和工业化造成一定影响,但绝非性命攸关,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主观因素:
1、对中央政策初衷认知不够。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倾向,一方面认为中央和国家只重视河南的粮食生产,不重视河南,尤其不重视河南的发展;另一方面认为既然中央定位河南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就不能再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实际上,中央和国家定位河南为粮食主产区,不仅未弱化河南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更未限制和禁止河南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相反,很重视河南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届中央领导对河南更是对河南关爱有加。
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分布
2、对“粮食核心区”定位本身认识不深。
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一点论”的表面认知。全国同类粮食核心区还有很多,并非只有河南。对粮食生产核心区重视,不等于对河南城镇化和工业化不重视,更不等于对河南不重视;对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定位,不等于拒绝河南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能只看到“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定位,而忽略另一项更为重要和迫切的政治任务——“扶贫攻坚”。
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近1亿,但城镇化率低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仍存在大量的乡村人口和贫困人口,而城镇化和工业化仍是解决扶贫攻坚的主导,发展仍是第一要务。
河南与全国近40年城镇化率对比
3、对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和工业化内在关系认识不足。
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与工业化从来不是竞争关系,更不是简单的有你无我的对立和矛盾关系。相反,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与城镇化和工业化并不矛盾,而是相得益彰。强调粮食生产,并不否定城镇化和工业化,而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同理,城镇化和工业化并不是消灭粮食生产,而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农业现代化,更好地保障粮食生产;只有将彼此充分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更好更快更优更高质量地发展。国内外大量案例也一再印证,处理好二者关系、协调发展,事半功倍。大至超级大国,小至弹丸小国如以色列,远至欧洲荷兰,近至亚洲日韩,都不仅实现了高度城镇化和工业化,更实现了农业强国目标。
就国内来看,以四川成都为例,早在十几年前就以“三农”问题为切入,因在“三农”方面的积极探索,在2007年成为全国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进行了诸多大胆尝试和成功探索,一方面保证了粮食和农业,节约出更多用地,支持成都大都市区建设,同时,通过统筹大大提升都市区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提升知名度,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跨国企业、国际机构和企业总部入驻,另一方面,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票政策等方面探索,破解了自身土地和财政与金融方面的瓶颈制约,释放了巨大发展动力,更是为中央深化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城镇化政策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做出了积极贡献,从而为后来获得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支持做了良好铺垫。此类案例还有很多,不再赘述。
河南省食品企业50强和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导分布区县图
4、对河南自身发展认识不足。
从河南自身发展历程来看更是如此,河南发展实际上得益于粮食主产区良多。一方面,从产业发展来看,河南自身食品工业基础雄厚,未来前景更加广阔。食品工业在全省产业体系中一直处于主导产业地位,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都得益于粮食主产区优势,比如双汇、三全、思念、众品、仰韶、杜康、鹿邑大曲、金丝猴等及众多特色饮食和小吃品牌,不胜枚举,尤其集中于京广经济带沿线和豫东地区,为河南跻身全国前五、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粮食生产核心区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特殊地位,倘若正确处理好自身发展与全局发展、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必然会受到更多战略层面和政策层面的照顾,最典型的莫过于自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的近十年,恰恰是河南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最快、质量最好时期,也是河南获得中央和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最大、战略地位提升最为密集时期,河南应充分把握难得的战略良机。
5、对粮食和农业未来发展前景认识不足。
从农业和粮食自身来看,将迎来绿色革命的战略机遇期。在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生态环境更加重视、需求更加旺盛;未来的农业不再是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而是更具科技含量、附加值更高的朝阳产业,不能停留于传统农业认知;未来农业类型更加丰富多元,都市型农业、品牌型农业前景更加广阔,竞争力更强;因此,未来粮食主产区不仅不会是负担,还更有可能是促进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6、最后,但也最重要的是对乡村振兴战略认识不足。
中央在对于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重大战略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盘大棋“,其重要性更是可以想见。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专程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距离2014年视察河南,提出打好“四张牌“,时隔五年,再次针对河南工作,提出殷殷嘱托,指明前进方向,是交给河南的一份时代命题,也是对河南一亿人民的莫大支持,更是河南迎来千载难遇的战略良机。倘若河南能以此为契机,积极主动作为,不再消极被动等待,集多方智慧、举全省之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破解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命题下,锐意创新、大胆探索、敢想敢试,实现平原传统农区的粮食主产区高质量发展,走出独具自身特色的“河南模式”,向中央交出满意答卷,无论对于河南,还是对于全国,无疑都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作者简介:李俊鹏
大鹏视野战略规划中心创始人
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擅长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文旅项目策划、相关规划技术咨询,从业10余年,操盘各类实战案例100多项。
转载自///大鹏视野
经作者授权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标题:"谈粮色变”:河南究竟该何去何从?
文字/整理/作者:大鹏视野李俊鹏
图片/制图:然妹子
排版:韩磊
责任编辑:郝娜
审核:任宇飞、王波涛
猜你喜欢
干货分享 | 一篇非常详细的坐标系统学习PPT,值得学习!坐标问题不再头疼
会议通知 | 2019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暨可持续发展论坛会议日程
佳文赏析丨方创琳、王振波等: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与评估方案探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都是成年人了,要记得告诉地小联你也“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