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赏析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新冠疫情期间减排对中国西北典型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GU美国地球物理学会 Author 徐建中
论文信息
扫码免费阅读原文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29/2020GL089035
论文作者
第一作者
徐建中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研究员
共同通讯作者
盖鑫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教授
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张睿雄、西湖大学张羽中博士等为论文共同作者。
新冠(COVID-19)疫情爆发期间,中国各地都执行了严格的管控措施,该情景为理解和研究大气污染管控和减排措施提供了契机。已有研究报道了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疫情期间发生了雾霾事件,相比于上述地区,中国西北地区在地理环境、工业与生活能源结构、气象条件等都有显著不同,疫情管控对该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还未有报道。
Xu等(2020)详细分析了2020年1月至3月疫情期间,在西北典型城市—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变化。利用高分辨率气溶胶质谱仪对亚微米颗粒物(PM1)浓度、粒径及化学组分的观测数据,发现疫情期间一系列封锁和限制措施大幅降低了污染物排放,PM1浓度对此有明显响应,封锁期间颗粒物浓度下降50%。从化学组分上来看,二次无机气溶胶浓度下降最为显著,占PM1浓度下降的70%;来自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排放的一次有机气溶胶在封锁前后无明显变化,交通和餐饮排放下降25%和50%,二次有机气溶胶浓度也明显下降。总体而言,PM1浓度的下降由二次组分下降主导。
深入研究表明,封锁期间NO2和SO2转化为硝酸盐和硫酸盐的效率(NOR和SOR)均出现下降,二次有机气溶胶占比也下降,有机气溶胶总体氧化程度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在兰州地区,一次污染物排放下降可能会显著降低大气氧化能力(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使得二次颗粒物生成能力也随之下降,因此疫情期间二次组分的下降幅度反而超过一次组分,一次组分占比提高。
疫情期间不同阶段PM1(a)浓度变化和(b)组成相对变化
本研究揭示了西北地区典型城市-兰州市颗粒物浓度和组成对减排的响应关系。值得引起关注的是,这一响应关系与此前新冠疫情期间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多项研究成果有明显不同:东部地区大气氧化能力变强,因此二次组分生成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一次污染物减排的作用,故新冠疫情期间大气颗粒物二次组分占比较高,并能导致灰霾污染事件发生。
本研究对于未来我国不同区域大气颗粒物的深度减排、防控治理具有一定意义。
本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189, 41771079, 41805106, 41721091)、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CS-ZZ-2020)及甘肃省科技厅项目(18JR3RA416)等共同支持。
关于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GRL) 发表对地球科学主要领域的科学进展进行研究的具备高影响力、创新性和时效性的文章。本期刊的论文为通讯稿长度的短篇文章,要求能在相关学科或整个地球科学领域产生直接而广泛的影响。
2019年影响因子: 4.50
5年影响因子: 4.95
从投稿到一审意见的中位数时间:31天
特刊详情
The COVID-19 pandemic:
linking health,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AGU COVID-19特刊是AGU联合旗下4大期刊:AGU Advances, GeoHealth, GRL 和Earth’s Future开放的跨期刊特辑,现接收COVID-19相关研究论文,探索COVID-19与社会、环境和健康的关系,人类行为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多重影响等。
通过4大期刊投稿网站可向特刊投稿。
转载自 AGU美国地球物理学会
经作者授权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标题:
COVID-19 特刊:新冠疫情期间减排对中国西北典型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审编:鲁嘉颐 终审: 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猜你喜欢
1. 地学招聘 | 临沂大学农业规划团队科研助理招聘启事2. 佳文赏析 | 《中国发展观察》: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路径的“变”与“不变”3. 佳文赏析 | 综述:通过扩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生产边界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类和核算4. 佳文赏析| 地理相似性:地理学的第三定律?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