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建军:抓牢抓实新国发2号文件 做强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 2023-01-01


近日,教育部《合建工作动态》2022年第5期全文刊发了校党委书记李建军的文章——《抓牢抓实新国发2号文件 做强贵州大学》。




2022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这是时隔十年国家再一次出台专门文件支持贵州改革发展。国发2号文件确立了贵州“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给予贵州103项重大政策,支持贵州实施139项重大工程项目,政策十分给力,内涵十分丰富。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贵州的特殊关心和关爱,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张力和实践伟力。




2022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推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贵州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教育服务西部大开发新路,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贵州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贵州大学的发展,特别是在《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部署,贵州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十一个部门于2021年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旨在汇聚全省资源,全力支持贵州大学发展。



贵州大学将紧紧抓住国发2号文件的重大历史机遇,将国家及省的政策红利切切实实转化为发展盈利,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强贵州大学。


01

以“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合建牵引,

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面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基础工程。贵州大学高质量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并于2022年再次入选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将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合建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一流大学办学定位,按照“123456”的整体发展思路(“1”是坚守育人初心使命;“2”是构建植物保护和软件工程为核心的“双核驱动”的学科体系;“3”是聚焦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大数据战略及贵州省“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4”是服务贵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发展;“5”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实力、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创新本领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五大提升;“6”是实施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全球领先学科提升计划、国内一流学科精进计划、基础学科培优计划、新兴学科培育计划和特色学科伙伴计划六大计划),充分利用国家及省给予的政策红利和资金支持,扎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举全校之力聚全校之智,勠力同心,踔厉奋发,切实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为贵州在“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中贡献“大”的作为、彰显“贵”的地位。




02

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抓手,

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是立国之本,人才乃强国之基。人才是西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贵州尤为突出。作为贵州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在120年的悠久办学历程中,贵州大学累计向社会输送了55万余名优秀毕业生,70%奋战在全省科技、农业、文化等各条战线,造就了欧阳自远、马克俭、宋宝安、周卫健、王静康、郝小江、肖序常、徐采栋、吴汝康、张克勤等两院院士14人。




国发2号文件明确,“稳步扩大贵州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学校将充分利用国发2号文件的政策红利,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研究生招生规模由目前招生4800人/年扩大到“十四五”末的7000人/年,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控制在45000人以内,学校办学定位由目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面向未来,贵州大学将根据国家战略重点及贵州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三类人才:一是统筹一流平台资源,加快培养一批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紧缺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复合型工科人才;二是着力培养智慧农业、绿色防控、农产品安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材料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及贵州急需的交叉学科拔尖人才;三是围绕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领域、关键领域和空白领域,调整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既满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对高端紧缺人才的需要,又为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高质量创新人才和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03

以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为靶向,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国发2号文件明确,“支持贵州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在数字技术、空天科技、节能降碳、绿色农药等优势前沿领域培育建设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学校将充分利用国发2号文件的政策红利,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度,科技部于2021年9月正式批准依托贵州大学建设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大数据领域首个也是当前唯一的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将积极推动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更好地服务支撑国家大数据战略和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贵州省最早建立的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校将推动该实验室提质升级,努力建成绿色农药与山地农业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服务支撑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围绕贵州“四新”“四化”及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重点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西南地区药用生物资源、先进装备制造及服务、磷氟资源高效利用四个领域的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建设,努力建成契合贵州产业特征、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行业企业服务基地、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推动贵州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



学校将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紧密对接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的重大问题,统筹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长征文化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中国文化书院等研究平台资源,力争建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开展中国共产党人“心学”、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三线”精神、生态文明、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振兴等研究和阐释,为丰富和拓展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的贵州元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贵州特色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提供资政服务。


来源:教育部《合建工作动态》2022年第5期

图片:张国章 彭茗枫  罗荣

编辑:王晨予

责编:高秀娟

审校:张蝉

编审:张亚军


  关于贵大,你可能还想看

   为贵州大学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