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重映获初步认可,老电影重映之路真的是一片坦途吗?
前不久,由吴宇森执导的香港经典电影《英雄本色》修复版在平遥国际电影展现场进行展映,反响很好。自11月17日正式登陆院线以来,引发了广泛关注,三天内票房突破2000万,平均上座率16.6%,截止目前已获3184万票房成绩。近年来,国内外的经典影片通过修复再次上映的不在少数,《泰坦尼克号3D》《侏罗纪公园》《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功夫》《甜蜜蜜》等重映后的票房有高有低,口碑也褒贬不一。经典影片的重映之路到底是一片坦途还是困难重重?是“冷饭热炒”的圈钱盈利?还是致敬经典、呼唤情怀?亦或是对于现阶段影视市场创新乏力、好片难产的无奈回应?这些问题有待思考。
低成本高收益,老片重映利润可观
最近几年,老电影修复后频频重现荧屏。随着技术成本和宣发成本的下降,超过1000万就能使修复的老电影保本盈利,小投资、高回报基本成了老电影重映市场的共识。2009年《东邪西毒》上映票房近4000万,成为当年小黑马,自此开启了国内外经典影片在内地重映的序幕。《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一举拿下1.89亿票房,3D版《泰坦尼克号》以近10亿票房占据国内重映电影票房宝座。尽管几千万甚至过亿的票房算不上较高成绩,但重映影片发行成本的降低,有的甚至可压缩到500万甚至200万以内,极大提升了其利润空间,使近几年的老片重映热情只增不减,平均每年都有三四部老片通过修复登陆院线。
修复“旧时光”,科技发展使其成为可能
提及老电影修复,就必须回顾电影史上胶片的发展之路。电影发展之初,受技术所限,胶片常因材质、保存环境、人为破坏等原因出现问题。为了使珍贵的电影资料得以继续保存,修复电影以挽救旧时光的事业自此开启。1958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开始主持国内电影修复的工作,审核胶片、清晰胶片、扫描底片、调整颜色、音频、视频,整个程序复杂繁琐。数字化的发展和3D技术的应用,将老片修复工作推上新的台阶,极大降低了修复成本和技术难度。2009年,王家卫修复版的《东邪西毒》在国内院线上映,取得了近4000万票房,让大家首次看到老电影的商业潜力。所以,老电影修复一方面拯救了濒危经典珍贵影像资料,另一方面激发了老电影复映的市场机遇。
情怀市场有多大?过度营销惹争议
然而老电影的重映并非一帆风顺,借助过往情怀大做文章是重映片的常见模式。拍摄于1986年的《英雄本色》一上映就引起巨大反响,成为香港电影的开山之作。经典的角色、熟悉的台词、令人振奋的配乐,势必会引发有港片情怀观众的集体怀旧,仅有三天影片便有了2000万票房的好成绩。2012年4月恰逢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全球重映《泰坦尼克号》,观众纷纷买票支持,加上3D特效的加持,影片最终取得了9.46亿元的成绩。
但是过度兜售情怀,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和反感,最终造成血本无归。在此之前,以纪念张国荣为营销点的《失业生》和《倩女幽魂》,因营销用力过猛票房惨淡。老电影重映的情怀市场非常小众,甚至可以说只是一部分的记忆和狂欢,所以抓住这一批人的需求和不破坏他们的情怀是老电影复映营销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老片重映需清醒,诸多问题需注意
不论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艺术回归,老电影在近几年不断回归公众视野,尽管这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好买卖,但在重映过程当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是重映片应该具有重映的价值和过硬的艺术质量。影片的质量把控为票房和社会效益都做了基础保障,例如郑君里回顾展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2017年复映的《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兼具以情怀和商业价值。其次,清晰的定位受众。现阶段的主流电影消费者集中在18岁到28岁之间,而老电影复映本身是一个小众群体的狂欢,将受众重点定位于有情感共鸣的人群,下一步才是对新受众吸引的预期。最后,适当的营销方式。情怀无疑是老片复映的重要卖点和营销策略,但过度的营销会引发受众情绪的反感,但是并不意味着情怀营销完全不可取。《英雄本色》宣传期间通过投放像美元纸巾之类的少量物料,引起广泛关注,很多网友甚至自发模仿小马哥拍摄短视频上传网络,来为影片宣传。适当的营销模式,不但不会冲击市场,反而有可能会再次触发观影高潮。
参考来源:
壹娱观察,《<英雄本色>重映3天2000万票房,中国影迷情怀还能挖掘多少钱?》
新京报,《吴宇森经典<英雄本色>也要上映,老电影重映能靠情怀撑多久?》
END
后台编辑 | 陈卓
校 对 | 李晓飞 谭腾飞
推荐阅读
2016年终盘点 |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网络大电影的年度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