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20年:从“杂牌军”变身“国家队”?
2018年1月14日上午,主题为“网络媒体: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力量”的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论坛上,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先生发表了题为“网络文学与时代精神的塑造”的演讲,他表示新生代的作家和网络作家与新时代紧密相连,时代塑造了网络文学,而网络文学折射出新时代的新精神。让我们一起跟随下文,回顾中国网络文学从“杂牌军”到“国家队”的发展历程。
1998年,各大中文网站上都在转载一篇名为《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小说,书中的两位主人公“痞子蔡”和“轻舞飞扬”的故事一时流传甚广。这篇小说被很多人视为网络文学的开端。
之后的20年间,网络文学呈现一种狂飙突进的态势。从安妮宝贝、慕容雪村、今何在,到蔡骏、当年明月、天下霸唱、南派三叔,再到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每年都有大量作者在网络中成名,动辄每年千万元级的收入,更是让他们备受关注。一些优秀作品不但在国内拥有众多拥趸,还借助翻译等渠道在海外“圈粉”。
与此同时,传统文学界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和网络文学展开“对话”。2017年,第一家网络文学研究院、第一个中国网络作家村相继诞生,各省市网络作协纷纷出现……近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宣告成立,被认为是网络文学“主流化”的标志性举措,预示着原创网络文学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芈月传》作者蒋胜男认为,种种迹象表明,网络文学从原来自然无序生长的“杂牌军”变成了“国家队”。那么真如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所言,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跃入发展的“黄金期”了么?还存在哪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南方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创作:网文“大神”阵营更年轻,多元化格局正形成
日前,国内领先的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发布了2017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TOP10作品榜单。由辰东创作的玄幻作品《圣墟》与叶非夜创作的现代言情作品《亿万星辰不及你》分别摘得男生榜与女生榜的桂冠。从本次入榜的作品类型来看,男生榜中,都市类作品突出重围,独占四席,仙侠、玄幻各占三席和两席。而女生榜单上,言情类作品依然独领风骚。
根据近两年的榜单,阅文集团原创内容总经理、起点中文网总编辑杨晨留意到一个现象:“总体而言,作品多元化程度较高,内容比早年丰富很多”。其中现实题材创作的逐步增多,成为令人可喜的现象。
据相关数据显示,从题材分布数量来看,主流网络文学平台的现实类作品占到总内容的半数以上,而在起点中文网和网易云阅读的占比甚至高达60%。在这一类型的作品中,最受读者欢迎的,有都市生活类、现代言情类和悬疑推理类。
一些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原本奇幻类作品“一家独大”的现象开始改变,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杨晨预判,2018年,基于读者不同需求的新题材、新类型的增速还会进一步加快。
另一方面,新一代“大神”的崛起及新人作家的快速成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杨晨认为,从创作规律和逻辑来看,“新生代”与已是“大神”级的作者并没有太大不同。“‘90后’‘95后’新作家更注重个性化表达,互联网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也更深。他们的成长过程带给自身的体验和感悟,与‘80后’‘70后’是有明显差异的。”杨晨说。
而传统文学作家也在不断调整自己对网络文学的认知和心态。莫言曾多次提到,网络文学虽然仍有语言粗糙等缺点,但在情节上所下的功夫构成了它的可读性,“想象力永远是文学的翅膀”。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则肯定网络文学就是今天的“通俗文学、大众文学”。
“最初‘四大名著’也不是主流文学,而是通俗文学,还被称作‘四大奇书’,之后其地位的形成在于读者的喜爱。”爱奇艺文学事业部总编辑杨勇称,“就像网络文学一样,先是有自己的粉丝,后来逐渐成长为一个大IP。”
杨勇还表示,对于中国网络文学来说,2017年是高潮迭起的一年,网络文学不断获得广泛认可,被视为文创行业的一支新生力量。还有评论者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融合发展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改编: 从“盲目跟风”到“精耕细作”
从2015年开始,IP风潮开始席卷影视圈,网络文学毫无疑问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储备“仓库”。《2016年中国IP产业报告》发布的超级IP“TOP100影响力榜单”中,网络小说在数量上达到了61部。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网播授权费也水涨船高。例如2012年的《甄嬛传》平均每集授权费不到300万元,而2017年播出的《择天记》每集高达900万元。阅文集团CEO吴文辉就曾调侃:“IP是中国唯一比房价涨得更狠的产品。”
“网络文学是整个泛娱乐产业链条中的上游,根据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观看人次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广东网络作家协会主席杨克分析,这不仅给背后的原作者凝聚了更多人气,也有助于实现作品影响力和自我价值的提升。
但在经历了各方争抢、盲目跟风炒作之后,知名网文IP改编已经不再是影视票房和口碑的“万灵丹”。以电影为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致青春:原来你在这里》《鲛珠传》宣传时声势浩大,且原著拥有众多读者,上映后却遭到票房失利。而在影视剧领域,《择天记》《楚乔传》等剧集开播以后亦表现平平,劣质特效和部分“流量演员”的生硬演技遭到观众诟病。
据杨勇观察,原因之一是市场的盲目性驱动,导致一部分拥有极高人气,但从艺术特质来说并不适合影像化的作品被匆匆搬上银幕。例如那些单线条的“闯关”式设定,可能更适合改编成游戏而非影视剧。而另一些带有穿越色彩的作品,在改编时则可能存在时空线索混乱等障碍。“过去,一些制作方在开发网文IP时存在一些误区,过于重视大数据而非故事本身。”杨勇说。
在综合分析各方反馈后,杨晨得出的结论则是:“市场不认可的并非网络文学IP本身,真正令受众不满的是不够用心、精良的改编方式。”杨晨认为这与业界直接售卖改编版权、实行“一锤子买卖”的粗放开发模式不无关系。
基于这些原因,目前,各网络文学平台逐渐由单纯参与影视版权采买,转为深度介入全产业链。如阅文集团推出“IP共营合伙人制度”,以IP为核心,将作家、受众、影视游戏动漫开发方、资本方等串联起来;阿里文学也力求实现优质IP的全链条打造,图文、影视、游戏等之间的联动会更为紧密;爱奇艺文学则推出了“云腾计划”,免费开放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版权,采取后期收入分成的盈利模式,与合作方共摊风险,有助于形成良性发展。
同时,随着观众的分众化,网文IP开发产品在题材和类型上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以阅文集团和腾讯影业2017年9月联合发布的13个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项目为例,其中除了仙侠、玄幻等热门题材,还有体育、美食、鉴宝、军事等更加专业和小众化的类型。
“如果说此前业内外在集中‘收割’网络文学多年发展成果的话,那么接下来将进入到了一个‘精耕细作’的阶段。”杨勇说。
传播: 中国网文海外频“圈粉”,优质内容才是支撑要素
近年来,网上开始流传一个段子——中国网络文学与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并称作“世界四大文化新奇观”。
如今,借助网络和翻译渠道,无论是在日韩及东南亚国家,还是美、英、法等欧美各国,都能看到中国热门网络文学的身影。
成立于2014年5月的Wuxiaworld(武侠世界网),日均活跃量高达300多万人次。在这里,我吃西红柿的小说《盘龙》颇受欢迎。此外,蝴蝶蓝的偏二次元风格作品《全职高手》被誉为“成功逆袭日本流行网文的作品”。
“这一现象特别让我们从业者骄傲。”杨勇曾在亚马逊任职,他犹记得,中国网文还未在海外走红时,亚马逊KDP(Kindle出版服务)平台的负责人专门来到中国调研网络文学。“他特别惊讶,也特别认同,回去也做了很多工作,这一商业模式给了他一定的启发。”
对此,阅文集团CEO吴文辉并不觉得意外:“中国网络文学以小说作品的形式演绎了中国文化文学的魅力,并借助了互联网高效快捷的传播形式,很容易被海外读者尤其是年轻人接收和接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是最早关注到该现象的学者。她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阅读快感是大众文化输出的基础之一。”不少国外读者对东方武侠等大众文化保有强烈的好奇心,随着近年传统功夫类电影的式微,一部分新武侠网络文学就承担了这一角色。
与此同时,受访业内人士也善意提醒,优秀的原创平台与优质原创内容才是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发展的两大支撑要素。一位受访者提到,当前网络文学最大的问题是在资本加速进场之后,“过度商业化”对作品内容产生了干涉和干扰,“例如作品同质化、跟风严重,过度追求娱乐性迎合读者以及口水化、内容注水。”而长期过度的商业化更会造成网络文学最可贵的创新能力的缺失、创作活力的降低。过于哗众取宠的作品,也容易误导青少年读者,甚至出现“三观不正”的问题,例如某些火爆的“霸道总裁文”,就被一些读者批评为存在拜金倾向和价值观扭曲。
“正因为网络文学影响着如此广大的人群,它也担负着重大严肃的社会责任。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必须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追求。”李敬泽强调。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则认为,对于大众文化,应谨慎对待萌芽中的新现象,也要有耐心,给予相对的重视和认真的理解。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END
后台编辑 | 赵 婕
校 对 | 孔瑞洁 李赫洋
推荐阅读
狂欢过后,中国网络文学“远景”何在?知名作家联合业界学者为您解读
专访夏烈:中国网络文学如何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保持文化自信和文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