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解析与建设对策研究

熊海峰 言之有范 2023-04-03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500多年以来,大运河在维护国家统一、繁荣社会经济、推动民族融合、促进文化交流、兴盛沿线城市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014年,中国大运河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成功申遗,更是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进入“后申遗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不仅是活化千年文化资源、打造世界级文化发展平台、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更是强化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提升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战略选择。本文在资料整理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阐述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出发,归纳出当前文化带建设的五大难点,提出六大对策建议。



熊海峰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讲师


一、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探析


欲建设大运河文化带,首先要理解大运河文化带;欲理解大运河文化带,首先要研究大运河文化。


顾名思义,大运河文化是指千百年来因大运河而产生、发展、流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运河文化具有四大显著特征。一是工程性。这是区别于丝绸之路、藏羌彝走廊等文化线路的最本质特征,大运河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科技和工程领域的杰出智慧。二是线廊性。大运河绵延约4000余公里,涉及8省(直辖市)35个城市,遗产种类众多,地域情况复杂,是一个涵盖文化、经济、生态等多要素的巨型线状系统。三是活态性。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余年,虽历经改道、断航,但其航运、灌溉、防洪等功能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季节性通航里程达1100多公里,年运货量近7亿吨。四是融合性。正如扬州博物馆馆长、大运河研究专家顾风所言,“它将中原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江南文化、甚至东南文化、岭南文化、黄河文化、西部文化等几乎全部错综融汇于中国传统文明的悠久时空里”,绘就了绚烂缤纷的千年中华文明图卷。


简而言之,大运河文化带是以大运河文化为内核,以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以带状地理空间为载体,以区域交通束为基础,以沿线城镇为发展主体,集遗产与生态保护、经济与社会发展、文化与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功能区域。



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五大难点


根据资料整理分析与实地调研访谈,本文认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存在以下五大难点。


第一,如何梳理好大运河庞杂而分散的文化资源,弄清文化“家底”,为研究、规划、监测、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石。大运河文化带2500多年的历史,4000多公里的河道,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古闸、古塔、古桥、古镇,以及丰富的故事、传说、艺术与民俗,如何将这些庞大而分散的显性与隐性文化资源进行发掘和盘存,形成涵盖文字、图像、视频的,权威、统一、动态的数据库,是一项需要时间、金钱与精力的巨大系统工程。


第二,如何保护好大运河的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让运河岸绿水清,让文化遗产在商业化浪潮中不失原真性与整体性。与当前许多文化遗产严峻的保护形势一样,大运河困境难免,或许更甚。在保护理念上,一些沿线城市仍存在着“重申报、轻管理”的思维,后续管理不济。在水体保护上,污染控制不足、监测能力薄弱,垃圾随倒、污水直排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文化保护上,一些城市拆掉真遗址,建设假古董,以开发的名义严重损毁了历史遗存。


第三,如何传承好大运河的文化基因与内核,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构建起国人的精神家园。保护的目的是传承,是让世界遗产焕发出永续的生机与活力;而传承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路径与载体,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圆融对接。正如冯源、蒋芳等人在《旧运河,新担当———流动的文化动脉:大运河新使命调查》一文中所言:“大运河作为活态的线性文化遗产,文化类型种类繁多,状态各异,目前在保护利用传承方面可资参照学习的成功模式不多。”因此,如何实现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是我们必须突破的难题。


第四,如何利用好大运河这个超级IP,创新文化发展模式,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实现文化价值最大化。大运河是蓄积了千年文化势能的超级IP。就目前来看,对大运河的运用整体还处于较低水平。一是大运河文化内涵挖掘不深,融合不够,许多项目显得简单粗放。二是模式创新较少,没有围绕运河IP形成系列产品与服务,特别是对虚拟价值与形态开发不足。三是随着航运功能的衰退,“因河兴城”的城河共生关系日渐松散,大运河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关系还需重塑。



第五,如何统筹好沿线城市的资源与力量,在断航的现实条件下推进协同合作,构建起大运河文化带命运与利益共同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中国传媒大学范周教授在《对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建设构想的思考》一文中指出,“纵向上,需要在国家、省、市甚至更具体的行政单元形成合力;横向上,需要运河沿线城市之间,城市文化、水务、商业等各部门间协抓共管”。同时,还需要协同与整合多元的社会力量。但就目前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一是国家层面统筹缺位,沿线城市各自为政,同质化趋势严重;二是大运河涉及水利、环保、规划、文物、宣传等多个职能部门,多头管理现象突出;三是宣传力度不足,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与程度不高;四是区域协同缺少必要的组织、制度与政策保障。

 

三、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六大对策


针对当前文化带建设的难点,结合国际对线性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经验,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实施“大运河文化资源普查与数字化工程”,建立权威、统一、动态的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打造集管理、研究、展示、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大运河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由国家文化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委和沿线城市,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主要依托,邀请考古学、水利学、经济史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大运河文化资源、生态环境等内容,通过遥感技术、无人机、实地调研、文献收集等方式,进行彻底调查,全面摸清底数,建立起大运河数据库和三维数字图景,并在整合苏州、杭州、扬州等城市遗产数字管理平台和监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服务于整个大运河流域的数字公共平台。


第二,站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高度,加快顶层设计,做好大运河文化带的专项研究与总体规划,处理好保护与利用、整体与部分、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将大运河打造成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旗帜性品牌。由相关部委、专家学者、运河沿线城市等联合组建战略规划小组,在参考和整合各地现有规划的基础上,如《大运河(江苏段)文化带建设规划》,高质量制定大运河文化带总体规划。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明确文化带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带状空间的整体功能布局,提炼出沿线城市的特色定位与发展侧重点,促进各个城市间的协同合作,指引大运河建设成为生态之河、文化之河、经济之河、开放之河。


第三,以大运河文化为内核,启动“大运河文化+”计划,创新发展模式,推进与沿线生态建设、城市功能、经济发展间的融合发展,创建一个有文化特色、创新有力、繁荣活跃的发展带和城市群。鼓励沿线城市充分挖掘本地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创新性地将其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丰富城市服务的多样性与特色性。同时,运河文化不必局限在河道、船闸、码头等固态遗产上,还应探索以大文化IP为纽带,与特色小镇、动漫影视、旅游产品等的有机融合,打造一个集景观带、文化带和经济带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群廊。



第四,实施聚焦战略,选择重点河段、重点城市、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支持,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增长极和排头兵,然后“以点带面”,拉动区域整体崛起。根据区域经济的“点轴开发理论”,经济中心总是最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呈斑点状分布,然后逐渐拓展为繁荣的发展轴线。大运河文化带绵延4000公里,沿线各城市发展水平梯度较大,不能平均用力,应在支持上有所侧重。建议先在大运河沿线上选择几大节点性城市,支持一批创意性强、震撼力大的优质项目,重点引入或培育几家战略性文化企业,发挥其先锋示范与引擎带动作用,促进文化带快速隆起。


第五,创新大运河文化带的合作组织、合作机制、合作政策等内容,推动形成文化带命运与利益共同体,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样板。在组织上,由国家相关部委指导,沿线政府主导,联合市场主体与社会机构,组建“大运河文化带发展联盟”,促进多方通力合作;在机制上,进一步强化沿线城市遗产保护联合行动机制,加快建立大运河文化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沟通制度、评估考核制度;在政策上,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沿线城市联合出资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发展基金”,发起“大运河文化带国际高峰论坛”,联合打造“大运河文化庙会”、大运河主题演出或影视作品等。同时,组织招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志愿者”,组织文艺工作者宣传大运河文化。


第六,推动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为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提供基本的规制与遵循,为文化带的永续发展奠定法制基石。良法才有善治。在国际上,通过立法推动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亦是重要经验。因此,应尽快制定大运河生态环境、文化遗址、历史风貌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条例。目前,我国已出台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但就整体而言,当前的管理办法行政层级较低,法律约束力不够。为此,应参考《长城保护条例》等条文,尽快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用法律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人文天下》2017年23期


END


美    编 | 祁吟墨


推荐阅读


范周 | 古运河畔话杭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思考

大运河文化调研 | 扬州: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推进联动“一带一路”战略

共建大运河文化带:重新认识文化生态、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承

范周 | 群策群力,共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未来时

“城市精神:当代公共设计档案展” 9月19日盛大开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