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也说“适用性”,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才能更“解渴”?

赵瑞熙 言之有范 2023-04-03

编者按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在新时代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适用性”角度出发,切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要害,分析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今天言之有范将这篇文章刊发,特此推荐。

——范周


下班后和朋友一起听一场“免费”的音乐会,看一场“说去就去”的话剧,周末带着孩子一起读绘本、编绘本、画绘本,自己听一场涨知识的免费讲座……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让人民的幸福饱腹感陡升。


近年来,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推陈出新,不断走进生活、改变生活。在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面前,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如果说“覆盖面”解决的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问题,那么“适用性”则从质量角度出发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做到了很多过去没有做到的事,完成了很多过去没有完成的任务,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谈到提升适用性,就必须要抛弃“完成任务”的固有思维,努力从“做到”向“作准”“做好”迈步前进。

 

一、对“适用性”的新思考

 

流量明星加网红领袖强势霸屏,综艺娱乐、电影电视井喷之势不减,演出展览参与体验不断升级,在文化供给日渐丰富的当下,人们的注意力成本越来越高,随手可得的文化佳肴使他们可以随时找到自己偏爱的那一味。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文化菜单”,那还需要公共文化服务做什么?从适用性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或许能够找到一点点启发。


成都艺术超市 图片来源: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由“大而全”转向“全而准”。随着“互联网+”影响不断深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过去公共文化服务“自说自话”供给侧矛盾。青岛、成都等地打造了文化超市、福建闽侯县设立了“周末农家戏台”点单台、上海嘉定提出了“精而美”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思路,这些由“政府端菜”向“百姓点单”的转变,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适合、有用做出了积极创新。政府让群众“点菜”,群众才能为政府“点赞”,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做到了”,也“做对了”。


新时代继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适用性,以“点单式”、“流动式”服务为代表的有益探索需要进一步推广优化、再升级,不断“做好”“做准”。例如,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点单”过程中来?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点单式”服务体验如何更为便捷?服务体验评价机制如何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全面链接进而构建起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生态的完整体系?

 

由“保基本”转向“高水准”。“点单式”服务背后,需要的是优质的服务内容供给。现如今的公共文化服务早已不是举办个展览、组织一次演出、开办几个不同类型的培训课程那么简单。受众各异,需求多样,而面对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改变,就会被抛弃。今年元宵节,北京多地举办的元宵灯会预约火爆,有的甚至一票难求;有的人为了心仪已久的演出门票苦苦守着抢票按钮的倒计时,点开领票界面后却被“已抢光”三个字狠狠泼了冷水。与之类似,一些品牌较为成功的高质量公共文化产品仍处于供不应求的转改,排队、抽签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火热,另一方面说明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结构性不足。在保证多样化的基础上强化品质,始终都是满足群众公共文化需求的根基,而当下,除了品质保证之外,需要更大的有效供给。这是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好的适用于百姓需求,融入百姓生活的推动力量,无论到何时,这都要始终坚持。

 

“上元之夜”一票难求

 

由“要你来”转向“你要来”。“酒香也怕巷子深”,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格外珍贵;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内容异彩纷呈,让人们的文化选择越来越多。要想适应,先要顺应,公共文化服务要想真正走进生活,深化影响,高品质的宣传营销策划也要跟上步伐来顺应传播环境新变化,这是当下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更好“适用性”的起点。


网红“故宫”的营销可谓赚足眼球、名利双收,“紫禁城上元之夜”一票难求的现象引人深思,故宫固然有其自身IP资源的强大号召力,但这种营销策划的思路是值得借鉴的。新时代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适用性,必要的营销手段需要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中。一次成功的营销策划,可能会让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事半功倍,然而事实却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取方式,不知道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都是什么样的内容,这等于在公共文化与群众之间竖起了一面高墙。所谓“四两拨千斤”,不论是意识薄弱,还是力量有限,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未来都应当重视营销的力量。

 

由“一二线”转向“县乡镇”。地区之间公共文化服务的差异、差距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越来越敏感,重新思考“适用性”也需考虑这一方面。仅从同一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情况就可以感受到,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数量相对充足,县乡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仍然相对空白,场馆形同虚设、活动参与稀少、数字化建设缺乏、创新乏力非常普遍,这与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相去甚远。在当前情况下考虑“适用性”,要更多着眼于县乡镇等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积极引入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相关经验与内容、服务,让县乡镇区域内现有的、尚未发挥作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中心等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在县乡居民的生活中“适用”、“有用”。

 

二、“适用性”是基础

 

路边的图书借阅机

 

没有“适用性”,就无法充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初衷。公共文化服务旨在保障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发展态势积极向好,但短板仍然存在,弱项仍显明显。当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遇上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的文化生活需求时,公共文化服务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我们经常看到,农家书屋在村中备受冷落、落满灰尘,马路旁边的图书借阅机几乎无人问津,一些县级图书馆藏书寥寥无几、门庭冷落,文化馆内更是空无一人、空无一物,形似“空壳”。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时刻警醒着我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适用性”严重不足的现实;拷问着我们公共文化服务如何能够“初心不改”,通过提升适用性来更好满足需求。

 

只有“适用”,才能有用、好用。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主导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是群众“家门口”的基层文化阵地。完成好新时代这一使命任务,要以质量为本,以适用为前提。只有适用,才能好用,才能影响人、感化人,让人民群众在文化获得感中提升生活幸福感和认同感。公共文化服务从群众身边的小事着眼,满足的是群众最需要的文化生活需求,是群众身边参与次数多、参与程度深、群体互动性很强的文化活动,其潜移默化的特征最为突出,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能够培育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更能够凝聚人心、成风化人,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从这一角度来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适用性更是势在必行。

 

三、用好“三种力量”,为增强“适用性”寻新路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性,是对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以适用性为基点,通过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三种力量。

 

第一,要用好人的力量。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初心,在增强公共文化服务适用性的过程中,要时刻以人为中心。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者,如何用好人的力量,政府的做为至关重要。提升适用性,政府部门应时刻刷新思维,转变理念,重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内容,将必要的营销、高质量的内容服务和完善的评价机制等考虑在内,“变守为攻”;受众是时刻变化的,要懂得消费心理,摸清受众需求,真正扫除公共文化服与受众之间的信息障碍、渠道障碍,使之了解到、感受到、参与到;要学会借力,用好外部力量,扩大外部资源参与的内容范围,逐步用社会参与的完善机制实现适用性的全面提升;要用好受众资源,在参与中释放群众活力。


提供票务服务的微信小程序

 

第二,要用巧科技的力量。科技改变生活,也在改变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消费方式,实践中涌现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读联体”数字内容共享服务云平台、点单式“社区院线”、微信小程序预约等形式,大大增加了公共文化的便捷度。


变革永远在路上,在互联网与生活无缝衔接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务也要在变革中求新路。一方面,要用科技提升便捷化,搭建起供需双方的互通桥梁,全面提升服务供给的可选择性和互动性,让服务“有去有回”“有来有往”,在螺旋式的互动过程中提升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利用好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创新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本身,提升原有服务体验效果,开创新的服务内容,进而适用于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第三,要用足融合的力量。“众人添柴火焰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适用性,一家之力、一方之智微不足道。我们有那么多的企业、那么多的人才可以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来,为何要将其拒之门外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是现代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


在这一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运用大融合思维、一体化思维、艺术化思维、重用户思维来谋求公共文化服务适用性的提升;要将融合理念贯穿始终,要营造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培育文化事业产业融合发展环境;要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如园区空间、文化名人、品牌活动等;要用好包括企业、社会团体等在内的各类参与主体的优势,廓清各类主体的参与诉求,发挥各自优势;要努力构建跨要素、跨行业、跨平台、跨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大格局、大机制,在优势互补中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性。

 

参考来源:

《人民日报》,《着力提升人民文化获得感——中国公共文化服务这5年》

《光明日报》2014年12月9日第7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作者:陈祥东

中国文明网,《文化惠民呼唤更多“订单式”》

光明网,《公共文化服务应着力提升有效性》


END


美   编 | 洪欣言


推荐阅读

跟“狮城”学习如何打造城市文化空间

警署、监狱变身香港文创新地标,大馆的华丽转身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年终盘点 | 2018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群众的满意度究竟怎样?

深度 | 灯光首秀热潮退去,故宫还有这些方面值得关注

范周 | 终于等到你,基本公共服务有了“国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