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力量
今日看点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域外的各方嘉宾参加了此次盛会。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受邀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在大会平行分论坛——"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论坛"的"造福人民的亚洲方案"议题中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力量"的演讲。以下为范周教授的演讲全文,与大家分享。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面对复杂的世界议题,中国给出的国际合作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重要倡议,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其理念也逐渐转变成了实际行动在参与国间落地生根,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早期成果开始显现,参与各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经过几年建设,“一带一路”已经完成了“大写意”的总体布局,转而进入绘制更高质量、更精细的“工笔画”的历史性关键期。“一带一路”倡议也从经贸领域的沿线大通关建设阶段,进入到文明对话的升级阶段。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智慧的结晶,在深层次上是一种文明交流活动。驼铃叮当,千年不废的古丝绸之路,因商业贸易而发轫,因文化交流而璀璨;承载着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享和平的人类文明观,也见证着多元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在这种厚重的历史依托下,“一带一路”因机而生,它不仅仅发起了一个跨区域的经贸合作战略,建立了一种新型国际政治关系,更搭建了一个文明交流的平台与架构。打通“一带一路”,就是在世界多元文化形态共生的背景下,寻求文化相通,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将不同国家、民族的人民联系在一起。
“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是文化共鸣,经济上互利是短暂的,文化认同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带一路”最大的阻力也来自于文化方面。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表达方式都影响着文化本真意义的传播与理解;更深层次的制度、理念上的差异也可能引起全局性的冲突,尤其在文化贸易等领域。中国提倡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是尊重“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之理,也是探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之道。
要凝聚文化共识,就要传递文化信号,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要在公共交往领域建立完备的“一带一路”倡议话语体系,既有中国特色,又能面向世界,破除文化差异和文明隔阂所形成的阻力;一方面要具备全球性眼光,掌握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过硬本领。以电影为例,我们不仅要借鉴、研发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用声光电等新技术手段为观众制造奇幻的视觉冲击,更要钻研电影人讲故事的方法,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
要实现贸易共赢,就要在产品品质上精耕细作,补齐文化服务贸易短板。目前我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势头较好,2018年,我国文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137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总体表现为贸易顺差,但文化产品种类数量有限、文化服务逆差较大、文化贸易结构不平衡、文化贸易服务平台不成熟、文化创新企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未来要创新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就要聚焦技术密集、创意密集为特征的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促进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从注重产品贸易向注重服务贸易转变;从注重市场占有率向注重文化内涵感染力和社会价值引导力转变。
范周教授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接受媒体采访
要实现民心相通,就要积极促进民间交往,做好文化旅游。当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为最重要的客源地和目的地,双向旅游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人次,预计到2020年,与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人数将超过8500万人次,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2018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4795万人次,每一位外国游客,都是中国故事的聆听者;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达1.48亿人次,每一位有文化素养的中国游客都是中华文明的代言人,都是“民心相通之桥”的搭建者和维护者。可以说,我国出入境旅游带来的经济产出和人文交流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中最为显著的“可视性”成果。未来,加强国家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优化“一带一路”沿线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等,将是文化旅游领域互联互通升级的新命题。
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不仅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技术、人员的流通方面,创新合作方面,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更要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多领域的人文交流,在“硬联通”之外,强调“软联通”上的交流沟通和对接合作。在“硬联通”和“软联通”的交相作用下,发挥更强烈的“化学反应”,带来更深层、更高效、更持久的“溢出效应”,让文明在开放中互鉴,让民族在发展中共存。
END
责 编 | 胡音音
美 编 | 王径舟
推荐阅读
范周 | 文化引领、融合创新,解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