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 | 20年前对网络文学的展望,如今都实现了吗?
今日看点
走进21世纪的文学赶上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却也受到来自数字化互联网的强烈冲击。面对“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与笔让位于光与电”的文化趋势,网络的横空出世对文学而言意味着什么?网络文学的后现代话语逻辑何在?网络文学解构和重构了哪些东西?欧阳友权教授的《网络文学论纲》为您一一解答。
作者简介
欧阳友权,文学博士,中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中南大学中国文化品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第一个文化产业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网络文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在学术科研方面,欧阳友权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美学、网络文学、新媒体文化和文化产业研究。其网络文学、新媒体文化研究与文化品牌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生了广泛影响。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项目4项,主持省级重大、重点和一般社科项目15项。主要代表性学术著作有《文化产业概论》《文学理论》《网络文学论纲》等。
图书简介
走进21世纪的文学赶上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却也受到来自数字化互联网的强烈冲击。面对“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与笔让位于光与电”的文化趋势,网络文学一经出现便使文化界议论纷纭。在此背景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文学论纲》(2003年,人民出版社)从较高的学术层面对网络文学的“元问题”做了后现代文化解读的诠释,实现了对网络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学术性原创。
从章节内容上看,作者在廓清互联网时代文学生态的基础上,考辨了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逻辑、人文视野内涵与学理分析下的网络文学,深入探讨了网络文学的生长样态、意义模式、存在样态以及主体视界、创作嬗变、接受范式和价值取向等问题,最后还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对策做了省思和前瞻。
该书建设性地提出了许多关于网络文学“元问题”的核心观点:互联网之于文学的革命性意义,主要在于本体论意义上文学存在方式的根本变革与价值论上文学自由本性的挥发;“网络是后现代的技术,而网络文学则是后现代的文学”,后现代文化理论与网络的艺术逻辑如出一辙;网络文学了打破了文学贵族桎梏的同时解放了民间话语权,大众可以自由地徜徉在文字构建起来的精神“伊甸园”之中,但网络文学的平面化、零散化、浅层化容易解构文学的经典范式、崇高审美与宏大叙事,这种无情“祛魅”使得我们不得不辩证地看待网络文学的这与那。作者较为客观、旁征博引地阐述了其见解,总体上对网络文学持乐观态度。
20年前,网络文学的华丽诞生
第一代知名网络写手“李寻欢”认为:“网络文学的父亲是网络,母亲是文学。”通俗来讲,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
读者从互联网上读到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屏幕上显示的文字符号,即把传统的印刷品文学经过电子化处理后送进网络供网民点击和浏览,或绕开纸介质传媒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创作并首发,这样的作品可以称为“网络原创文学”,例如起点中文网与晋江文学城的原创小说,又如四大名著的TXT或PDF电子版;另一类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声音、图片、图像动画,乃至影视剪辑等融合起来组成的网络作品,这类网络文学无法转换为纸介质作品,并且离开了计算机网络就不能存在,可谓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譬如微信公众号上的图字混合推文。
1
网络对文学而言意味着什么?
文学是在困境和低谷中与计算机互联网邂逅的。20年前,中国文学首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失去了“阳春白雪”的轰动效应,又被“下里巴人”快餐文化的迅速膨胀挤占了市场份额。在这个迈克·费瑟斯通所描述的追求“消费时的情感快乐及梦想与欲望”的时代,文学本体的人文精神价值受到全球文化入侵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的横空出世给文学带来了两个重大变革:第一,计算机网络的媒介形式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从现实世界到“赛博空间”,互联网用“比特”基因把传统文学必须依附的“硬载体”过渡到“软载体”之上;第二,网络空间的无边界特性契合了文学最基本的人文精神——自由,使得文学不再受到传播壁垒与贵族化渲染的束缚。可以说,网络给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2
网络文学的后现代话语逻辑何在?
作为后现代文化最具时代特色的艺术表征,网络文学诞生之时便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范式。
网络打造的文化产品即是一种符号化的视觉消费品,数字化技术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将“真实的虚拟”和“虚拟的真实”完美拼合。这种用互联网代码拼合而成的艺术作品造成了“灵韵(Aura)”的消散,原本人们对文学作品神圣不可高攀的仰望心理戛然而止,这便是网络时代虚拟实在的符号审美范式。
在线空间的活性审美也是网络文学的话语逻辑之一。弗·杰姆逊曾说,“现代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实践性的模式,后现代主义的则是一种空间性模式。”消解了深度模式的网络文学没有时间终止的概念,作者和网民可以不限地点、不限时间的创作与讨论。相对于传统文学的“一锤定音”来说,网络文学的灵活性便在于这种可更改和再创作的不确定性。
最后,网络的游戏、娱乐、自由属性使得网络文学不可避免地戴上快乐审美的帽子。人们在网络文学世界中改编与恶搞以打造时尚,用抖机灵的跟帖圈定文字氛围,或调侃经典或构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愿望与欲望,这实际上抱有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逻辑,亦是对某种正统观念的反抗。
3
人文思辨:网络文学解构和重构了哪些东西?
福楼拜曾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艺术具有科学所缺乏的精神品格,而科学带给艺术的价值模式又不能不引起关注。网络与文学的结合恰恰能阐释这种关系——网络文学对于人文精神既有解构又有建构。
一方面,作者认为其人文精神的解构在于三点:匿名写作对主体承担的卸落、网络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读屏模式对诗性体验的拆解。不过在20年后的今天,以保护、引导互联网用户的重要手段“网络实名制”约束了作者和网民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的“三无”状态,将作品与观点规束到合理的自由范围内,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网络文学对人文精神的消解。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对人文精神的建构又体现在民众自由话语权的扩大、文学情感真实流露与挥放以及观点即时交互带来的心灵慰藉。此外,20年后的网络文学又被赋予了许多诸如记录时代发展、德育和美育等意义。
20年后,网络文学的星辰大海
20年前,作者在《网络文学论纲》的最后一章展望了网络文学的前景趋势。首先,未来的网络文学将实现数量上的膨胀,但如果不改变现有的浅表性格局则难以达到质量上的飞跃。其次,网络文学将催生文学题材样式的变化,改变固有的创作、审美、传播与欣赏机制。再次,保护作者权益的问题上,版权是关键。最后,网络文学将出现全球化趋势,网络文学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
可喜的是,20年后的今天,网络文学取得了诸多成绩。在数量上:2017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总计129.2亿元,保持着高速增长;截至2018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32亿,占网民总体的52.1%。全球化问题上,据《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报告》表示,目前我国网络文学每年新增海外读者28.4%,阅读频率为“几乎每天都看”,网络文学出海潜在市场规模预计超300亿元,整个网络文学出海市场潜力巨大。版权问题上,国家在著作权与知识产权方向持续用力,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生态得到改善。
不止如此,网络文学的发展与扩展超出了以往的想象:商业化方面,网络文学平台VIP付费制度运作日趋成熟,盛大中文网、掌阅集团等大型公司推送网络文学领域产业发展;融合化方面,著名IP游戏、动漫、影视化改编硕果累累,网络文学一度成为互联网作品的创意原产地。
不过,现在网络文学所面临的如“有高原没高峰”的质量问题,过度娱乐化的踩线问题,商业与艺术价值的平衡问题,仍值得考究。
走过了第一个20年,网络文学在下一个20年又将去往何方?未来拭目以待。
END
美 编 | 张园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