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付费自习室火爆,你愿意为学习氛围买单吗?

李渊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近日,“付费自习室最低收费28元一天”话题登上热搜,引发了公众对于这个新兴事物的热议。安静独立的环境、便捷优质的服务让付费自习室成为了年轻人学习空间的新选择,看似较低的开店成本也让资本纷纷涌入这一领域。付费自习室火爆背后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国庆长假期间,不少城市的年轻人选择将付费自习室作为假日“打卡”。在许多城市,付费自习室出现了“一座难求”的现象。付费自习室成为了一种当代年轻人新型的学习场所。目前国内流行的付费自习室的灵感,来源于一部经典韩剧——《请回答1988》,剧中的主人公德善常常整夜在自习室里通宵学习。付费自习室在日韩等国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并形成了稳定市场。近两年,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一些城市先后出现了一批付费自习室。


韩剧《请回答1988》,图片来源于网络


付费自习室在全国各地陈设和格局大同小异。一个隔断的独立空间、带有暖黄色灯光的台灯、储物柜、插座、Wifi、打印机是自习室里的标配,部分付费自习室还拥有加湿器、空气净化器、按摩椅这类豪华配置。除了相对封闭的自习空间外,部分自习室还有开放讨论、休闲就餐等区域,满足了使用者的多重需求。


从价格上看,大多自习室按照分时、包天、包月等方式计费,平均每天的费用从25元到100元不等。而在自习室的消费人群当中,年轻人占据了绝大多数。付费自习室为何能迅速发展?年轻一代为何选择为“学习空间”付费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轻人为何愿意为学习空间“买单”


1

“知识焦虑”蔓延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学习空间提出了更高要求,稳定的座位、安静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使用付费自习室的年轻人大多带有考研、考学或考证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无论是职场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增大,还是知识焦虑和本领恐慌,都促使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通过提升学历、考取相关资格证等手段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上周刚刚结束的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报考人数达到590万人,其中52%是非在校生,非师范专业占比达到74%。2019年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也高达173.15万人。2018年研究生考试中,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可见,庞大的考证、考学群体带来了极大的需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伴随着知识付费经济的崛起,个人的学习和投资正在转向“高效率”。越来越多人通过充电、考证等完善自己,“付费自习室”不过是顺应社会趋势推出的新型产品。这也是付费自习室迅速扩张并保持较高上座率的重要原因。


2

公共资源短缺


付费自习室的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公共资源的短缺和不便利。许多人选择付费自习室是因为附近缺少适宜的学习空间。一方面,2018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机构数量达到3166个。平均每46万人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从业人员也相对短缺,公共图书馆暂时也还不具备24小时开放的能力,无法满足部分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类型的图书馆为社会公众全体开放还存在一定难度,其中包括管理成本增加与安全隐患等问题。而付费图书馆弥补了部分公共资源的不足,满足了公众对于学习空间便利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因而在各大城市迅速扩张。


3

学习需要“仪式感”


学习“仪式感”也是近年来青年群体中出现的新现象。“仪式感”表现为一种“额外加上一些耗时耗力耗钱的非必要动作,表达重要性的行为”。而在学习中,“仪式感”表现为更加安静稳定的环境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等。在微博的一项小调查中,超过半数的网友表示在自习室中学习更有学习氛围,因为自习室里环境安静并且设备齐全,能完全满足自身对学习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许多网友还表示花钱消费给了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更加专注;学友之间还能互相监督打气,提高了学习效率。年轻人对学习环境的更高要求与更愿意为自身投资的现状,让付费自习室成了市场上的新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付费自习室火爆背后的冷思考


1

“野蛮生长”,亟需监管


较低的进入门槛和资本的刺激使得付费自习室在今年迅速扩张,但野蛮生长的背后,是监管的缺位和行业标准的缺乏。一些地区的自习室,甚至在办公区租一个办公空间,放一些桌子就能营业。部分自习室销售的会员卡远远超过可容纳顾客数量,导致消费者无法正常使用。前有“共享单车”倒闭押金难退的教训,消费者大额充值后权益是否能得到保障成为值得思索的问题。


此外,付费自习室的安全问题也很突出。自习室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且其中设施多为易燃物品。部分付费自习室消防设施不完善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付费自习室发展要避免盲目扩张,加强安保水平,完善各类基本设施。这不仅需要行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行业标准,加大对虚假宣传、收费与服务差距过大等方面的监管力度,避免“卖卡圈钱”的套路卷土重来。


2

加大公共资源的开放力度


公共图书馆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便利公众阅读和学习的功能。付费自习室的火爆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社会公共资源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我们在新闻中常常能看到,即使是在高校,也会出现费尽心思占座的现象。有些学生用私锁、恶性标语等千奇百怪的手段占座,甚至还有一些学校由于尝试让学生花钱买自习室座位而被管理部门叫停,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公众对有限供给的公共资源的无奈。


某高校学生为占座通宵排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付费自习室的出现适应了当下社会倡导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从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的角度来看,满足公众的学习需求、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资源的开放力度以及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虽然有关部门一直在倡导高校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但效果却不甚理想,主要是因为高校一方面缺乏开放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缺乏足够的运营管理资金和专职人员。基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可以积极推动各类主体如高校、社区、企业等有条件开放的图书馆、阅览室面向公众开放,探索新的开放机制,引入社会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整合区域内的公共场馆资源,创新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合作模式,通过政府补贴部分资金,向公众收取较低的使用费用的方式,从而推动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3

探索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和机制


从长远来看,单纯提供一个学习场所的经营模式不利于自习室可持续的发展。有限的座位和固定的消费人群阻碍了自习室对市场的培育。此外,房租水电等固定成本较高导致运营成本增加也是一个负担。从商业模式角度来看,付费自习室还不够成熟。由于许多付费自习室尚处在新店开业时期,优惠活动较多,力度也很明显,许多顾客出于“好奇”体验而进行尝试性消费。场所的可替代性、消费群体有限的消费能力是阻碍付费自习室进一步扩大规模的重要原因,付费自习室能否实现长期盈利还需要等待一个冷静期。


归根到底,付费自习室提供的还是服务,用户认可的也是优质而便捷的服务。未来,付费自习室应该更加关注用户的需求,注重市场细分,通过高中低档的划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另外,付费自习室市场的竞争还处于初级阶段,连锁店比较少,需要专业资本的引入来整合现有市场资源,在提供基本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盈利创新,采用与高品质的餐饮品牌合作、打造文创产品等手段不断增强付费自习室的盈利空间。


结语


付费自习室的出现,让更多人在学习空间上有了新的选择。但是,付费自习室这个行业还处于做蛋糕的初级阶段,其良性发展需要更加优质的服务,而不是靠低廉的价格吸引顾客。对于新事物的发展,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尽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规范其健康发展。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付费自习室的火爆也进一步凸显了公共文化资源面向公众开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引导高校、社区公共空间有序面向公众开放还需各方形成合力。


参考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付费自习室走红,卖“学习氛围”是下一个创业风口?》

第一财经,《最高 45 元一小时的自习室,能有多暴利?》

上观新闻,《付费自习室成热点 每天为“环境”付费百元你愿意吗》

三声,《“北漂”的自习室》


END


美   编 | 李   渊


推荐阅读

三问基层图书馆:摆满了书就意味着阅读吗?

城市文化生活圈中的规划展览馆,下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主力军?

也说“适用性”,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才能更“解渴”?

央视网力挺B站:年轻人爱在这里搞学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