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如何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十大文化名家这样说

中国文化报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是伟大祖国的心脏,是全国人民向往的文化中心。最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北京的全国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今天发布十位代表性专家访谈内容,以飨读者,借专家的视角共同展望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可能与未来……



建设一流的文化中心要脚踏实地


北京舞蹈学院院长

郭磊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历史赋予了这座城太多的机缘,因此孕育出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元、包容的。


首先,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要坚持中国特色、北京特色,要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保存好、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如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从尘封的历史中寻找祖先留下的精粹与智慧,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们,并将它们传承给后人。


其次,要站在文化强国的高度,积极搭建国内外文化交流平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要积极推出优秀作品。要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制定规范,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要促使优秀文化走向大众视野,走向国际舞台。


第三,要体现当代性。我们既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时代风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要积极地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将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建设成就展现出来。


第四,要有国际视野。近年来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关注,首都北京更是举世瞩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如何让国际友人认识新时代的中国,是我们需要系统思考的。


第五,要注重文化教育发展。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培养兴趣、打好基础。同时重视高层次教育,增设相关院校的博硕士点,让喜欢研究文化艺术理论的人有求学上升空间,集聚大批优秀人才,推动文化艺术走向新高度。


百花齐放做好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雷达


北京是首都,聚集了大量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这决定了北京在功能上要承担全国的文化艺术工作,但同时,北京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地域文化。


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北京是思想文化的交汇之地,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很多新观点,看到很多新作品,甚至接触很多新词汇,这都是别的地方很难具备的优势,而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是北京文化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北京文化建设应该主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这里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用好这里的专家和学者资源,促进文化政策和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第二,不能脱离群众、脱离社会,要在注重提高文化品质的同时繁荣好群众文化;第三,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好北京的特色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特色。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姿百态,我们在保护方面已经有足够重视了,相关法规也比较完善,下一步关键在于传承。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我们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当代文化创造和发展体系之中,让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重视和喜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挥区域地缘优势

统筹推动三大文化带建设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

范周


 

北京是一座千年古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北京市坚持“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不断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出多项扶持政策,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与突破,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019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收入达5818.8亿元,同比增长9.1%,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面对国家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三大文化带繁荣发展的时代机遇、“一体两翼”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机遇、文化和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机遇,北京要建设好全国文化中心,还需注意几点。


第一,要科学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把握政策机遇,结合新时代要求不断助力文化产业发展。第二,要创新体制机制,以文化和旅游、金融、科技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为契机,充分挖掘并整合区域资源,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第三,要统筹推动三大文化带建设,发挥区域地缘优势,实现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注重区域间合作交流。第四,要以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为抓手,综合“政产学研用”等多方力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持、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协作。第五,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利用优质平台资源大力引进与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推进产学研有效互动。


打造北京城市文化符号


国家京剧院副院长

袁慧琴


北京这个城市给人们带来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也经常跟朋友说,北京的孩子是十分幸福的,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还沉浸在整个城市的丰厚文化氛围中。城市的开放度和信息量这种综合的东西很难量化,但确定会给孩子们无形中带来很多益处。作为艺术家,我们更希望这座城市既能保持它古老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氛围,同时也希望它是一座集聚现代化气息的、中西合璧的城市。我们期待能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一座城市的文化传承,就跟京剧艺术一样,要善于把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坚定地传承发展下去。每座城市肯定都有它自己专属的重要符号。我们去洛杉矶,就想着要去好莱坞电影城,看一看好莱坞大片是怎么拍摄的。如果外国人到了中国,到了北京,也必须让他们想着要去一个经典的地方看看。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个京剧创业园,但凡到了北京的,就去看一下这个叫做“京剧创业园”的地方。在这个园里,第一能看到好多原汁原味的京剧驻场演出,深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第二,我们要给那些京剧名家——比如四大名旦梅尚程荀——每个人设置一个展馆。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也可以放在这个展馆里。通过参观让人们真切地体会到,几千年文明古国的魅力和智慧就在那里。这样的创业园一定能成为北京的符号,人们一想起北京就能想起京剧创业园,想起我们的国粹艺术。


曲艺要在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中生存


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相声演员

李伟建


北京除了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外,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发展到今天,我们需要问一问,京味文化到底保护得怎么样?我觉得还需要好好努力。


什么叫京味文化?除了北京话的口音是京味,还一定要有北京的各种文化艺术去承载才可以。你在胡同里头,能够听到京韵大鼓,能够听到北京相声,能够听到快板,能够听到京剧,这些东西是有声儿的、有音儿的,这才是京味。这需要统筹设计、需要总体安排。


我不是特别赞成曲艺都在大剧场演出,我觉得它们要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去生存,应该回归胡同、四合院。它一开始就是这么形成的,也应该回归其中。古城中好的老的文化设施千万不能再拆除了。保留下来,群众才有地方去。有些戏院是很有历史价值的,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在那儿演出,那里面有生生不息的“魂”在呐。


如何能够更好地挖掘北京的文化内涵?我觉得每个在北京工作的艺术家在自己那一行里都做到第一了,那么北京就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了。


打造北京面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王黎光


要促进首都文化建设,要多从文艺创作者身上找原因,应该多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多体验生活,扎根生活,创作的文艺作品里才能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实,有发自内心的幸福和快乐等各种丰富的情感体验。


我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接到的第一部影视主题曲创作是《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刚开始制片人不满意我的作品,让我很受打击。后来才意识到要把所谓的技巧放下,把情感融入创作。要贴近生活,和人民群众沟通、碰撞,才能懂得人民需要什么,才能有好的作品。正是这种体验和艰苦的创作过程,让我最终写出了受到大家欢迎的《天地之间有杆秤》这样一首歌。


其次,文艺创作者要与时俱进,用好新媒体传播手段,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现代人听韶乐,不一定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劳动方式和审美情趣变了。只有赋予新的气质和时代精神,文化才能繁荣。由我作曲的《桃花缘》,是受到唐代诗人崔护写《题都城南庄》的启发,“春夏秋冬花无穷,南来北往人匆匆。桃花只开三月三,人若有情心永恒”,是新填的词。艺术作品是可以实现千年时空跨越的,传统文化在21世纪能够再次绽放,是因为我们赋予了它新的语境、新的审美情绪。这首歌放在抖音和头条上,点击量比较大,传播效率挺高。文艺创作者关注并用好这些新平台,扩大作品的大众影响力,是为文化建设做贡献的好方式。


在传承与创新中坚持文化自信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

魏鹏举


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我觉得,第一是体现国家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国家经济总量也仅次于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不匹配就会导致社会矛盾凸显,贫富分化,人心不稳,道德体系缺失,国家缺乏凝聚力。所以,越是经济发展,越需要文化建设,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战略体系中关键和核心的一部分。


从历史角度看,北京是古都,既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从现实角度看,北京是首都,政治要想更有凝聚力,就要通过以文化人的方式来实现,北京也应该是文化意义上的首善之区。从经济的层面看,北京的服务业比重超过80%,需要经济转型升级。那么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北京要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一方面北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善之区,另一方面,通过文化的建设发展带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民生的进一步改善,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盼。从国家战略上来看,北京也是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试点,这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二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应然之路。北京是古都,有自己的文化韵味,那就是京味,文化底蕴和积淀非常深厚。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本身承载着大量的文化职能。文化要素也非常集中,全国的文化机构、文化人才、文化设施、大学教育等方面,北京都是最多的。


三是北京要面对新的要求。要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就不能只是京味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要整体传承,在地方文化方面也要体现创新精神。


文化自信要以我为主,发展文化要落在实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北京现在的文化资源已经是全国最丰厚的了。第一,它有全国最好的文化设施。第二,它集聚的文化资源是全国最丰厚的,最广泛地吸收了国内外艺术与文化方面的人才。第三,它聚集了最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发展优势。我们现在能看到,它在积极引领着文化的发展方向,辐射、影响着全国乃至世界。


尽管北京有丰沛的、完善的建设文化中心的条件,但理性讲,它的未来还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未释放出的发展潜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是一个现实情况,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既需要目标准确,加速发展,也需要久久为功。


我的观点通俗说来就是北京现在已经是有相当的影响力的城市,但是它需要进一步提升。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城市来说,北京对比其他一些重要的全球性的大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它的文化的整体辐射力还有提升空间。客观来说,北京的文化还不够开放。比如说北京虽然有不少国家级演出场馆的存在,但是演出频率并不够高,文艺作品也需要进一步将观众心底的声音表达和演绎出来。我们优质文化资源的对外影响力也有限。北京的城市生活也应该被考虑进去,这些方面和国际一流的超级大都市之间还存在距离。


我们的社会现在正在进行一个非常丰富而深刻的转型,比如说疏解非核心城市功能等等举措,现在已经可以看到新的面貌和方向。这样的转型过程需要时间,富有探索性。这个过程中需要找好机遇,需要把握节奏。比如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城市内部创造更有魅力的文化生活?这需要长期的运营、涵养、打造,要汇集民间的、官方的、社会的多种力量进行协作。


北京是全国戏曲的大码头

要充分发挥其核心影响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王馗


在国家政策层面,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第52号文件,即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后来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于传统文化的扶持、推广、传承计划。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也已常态化,并显现出不错的效果。总体来说,我们的戏曲发展在这几年有了一个向好的趋势。


戏曲观众数量的多少是决定一个剧种、剧团生存发展的重要指标,具体到一些特定的剧种,培养观众的传统也是由来已久。像京、昆这些大的剧种都有各自的粉丝和爱好者,在北京已经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寻求到了稳定的生存空间。在北京,评剧、梆子的观众群体相对较多,京剧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受众就更加没有问题,几乎每个小区都有京剧的票房票社,只要有演出,这些戏迷票友们都会积极参与。


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平台,在北京的戏曲舞台上,几乎全国的院团都可以将他们的戏曲艺术推广展示给北京市民。例如近年来的全国基层戏曲院团展演、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项目展演和各省区市进京展演等等,都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大量的剧种,带着自己最精致的艺术或创作的最新成果,来到北京接受观众检验和欣赏。在某种程度上说,北京的观众群体既包含了北京的本地居民,也包括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北京人,他们都会成为北京戏曲舞台的重要观众群体。这就使得北京可以成为整个中国戏曲剧种的传承、保护、推广、发展的文化中心。首善之都,在于它的视野是面向全国的,可以把全国的戏曲带到北京的舞台,让北京观众去欣赏,同时也用北京观众的眼光和标准来审视进入北京的剧种和剧团,从而把整个戏曲生态变成一个更稳定的文化生态。


在多维的时空交点上创新发展


中国文化报社周刊中心主任

杨晓华


首都北京的建设和发展正处于多维的时空交点上。在中华民族追赶世界潮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北京作为首善之区要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北京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其兴旺发达将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建设一个既集成了以往人类文明伟大成就,又包含了巨大的历史创造,因此可以代表人类社会在新阶段文明成果的超级大都市,这将是光辉无比的社会实践。


创造新文明,绝不是GDP的排序问题,也不仅仅是国民生活的富裕问题,而是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艺术等一切关系到国民生产和生活的方面,赋予更高的价值追求,探索更合理的发展道路,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手段,产生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让国民享受到更真实而普遍的幸福,从而更加精神饱满地投入创造性的社会实践。要创造新文明,关键在于创新,越是要创造伟大的文明,越是要进行全面的、重大的、深刻的、持久的创新。


新是相对于旧的,创新是在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更上层楼,不是另起炉灶,不是推倒重来。所以我们必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熔古铸今,融通东西,为推动创新提供物质支持、思想来源和精神动力。中华文明,是中国人在五千年历史中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主要凭借和基本特征。实践证明,中华文明,无论是凝固态还是活态,无论是器用还是思想,仍然可以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丰富的借鉴。


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创造力在另一时空中的生动展开和宝贵凝结,我们应该摒弃文化偏见,从思考人类共同体命运的终极关怀出发,从探索整个人类未来道路的巨大使命感出发,大胆地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优秀成果。历史表明,所有缔造了新文明的大都市,都是在批判继承先前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才向更高的目标冲刺的。中国的长安、洛阳、北京如此,西方的纽约、伦敦、罗马也是如此。


创造人类新文明的都市,必须是真正国际化的,绝不仅仅是旅游意义上的,而是科技和文化交流、融合、创新、生成意义上的大都市。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助力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名家话文化》


END


美   编 | 李姝婧


推荐阅读

政策解读|北京发布“科创30条”,助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

范周 | 创新与融合:关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

《北京文旅消费大数据报告》出炉!(附全文)

大数据看2018北京文化产业百强民营企业都有哪些特征?(附名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