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 | 创新与融合:关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经过四年的发展,北京市文创政策全面开花,文创环境全面向好。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大背景下,北京如何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本文给出了不同视角的思考。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提出“四个中心”(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2017 年8 月18 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经过四年的发展,北京市在人才引进、老旧厂房保护利用、园区认定等方面的政策全面开花,文创环境全面向好。而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以及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全域旅游,更是以全域为载体,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效统一和全面提升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为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开拓了思路。
进入新时代,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大背景下,如何引导这些利好政策深入产业一线,服务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目标,实现区域协同创新以及推进构建“高精尖”的产业结构,这便需要从文化、城市、产业和人才四个角度入手进行思考。
一:文化视角
“三带”建设融合贯通,双效统一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中表述道:“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三大文化带的建设,是北京进行城市文化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大文化带空间格局示意图
统筹推动三大文化带建设,有利于发挥区域的地缘优势,实现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让文化带成为活着的、流动的、发展的黄金廊道。面向未来,三大文化带要在过往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整合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
1. 要科学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打通三大文化带,实现空间和文化、场所和精神的融合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在统筹设计的过程中,要加强发改、规划、财政、城建、文物、水利、旅游以及环保等部门的联动,协调各部门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将文物保护和利用与区域的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环境整治、改善民生等工作有机协调。
2. 要整合区域资源,强调协同发展。
三大文化带串起的古都文脉将带动京津冀三地社会文化的充分提升。因此,三大文化带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上的合作与交流,综合政府、学术机构等多方力量,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将文化带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创新区域协同保护与发展模式。
3. 要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重点突破。
在创新机制方面,要把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创新投融资模式和绿色发展激励约束机制等,在政府主导下合理地引入社会力量,打通资金渠道。此外,在三大文化带建设中,建立以世界文化遗产、重要国家级文保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和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整体保护格局,实施重点突破、点线面结合的战略,统筹推进三大文化带保护利用。
此外,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创新三带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精品型、体验型的文化旅游线路,推进旅游与演出、夜游等新兴产品和服务业态的融合,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城市文化体系过程中的有效路径。
二:城市视角
把握“一体两翼”布局下的城市文化营造,不断推动区域协同创新
城市文化营造应围绕城市布局和发展目标定位而展开。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对《规划》的批复,提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部署,北京以核心区为“一体”,以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两翼”,“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基本确立。
北京市总体规划—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
1. 以运河为底色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营造
《规划》中提到,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到2035年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成为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通州区要从历史文化特点和城市建设布局上提炼自身特色和产业布局。
一方面,通州区是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承载区,以运河为特色和底色的城市风貌和文化氛围,应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要依托大运河形成的生态文明带,构建以水为亮点、聚焦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的“运河文化+”业态,全面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北京特色,弘扬“文化自信”,塑造区域文化品牌,实现推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时代要求。
2. 以传承和创新为精神内涵的雄安新区文化营造
雄安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国家级新区,不仅经济地位举足轻重,也是未来城市文化发展的风向标。故而,雄安新区的文化建设既要考虑如何在当前文化设施建设之中继承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又要考虑如何为未来文化发展留有空间和余地。
2018年9月22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努力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相关单位要精心编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项规划,高标准布局建设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在街道、社区建设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基于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的确立,北京的要素资源开始向两翼和京津冀渗透。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例,北京通州、天津武清和河北廊坊共同成立了“通武廊旅游合作联盟”,三地正式揭开携手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序幕,这既是京津冀文化贯通的集中展现,也是以文化为引领,积极推动三地境内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尝试。
三:产业视角
对标世界文化名城,提升北京全球文化影响力
北京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具有广泛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全球中心城市”。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也在自上而下地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2018年上半年(1-6月),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营业收入为8493.4亿元,这一数值相当于全国2017年全年规模以上文创企业营收的1/10,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当中发挥着强劲的作用,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但同世界级的文化产业大城相比,北京市文化产业,特别是在文化产业从业者占城市工作人口比重方面,差距较大。
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纽约、伦敦、东京等众多国际城市均对文化及文化产业进行了战略布局。由于发展时序有先后,各地呈现出的发展现状也有所不同。要追赶其他全球文化名城,将北京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需要在以下方面着重发力。
1. 空间保障
作为全国首个以政策形势明确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城市,北京市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积极腾退老旧厂房224个,已经转型利用的老旧厂房占地面积601万平方米,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保障。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赵磊称,到了2020年,北京将再腾退出约1000家一般制造型企业,腾退的老旧厂房资源将更加丰富。贯彻落实利用老旧厂房改造文化空间的发展思路,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在“三区融合”中的参与度,将更大限度地激活北京市的创新创意氛围,服务北京市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目标。
2. 产权保障
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包括内容产业,而知识产权保护则是支撑内容产业商业化运作最重要的因素。面对文化产业中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技术、新业态,如IP、数字创意产业、VR/AR、文物版权、体验经济等。知识产权保护是市场能够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立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
此外,在版权运营体系的构建上,我国与好莱坞等文化产业头部区域也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的构建和提升,是北京市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金融保障
自2014年3月文化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以来,文化与金融合作已经成为文化创意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截止到目前,北京市在文化金融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京银行、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中心等金融机构为文创企业提供畅通的融资信用服务;蜂鸟贷、银担通、税易贷等特色金融服务产品为文创企业提供便捷、优惠、一站式的金融服务;2018年8月28日,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整合了各类金融服务和政策资源,为文创企业提供全面、精准的金融服务。未来,北京市应进一步深化落实文化和金融的合作,丰富文化金融服务手段,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扶持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以促进文化消费。
4. 扩大融合
创新性和耦合性并举的产业特征,以及高附加值、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特征,使得文化产业在其他产业当中逐渐渗透,并模糊其中的产业边界。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外延也逐步扩大。一方面表明了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凸显了文化对相关产业的重要影响。下一步,北京市应在多个领域中倡导“文化+”的概念,如工业、农业、旅游业、制造业等,继续扩大第三产业在北京市经济结构当中的比重,助力经济结构向“高精尖化”发展的不断推进。
四:人才视角
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引进人才,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培养人才
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如何更好激发释放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价值;如何推进文化产学研有效互动;如何实现“双创”环境提质发展;如何根据行业发展,动态调整人才激励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1. 人才引进
2018年3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了《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为优秀人才和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开通“绿色通道”,加大对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方面人才的引进力度。相应地,北京市住建委7月正式发布《关于优化住房支持政策服务保障人才发展的意见》,面向人才提供专配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发放租房补贴,通过住房政策来服务保障在京就业创业的人才。面向未来,北京市要通过对相关环境和配套服务的提升,进一步加大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在政府、企业、高校等各个层面中扩大专业人才的覆盖面,完善城市文化治理体系,释放文化创意活力。
2. 人才培养
北京市拥有92所教育部认可的普通高等学校,其中包括3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8所985高校和26所211高校,教育实力雄厚。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要立足人才培养,拓展国际化视野,把握自身丰富的高校资源优势,不断推动“三区”联动和产学研协同发展。
对于高校而言,应紧抓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相关的企业和国际名校进行战略合作,为学生提供品类更加丰富、质量更加优异的前沿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机会,为学生搭建创新氛围浓厚、兴趣得以满足、机遇充分流动的平台型校园。
面对国家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大运河文化带繁荣发展的时代机遇、“一体两翼”和京津冀区域协同的空间机遇,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机遇,北京要建设好全国文化中心,还需把握政策机遇,结合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坚定发展思路,引导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
END
责 编 | 张 芃 宋立夫
美 编 | 谭腾飞
推荐阅读
挖掘城市文化的“金山银山”,老旧厂房保护利用还需合力前行 | 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