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松: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提升文化治理效能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今日看点
在12月21日召开的2019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市文促中心主任梅松发表题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提升文化治理效能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演讲。以下是他的演讲实录。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市文促中心主任梅松演讲视频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市文促中心主任梅松
谢谢会议的邀请,首先非常荣幸和高兴,刚才曾博士发布了今年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北京市不出意料还是综合指数第一名。我觉得这个对我们来说主要还是压力,追兵太多。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应该是第一,但是能不能做到第一就是我们的水平和能力问题。好在在座的好多专家都是我们的铁杆支持者,所以能够及时给我们提醒,进行把关。
我借用任正非先生一句话,任正非从来没有说华为第一他就很高兴,他始终充满了忧虑,我现在的心态也是充满了忧虑。今天这个题目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这么讲,不一定很对,首先明确说是我个人的意见。
今年上半年,我们和中国传媒大学范周老师的文化产业研究院做了一个课题,对北京市十年来的文化经济政策做了一个梳理。我个人认为是很贴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因为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强调顶层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到文化领域,就是推进文化领域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更多聚焦在制度设计上,所以我今天的发言题目叫《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提升首都文化治理效能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说两个问题:一是对文化经济政策的评价和评估。二是怎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对文化经济政策的评价和评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的决定大家都看到了,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强调“建立健全确保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我们叫做双效统一,决定还要求“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
怎么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呢?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文化经济政策是助推文化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刚才曾博士发布指数说到文化产业驱动力,驱动力中文化经济政策尤为重要,是文化事业与产业制度体系建设当中的重中之重。
一部好的政策会产生核子裂变的效能,引领或者影响一个领域、一个区域乃至一个行业的发展。我们统计了从2006年以来,北京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创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在文化空间、文化市场、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业态、文化发展策略、文化资源等领域都提出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为文化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我们对2006-2019年8月发布的171部文化经济政策(说明一下,这些是已经公开发布的,内部文件没有算进来),进行了整体性的文本分析和回顾,通过政策关键词频次和共现关系分析,对文化经济政策的特点和短板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从2006-2019年的政策年度发布量来看,最高年份是2018年,发布了57部。所以刚才曾博士说我们连续排第一,这是有文化经济政策支持的,但也有个别年份就1部。
我们由此形成了“1+N+X”的政策体系,解释一下,“1”是在市委市政府这个层面出台的纲领性文件,比如说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推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这就是“1”,还有前些年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若干政策措施。“N”是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出台的实施意见。“X”是到区这个层面,比如今年海淀、东城、西城,它们结合市级文件,结合本区的特点出台的一些有特定性的、区域性的政策,像朝阳凤凰计划、东城菁英计划等等。
我们对每年政策的关键词进行了分析,最多的关键词是“知识产权”,我算了一下,提了400多次,所以北京市一直在文化经济政策里头,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恰恰这是文化产业或者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美国把文化产业叫做版权经济,版权产业,我觉得这个是高度的吻合。而且大家看到随着年代的推进,每年也不一样,像今年是非遗、文化生态保护、知识产权运营、4K+8K超高清视频等等,像去年戏曲、老字号、传统工艺、文创园区、对外文化贸易、大学科技园,都不一样。
再一个是从战略层面,我们提得最多的是全国文化中心,大家知道这是北京市四个战略之一,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京津冀,这是我们战略层面比较多的用词。而且跟国家、跟北京市的要求也是一致的,同时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农业,文化+生态等文化+的形态层出不穷。
融合发展提的最多,第二是创新发展,第三京津冀,第四是全国文化中心,所以咱们主旨比较鲜明。从共性关系来看,发展战略与保障举措,文化中心与体制改革、监督管理、专项资金相关的提的比较多。
同时我们非常关注新兴业态的发展,新兴业态我们提的频次最高,特别是通过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为文化经济赋能。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网络视频,包括创意农业等等,都是这些年比较关注的新兴文化产业。
从文化市场与保障举措也形成了很有意思的共性关系,文化市场首先是监督管理,再是知识产权,监督管理提的比较多。大家知道因为文化领域属于意识形态,跟别的产业不太一样,既要讲究经济效益,讲究市场规律,还得讲究市场监管、政府宏观引导,所以这个也比较一致。
在文化资源,我刚才看到曾博士发布的内容也提到文化资源的三要素。我们发现很有意思,过去没有想到,戏曲是第一文化资源,第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是老字号,这都是结合北京来说的,跟兄弟省市不完全一样。看来北京市要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来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
还有一个特点,制度设计和体系完善上,我们尊重基层首创,做好制度的设计。我们认为鲜活的经验来自于一线,创新的动力源于基层。前段时间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资中心会同相关部门搞了一个北京市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最后一公里”的政策,这个经验源自于朝阳,实行了十多年时间,从798改起。没有朝阳的先行先试大胆推进,就没有现在北京市老旧厂房政策的落地。
天宁一号文创园是原北京市二热厂,上级是华电,是央企,他们已经改完了第一期工程,把供热厂改得非常漂亮。当时光规划手续就花了三年,现在根据这个老旧厂房的政策,不需要规划审批,也就是事权下放到区一级,过去在市里有关部门,现在下放了。针对老旧厂房改造的三大难题,土地性质,土地用途,消防。现在我们通过总结朝阳的经验和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推出了“最后一公里”政策,而且非常配套。
天宁一号工业遗迹
天宁一号园区一角
当然并非到此为止,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大家知道,就这一个星期之内,我们连续发布了两个政策,一是《关于推动北京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现在社会上对游戏产业的评价是两极,有些家长对游戏很担忧,认为是“精神鸦片”;也有的认为不发展游戏,外国的游戏就进来了,所以最后我们还是本着健康发展为前提。不发展游戏产业,我们的孩子从小看韩国的游戏,看日本的游戏。刚才曾院长讲了很重要的数据,国产游戏、国产动漫现在有所崛起。另外一个是促进音乐产业发展的政策。
推动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是这么理解:首先北京市在推高质量发展,叫“减量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2018年我们是两个“全国第一”:一是人均GDP2.13万美元,二是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24万元。在北京市的高质量发展之下,我们要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我们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这个大格局下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第四次经普数据在陆续公开,我看到几个数据,一个是全国文化产业总收入13.7万亿,北京市是1.3万亿元,是全国的1/10,跟曾博士的指数还是很吻合的。规上企业创意设计是2790亿,占全国的1/4;影片的成片产量去年占全国近一半,版权登记数量占全国四成,去年是97万件;广告经营额占全国的1/4;劳均产岀181万元。
我们正在认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市级文创空间,去年第一批33家市级园区,文创法人收入是4232亿,地均产出每平米6.96万,地均税收贡献每平米6500元,纳税总额387亿,文创企业劳均产出200万,所以这也是我们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空间。时间关系不说了,讲的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
文章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梅松: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提升文化治理效能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END
美 编 | 路俊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