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学者们:一起探索新时代治学之道!
今日看点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组织了学院老师为学生录制网络课程,供大家学习。范周教授精心筹备“通识课程九讲”课程内容,并将课程以公益形式向全网公布,期望大家在特殊时期能够停课不停学、光阴不虚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2月27日,该课程自上线以来全网累计观看量已达59.8万。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第二讲内容:新时代的治学之道,后附各平台视频观看渠道。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7岁。按照16年(本科毕业)的求学之路来算,你人生中至少有20%的时间都是在求学中读过,但你真的知道如何学习吗?新时代的治学之路又是如何?或许大师级学者们的治学之路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大师级学者如何治学?
1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是我们熟知的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文化学者,在日常学习中,他经常教导学生坚持“六不”原则——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嘘、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在今天看依然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其中,学生铭记最深的就是“不吹嘘”这一点。
此外,王国维先生还有一个被大家传唱至今的是他提出的“治学三境界”,当下看来仍然值得人学习。王国维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里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治学三境界”启示我们,理论学习不仅要有“望尽天涯路”的志存高远、通读苦读,也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领悟“灯火阑珊处”所藏的真谛。
2
陈寅恪:“读书不肯为人忙”
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者,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为人者,装饰自己给别人看。“为人”者也,其背后的思想就是为名利。至于曲学附会,故作标新立异或炒作,皆同此类。
陈寅恪便是为己学习之人,作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大家,1925年陈寅恪留学归国后就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便成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之一。对于学位和治学的关系,陈寅恪说到“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学习就应专注,毫无杂念。他曾说到“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这个“不肯为人忙”,指的是读书求学要有创见,不是为名利而取悦他人,如此才能使学术精进。这一点对今天许多青年学子来说格外重要,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就是陈寅恪的治学精神。
3
季羡林:“抓住一个学术问题就终生不放”
季羡林是通晓多国外语的学界泰斗。打年轻时起,他在学术上的“较真儿”就是出了名的。季羡林留学回国不久后,偶然读到《胡适论学近著》,里面有谈到汉语“浮屠”与“佛”字谁先谁后的文章。文章中,当时的北大校长胡适与辅仁大学(北师大前身)校长陈垣关于这个问题有所争论,言辞激烈。两位在学术界都是泰斗级人物,但他们对西域古文字的研究都不及季羡林。季羡林以对吐火罗文等佛经传播的原文语音演变的研究为基础,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并写成了《浮屠与佛》一文,平息了当时两位超一流学者言辞激烈的争论。50年后,他写了《再谈“浮屠”与“佛”》,为这个问题划上了一个相对完满的句号。季羡林说:“我有一个习惯,一旦抓住一个学术问题就终生不放。”
在求学过程中,老师也有自己的体会。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在大三完成,民间文学课上老师讲到汉民族没有史诗的观点。这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疑问,为什么黄河养育的中原民族没有史诗?我从《诗经·国风》中找到了20余篇内容,经过梳理和分析后大胆提出了“汉民族有史诗”的观点,并依此完成了四万字的课程作业。那时,我的听课笔记本都是三分之二内容记录老师讲课的课堂笔记,留出三分之一写自己的听课感想,对老师讲课内容有不理解或是不同意的地方标记出来,与老师共同探讨,所以做学问要敢于质疑。现在看来,正是当时对一个问题的敢于质疑与执着研究,让我能够完成一篇四万字的课程作业,后来我在这篇课程作业的基础之上,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
二、有关治学之道的问题反思
如今《2018年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研究生教育招生85.8万人,毕业生60.4万人。有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教育部、人社部进行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远超美国。
但是,研究生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背后,研究生的学术质量问题也随之凸显。去年的“翟天临事件”掀起了大众对于学术不端问题的再思考。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7年间,中国撤稿总量为2319篇,位居第一。如果考虑到发文数量,中国每千篇论文撤稿率依然高达1.13,意味着每1000篇刊发的中国论文,就有超过一篇被撤稿。至于撤稿原因,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如今来看,朱光潜先生在1922年写的文章《怎样改造学术界》仍有借鉴意义。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到中国学术界有五大通病:
1
缺乏爱真理的精神
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东方人与西方人相比普遍缺乏追求真理的自由精神。“师道尊严”比“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境界仍有较大差异。亚里士多德认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而孔子讲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在当时中国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影响下,我们不能把“师”和“真理”区分开来。但是感情不等于真理,师尊不能取代批判。因此做学术需要有一种不畏艰险的思想,敢于追求真理。
2
缺乏科学批评的精神
德国心理学家海查,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对二至五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跟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反映到教育问题上,批评精神需要被重视,尤其是中国的填鸭式应试教育体系。对标美国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就注重思辨能力的训练,一方面是课堂表述和辩论,另一方面是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因此,应当重视培养批评精神,要解决应试教育与创新性之间的矛盾。人文社科选拔类考试的开放型题目也不应当仅有单一的标准答案,而应从考试中挖掘有真知灼见的考生。
3
缺乏忠诚扎实的精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论语·为政》中提出的,这个规律在学术界非常重要。切忌不懂装懂,不能“以其昏昏,还要“使人昭昭”。反观如今,其实人们少有会像前面我讲到的王国维先生这样,虽已经经腹满纶,却仍在讲课中认真严谨,遇见自己了解不深的地方敢于直言“我不懂”。
4
缺乏独立创造的精神
朱光潜先生提到:“模仿热大于创造热,也是我国学术界的大危机。”我想这个问题放在今天的学术界仍然存在,创新是治学之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就学术论文来说,很多论文更多的只是将几篇论文的观点合并同类项,形成一篇新的内容,而缺乏独立创造的精神。
5
缺乏客观实验的精神
就人文社科类的研究来说,就是缺乏实践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年我也一直强调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现在我们的学习更多的是坐在课堂上学习,而鲜少去实地调研,纸上谈兵终归不如行万里路。
三、新时代的治学之道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新时代下的治学之道首先需要厚积薄发,拥有足够的知识量沉淀,然后再思考如何通过哲学思辨式思维进行学术研究方法论的探索。因此,就要学会强思辨、重批判、倡创新,对已有知识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就是要学会自我思考。
1.强思辨。柏拉图说:“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要不断交流,在辩论中人们的新想法会跃然而上。藏传佛教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个场面,僧人们围在一起进行辩经(辩经指按照因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辩经是一个僧人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僧人的重要的环节,每次遇见僧人们辩经我都感受颇深。
2.重批判。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希望出现有独立思辨能力的学生,学术的发展需要在批判中“螺旋式上升”。目前大家对于批判的概念有所误解,批判不是全面否定,而是有批有判,不要盲信盲从,不要对很多问题不加过滤、背概念。梳理正确的批判观,敢于批判,提出见解。
3.倡创新。以我自己为例,2016年10月30日,在网络直播元年我开始了对于直播的创新型尝试。后来又进行了厦门专题演讲网络直播、中国文化产业学院奖、秦淮河网络文学论坛网络直播、易水湖网络直播、跨年直播公开课等多次尝试。小会议小活动的大传播就是在这样的传播形式创新中实现的。在互联网时代,事物的发展进程日趋加快,没有创新就意味着落后。
人类治学的实践源远流长,而无数学人的深刻反思和精辟见解为后学者的求索之路树起了各种路标。在治学之路的探索过程中,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有时需要并道前行,也要学会弯道超车,更要做到有舍有取,不被禁锢在已有的学术成果中,也不能被前沿的学术观点所迷惑。
课程最后,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籍《开卷有疑》,是一本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涉及近代政治、军事、外交乃至重要历史的研究著作10余种。书中既有对这些著作学术成就、学术特色的中肯评价,也有对其中偏颇、不足的指正,有独到见解,或许能对你锻炼批判思维有所帮助。
视频观看直通车:您可以在哔哩哔哩、微博、今日头条、虎牙直播、网易公开课、百家号、抖音、西瓜视频搜索相关账号,观看课程。
精选课程反馈
杜同学:
独立思考是无论是在治学还是日常处事上都极其重要。思考的能力来源于对于现实的考察,因此要立足现实,深入社会,讲求实际。而面对鱼龙混杂的舆论环境,拥有思辨的能力更是必须。从这次疫情舆论发酵的不可控现象就可见一斑。
周同学:
我们一直被要求创新,应试教育教会我们找到解题规律成为答题机器,但没有教会我们什么是创新,怎么做到创新。一直以来我都很困惑,对我而言创新仿佛是一件很难得的事。听范周老师讲自己的学习经历,想到一直想知道创新从何而来,现在倒有了一些反思和感悟。首先是学业的积累,再是抱有质疑的态度,敢于质疑。带着问题去探索,才有可能创新,创新可以不是目的,我们可以不用那么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像是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般做学术研究,而是让它成为我带着好奇心,不断质疑为了找寻答案不断探索后自然而然达成的结果。
吴同学:
求学时光占据了我们目前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居家时我们或许可以深刻反思一下,在新时代下我们如何走好未来的求学之路。从范周院长对于王国维、陈寅恪、季羡林三位大师的治学之道的介绍中,我了解到三位大师治学之道相同点,即独立思考的思辨精神与求学中创造与客观实践的重要性。范周院长也总结为三点,即强思辨、重批判与倡导创新。
宋同学:
范老师在学院发布的通识课中分享了其毕业论文《汉民族史诗初探》的写作过程,这段学术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日常的学习中,应当充分重视自己的课堂作业,耐心对待学术,并且敢于对前人已经得出的结论提出质疑。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的能力。
参考来源:
1. 习近平.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N].浙江日报.2003-07-13
2.唐景莉.季羡林的治学与为人境界:博大精深温厚敬诚[N].中国教育报.2009-05-29
END
视觉设计 | 周 昂
责 编 | 孙 巍
美 编 | 赵 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