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六讲 | 论文写作方法论

范周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组织了学院老师为学生录制网络课程,供大家学习。其中范周教授精心筹备“通识课程九讲”课程内容,并将课程以公益形式向全网公布,期望大家在特殊时期能够停课不停学、光阴不虚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3月3日,该课程自上线以来全网累计观看量已达109.9万。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第六讲内容:论文写作方法论,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学习。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了,毕业生们每天都在“为伊消得人憔悴”,毕业论文成为了大家最关注的话题,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论文写作的问题。


一、什么是优质学术论文?


写好一篇优质论文的前提是辨别什么是优质论文,很多学生在文献综述时引用文章质量不高会影响其后续写作。目前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因学科门类庞杂、研究范式多元,论文的质量判断始终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人们通常容易接受自然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对于人文社科研究的规范和创新往往不置可否。


今年一月的时候,一篇2013年发表的论文风靡网络,名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论文分上下两篇,长达35页,其中花了大量篇幅写的是对“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感悟和体认,横空出世,被誉为2020年第一篇神论文。这篇文章之所以成为反面案例是它完全违背了一篇优质论文应具备的两大要素,即学术特征和意识形态特征。学术特征即文章的信息量、知识量和思想性、文化性。意识形态特征即是否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符。


意识形态的变化也影响着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范式。1949年以来,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范式变迁,一是从1949年开始,我们经历了从民国学术到共和国学术的巨大转型,二是从1978年开始,我们又经历了从“以阶级论为纲”的人文社会科学到“以现代化为纲”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巨大转型,而眼下我们正在经历人文社会科学的第三次巨大转型,也就是“以现代化(西方化)为纲”的人文社会科学正在向“以中国化为纲”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转变。


什么叫以西方现代化为纲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言必称希腊,张口就是ABC,讲什么东西都是把西方的理论拿来奉为上宾。至今为止,中国的经济学、管理学的代表性的参考书目中中国本土化的理论著作少之又少。所以我们才提出来叫理论自信,我们党要建立一整套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同时让学科的建设和中国的本土化、现代化相一致。


2016年5月,总书记发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这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推动人文社会科学踏上“本土化”或“中国化”的新阶段,意义重大。


二、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



第一,一文之计在于题。


一方面,选题时心中要有许许多多的问号。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认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的科学问题,它就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那么问题来自哪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问题来自生活世界。正如歌德在《浮士德》中所说的: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年轻的伊萨克·牛顿坐在自己家的花园中,一个苹果落下来砸到他的头上,他忽然灵感乍现,想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他一定不是第一个被苹果砸到头的人,但他是第一个对这一问题展开科学研究的人。


问题来自原始的文本。众所周知,人们的知识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直接知识,在直接与生活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另一种是间接知识,即来自口头传说或各种文本。其实,人们的大部分知识是间接知识,甚至是“间接知识的间接知识”。比如,假定希腊文版的《理想国》是一个原始文本,那么,译自希腊文的、英文版的《理想国》就是间接的文本了,而译自英文的、中文版的《理想国》就更是间接的文本了。这就启示我们,只要我们不满足于与第二手或第三手的文本打交道,就得返回到原始文本上,并把它与第二手、第三手的文本加以比较。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发现第二、三手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选题时要有创新意识,这是对问题意识的延伸和提升。陈寅恪治学十分注重创新,他有个极其自信的“四不讲”规矩,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这一原则其实很好的阐释了论文选题的创新性。



第二,扎实的文献研究是成功的一半,丰富的阅读积累是优质文献综述的前提。梁启超曾说:“资料,从量的方面看,要求丰备;从质的方面看,要求确实。所以资料搜罗和别择,实占全工作十分之七八。文献研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和相关文献,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 “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献研究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此,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从前人的智慧中获取灵感,并进行升华,从而不断拓展人类认知水平的边界。


第三,道路千万条,规范第一条。除了选题和文献,遵守学术规范也不容忽视。纵观《陈寅恪集》,无论是他的著述,还是讲稿,我们并不难感受到其对“凡引及旁人的意见,俱加声明”的严格遵守,堪称典范。1957年陈寅恪为某学生毕业论文的评语中写道:“李商隐风雨诗,需注明在李义山诗集上。此诗之解释乃是我个人的见解,从前没有人这样说过,亦需注明我的名字。看似小节,但初作论文时,若不注意,则此类缺点将来不易改正。”


学术规范是表象,其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内涵是“治学精神”。1940年延安,毛主席要求范文澜写一部供广大干部阅读的中国通史。在当年延安那种艰苦环境中,在窑洞油灯下,经过一年半的辛苦耕耘,一个眼睛近乎失明的人,最终完成了60万字的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通史简编》。



除了严谨的治学精神,还应该对自己研究的领域充满热忱,有种“刨根问底”的精神。关于论文写作和治学精神的问题,我给大家推荐两本书。



一本是郑也夫的《论文与治学》,作为一直从事社会学研究并在中国社会学界颇受尊重的前辈学者,郑也夫教授通过讲述个人的治学经历和经验心得,回答了什么是社会学?学习和研究社会学有什么用?如何学习社会学?如何写作社会学论文?如何将社会学研究与现实社会、个人生活相结合?如何在社会学领域关注、思考、改善社会与人生? 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道路,开启了一扇大门。 



另一本是凯特·杜拉宾《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本书1937年出版,是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导凯特·L·杜拉宾对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格式规范多年的研究经验的总结。70多年来,该书经过数次比较大的增补修订,已成为全美论文写作指导书中的经典,是全美乃至全球学生和研究者写作各类论文的入门指导书和必备参考书。杜拉宾体例,已成为全球社科类论文和研究著作标准的论文写作体例之一。


精选课程反馈

方同学:

其中关于优秀论文要素的探讨令人印象深刻:学术特征和意识形态特征,问题意识的延伸和提升,文献研究的重要性这三点的强调都让人记忆犹新,给我一定启示。


周同学:

一直想知道创新从何而来,现在倒有了一些反思和感悟。首先是学业的积累,再是抱有质疑的态度,敢于质疑。带着问题去探索,才有可能创新,创新可以不是目的,我们可以不用那么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像是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般做学术研究,而是让它成为我带着好奇心,不断质疑为了找寻答案不断探索后自然而然达成的结果。


郭同学:

论文写作方法论一节,通过多个方面的资料与多种形式的呈现,向学生讲述了论文写作的要点,并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参考资料,很有帮助。




END



视觉设计 | 周   昂

责   编 | 侯雪彤

美   编 | 巩   仪


推荐阅读



第五讲 | 人人都有麦克风,新时代的舆情管控

第四讲 | 科技进步、传播方式的变化和社会文化影响

第三讲 | 迎接新文科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年轻学者们:一起探索新时代治学之道!

第一讲 | 面对灾难,不倒的是精神,永恒的是情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