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 后疫情时代,中小微文化企业突围重塑的几点思考
今日看点
昨晚20:00,中传文产云书院直播第四讲《后疫情时代,中小微文化企业突围重塑的几点思考》准时与大家见面,截至直播结束,三大平台直播观看总量达到147.4万人次。现将范老师第四讲发言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我们一直很关心疫情拐点的问题,我今天在课程开始前就大胆预测一下。拐点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全国的大中小学全面复课,二是全国两会的召开,疫情的彻底结束则是疫苗的研发成功。截至3月22日20时,全国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81563例,累计死亡3267例,累计治愈出院72389例。国外的数字也在快速增长,除中国外,184个国家和地区已累计确诊222707例,累计死亡9629例。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抗击病毒的主战场从中国转向了国际。目前面对疫情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中国模式,也叫全面管理模式。最直观的代价是经济停摆、生产受阻。二是柔性疫情管理模式。美国、欧洲、日本,包括韩国前期都采取了这样的形式,以局部隔离为主,经济损失也是局部的。但是这种模式效果不佳,所以都逐渐过渡到全面管理模式。三是群体免疫模式,以英国为典型代表,效果如何,目前尚不可知。
面对疫情,世界各国采取的方式不同,但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影响已经逐步显露。3月中旬以后全世界旅游基本暂停,股票市场下滑到30%以上,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道琼斯指数下跌达48%。今年不确定的因素对经济和文化产业中小微企业的影响也是直接的。
但是,中国模式、中国方案逐渐被世界接受,制度优越性凸显,也是中国智慧的体现,我们的决策机制是以保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为核心的,我们在治疗的时候是一视同仁的,没有选择性治疗。以及在疫情中体现出来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都是制度优越性的最佳展现,值得在疫情过后认真总结,详细梳理,丰富和扎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研究。
此外,公共卫生防疫储备不足、信息制度不透明等问题也得到了充分的暴露,需要仔细复盘,深刻反思。同时,文化领域同样也需要建立应急体系。包括紧急文化战略物资资助,以及文化设施、文化装备等等,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就给湖北送去了很多授予版权的影视作品,国家图书馆开启免费资源。此外,文化应急体系建设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天备受关注的美国情况。特朗普政府上台那一年,2017年1月20日,道琼斯指数是19827,短期内经历四次熔断的美股在2020年3月21日的道琼斯指数是19173,此前它最高峰达到29000。这意味着什么?每一个美国股民的金融收益遭受了严重削减,同时选民们对特朗普政府的执政能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还有就是新基建的问题,这两天我在课上讲了好多次,就是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新基建涉及到的七个领域,至少有四个与文化产业有着高度的关联性,比如5g、大数据中心建设、人工智能的系列化建设、工业互联网建设等等,对未来文化产业新业态的挖掘、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都带来了新蓝海。
图片源自网络
同时,最近大家也开始了对疫情的反思。我在网络上看到有网友提出今年的清明节应该举行公祭,向在疫情中献出生命的医务工作者致敬,向疫情中的死难同胞表达哀思。还有专家学者提出要建立抗击新冠病毒纪念馆,进入后疫情时代,这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被关注。
前阵子,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篇《第一批抗不住的企业已经开始倒闭》刷屏了,文章称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在微观层面显现,第一批抗不住现金流压力的企业开始倒闭。其中举了个例子,就是IT培训机构——兄弟连。2006年底成立的IT培训机构兄弟连,在新三板有过挂牌经历,估值一度超过10亿元。但是今年2月6日夜,创始人李超发布《致兄弟连全体学员、员工、股东的一封信》,正式宣告品牌“破产”,大家再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到中小微企业上来。
从国际上看,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50%左右,对就业的贡献是60%-70%左右。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我国中小微文化企业呈现出“九八七六五”的特征,2018年,我们有2000多万小微企业法人,此外还有6000多万的个体工商户。这些小微企业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0%以上,他们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2014年,我国小微文化企业数量占文化企业总数80%,从业人员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77%左右,增加值约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0%。因此,助力中小微文化企业积极自救,鼓励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创新创业,是疫后文化产业恢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疫情下的中小微文化企业
2018年,时任央行行长的易纲在谈论金融如何支持中小微企业时,列举数据称,“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年左右,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可见,相比之下我国中小微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那么,在疫情的冲击下,中小微文化企业的生存现状如何?
所有企业都在盘算着同一道数学题——我们的现金流还能撑多久?年关本来也是企业现金流吃紧的时候,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不复工、不运转,每天的成本却一直在支出,租金、物业费、员工带薪休假的薪水,各种税费,都是直观的成本压力。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联合北京东方意象文创机构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文化企业影响调研报告》显示,61.99%中小微文化企业表明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资金的压力。55.61%,超过一半的文化企业认为虽然疫情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能最终度过难关;23.21%的文化企业由于疫情会倒逼业务向线上转型或商业模式转型;12.24%的文化企业认为面临可能关闭的风险。最后一个数据我个人觉得可能会达到20%至30%,因为去年四季度许多中小微文化企业已经面临运营上的困难,就像这次疫情,有“基础病”的感染者很难治愈,企业面临危机的抵抗力也是如此。
面对企业困境,政府积极助力中小微文化企业度过难关。据统计,截至2月底,已有14个部委、28个省和超过236个市(区、州)单独或联合出台了具有行业通用性质的扶持政策。我最近带领课题组,把全国所有的地级市以上的所有政策做了汇编和解读,会在3月末或4月初发布,欢迎大家关注。
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降成本,比如上海市出台20条规定,第5条明确“协调落实减免企业房屋租金”,北京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逆经济周期调节作用,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北京文化28条”)。经初步测算,北京文化28条措施涉及财政资金投入超过15亿元。
另一方面是促消费,南京市政府宣布,将面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总额3.18亿元的消费券,具体包括餐饮消费券、体育消费券、图书消费券、乡村旅游消费券、信息消费券、困难群众消费券及工会会员消费券七大类。这是一针“强心剂”,但针对消费问题的后面政策要跟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疫情反思,数字化能力是5G时代企业的基本功
面对疫情,线下聚集型文化消费受到较大打击,线上数字文化消费逆势上扬,也为文化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同时,2020年5G开始全面商用,如何借此机会,完成企业在生产经营等环节的数字化,成为疫情过后企业需要反思的地方。
1
生产方式数字化
疫情时期许多文化企业不得不停工停产,但是有些企业积极转型数字化生产方式,提前“云复工”,减少损失。五花八门的“云”上生活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云健身”“云上课”“云卖房”“云综艺”,以“云”之名、以直播为主要载体的线上交互场景,似乎成为了疫情下各行各业的一个新出路。“云复工”所呈现的效果正慢慢接受市场的检验。
如摩登天空在B站举办的线上音乐节,北京交响乐团通过“隔空合作”的方式,演奏出爱德华·埃尔加的经典作品《爱的致意》;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则以网络排练、手机分头录制、远程剪辑的方式推出了朗诵剧《唤“福”》。有调查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文化+互联网”领域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2.1%。
2
企业管理数字化
2月9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个政策只是个开始,除了鼓励还要给出真正的支持。根据相关咨询报告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已有超1800万家企业采用远程办公,覆盖人数超过3亿人。不只是企业,高校也可以推广这种数字化的方式,比如之前我们学院尝试的海外研究生网上开题、网上答辩,效果也很好。
尽管很多厂商对于激增的远程办公需求早有准备,但还是没能顶住用户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压力,很多远程办公应用都出现了卡顿或崩溃的问题,#钉钉崩了#、#腾讯会议崩了#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此前,在线办公一直是线下办公的补充形式,在突发疫情后被迫变成了办公的主要形式。疫情后在线办公怎么办?目前的线上办公仍然处于相对初级的层面,可以提供的服务也比较单一。我认为在未来5G时代来临后,线上办公形式也会彻底颠覆,从而改变人们目前的办公模式,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形态。
3
多元化业态,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多元化业态,创新和拓展企业营收渠道。
早在19世纪的意大利,流传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对于现如今的企业却有着很多启示:有一个村庄,雇佣了两个人,甲和乙。他们的工作是把河里的水运往村广场的水缸里。每一天,甲都只是提起桶去运水,按桶数获得相应的报酬;乙也是这么做,但是在运水之余,他还开始了一项大工程——挖管道。起初别人都不理解,但是没过几年,乙的管道挖好了,不用去运水了,水直接流进了村里的水缸,获得了丰厚的报酬,而甲还是十几年如一日,靠着一桶一桶提水的办法运水。
又过了很多年,大家应该知道结局:甲和乙都老了,身体不允许他们再做很重的体力活了,而乙凭借着管道,还是能有不错的报酬。这就是“管道的故事”。如果把甲、乙两人比作两家公司,那么未来共同面临风险时,胜出的一定是乙公司。除了企业,我们的就业者可以在干好一件事的基础上,将业余精力拓展到其他领域,鼓励有固定收入的人群再创业。
4
世界疫情爆发,数字化企业的海外机遇期
国外疫情扩散迅猛,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竞争也将开辟一块新战场,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应对策略也可以嫁接海外试试水。随着世界疫情形势的急转直下,3月2号,日本也宣布停课,钉钉紧急推出了日文版。3月13日,鉴于全球新冠肺炎的紧张局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紧急呼吁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4.21亿学生远程上课。其中,钉钉成为了联合国首推的在家上课平台,钉钉成功地站上世界舞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些课程内容、网上服务、文化产品是可以借此疫情走出去的。中国有一些视频节目完成字幕和配音后在海外是有市场的,有些专门做节目译制、节目配音的企业在这个时候是可以抓住机遇的。
疫情过后,也许是一次重新选择赛道的机会
很多人说“弯道超车”,今天我提出一个“换道超车”的思路。比如在3G时代诞生的社交平台,会被5G时代的视频社交平台颠覆,抖音等短视频的火爆已经让这个趋势初露端倪。危机扮演了一个“洗牌者”的角色,把现有的既定的格局颠覆了、解构了,原有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约束条件、优势劣势均被打乱甚至推倒重来。
1
新消费下的创业机会在哪里?
疫情期间展露头角的新消费为创业带来了新蓝海,新消费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我们将其拆分为三大要素,即新技术、新人群、新渠道,新技术催生新产品,新渠道带来新平台,新人群代表新受众。那么,新技术、新人群、新渠道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1)新技术——AR/VR,云消费的新体验
VR/AR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在远程诊疗、控制出行和自我隔离等抗疫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5G+VR保证远程诊断和治疗新型肺炎中的有效性和实时性;VR机器人创新传统巡检工作,既能减少巡检人员出行,避免交叉感染,又能提升巡检效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新人群——抓住这两大群体就是抓住未来市场
一个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Z世代”。他们对互联网的发展和变化有着更强的感知及适应能力。Z世代群体总数约2.8亿,是个庞大消费群体。Z世代每月可支配收入高达3501元,消费能力快速增长,同比增速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另一个是,有钱又有闲的“银发一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逾1.76亿,占总人口的12.6%。由于疫情,“银发族”需要通过手机来获取信息、采买日常生活用品,大大增加了使用手机的时间,也拓宽了更多的使用功能。在疫情后,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银发”网民,他们将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到互联网的消费中来,因此创业者就要思考老年人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就像老年手机的出现,老年的文化消费应该是怎样的?具有哪些特点?
(3)新渠道——直播带货,你剁手了吗?
除了本来的网红主播,很多地方的主政官员开始在网上当起了“网红”,直播带货。2月19日,浙江衢州市市长汤飞帆、广东徐闻县县长吴康秀同一天上线拼多多,直播带货当地农产品,帮助农民解决销路问题。直播可以带的货不只是淘宝的商品、农产品,也可以是音乐节门票、风景区门票、演出优惠劵、文创产品等等。
2
创业为疫情影响下的毕业生提供了人生新选择
根据教育部消息,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40万,综合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的影响,预计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但是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今年毕业生两年之内找到工作都算应届毕业生。我再重复一遍,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政策,因为很多地方招工只招应届毕业生,或者符合人才引进的政策。
压力之下,这个时代也为毕业生准备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条短视频,一段在线音频,一个小小的创意,也许都是创业的机遇,而且成本极低。以喜马拉雅主播“有声的紫襟”为例,以讲悬疑故事见长的他已经拥有386万粉丝,收获24.90亿次在线播放量,10.37亿次下载量,16680位赞助人为他打赏,而他本人只是某高校计算机专业普通大学生。因此,要勇敢尝试,挖掘自己的潜力。
创业不是盲目跟风,让子弹飞一会
小米公司总裁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句话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后来在2018年的浙商总会上,马云为这句话填了下半句,马云称:“以前常说‘风来了,猪都会飞’。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讲,风过去了,摔死的都是猪。”
我常常跟大家说,你们现在很年轻,你们学的知识很前沿,但是你的思想不进步,你照样也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落伍者,这一点和年龄是没有关系的。社会快速发展,很多人的就业还在考虑是不是体制内?是不是国企?这种就业思想就把自己给捆住了。就业一定要选大城市?你有没有想到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能不能适应得了,因此当这样一个机遇期到来的时候,要抓住机遇,但也不能一味的去追求这个行业的风口,而忽视核心的竞争力,否则就是“无本之木”,难以长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传播是把双刃剑
这次新冠疫情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互联网传播的力量,注意力经济时代,无论是文化产业创业者还是中小微文化企业,甚至行业头部企业,都需要重视传播的力量,但与此同时,传播也存在风险,错误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也会造成负面舆情,透支企业品牌。
在这个“产品和企业千千万,酒香就怕巷子深”的时代,企业如何用好互联网这一发声渠道,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如何正确传播?把握好宣传的尺度,也同样重要。之前有一部未播先火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在2018年12月31日“最后的夜晚”上映,并打出“一吻跨年”的营销策略,影片预售高达1.6亿元,首日票房高达2.64亿元,然而作为一部艺术电影,内容过于晦涩,不少观众感到被营销欺骗,掀起舆论风波,口碑迅速下滑。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企业都是中小微企业把握机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天地大道,阴阳相生,否极泰来,此消彼长。由此可见,危和机是并存的。经历2003年那场非典时,马云和刘强东或许都不敢想象,17年后的阿里和京东会是什么样子。而今天,举国隔离的全国人民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互联网和电商,我们怎么撑过这个寒冬。
非典时期的阿里 图片源自网络
阿里和京东转危为机的案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其实不只是电商,还有很多企业抓住了非典后发展机遇。作为电商的重要支持之一,快递行业在“非典”时期随着电商的爆发迎来了爆发,顺丰顺势发展成为行业头部。还有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线上招聘等等业态,都在非典后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期。这些企业的成功都告诉我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企业都是中小微企业把握机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今天我们的课程题目就是,在疫情时代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进行突围,在突围当中怎样重塑。很多的案例或许对大家有所启发,真正的创业是行行出财富,行行出精英,行行都能出教学经典案例。
我和各位网友们、同学们已经共同度过了四个晚上。在最后一节课,我送给大家几句话,也是我生活几十年的体会。第一句话是一定要脚踏实地。要学会动态的思考,由于这次疫情,很多经济学家的经济学模型现在不能适用。中国经济今年如何发展?是唱衰还是绝地雄起取得一个逆势上扬的成果?现在都不是下结论的时候,要实事求是。第二句话,一定要记住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我们常说“鞋好不好,只有脚知道。”最后一句话,一定要学会抓住机遇。年轻人也没有大好的时光可以无限度的挥霍。随着时光的飞逝,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就会觉得由于当时没有找到坐标走了很多的弯路,结果错失了很多。所以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时光,抓住机遇、珍惜舞台、有严于律己精神。
网友提问精选
问
网友:如何看待各平台推出的支持付费模式?
首先,我对这种新业态表示赞成。其次,知识付费的模式一定要有知识,千万不要把知识和伪知识混淆。最后,付费一定要有所获、所得。在刚开始的时候喝一碗心灵鸡汤总比喝白开水用好,但是心灵鸡汤一喝多了,你就会觉得有点上当了。
问
网友:文化应急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大家可以在网上可以搜一下我们展开的关于文化应急体系论坛的一些发言内容。简单来说,文化应急体系应该包括文化应急整体制度建设,文化应急的相关法律的完善,文化应急装备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文化应急体系中文化内容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还有在文化应急体系中的心理疏导,志愿者的队伍,职工队伍的建设、文化应急体系的理论体系、文化理念等等很多方面内容。
问
网友:危机之中企业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第一,稳定住队伍,所有的困难不要一个人扛,要让大家知情。第二,在这个时候要学会舍,学会放弃。第三,现在是难得的机遇期,约3-6个月。在这个机遇当中,国家扶持金融、信贷支持、社会有帮扶,又可以享受很多的政策。今年的大学生们又可以连续两年享受国家应届大学生毕业的这种高等院校的优惠,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选择也是一次机遇。中小企业家拥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也是重新组建新的创业团队最好的机会。
问
网友:影视衍生品产业如何进行多元化的经营?
影视作品收入应该有三分之一靠票房,三分之一靠衍生产品的授权,三分之一是要落地成为实体经济。中国影视作品以及相关收入大部分依靠票房收入。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有缺陷的,应该更好地体现多元化,看不同的产品的定位和需求和目标客户群。衍生产品开发的深度开发和多元开发都是需要动脑筋的问题。
问
网友:您认为文化产业研究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首先,我认为要知识上要“杂”。文化产业的应用性很强。其次,我强调“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要顶天立地。“天”是对上面的大趋势、政策、原理要了解。“地”就是现实鲜活案例、产业的运行过程。我认为不懂得电影制作流程来讲电影产业,没拍过电视剧、不知道电视剧的流程来讲电视剧产业是讲不通的。
问
网友:中小微企业在现金流困难的时候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这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现金流困难的时候可以借贷、融资、吸收合伙人,也可以进行企业咨询,重新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展开新的天地。但同时要着力处理好这种劳工和劳资关系。
(本文内容根据范周教授现场录音整理)
END
责 编 | 侯雪彤 隋 缘
美 编 | 赵 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