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时代,如何填补城乡阅读鸿沟?
今日看点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共同愿景。”1995年以来,每年4月23日被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随着数字化的普及和发展,我们已经迈入全民阅读时代,但从整体上来看城乡阅读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脱贫攻坚战的达标之年,如何填补城乡阅读鸿沟值得深思。
在早晚高峰的公共交通上总能看到一些人或抱着书或端着手机在阅读,在各地图书馆等公共阅读空间总是一座难求......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所崇拜的一种风尚和生活习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自2016年《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实施以来,全民阅读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方式不断创新,影响力甚广。但从我国城乡居民阅读情况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阅读量之间还有明显差距。2020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是脱贫攻坚的达标之年,站在这样重要的时间节点,填补城乡阅读鸿沟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一、城乡阅读差距巨大,数字化阅读有望成为拉手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程,阅读的意义和文化的普及对贫困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作为学习文化的重要方式,能够提升村民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是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为群众提供了阅读场所,但也面临着供需错位、管理不善、资源更新较慢等问题,无法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使得多地农家书屋无人问津。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显示,从阅读率来看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6.4%,农村居民综合阅读率为75.2%。城乡阅读间存在不小的阅读鸿沟。但近些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阅读的方式逐渐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喜爱,城乡居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也在逐年攀升。我国城镇居民在2019年人均阅读电子书3.27本,农村居民也达到了人均2.25本。因此,数字化阅读有望成为拉近城乡阅读差距的有力方式。
2019年阅读率城乡对比图,图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二、城乡阅读鸿沟非一日之寒
1
城乡收入差距造成阅读鸿沟
在文化消费投入上,一方面,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城镇居民,造成农村居民对于文化的消费会低于城镇居民,相应地对于消费型阅读的投入自然会少。另一方面,书报杂志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逐年平稳上涨的态势。市场上大多数图书产品的消费者是有能力花、愿意花钱的中产阶级家庭,图书价格定位逐年升高也呈现“奢侈化”的特征。近些年来,套装书、精装书较多更是将图书的均价提升了一大截,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这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除此之外,网购图书的人群中城市居民占到大部分,此前针对网购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5.9%的农村居民有过网购图书的经历。因此,图书市场的繁荣不但没有让城乡居民普遍收益,反而拉大了城乡居民间的阅读鸿沟。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城乡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影响阅读
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知识经济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由于部分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对电子刊物的接触较少;其次,由于乡村中青年人的外出务工造成“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占农村人口的很大一部分,对学前阅读、亲子阅读、协作与和游戏阅读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就远远低于城市家庭;此外,农村人口的教育程度还低于城镇教育程度。这样一来,农村家庭中的一部分人就处于“信息孤岛”上,良好阅读环境和学习氛围的相对匮乏制约农村图书需求量。
3
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差异造成阅读鸿沟
在城市中文化资源获取更为便捷,渠道也更为多样,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和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资源以及书店、文艺演出等商业文化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尽管有农家书屋一类的公益性文化场所,但文化资源的获取渠道较为单一,阅读书目供需错位、书屋利用率低等成为资源配置的明显缺陷。而反观城市,部分实体书店除了商业功能外,同时也承担着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更是地区对外展示城市文化名片的窗口。山东书城通过发展“悦客”自营品牌、促进业态融合等方式,打造了城市文化地标和文化经营综合体。
三、城乡阅读鸿沟的弥合
1
政府支持:硬件打造好,软件跟得上
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资源配置,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乡村的阅读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和扶持力度,引导乡村居民主动使用公共阅读资源,推广公共文化服务。第一,政府应对各乡镇的阅读设施和资源储备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如人均图书数量和人均公共阅读空间等。第二,要在财政上向乡村阅读资源建设倾斜,打造适合阅读的、能够满足阅读需求的现代化阅读空间。第三,要辅助在大众意识形态中形成阅读的心理环境,通过各种宣传、新闻报道、社区活动等多样的方式引导乡村居民阅读,帮助选择合适的图书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第四,向乡村家长宣传先进的阅读教育理念,为家庭教育和家庭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辅助性和促进性作用。第五,政府还应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打造成懂民心、为民心的公共文化设施,也成为对外宣传的文化窗口。
2
社会部门:
厘清定位增大有效供给,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
第一,对于图书企业,面向乡村阅读市场应出版一批乡村居民适合读、可以读的、应用型为导向的图书。此外,图书本不应该是高不可攀的文化消费品,应该保障每个人都可享受的文化权利,也就是要针对图书购买群体的特征,对图书有更为准确的定价,让不同消费层级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到满足。第二,对于公益组织,要集聚力量筹办各种形式的图书馆和阅读室,开展乡村阅读空间建设并丰富阅读资源,还可以通过开办讲座和课堂等形式引导阅读、辅助阅读。同时,公益组织可以动员拥有教育经验的社工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将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传播到农村家庭,从“家”开始弥补阅读的鸿沟。
3
数字技术:
让新媒体阅读在乡村开花结果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数字媒体的逐渐渗透,乡村用户接触新媒体成为了可能。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乡村互联网用户的规模正在逐年增长,短视频、电视电影等应用成为乡村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新媒体已渐渐成为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线下活动的全面暂停凸显出新媒体的重要作用,新媒介不仅给乡村居民带来丰富的娱乐活动,也将防疫知识进行宣传有效控制疫情在乡村内的大范围传播以及过度恐慌情绪的出现。新媒体有着丰富的图书资源和便捷的使用方法,那么引导乡村居民利用新媒体进行阅读,让电子阅读在乡村开花结果,将成为填补城乡阅读鸿沟的有效方式。
城乡的阅读鸿沟究其原因有经济差距、意识形态偏差、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原因,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作用下并借助新媒介的功能,整合文化资源并进行合理配置定将填补城乡之间的阅读鸿沟,让“全民阅读”的“全民”更有普遍意义,让乡村实现物质脱贫同时精神一样“脱贫”。
参考来源:
[1] 潘晓婷. 少儿阅读中的城乡“知沟”与“知沟”弥合[EB\OL].2019-07-05. https://mp.weixin.qq.com/s/cqfVGzdQQWDaanmS7SyXIg
[2] 群体与社会心态. 《城乡少年阅读现状白皮书》发布:“无书可读”成为最大的问题[EB\OL].2017-04-21. https://mp.weixin.qq.com/s/UaHR6pAdD0f3T7sliRG1SA
[3] 书香中国.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2020-04-20.https://mp.weixin.qq.com/s/gr1X91YFWNw2yffVHCAyrg
END
美 编 | 隋 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