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周 | 今天,让我们用“西迁精神”勉励自己

范周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1956年9月2日,“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从上海出发,向西安“进军”。专列上挂着大横幅,写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号召,带着从上海迁至西安,用他们的激情、热血和青春年华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正是一代代青年人60余年来的薪火相传,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今天正值五四青年节,在国际疫情形势瞬息万变、国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人更应当传承“西迁精神”并为之添加时代色彩,在历史大变局背景下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一、全面认识“西迁精神”的历史意义


今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西安交通大学考察调研,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近些年来,其“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宝贵精神受到总书记的充分肯定与多次点赞。在这个特殊时期,总书记再次强调西迁精神,不仅丰富其精神文化内涵、扩大该精神的影响力辐射力,更为中国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把脉定调,提振社会整体信心,为下一时期中国奋力走好新时代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1

“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1956年9月2日,“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从上海出发,向西安“进军”。专列上挂着大横幅,写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号召,从上海迁至西安,用他们的激情、热血和青春年华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正是一代代年青人60余年来的薪火相传铸就出了“西迁精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如总书记所言,“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党的一声号令,1400多名教工、近3000名学生义无反顾,放弃上海的良好生活学习条件,打起背包就出发挺进大西北,义无反顾的为祖国贡献青春。60余年来的西安交通大学输送了27万名各类人才,其中40%留在西部工作,源源不断的青年人才是几十年来西部地区突飞猛进发展的动力之源。“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党叫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起行囊”是当时西迁的交大校园流行语,正是这种“争先恐后,积极踊跃”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充分体现出一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也充分展现出当代年青人的使命担当。


2

“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有爱,哪里就是家”


交大西迁初期,在物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仅仅一年,一所高等学府在渭河之滨平地而起。很多教师舍小家为大家,教学科研两不误,因为当年的前辈们认为“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有爱,哪里就是家”,这种将个人家庭让位于国家发展的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排除万难的“西迁精神”,与“红船精神”“工匠精神”等精神共同铸就中国精神,“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便是当时交大西迁前辈们的真实写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迁精神”之所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因为一代又一代西迁人新传人牢记使命,牢记毛主席“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们自觉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国家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重新理解“西迁精神”的时代价值


当前,世界疫情防控尚不确定、全球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中国疫情防控常态化与恢复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更应当传承西迁人不畏艰难先险阻的“西迁精神”,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好的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早日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书记曾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里讲到“当前防控疫情也是一个历史机遇,化危为机,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回眸以往国家发展历程,中国民族的确是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而让中华民族在次次危难中逆风杨帆、砥砺前行是中国精神、文化自信的支撑。中国仅用两个月时间将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住,其背后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坚决听党指挥跟党走、坚信中国制度优势、坚定文化自信、信守中国精神、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重新弘扬“西迁精神”,其背后的时代价值意义非凡。不仅能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歌颂前辈们的丰功伟绩,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发展建设中;也能够激励人民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夺取战“疫”的最终胜利,助推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是在历史大变局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国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应有之义。


三、历史大变局下青年人如何传承弘扬“西迁精神”?


总书记在给青年的寄语中讲到“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之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青年人更应当强化责任感、使命感,传承弘扬西迁前辈们的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胸怀大局,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无私奉献,以使命担当为己任;坚持薪火相传,在变局之下奋勇向前。坚决听党指挥跟党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奋斗中谱写出新的历史弦歌,在新征程上创造出年青一代的历史功绩。


1

胸怀大局,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回望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无论是新民主主义时代、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国初期、改革开放,青年人的足迹刻画在中国历史进程中,青年群体敢为人先、不怕牺牲、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推动着社会发展进步,而这些青年前辈们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新时代年青一代胸怀大局、努力奋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时代社会发展进步,青年群体拥有者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包容的文化思维、更开拓的社会视野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抗击疫情和消除贫困的特殊双战场上,年青一代应当充分认知胸怀大局、爱国奉献的“西迁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学习西迁前辈们以大局为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将传承“西迁精神”切实付之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的选择与行动中去,到党和祖国需要的地方中去建功立业,并将“西迁精神”成为资深不断克服挑战、夺得胜利、实现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2

无私奉献,坚持以使命担当为己任


“少年强则国强”,年青一代的朝气与活力是一个国家未来的象征,新时代下年轻人更应铁肩担道义,义不容辞的担负起祖国和社会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发挥个人所长为祖国社会贡献力量。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急时刻,无数青年大学生或发挥专业所长成为疫情防控的排头兵,或深入基层社会参与志愿服务,或联系海内外校友组织支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体现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当前,也应当清楚,互联网时代、虚拟世界的纷杂也裹挟了不少青年盲目前行,也有些不和谐的音符夹杂在其中。因此,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社会等引导作用。在传承弘扬“西迁精神”的时候,既要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又要守望当下,用当下眼光看问题、以未来眼光看当下。另一方面,以互联网等新业态新形式,善用年青人可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与宣传。


3

薪火相传,在历史变局之下奋勇向前


60余年已经过去,虽然岁月变迁,但西迁人用理想和青春铸就的“西迁精神”却在一代一代地延续着,历久弥新。西迁精神激励着青年学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想国家所想、忧国家所忧;尽自己所能,为祖国贡献力量,为人民分忧解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要求年青一代更应当在变局之下奋勇向前、敢为人先。一方面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精神勇立力时代潮头。历史变局下应当紧跟时代脉搏,深刻知识复杂的世界形势、经济趋势、产业方向等的复杂变化,紧跟党的步伐,在充分认知国内外形势下,不退缩不回避,迎难而上就个人所长找准自己在时代背景下的定位,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以知物由学,本领过硬的姿态创造时代奇迹。充分运用好可利用的条件,以求真务实、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西迁精神”为指引,练就过硬的本领与技能,在实践中创新发展、造就辉煌。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祝全国各族青年节日快乐!愿你们能够勇做时代弄潮儿,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与期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责   编 | 孙   巍

美   编 | 常天恺


推荐阅读



范周 | 让青春的力量奔腾向前

范周 | -13.9%,一季度文化产业数据背后透露了什么信息?

范周 | 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范周 | 各级领导直播带货为电商背书,如何撬动线上平台助力脱贫攻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