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国传统艺术如何打破壁垒,构筑话语权?

李思雨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指出“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艺术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应如何打通发展和传播之路,促进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中国传统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化反映,是展现中华社会历史发展的文化长卷,也是中国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文以化人,文以载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传播传统艺术对于丰富大众生活,树立文化自信,增强爱国情怀具有重要作用。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题中应有之义。


国家意识: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解读


1

家国之情,美学之根


自夏朝以来,中国传统美学便确定了“爱国主义”的根基。从《尚书》中对尧、舜、禹“民惟邦本”的思想的记录,到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关于理想世界的描述,都彰显了“尊君爱民,君民一心”的国家意识。“小康”这个概念,同样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无论是在传统艺术中,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壮志、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兴盛繁荣;还是在现代社会中,《舌尖上的中国》用食物串联小家大国、《中国诗词大会》用诗词展现小情大义;即使所处时代和产业形式不同,表达方式和表达情感有差异,但以爱国之情为根基的美学思想却贯穿作品创作始终,彰显出深厚的国家自信和文化自信内涵。


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


2

文化自信,兼收并蓄


中国传统艺术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吸收着来自其他国家的艺术元素。“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唐朝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张萱所绘《虢国夫人游春图》吸收了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旧唐书·音乐志》中亦记载了来自西域诸国的曲调和乐器。敦煌莫高窟也是文化自信的鲜明体现,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记录着佛教中国化,佛教美术艺术中国化的过程。


图片来源于辽宁省博物馆


中国美学的包容性还体现在传统艺术的综艺呈现方式中。《上新了故宫》聚焦故宫宝藏,融合文物的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打造文化创意衍生品;《国家宝藏》则以博物馆馆藏为本体,创作情景剧再现历史故事,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兼收并蓄的底气,就来自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一个海纳百川的容器,使得传统艺术在不断吸收、融合其它艺术形式的同时,仍能保有自己的风骨。


任重道远:构筑话语权,与世界平等对话


“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使“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这种“影响力”需要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上来认识。


在国内层面上,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助于优化传统艺术的生存环境。以德云社为例,其在传承传统曲艺的同时,积极与优酷、腾讯等视频平台进行合作,进行线上专场演出、打造“团综”《德云斗笑社》,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据《2019今日头条年度数据报告》显示,“郭德纲于谦相声”是80后在今日头条上搜索最多的关键词。互联网的传播扩大了相声自身的受众群体,培养了愈来愈多的“德云男孩”“德云女孩”,为相声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更优质的环境。


图片来源于德云社


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人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刻板认识仍然存在。唢呐、秧歌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历史内涵的传统艺术,被看作是“过时”;而昆曲悠扬婉转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被认为是缺乏戏剧性的表现。且在全球互联的时代,人们可以接触到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在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不同艺术之间的竞争使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国际层面上,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高能够促进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和孔子学院的推动下,国外对四大名著、中国茶文化等传统艺术的关注度显著提高。然而由于中西方美学思想的不同,以及汉字本身的意音文字性质,中国美学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常出现被误读的情况。例如,在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被赋予的可御万敌之“气”,显然与“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之“气”相距甚远。而前段时间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出现的“韩服挑战汉服”话题,暴露出中华文化在塑造影响力上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值得引起反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我们正处在文化艺术多元共生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形式都在同一场域内进行发展。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艺术交流时,我们必须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构筑话语权,树立文化自信,中国传统艺术才能与世界平等对话。然而在这一方面,我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增强影响力:立足传统美学,融合创新发展


1

回溯还原:回归传统艺术根源


01

在艺术鉴赏层面


树立中国美学思想有利于加强观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不同于西方艺术作品中表现手法的相对独立性,中国美学语境更加强调“象外之象”“韵外之致”。而作为万物之本源,“气”也贯穿于几乎所有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过程之中,如书法绘画的运笔、古典舞的提沉、戏曲的身段等。因此,在中国传统艺术传播的过程中,要提高大众基于中国美学思想的审美品位,宣扬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浪漫自然。


02

在艺术传播层面


中国传统艺术大抵来自于生活,是对人民生活的艺术性加工和对思想情感的具象化描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因此,中国传统艺术在传播时也应以人民为中心。在传播过程中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对爱好者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使传统艺术的传承流程得以健康发展。


为了便于大众传播,传统艺术应适当的去除艺术技巧上的繁杂修饰,让艺术呈现出它本来的模样,还其于人民生活。例如,《火红的萨日朗》虽不是专业的民族民间舞,却具有蒙族舞标志性的舞蹈动作和基本律动。而蒙族舞本就发源于蒙古族人民在生活中兴之所至时的即兴舞蹈,《火红的萨日朗》将动作化繁为简,利用短视频平台重新回归大众生活,无疑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播树立了一个典范。


与此同时,在进行专业化人才培养时,应实现专业院校应与演出机构、院团等的联动,在基于学院化的训练章程和创造方式之上,增加演出实践机会,使传统艺术表演者在与观众的交流中对作品进行精细打磨;使传统艺术回归到他所生长的土地中汲取营养。


2

活化:增强传统艺术影响力


01

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


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政府需要健全中国传统艺术保护性传播的体系,细化针对传统艺术的经济扶持政策,加大对艺术作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政府应加强传统艺术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为公共文化服务增添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为传统艺术的传播营造良好环境。


02

技艺结合,创新传播渠道


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将艺术的魅力扩大到极致。游戏《江南百景图》将人们带入到文徵明的画作之中,感受山水图呈现出的明朝江南盛景。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整合线下资源进行线上展览,线上游客又可以对感兴趣的壁画标记后进行线下打卡,建立了线上线下相配合的完整传播链条。


图片来源于云游敦煌


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改变着传统艺术的传播方式,未来人工智能、MR、区块链等技术在艺术上的运用也必将打开艺术传播的新窗口。在艺术互动方面,MR、体感技术等的应用有望进一步通过孪生世界的打造,增强虚拟现实交互,提高用户体验感,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对于传统艺术的兴趣。在艺术教育方面,AI技术也可以打破学院授课的局限性,通过动作和情感识别进行远程教学,削弱传统艺术专业化教学在范围上的局限性。


03

打通壁垒,融合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艺术自身便存在着融合性。在传统艺术内部,文人画中画作和诗歌、书法的融合,使作品在具象的描绘之外又被赋予抽象性的想象和情感的表达,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中国戏曲也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而在传统艺术外部,莫高窟壁画也清楚地记录着绘画、乐舞等艺术形式与西方艺术元素不断融合的发展脉络。


因此,传统艺术的发展不能舍弃其本身的“融合”因子,传统艺术的表演者需要打通中西方艺术的壁垒,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基础,进行大胆的融合创新。2019年,中国古典舞和交响乐融合的交响合唱版舞剧《孔子》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上演,受到当地观众欢迎。在综艺《舞蹈风暴》中,中国的青年舞蹈家们也在积极探索街舞和傩戏、现代舞和中国功夫的融合发展。这种不同国家、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融合,不仅可以创新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形式,避免传统艺术内卷化;同时也通过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的表达语境的融合,有效增强中国艺术海外传播的适应性。


图片来源于湖南卫视舞蹈风暴


04

思想为本,注入艺术创评


“形而上”的中国美学思想需要融入到具体的艺术活动中。一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要融入中国元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之前单纯的在艺术作品中加入中国代表性的图形和颜色不同,我们需要的更多是创作思想和目的“中国美学化”。二是在艺术批评中建立中国美学话语体系。在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资源中,有很多与艺术批评有关的语汇,如意境、韵味、形神等。这些重要范畴,都是自民族土壤中孕育,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对于这些传统批评语汇的运用,是建立观照艺术作品的中国模式的必要选择。


坚定文化自信,不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四周建起围墙,而是拥有足够的底气,敞开胸怀容纳各国文化却又不失本体。在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国传统艺术更要积极尝试与新技术、新艺术形式的结合,创新发展,创意传播,为建设文化强国和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 秦佩,李心峰.“文化自信”语境下艺术理论研究的“中国”取向[J].民族艺术研究,2017,30(01):121-129.[2] 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国家意识[J].文学评论,2016(03):5-12.


图片 | 来源于网络等

美编 |张雨曦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往期 · 推荐

张火丁再掀“戏曲热”,传统戏曲艺术如何圈粉年轻人?

弘扬传统表演艺术,韩国都做了什么?

别光顾着打卡!沉浸式体验不能忽视艺术的本质!

灿烂而又孤独的戏曲艺术,如何继续前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