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光顾着打卡!沉浸式体验不能忽视艺术的本质!

李姝婧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体验经济”是近几年的一个热词。在派恩和吉尔摩所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把体验经济定义为企业以商品服务为舞台道具,围绕消费者营造出让其值得回忆的过程。实际上,当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悄然从产品本身转移到重视消费过程。对于文化领域而言,体验一词也被频繁提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VR、AR等技术的运用赋予了文化体验更多的可能性。其中“沉浸式体验展览”成为了“文化+科技”融合的最强有力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成为了市场新宠,一时间吸晴无数。


6月22日,“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正式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为方便参观,国博专门开辟了一条专用观展通道为其保驾护航。从展览名称来看,有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画家之一梵高的个人影响力为基础,加之当前流行的沉浸式体验的新鲜感,仅这两个点就足以驱动消费者进馆为其买单。在大麦APP上,该展名列“周末帝都展览打卡榜单TOP2,成为了近几个月北京名副其实的“网红展”。



然而开展以来,其口碑似乎渐成两极分化之势。点赞的多数网友认为沉浸式展览中所运用的技术让自己离梵高更近了一步,而不喜欢的网友则恰恰相反,认为该展技术呈现效果不佳,疑似“圈钱行为”。毫无疑问,科技的进步使沉浸式展览在市场中崭露头角,而沉浸式展览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也为欣赏者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感受、理解、触摸艺术作品的途径和方式。但其在走红全网的背后,实际上也暗藏着危机。


日渐流行的沉浸式展览


所谓沉浸式展览,是让观众在一个特定空间内,运用数字化虚拟技术合成并重构世界,通过艺术情境的融合,为观众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心灵场域。它的概念与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的“沉浸概念”息息相关。他在研究中发现,人在沉浸体验中的状态专注且投入,会出现一种时空抽离,最后获得忘我的愉快体验。



上世纪初,艺术家就已开始尝试沉浸式的直观体验。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真正让沉浸式展览流行起来,并逐渐使得博物馆、画廊、美术馆等艺术场所成为打卡宝地。


相对于传统的艺术欣赏而言,沉浸式展览与传统展览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创造审美的愉悦感;不同之处则在于实现审美愉悦感的方式。全方位、科技感、互动性是沉浸式艺术展的重要特点。



2010年,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沉浸式展览《感觉即真实》;2013年,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我有一个梦》亚洲巡演;2015年《雨屋》轰动一时;以及现在正在国博举办的梵高沉浸体验展……这些案例无一不在印证上述的几个特点。


在沉浸式展览中,我们常见许多引入科技元素的多媒体作品。尤其是这两年,AR、VR在艺术领域的运用逐渐广泛,借用AR、VR等技术的作用,沉浸式展览带给了消费者全方位的感官冲击和深度沉浸体验。沉浸式展览通过技术重现艺术作品的手段和有卖点的宣传,一时间成为了网络热词。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沉浸式展览都会以“名师作品+沉浸式体验”的组合来吸引观众流量。比如近两年,以梵高作品为展示对象的沉浸式展览在各地层出不穷,“梵高空降XX(城市名)啦!”成为了展览最常见的宣传语。



诚然,沉浸式展览是一种全新的诠释艺术作品的手段,它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带给观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用“文化+科技”的表现形式消除艺术作品或者说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观众走入展览。伴随着日益增长的关注度,不少商家也借技术为引子,用粗制滥造的技术一手打造了“一次性展览”,其背后的乱象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繁华背后的危机与乱象


1.成也技术,“败”也技术


技术是沉浸式展览能够迅速发展的先决条件。据悉,在国博举办的这次梵高艺术沉浸式展览中,在1500平方米的超大体验空间里利用数字化合成技术,实现了虚拟世界与艺术作品的完美结合。通过灯光、音乐、沉浸式影像、VR交互体验、投射映像等技术手段,重建了梵高的200多幅艺术作品,并且尝试与观众建立互动关系。



整个展览除了艺术衍生品商店体验区之外,包括梵高生平序厅、沉浸式主厅、星空沉浸式厅、花瓶投影厅、纪录片放映厅、梵高卧室还原厅、互动绘画体验厅、VR体验厅在内的8个核心体验区,全部通过技术手段完成。


一方面,各种技术手段全方位调动了观众的听觉、触觉、视觉等感官的体验,使观众在展览中获得审美体验;另一方面,技术消解了艺术作品与观众的距离,艺术作品的“光晕”消失。“光晕”一词是本雅明的美学核心之一。本雅明认为,艺术作品的光晕由在场性、距离感和唯一性三者共同作用构成。艺术作品的“光晕”效应让人们心生敬畏并顶礼膜拜。而科技在艺术领域的广泛运用极大消解了艺术作品与观众的距离感,观众不再对艺术作品产生敬畏之心。但是只顾惊叹拍照,又有多少人能够思考艺术作品本身的魅力呢?从这一角度来说,技术的运用对于艺术作品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也不复存在。



2.高质量沉浸式展览仍然稀缺


沉浸式展览需要高额的设备费用维持展览正常进行,定价太低则无法收回成本,因此它的价格稍高于传统展览价格的定价可以理解。一般沉浸式展览的定价在百元左右,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团队teamlab的北京站票价在80到150元不等,深圳站通票则为229元。


而本次梵高沉浸式体验展览是国博首次举办的高科技体验展,定价在80到120元之间,此前开启预定的早鸟票价格为60元。从沉浸式体验展的市场定价来看,这样的价格属于正常的范围,但是从现有口碑来看,“圈钱”的评价依然不在少数。


大麦网上关于此次展览的部分评价


实际上,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占比不断增大,用百元左右的价格买一张展览门票早已不是难事。但消费者没有真正感受到与价格对等的精神享受,这样的“欺骗感”才是出现这类评价的真正原因。



近两年,一些商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以“沉浸式体验”为噱头吸引客流,用较为简单的方式随意布展,美其名为体验,实则圈钱赚流量。在消费者愈发注重体验感的当下,这样的做法对刚刚兴起的沉浸式展览是一种伤害。对于整个市场来说,高质量的展览也依然稀缺。


3.过度娱乐造成的“别样”体验


某种程度上,目前的沉浸式展览更像是一个打卡地。我们经常形容刷抖音的行为叫“抖音一分钟,人间三小时”。在参观沉浸式展览时,也出现了“参观五分钟,修图一小时”的问题。观众究竟是享受在社交网站上打卡从而获得关注的快感,还是欣赏艺术作品本身产生的高峰体验?在发出震撼的感叹声后,艺术作品本身究竟能给参观者带来怎样的审美享受,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科技给予艺术新的展现方式,但是似乎也难以避免过度娱乐化所带来的弊端。



我们不能否认,沉浸式艺术展帮助博物馆、画廊、美术馆聚集了众多人气,然而从艺术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过度娱乐化的沉浸式体验,对于艺术也是一种损害。


沉浸式展览的本质何在?


“沉浸式艺术就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全方位包围、置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认为:“传统审美观念中,观众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是‘静观’,存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和隔阂。但今天当代艺术更多谈到的是‘融入’,强调主体与对象相互渗透。”沉浸式展览从本质来说是欣赏艺术作品的途径之一。我们为何欣赏艺术作品?是因为我们期望在艺术作品中获得真正精神上的享受。



在梵高沉浸式艺术体验展中,原作的缺失成为不少观众的遗憾。在我们欣赏原作时,“静观”给予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沉浸式展览的氛围中,我们的感官受到展览布展方式的影响,或许这样的想象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无论是沉浸式展览还是传统形式的展览,笔者认为是一种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随着5G时代的来临,沉浸式展览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艺术真正的本质。


参考来源:

中国文化报,《沉浸式艺术展,“打卡”之后呢?》

徐家汇,《沉浸式展览泛滥后——剧场化是艺术转型还是商业替身?》

马琳,《艺展热衷的沉浸式体验只是巧妙的消遣?》


END


美   编 | 王硕祎


推荐阅读

文化随笔 | 问道易水湖,拜谒清西陵

范周 | 学术素养杂谈——治学之道ABC

中国乡村再认知(上)| 《乡土中国》72年,乡村的变与不变

中国乡村再认知(下)|乡村文化生活现状究竟如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